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沒有注意到,這個本來忠心耿耿爲了他的事業進行支援的重臣已經開始傾斜向了漢室,而且還是死心塌地的那種。
但是荀攸卻注意到了。
荀攸外表木訥,其實是大智若愚。他前後兩次看到了荀彧幫助劉馮了。雖然名義上似乎是要在戰後廢掉劉馮,但實質意義上,卻是幫助了目前的劉馮。
似乎是在籌劃什麼。而且既有可能就是袁曹交戰的那時機。
因爲荀攸瞭解荀彧,所以想到了很多。心中一閃而逝的擔憂。荀攸與荀彧名爲叔侄,但其實感情若兄弟。
荀攸很在意荀彧,也因爲與荀彧親近,二人雖然側重不同,荀彧更適合做蕭何那樣的丞相,而荀攸則是張良,陳平那樣的策略家。
但是兩人在政治上的立場都是吻合的。
比如荀攸早年也是擁戴漢室的,曾經與人謀劃誅殺董卓。不過,那一次失敗了。荀攸受到了一次牢獄之災,差點死掉。
後來,天下更進一步崩壞,荀攸雖然也是有心漢室,不過,他很冷靜的掐滅掉了。不像荀彧多少有點感情用事,對漢室還有一點幻想。
不過,荀攸雖然對漢室已經沒有幻想了,他也不忠誠曹氏。荀攸的立場與賈詡相似,亂世之中自保罷了,談不上忠誠誰。
荀攸沒有見過劉馮,也不知道劉馮有多大的能耐,他只是憑藉着目前天子與曹操之間的勢力做出判斷。
劉協若是妄動,必定會損兵折將。絕對沒有勝利的可能性。他不知道荀彧爲什麼會那般的衝動,居然開始幫助劉協,劉馮這對父子了。
因爲擔憂荀彧,因此荀攸有了衝動,想要揭穿這一點。不過,最終荀攸還是掐滅了這個衝動的想法。
若是揭穿了,要至荀彧於何地?
或許曹操會放過荀彧,但是從此將無作爲。
因此,最終荀攸只在心中微微一嘆,開始旁觀了起來。
“文若此言差矣,正是因爲與袁紹交戰在即,纔要更進一步的積蓄實力。這賣爵得到的錢財可不是那宮門稅,就算是十月也只是一萬二千金罷了。這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聚集處十萬金的財富啊。十萬金的財富,能多招募多少兵將?能鍛造多少的甲冑?能購買多少的戰馬?”
程昱與荀彧私交是較好的,不過他性情較爲剛戾,有時候說話非常不給面子的,見荀彧出昏招,就忍不住大聲說道。
“仲德說的對,十萬金的價值,已經不可以簡單的來衡量了。我們之所以要團結,是因爲做好準備要與袁紹做拼命了。因爲袁紹勢力強大,必須要團結一切的力量。但是十萬金,夠我們把實力提升一大截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比團結天子還要有實際意義一些。”
陳羣贊同程昱的判斷,大聲進言道。
曹操聞言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確實,團結天子是在政治上有巨大的優勢,而收攏這十萬金,則是在當前利益上有巨大的效果。
直接很多啊。
裝備提升一下,士卒增多一點,不是更有勝算?
十萬金啊,曹操眼紅。
“你………。”
荀彧的臉色一下子漲紅了起來,荀彧有才,但到底也不是喜怒不形於色的那種城府很深的人物。
在以前曹操等人因爲顧忌他的存在,都很少表現出要與漢室分家的那種態度。而今卻是在討論要團結天子,團結劉氏。
就等於是直接撕破臉,把天子看做是工具了。
再加上程昱,陳羣執意要斬斷劉馮的財路,實在是太,太。所以,荀彧一時間就失態了起來。
荀攸見識不妙,他可是知道這個叔父有時候,真的是很倔了。若是鬧僵了,對荀彧絕對沒什麼好處的。
因此,荀攸立刻進言道:“其實魚與熊掌也不是不能兼得的。”
這是荀攸第一次開口,但卻是讓人眼前一亮。
“喔?公達有何良策?”曹操立刻脫口問道。極爲期待的看着荀攸,他帳下的謀臣分成了兩派。
荀彧爲了政治利益,而據理力爭,打算暫緩對付劉馮。而程昱,陳羣卻以利益爲先,先爭奪劉馮的財富,增強實力對付袁紹。
各有優劣,實在是讓曹操都爲難了。而現在荀攸居然有了兩全其美之計,自然是讓曹操極爲歡喜。
陳羣,程昱他們也不是目光短淺的人,只是兩害取其輕罷了。在長久利益與當前利益做出了選擇。
他們也希望兩全其美的。如今荀攸說出有辦法解決,自然是洗耳恭聽的。
荀彧見這個足智多謀的侄兒開口了,心中暗暗焦急。這財真的不能失了。不過,因爲有了這段緩衝,荀彧也已經恢復了過來。
知道自己剛纔太激動了,容易露出破綻。
“有兩種辦法,其一是由我去遊說皇太子,教導他君子之道。其二就是另以司空之名下公文,求天下忠心之人爲朝廷捐獻財產以幫助王師平定叛亂。這樣就不是直接對太子動手,相信天子能夠忍耐的。”在衆人期待的目光下,荀攸緩緩開口道。
“原來能如此簡單。”曹操先是一愣,隨即撫掌一笑道。很簡單的事情,不過他們看待問題太複雜了,反而想不到。
曹操的態度,顯然是對荀攸第一條計策不怎麼感冒的。遊說皇太子,那傢伙無法無天自以爲皇太子就可以爲所欲爲了。
還把自己比作是漢景帝劉啓,可以隨意殺人。
那種人可以被說服才真的是奇怪。至於第二條,卻是深得曹操的歡心的。
天子的名義,與司空的名義。不是一個等級的,不過在如今這個亂世,他曹操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他所肯定的關內侯,顯然也比劉協的更加有效用很多。若是他下公文與劉馮搶生意,劉馮自然就沒生意了。
也不是強取豪奪,只是取巧罷了。相信劉協也不會因爲這件事情跟他翻臉的。
越是往下想,曹操越是覺得歡喜。
這是個辦法啊。做了。
“好,就拜託公達先行入宮,遊說太子,若是不成,我則另開公文,徵召捐獻。”最終,曹操下定決心道。
“諾。”荀攸應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