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

迪連的擔心沒有錯,袁術早已將北匈奴視作掌中之物,將其吞掉不過是早晚的事罷了。

但是,現在袁術還真沒有精力去理會他們。漢土一統可不只是將拿下的北方几州建設一下就那麼輕鬆。

大國之所以國力深厚,不僅在於其底蘊,更在於其資源整合。南方產糧、北方養馬,將各地的優勢整合,所形成的力量比之單獨一處要強上數倍。

“南方的十幾處產馬之地,可以撤去大半了。”田豐將手中的幾摞案卷攤開後,一邊仔細查閱着,一邊喃喃道。

郭嘉瞟了眼那數摞厚厚的紙張,眼角微抽。得虧現在紙張普及了,否則若是換成竹簡,這麼多的檔案怕是這個屋子都放不下。

“元皓,馬場相關的一些情況都是你一手操持的。大概的情況你都清楚,還有必要查閱的這麼仔細嗎?”郭嘉忍不住道。

“一國之事,百年之計,豈能兒戲?”田豐一臉正色道。

“奉孝,你手裡應該也有個馬場吧?”一旁輔助田豐辦公的沮授忽的道。

“確實。當初陛下暗中讓我和文和、公達各自在暗中尋地打造了馬場,以作備用。這三個馬場至今依然秘而不宣。按照陛下所言,獨屬皇室所有,不歸於國政。”

對於這種事,郭嘉從來沒想過要向眼前二人隱瞞。當然,田豐和沮授也沒有細問的意思,畢竟此事他們只需知曉即可,多問無益。

“那這樣的話,在原來的基礎之上,又可再多劃去兩個馬場的名額。”沮授道。

“嗯。”田豐贊同的點了點頭。

本身南方養馬就是事倍功半的一件事,南方的水土很難養出出好馬。

之所以在南方設立馬場,是因爲此前北方不在袁術手中。雖有遼東半島在手,但卻並不保險。爲求穩妥,故而在南方設立了不少馬場以解決戰馬問題。

但是現在,天下一統。南方再如此多的馬場卻是無益,不如裁撤。只留少許備用即可,北方纔是真正合適的養馬之地。

“揚州、益州兩地如果開發得當,足可養天下之糧。若將道路完善,北方就基本沒什麼壓力了。”沮授道。

“話雖如此,但絕不可爲。農業重心不好偏安南方。雖說河套一帶水土不負以往,但遼東以北還有陛下標註的大片良田。若開發得當,也不遜於揚益。”田豐沉聲道。

“各地發展雖需因地制宜,但卻也不可有明顯短板。”

“但關中之地如今已是疲憊,不宜再加耕種,須得修養數年方好恢復。而且即使如此,將來其產糧怕是也不足以支撐。”沮授道。

“最近的益州雖說產糧頗多,但是如今我大楚邊境重心皆在西側,近年內又將有大動作,益州之糧不好輕動。唯有繼續從荊揚二州調糧。”

“荊揚二州距離過遠,路上靡費難以數計,並非長久之計。”郭嘉皺眉道。

田豐輕嘆了口氣,轉頭將目光看向身後天下州郡圖上自金陵至北方黃河下游的一條彎曲綿長紅線。

“陛下有意開鑿一條運河連同長江黃河,以便糧運。雖然工程量過大,但是如今看來,也是不得不爲了。”田豐嘆了口氣。

“可我大楚如今人手缺乏,如何開鑿這般浩大的工程。總不能將益州的人手拉過來吧?”沮授皺眉道。

“絕不可如此。益州的建設決定了之後西伐貴霜身毒的成敗,不可輕動。”郭嘉直接出聲否定道。

“雖說有傷天和,但以如今的情況,看來有些事也不得不爲了。”田豐眼中閃過一絲果決,沉聲道。

“元皓你打算?”郭嘉其實心中早已有所猜測。

“西南諸國多的是人手和奴隸,死上一些也不礙事。”一向剛直的田豐此時語氣卻略顯陰沉。

在場衆人都是人精,如何聽不出這其中的話外之音。這輕描淡寫的一些,怕是要以萬計數。

“如此是否太過於不人道?而且若是被發現,恐有損我上國之形象。”沮授忍不住道。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西南諸國的人口,太多了。”郭嘉淡淡的一句話,道出了本質。

文化侵略、思想侵略,人口的多寡都是至關重要的。如今大楚雖說人不少,也有數千萬,但奈何地盤太大,而且北方百廢待興。對於西南諸國根本分不出足夠的人手和精力。雖說西南諸國勢力分散,文化落後,但是若人口比例相差太大,是當地之人被教化還是漢人被融入都很難說。

當然,郭嘉言語中隱含的另一層意思也很明顯。

對於世家的不信任。

人心是最難把握的東西。當利益大到一定程度,就會有所他想。現在的西南諸國,是被世家滲透掌控着。雖說袁術一邊施以威勢,一邊用更大的誘餌在前面吊着,但也難保萬無一失。

“能讓他們融入我們,就是最好的上國之風。爲我漢人的萬年基業,犧牲這些人,很划算。”田豐的剛正只對於漢人,對付外族之人可不是那種婦人之仁的腐儒。

“運河開鑿,黃河修繕,遼東平原開墾,北方和河套水利的興修。既然要做,不如就一次做到位。爭取在兩年之內,將這一切盡數完成。如此我們也好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西征之中。”一直在一旁默不作聲批閱卷宗的賈詡,忽的擡頭道。

“文和,有些太狠了吧。”郭嘉眼角微微抽動:“你這是要將西南諸國的人盡數弄死嗎?”

“不是還有扶桑的倭人嗎?他們這些年人口多了不少也。還有北方的烏桓、南匈奴,涼州的羌人也不少吧。”賈詡淡淡道。

“其實,我大楚四方夷狄還有很多的潛力可挖。我漢人戰亂這些年,他們可是發展的不錯。”

田豐聞言,似有意動,但還是略顯猶豫。

賈詡頭也不擡的繼續道:“有些事,不必要我們漢人自己做。內鬥可不只是我們漢人的弊病,這些異族自己本身的齷齪可也不少。稍微引導一下,矛盾就會從我漢人身上被轉移。如今是我大楚的天下,只要稍微遮掩一下,又有誰能夠說什麼?而且,活下來的那些,貢獻如此之大,也不是不能將之納入漢人。”

“嘶!”

在場衆人聞言,禁不住皆倒吸了一口涼氣。果然眼前這人才是真正的狠人啊,吃人都不吐骨頭。

“可。”田豐稍加權衡之後便採納了賈詡的建議。

沮授微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幾人輕描淡寫之間,數百萬人的命運就這麼定下來了。沮授已經可以遇見到不遠之後的屍山累累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一章 我是袁術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三百零七章 影響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四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九百五十章 崩潰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六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四十六章 曾經的執念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七百章 擋住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八百八十二章 氣運加身第八百六十六章 應對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事將起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府第九百四十九章 偏激第七百四十五章 潰敗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六百二十章 約法三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六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的憤怒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下跌的糧價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一百二十八章 納妾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九百五十二章 鋒芒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八百二十章 吐槽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六章 孫家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登之能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七百五十九章 調虎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