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

“孟德兄真是智深似海。”劉備仔細思索之後,不由得歎服道。

就大局謀略而言,曹操勝過他太多了。他總是目光着眼於一隅之地,太過想當然。而曹操卻是能設身處地的從各方角度進行思考,而且目光長遠。

對於劉備的誇讚,曹操並沒有放在心上。這等計策,就是他不說,陳羣也會告知劉備。

“其二,我們所應做的不是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而是參與其中。”曹操道。

“爲何?羅馬和安息之間的鬥爭如此慘烈,我們參與其中有何好處?而且正如孟德兄你所言,他們皆對於我們心懷警惕,主動參與其中,怕是會引起忌憚警惕甚至羣起而攻之。”

“因爲羅馬和安息現如今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了。”曹操道:“羅馬去年又一次舉國之力進攻安息的美索不達米亞,已攻佔塞琉西亞和泰西封。如今,安息新的統治者沃洛吉斯六世剛剛上位,正值內憂外患。內部王室之中多有不服之人,帝國內部也是諸多野心之輩。這種時候,如果我們不幫一把,怕是安息撐不了幾年了。”

“那又如何?安息倒下,我們不是正好可以趁機將之分食?”劉備道。

曹操彷彿看傻子一樣看着劉備,這貨真是胳膊長見識短。

“我們有多少人口?有多少軍隊?有多少懂希臘語和安息語的人?你拿什麼去分食安息,真當安息本土勢力是吃素的啊!”

“現在的安息,就好比二十年前的大漢,就差一場黃巾之亂和董卓之禍就可以掀開亂世了。你覺得是一個內部完全腐朽的大漢強大,還是一羣如狼似虎的諸侯強大?”

劉備聞言愕然,沉默不語。這個問題,作爲漢室宗親、堅定的皇漢主義者他沒法回答。

漢末之時,羌人和北方的鮮卑、烏桓,就連南匈奴都能隨意的欺凌大漢,這些遊牧勢力讓大漢愁的頭皮發麻。結果亂世一來,頓時變了。

西涼的馬騰韓遂把羌人管的服服帖帖,不說隨意指使,起碼不會出什麼亂子。幷州的南匈奴,被袁紹不費一兵一卒直接車飛,打跑了。而北方的鮮卑、烏桓,再加上無家可歸的南匈奴,三個綁一塊,被公孫瓚給近乎團滅了。

這若是單從國力來看誰也不會相信。國力強大的大漢解決不了的問題,分裂之後,反而被各地的小諸侯給輕鬆解決了。

尤其是公孫瓚,展現出的戰力比大漢還要強大得多。一己之力打的北方三大異族差點滅族,真是不得不佩服其實力。

“國力、人口、錢糧,固然能衡量一個國家強大與否,但國家內部的狀態是腐朽還是蒸蒸日上,亦是關鍵。曾經的大漢雖然表面強大,但內部已然腐爛。其能夠展現出來的戰力,恐怕都比不上你我二人,就更別提袁公路了。所以說,現在的大楚已經強到難以置信的地步了,國力比肩漢室最盛之時,軍力軍心比之秦掃六合之日,其戰力比之十年前的漢室何止十倍。”曹操感嘆道。

“同理,你我加上袁本初根本吞不下安息,就是強行吞下了,沒有個幾十年怕是也難以消化。而安息滅亡之後,其各地的割據勢力就會順勢而起,到時候我們面對的敵人可遠比一個安息要強大的多。所以,我們在沒有足夠的人口、兵力和懂得希臘語、安息語的人員的情況之下,不能讓安息倒下。一個腐朽的安息,對於我們而言,纔是最爲有利的。”

語言、文化皆不相同,想要統治談何容易?袁術曾經和曹操談論過此事。要想征服一個國家和民族,最好的辦法便是征服並消弭他們的文化。否則的話,反抗叛亂就會如野草一般連綿不斷。

“可如此一來,恐怕也需要耗費不少時日啊!”劉備微微搖頭道。

“以小吞大,必然要花費很長時間和心血。在一開始打好基礎,總好過後面不斷地彌補各種漏洞。就如袁公路一樣,一開始選擇揚州,放棄了那麼多,不就是爲了最初的純粹嗎?良性發展才能壯大,倉促吞下致使局面惡化只能讓自己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曹操道。

“我們要在安息人心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表明我們是來幫助他們拯救他們的。從而獲得他們的信任和大義,成爲他們心中的‘正統’。這方面你比我清楚。以小吞大,還要佔據主動權,其難度恐比你我想象中還要大。政治上需得統一思想、軍事上需得強壓百姓、民生上需得保證改善百姓生活,文化上需得融合。”曹操搖頭道。

“袁公路曾言,殖民與吞併大相徑庭。單純軍事威壓是靠不住的,要想真正吞併安息,需要做的事太多了。最起碼的,我們必須要了解安息、深入安息,讓安息人將我們視爲自己人,而非外人。”

劉備聞言,輕嘆了口氣道:“看來真的是我想的太艱難了,於異國他鄉創下一番基業真是艱難啊!可惜,你我手中兵力尚可,人口卻是太少。否則的話,一切都能輕鬆很多。”

“是啊!”曹操也頗爲感嘆:“現在才明白,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最重要的是人口多寡。也怨不得袁公路對你我恨得咬牙切齒,畢竟我們幹這些殺雞取卵的蠢事幹的太多了。時至今日,方纔明白,人口的重要性。”

“能否同袁公路商量一下,多要些人口?”劉備忽的道。

曹操翻了個白眼:“你想太多了,和袁公路要人,那與從鐵公雞身上拔毛有何區別?”

“袁公路如今麾下人口怕是近四千萬,分一些與我們又如何?你我加上袁本初三方總共纔不過五六百萬人口。”劉備不甘道。

“那又如何?你真以爲袁公路是聖人啊!他那麼猥瑣的性格,怎麼可能如此無私?能分我等些許人口,讓你我大軍士卒的親人跟着一起走就算不錯的了。”曹操無語道。

“說句不好聽的,你我還有袁本初不過是他袁公路投石問路的三枚棋子。就是我等敗了,也不影響其分毫。袁公路幫助我們是看在同爲漢人的情分上,給我們個機會同時也給漢人一個更大的未來。我們敗亡了也只能怨自己不爭氣,若勝了還得念着他的好。”曹操道:“這就是個奸商,你還真以爲他是善人啊。”

劉備沉默了片刻,咬牙切齒道:“你說的不錯,他就是個奸商。用一個虛無縹緲的未來,從你我還有袁本初手中輕易地換走了天下,還讓你我爲他打工。”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你我若不是心志不堅,又如何會中了他的計呢?他在給我們未來的同時,抹殺了我們的現在,渙散了我們的鬥志,輕易地奪走的天下,確實是個奸雄。”曹操苦笑道。

能看得透不代表就不會上當。這和官渡之戰的曹袁雙方不同,一方面,袁術用兵更穩也更加強大,令人絕望。另一方面,袁術給予他們三人的未來是真正的未來,不是暫時的矇騙,也不用擔心秋後算賬。

就是這麼小小的陽謀,卻令他們三方徹底離心離德,失去了最後爭奪天下的機會,儘管那機會很渺小。但即使是這樣,曹操等人還不得不領情,這是最令曹操抓狂的。

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九百二十一章 四人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算劉備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七百四十七章 僵持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二百零九章(真)失算的袁紹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僵持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三百二十五章 戲志才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四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一百一十章 軍魂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九百一十四章 試探第三百四十三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一十章 和談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好心理準備的蔡琰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路上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三百二十五章 戲志才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八百二十六章 詐敗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四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十二章 參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九百四十九章 偏激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