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交易

其實公孫瓚此時南下攻打袁紹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田豫和關靖都很清楚這一點。以公孫瓚那剛直的性格,怎麼可能如田豫所想一般理智?能等到此時發兵已經不易了。若是沒有田豫一直的勸諫,恐怕公孫瓚早就忍不住揮師南下了,此時田豫勸阻也不過是爲了拖延一些時間,讓公孫瓚多積攢一些實力。

平定了北疆帶來的好處那可是不可估量的。首先就是公孫瓚的名望直接暴漲,這樣一個結束了大漢數百年邊疆之患的民族英雄,無視能人義士紛紛來投,不過短短半年見,公孫瓚麾下的部隊就擴充到了二十萬,堪稱恐怖。當然,這其中還有不少是烏桓和鮮卑的騎兵,這也就是平定北疆帶給公孫瓚的第二個好處。

面對公孫瓚的鐵血鎮壓,以及來去如風的白馬義從,北方異族根本是毫無還手之力,篤信叢林法則的他們有不少直接轉投到了公孫瓚的麾下,成爲了其助力。這段時間內,公孫瓚的勢力就像吹氣球一樣不斷的膨脹着,每過數日就會多出一大批將士。若是再等上兩個月,再多上五萬大軍也不是不可能。

至於糧草,有着之前從袁術那裡購得的糧草,這些大軍維持上大半年沒什麼問題。至於半年以後,等到擊敗袁紹,得了冀州,公孫瓚還用爲了糧草而發愁嗎?

公孫瓚從來都沒想過要與其他人聯合,但面對田豫的好意,公孫瓚也不知該如何選擇,索性暫時放下了此事。

看着面前的儒雅士子,公孫瓚輕笑一聲:“糜竺!江東第二大富豪,你這個糜家家主怎麼有空作袁公路的使者來某這裡了?”

公孫瓚語氣輕佻,甚是不乏譏諷。這個時代商人的地位極其低下,也就是在江東還能有着一定地位,在公孫瓚這等諸侯眼中卻是低賤無比。

糜竺對於公孫瓚的態度卻是毫不在意,心如止水的躬身恭敬道:“將軍與袁公交易,袁公恰好需要一人與將軍當面商議。在下雖然地位卑微,但對於商業之事卻是略知一二,因此向袁公毛遂自薦。袁公任人唯才,因此允許在下前來,還望將軍見諒。”

面對綿裡帶刺的糜竺,公孫瓚只覺得有力無處使,微微冷哼一聲道:“袁公倒是豁達,對商人如此親善。好了,你直說吧,袁公路派你來有何要求?莫不是認爲那五萬套裝備太多?”

“不不不!”糜竺連忙搖着頭道:“將軍的白馬義從乃天下絕頂精銳,北平異族、南伐袁紹,縱橫無敵,區區五萬套裝備都不足以與之相稱。主公對將軍的白馬義從非常喜愛,特意派某前來與將軍相商。我方願出八萬套裝備,但有一個小小的請求還望將軍能夠親口答應。”

“哦?有何請求?”聽到八萬套裝備,公孫瓚只覺得興奮無比,眼中滿是喜色,也顧不得穩重,直接道。

糜竺再次微微一躬身,語氣柔和道:“竺乃商人,很清楚商業貿易存在風險,將軍與袁公的交易也是如此。袁公此次派某前來,其實就是爲了降低這種風險,達到共贏。袁公所求乃白馬義從,但要想萬無一失,從將軍手中直接購買明顯是不可能。因此袁公希望將軍能夠給一個承諾,在與袁紹大戰之時,儘量能保全一支小隊以上的白馬義從,以便袁公之後重建。當然,若是將軍戰勝,這八萬套裝備就算袁公送與將軍的禮物,別無他求。”

“哼!”公孫瓚目光微冷,冷哼一聲道:“看來袁公路還是信不過某啊!”

糜竺連忙道:“將軍勿怒,袁公並非不相信將軍。天下人皆知將軍性情剛正、一言九鼎,袁公又怎會懷疑將軍的品行呢?此不過是爲了保險罷了。親兄弟明算賬,竺經商時,就是再信任的朋友,某與之交易也會簽訂詳細完善的合約,這並非不信任,而是爲了明清責任,使得雙方都能夠安心。若是將軍對此心有芥蒂,那就算了,還按之前將軍提出的要求,我等交易吧。”

臨了,糜竺還故作惶恐的推辭了一句。但若是他一開始沒提出來還好,現在面對着八萬套裝備,公孫瓚怎麼可能會再選擇那五萬套裝備?人死如燈滅,他戰敗後不將白馬義從給袁術還能帶到地下不成?

公孫瓚本就是故意找事,希望能夠從糜竺這裡多套一些裝備,但聽聞糜竺此言,連忙說道:“汝言重了,某公孫伯圭豈是那等心胸狹隘之人?袁公既然有所請求,某自然應之,卻不知這八萬套裝備何時能到?”

此時的公孫瓚已經完全忽視了田豫的勸阻,下定了出兵的決心。八萬套裝備,這對於公孫瓚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要知道公孫瓚麾下可是不少烏桓和鮮卑騎兵,加起來絕對不下八萬之數。這八萬人皆是兵馬嫺熟,但這裝備...

異族貧窮,自然不可能有好裝備,這八萬人多是獸皮木槍,公孫瓚麾下的大軍也剛剛擴編,手中閒餘的裝備都用於裝備新兵了,哪有裝備補充給這些烏桓、鮮卑騎兵?之前若不是因爲裝備缺口太大,公孫瓚也不會提出來與袁術交易。

糜竺微微一笑:“將軍果然心胸寬廣,某代袁公謝過將軍。那八萬套裝備七日之內必達,若是將軍急需,某就多催促一下,讓他們加緊時間,三日之內即可送到。”

“好!”公孫瓚聞言笑着道:“袁公果然爽快,此事還需多謝你了。”

田豫在下方看着興奮的公孫瓚,面露苦色。從一進來糜竺就一直在牽着公孫瓚的鼻子走,而公孫瓚呢?被賣了還要幫對方數錢。

對方後來的催促明顯就是說瞎話。七日能到的三日抵達,恐怕是一日就能到,對方故意還說晚了吧!

“另外,將軍,我家主公還想要率軍替將軍除一大患,平定遼東的公孫度。不知將軍能否答應?”糜竺語氣溫潤的說道。

公孫瓚原本興奮的心情又瞬間一冷,語氣冰冷道:“袁公對於我幽州也有興趣?”

“非也非也!”糜竺連忙道:“公孫度一直和袁紹有着密切的聯繫,袁公是怕公孫度會在將軍與袁紹決戰之時從後偷襲,所以纔想爲將軍看住此地。請將軍放心,若是將軍戰勝了袁紹,我軍立刻全部退出幽州,將遼東讓與將軍,且日後絕不從海上進幽州一步。”

第四百四十章 缺糧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醫學發展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三百七十八章 間隙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陽局勢第二百六十七章 有死無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四百七十九章 佔據潼關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四十章 活躍的江東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的憤怒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登之能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六百四十三章 玉璽第二百零九章(真)失算的袁紹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六百四十二章 醜女不醜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一百九十七章 躍躍欲試的二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二百零五章 審配的殺招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之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六百一十六章 安置周瑜第四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七章 道歉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實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