第550章 一觸即發戰昆陽

後世劉琮曾對曹操迎奉天子之後,爲什麼選擇許縣很是疑惑。許縣雖然靠近陳留,但是此地幾乎無險可守,導致曹操之後舉兵征戰時屢屢被人威脅後方。歷史上若不是張繡在賈詡的提議下兩度降曹,加之劉表始終抱着坐觀成敗的方針,恐怕在與袁紹進行官渡之戰時,便會被攻破許縣。

不過現在看來,曹操之所以選擇許縣迎奉天子,原因並不複雜。曹操迎奉天子是在建安元年,南征黃巾軍,取得潁川和汝南之後才進行根據地的轉移的。彼時曹操的地盤有多大?不過是一個兗州加上半個豫州而已。當時的曹操,主力兵馬已經開到豫州。因爲在之前攻打呂布受挫時,袁紹已經透露出想兼併曹操的意思,所以曹操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就很明確。

首先要和袁紹保持一個安全距離,能夠有一個戰略縱深。其次,擴張地盤,袁紹那邊當時明顯是塊啃不動的硬骨頭。那麼根據地繼續留在兗州,就顯得很不合適了。所以當時曹操要做的,就是在自己新攻下的豫州西半部選個新的根據地。

而根據地的首要條件,就是能讓自己迅速控制住當地事宜。曹操手下最可靠的就是兩大集團,一個是起家的親戚老鄉組成的譙沛武人集團,代表人物兩夏侯及諸曹;另一個就是強大的潁川謀士集團,代表人物荀彧、荀攸、陳羣、鍾繇等人。

當時樵沛還不在曹操手裡,那麼潁川就成爲必然的選擇。事實上,後來曹操能放心地親自率軍出征,讓荀令君在後方坐鎮,靠得也是荀令君在當地卓絕的人望。

而許縣從政治上,自西周便作爲封國存在,當地人有着先天的忠君愛國的傳統。從經濟、文化上,則是潁川郡世家大族最爲密集且莊園經濟最爲發達的地方,荀家與陳家都位於此地。從地理位置上,許縣作爲洛陽的東南門戶,是穿過楊奉接取漢獻帝的最佳地點。

因此,許縣是曹操當時手上,唯一同時滿足遠離袁紹、符合戰略發展方向、政治經濟發達、人望安定、易於迎接漢室的地點。畢竟當時劉琮還遠遠不爲人所知,南陽郡對許縣的威脅並不十分直接。當時,這幾乎是一個不需要思考的問題。董昭在暗通曹操迎接天子時,直接便表示將地點安排在許縣。而曹操陣營,對根據地的問題,也沒有產生過爭論。

許縣對曹操來說,就是當時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選擇。

然而當劉琮自南陽奮起之後,便立即引起了曹操的警惕,宛城之戰又以劉琮獲勝告終,使得曹操從此就添了一塊心病。在征伐劉備、呂布時劉琮兩度兵臨許都城下,雙方更是圍繞葉城展開數次爭奪。

曹操在未能控制宛城對襄陽造成威脅的情況下,又未能將南北通道的咽喉葉城控制在手中,再加之劉琮的實力日漸強大,對他來說許都的防禦便始終是個很大的問題。

正因爲許都無險可守,迫使曹操不得不考慮,若是劉琮率大軍北上的話,己方將如何應對?稍有不慎,便會被迫與之在許都附近進行決戰。在劉備未除、北方未定,關中諸將態度曖昧不明的時候,這種決戰無論勝負,對曹操的打擊都是非常巨大,甚至有可能是致命的。

如果單純從地盤大小來衡量的話,曹操所佔據的地盤遠不如劉琮多,但無論是兗州還是豫州,乃至徐州、關中等地,歷來都是大漢精華之所在。在政治、經濟、文化及人口等方面,有着天然的優勢。這也使得曹操在擬定再度遷都之時遭到了巨大的阻力。以至於到現在曹操還未下定決心。

畢竟荀、陳等爲代表的潁川謀士集團,是很不希望放棄許都,轉而北上的。那樣的話他們等若失去了雄厚的政治及經濟基礎,將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劉琮看得很清楚,曹操麾下的謀臣武將也並非鐵板一塊。比如荀彧荀令君和曹操無論政治立場還是實際利益,就沒有一致過。對於荀彧,後人多評價其對漢室“忠貞守節”。不過在劉琮看來,荀彧也好,荀攸也好,包括陳羣以及後來的司馬氏,最爲關注的是其所屬的家族能否在門閥序列中繼續保有較高的地位,同時在這個亂世中押對籌碼。不要像那些把籌碼壓在袁紹身上的豪族,官渡之後不是被滅就是被貶。

正如後世的人考公務員都是奔着福利待遇去,誰要是跟你說他爲“中華崛起而考公務員”,能把你嚇尿了,歷史上的名臣心中有“匡扶社稷”的大理想,但這不代表他們不注重現實利益的考量。

所以不管荀彧有多盡忠職守,站在皇室的角度,門閥是喝着皇室的血壯大的,而門閥也絕不希望皇室重新坐大。所以只要荀彧代表潁川荀氏,他就必然站在皇室的對立面,無論他內心想法如何。

而荀彧和曹操的關係,也絕非君臣那麼簡單,荀彧最早投奔袁紹,到後來轉投曹操,並不僅僅因爲曹操能力勝過袁紹,而是袁紹起家的班底,以河北的豪強大族爲主,即使袁紹獲勝,潁川荀氏在門閥中的地位並沒有很大的提升,相反可能會被袁紹更爲倚仗的河北世家門閥壓制,比如袁紹帳下同樣出自潁川的郭圖、辛評,地位就不如出自河北的審配、田豐。這一點也是袁紹死後,審配、逢紀等人排擠郭圖、辛評兄弟的主要原因。

以荀彧爲首的潁川文士集團把籌碼壓在曹操身上可謂絕妙好棋。進,作爲和“譙沛”曹氏宗親併爲曹操起家兩大勢力的潁川文士,曹操如果統一北方,則潁川系在門閥中自然地位超然,事實也正是如此,潁川文士把持了曹氏政權重要的文官職位。退,如果袁紹統一北方,潁川系可以借在曹氏政權中培養起來的文官體系作爲資本,在袁紹帳下博取不錯的地位,這要比一開始就投奔袁紹的結果更好。

因爲曹操勝袁紹,則河北爲曹氏的後方,河北的世家門閥退無可退,曹氏手腕可以更強硬。而如果袁紹勝曹操,中原會成爲袁紹的前方,這時候曹操雖然死了,但荊州、青徐、巴蜀會成爲袁紹新的敵人,如果袁紹用強,則兗、豫的世家門閥就會倒向荊州或者益州,這不是袁紹想看到的,他勢必要倚重潁川文士。

放之當下,尤其是在官渡之戰曹操大獲全勝,接着袁紹病死之後,曹操勢力坐大,但卻又要面對攻取了江東和益州,勢力同樣大增的劉琮。那麼潁川文士集團會不會生出別樣心思呢?

雖然目前還未傳出荀彧和曹操有什麼分歧的消息,但之前曹操數度親自率軍出征時,荀彧都是坐鎮許都,居中調度,爲何這次曹操率兵北伐,卻將荀彧叔侄以及稍有些地位的文官都帶在了身邊?

是不是因爲曹操“整齊風俗”、“惟纔是舉”等舉措,已經引起了潁川謀士集團的不滿了呢?或許這種不滿纔剛剛滋生,還未能促使他們有所動作——比起那些亟不可待暗中派人到襄陽的某些朝臣,他們中大多數都始終保持着緘默,並未與劉琮暗通款曲。

不過劉琮相信,如果自己能在與曹操的戰爭中獲勝,潁川謀士集團勢必會投入自己懷抱,因此這次進攻許都,不僅僅是壓縮曹操的戰略空間,也是對其麾下謀臣集團的一次試探。

從曹操選擇曹洪、毛玠、程昱等人留守許都來看,未嘗沒有這方面的原因。曹洪做爲曹操的從弟自不用說,而毛玠和程昱又分別是陳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和兗州東郡東阿(今山東東阿)人。

考慮到曹軍在淮南的失敗,曹操在此時猛攻劉備就有了另一種解讀。劉琮雖然不想太過武斷,但他認爲自己的推測基本上是符合曹操的想法的。

然而要攻克許都,達成此次出兵的戰略目的,還必須將馬超所率領的關中聯軍徹底擊敗。也許對很多荊州軍將校來說,與之前所遇到的各路敵人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他們建功立業的障礙,必將戰勝的對手罷了。但是對劉琮來說,卻遠遠不止是將其擊敗這麼簡單。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或許還不是解決關中問題的最好時機,但劉琮深知時機不能光靠等待,還必須主動創造。比如說這一次關中諸將聯軍出關,必然會使得關中空虛。在這種情況下,以奇兵突進的戰術,搶佔要點,進而控扼關中,切斷關中軍與關內諸地之間的聯繫,便成爲一個“勝負手”。

要想達成這個目的,就必須將已經出關的關中聯軍堵在關外。所以劉琮便將這個重任交給了趙雲。同時爲了減輕趙雲的壓力,他還要將馬超所部留在豫州,至於如何留住,便要看劉琮的能力了。

根據特衛營的密報以及魏延、張遼等部斥候探報,馬超所部五萬之衆,已經到了許都附近,其中一部騎兵三千餘衆,正向昆陽而去。

大戰一觸即發,而劉琮卻並未奔赴前線,反倒在葉城停了下來。

第115章 人盡其才始於學第543章 自有應對出兵計第206章 從容赴死所爲何第511章 敵軍麇集如何戰第442章 再戰胡質奪曲陽第332章 飛矢如雨阻敵軍第27章 千帆競渡白浪涌第475章 陸續登岸防敵襲第530章 思謀大局留後路第20章 遭逢亂兵守殘牆第142章 猛虎出閘勢難當第33章 豈容狼子成大器第460章 絕世大功焉能棄第155章 引蛇出洞掃餘孽第206章 從容赴死所爲何第28章 用人不疑任翱翔第23章 玉馬銀槍踏驚雷第321章 一席言談心已動第308章 何不爭取爲使者第55章 鋒銳狂濤誰可擋第227章 豈有餘力顧江東第524章 望樓遠眺數敵車第195章 突襲雍丘現敵後第437章 元龍豪氣今何在第385章 積薪焚城迫敵退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193章 飛熊悍卒敵膽寒第512章 且觀沙盤議良策第350章 挺身而出衝敵陣第160章 壯士徑進如飛鷗第46章 借與不借皆兩難第56章 勢若瘋虎敵膽寒第482章 可否調兵驅下岸第147章 敵軍已至大營外第184章 違抗軍令斬立決第130章 引狼入室何以對第129章 無心暗子聞鉅變第324章 以何良策賺德陽第38章 良醫奉藥君當歸第258章 鑄錢公賣興官學第136章 鵲起荊州始稱雄第217章 倉皇逃生行路難第180章 暫鳴金鑼緩收兵第210章 誘敵深入爲全殲第389章 故技重施怎抵擋第417章 盡遣精銳定戰局第285章 疾風驟雨定南國第36章 鬼哭神號夜嘯營第484章 勸募財帛犒全軍第482章 可否調兵驅下岸第310章 剛烈狠辣法孝直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509章 大勢已去自剄之第508章 既擒張喜拔後營第123章 街頭邂逅解君惑第518章 已破重圍徐退卻第184章 願爲主公鼓舌搖第227章 豈有餘力顧江東第521章 危急之時援軍現第19章 亂中取勢惑人心第50章 兄弟何必鬩於牆第43章 前路漫漫未可知第285章 疾風驟雨定南國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227章 豈有餘力顧江東第38章 柔腸百結信難成第600章 受命入城豪情涌第514章 其意已知難應對第565章 意料之外遭敵襲第169章 裹傷試問可戰否第216章 大勢已去精銳盡第160章 強敵將至各思量第505章 形勢危急何用計第433章 兵馬未動糧草行第18章 各方應對皆不同第38章 柔腸百結信難成第245章 平戰戡亂養生息第236章 遂有南渡吞吳意第206章 從容赴死所爲何第530章 思謀大局留後路第439章 走叛將戰雲密佈第627章 且退中營從容計第151章 示敵以弱可行否第600章 受命入城豪情涌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275章 偶得感觸說必然第398章 別有詭計築土壘第351章 斬將奪旗敵軍潰第545章 諸將聯軍出關來第32章 男兒亮劍當如是第220章 虛與委蛇謀宛陵第350章 挺身而出衝敵陣第9章 霹靂摧城天地動第42章 後路已斷當如何第350章 挺身而出衝敵陣第14章 重甲鐵騎陌刀行第610章 唯有死守家鄉地第28章 用人不疑任翱翔第440章 遭敵襲力保糧車第401章 攻其必救守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