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思大王的禿龍兵,其實是圈養了一羣蜥蜴,只不過這些南蠻蜥蜴個頭較大,能夠充當爲坐騎,靈活無比,論戰力力比鱷魚還強,但朵思大王絕不會爲了木鹿大王和金環三結,而搭進去自己禿龍洞的禿龍兵,雖說三人都結爲異姓兄弟,可南蠻人信奉力量,對方沒了實力,拳頭不夠硬,還怎麼跟朵思大王稱號道弟,
“木鹿大王,金環三結,本大王已經提出建議了,選哪一條,你們做決定吧。無論哪一條,本大王都跟隨你們,不枉與你們一場交情。快!木鹿大王的虎豹豺狼兵眼見就要到跟前了,一旦廝殺起來,想選都沒機會了。”
朵思大王是逃是降,心裡並不排斥,逃回南蠻五溪十八洞,朵思大王的實力絲毫未損,遭受損失大了去的人是木鹿大王和金環三結,往後這兩人只能寄人籬下,仰人鼻息,和廢了沒區別。
至於投降,三人結伴投到劉禪的麾下,投降的建議是朵思大王提的,朵思大王還帶着麾下兵馬投靠,本身又是南蠻第一智者,朵思大王在劉禪的手下,肯定混得比木鹿大王和金環三結強,說不定以後被劉禪收降的南蠻人都得乖乖聽朵思大王的號令。
朵思大王,好一場算計。
“朵思大王,此言差矣,就偶的八納洞洞兵反噬而已,何至於投降,漢人個個詭計多端,真降了,可沒偶們南蠻人的好果子吃,再說了,偶們投降了漢人,哪怕漢人不殺偶們,僥倖求得一命,可等南蠻王知道了,他能饒得了偶們?因此,投降一事,朵思大王切莫再提,要降,你朵思大王自個兒降了。”
木鹿大王當場就怒了,南蠻人每年組建南蠻大軍,前往益州入侵,向來只有南蠻大軍燒掠搶奪,就沒有南蠻兵投降的,朵思大王這是想讓木鹿大王成爲南蠻的第一個罪人,將這口黑鍋甩給木鹿大王來背,木鹿大王可不蠢,木鹿大王的法術是假的,朵思大王這南蠻第一智者的含金量同樣有限,都是聰明人,誰都別糊弄誰,
“罷了,偶看漢人們這次是有備而來,先前對付金環三結的狼狗兵用火把,這回又慫恿偶的虎豹豺狼倒戈相向,可見這漢人並不好對付,偶們還是先向南蠻王稟報吧,讓南蠻王帶兵出來消滅掉這一夥漢人,偶們就不用糾結了。”
木鹿大王想明白了,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但藉着向南蠻王通風報信的理由,逃跑了再說,苟活得一命,等劉禪一死,這世間懂猛獸語的人,又只剩下木鹿大王一人了,到時木鹿大王的法術,照樣靈驗。
木鹿大王纔不會爲了南蠻和劉禪死磕,南蠻五溪十八洞,那麼多蠻主和洞主可不止木鹿大王一人,木鹿大王還不是南蠻王呢,面對入侵南蠻的漢人,該愁的應該是南蠻王纔對。
南蠻之地,有且只有一個南蠻王,這人名喚孟獲,孟獲在南蠻五溪十八洞裡實力最強,像木鹿大王、朵思大王和金環三結這種只懂一點催虎喚狼的活兒,在孟獲那裡,看都不值得看一眼。
“沒錯,木鹿大王,朵思大王,偶們快逃吧...哦不,偶們快去找南蠻王爲偶們做主,南蠻王一定會率領南蠻大軍滅掉他們漢人的威風,壯偶南蠻之威。”金環三結看着撲面而來的虎豹豺狼,心裡的防線一點點地崩潰,翻身跳上自己的狼狗坐騎,巴不得木鹿大王和朵思大王點頭同意,金環三結便能撒腿就跑。
論起逃跑,狼狗兵的速度,可不比朵思大王的蜥蜴兵慢。
“好!就依木鹿大王的,偶們去向南蠻王稟報,不過南蠻王事務繁瑣,恐怕不會輕易接見偶們,不如偶們先去投奔南蠻王的弟弟孟優,讓孟優帶偶等去南蠻王,好陳明厲害。”
朵思大王知道一時之間,就讓木鹿大王和金環三結投降,兩人肯定接受不了,南蠻大軍是敗了二陣,但南蠻大軍的實力還在,尤其是南蠻王孟獲的恐怖,在整個南蠻無人不知,除非不想在南蠻混了,否則身爲南蠻的洞主投奔了漢人,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木鹿大王,事宜早,不宜遲,偶們分頭逃跑,等到了孟優那兒,再兵匯一處。”
朵思大王端坐在大蜥蜴身上,可不想和木鹿大王和金環三結一齊逃跑,那些虎豹豺狼說不定會認主,跟着木鹿大王就是送死,而金環三結的狼狗兵發起飆來,比朵思大王的蜥蜴兵快多了。
朵思大王話音一落,三人各作鳥獸散,一鬨而去。
那些虎豹豺狼沒了目標,又沒人控制,一下子全竄入了山林,帶着幼崽逃到偏僻無人之處。
劉禪沒有追,而是命令張任和魏延重新整頓兵馬,很多軍兵一輩子都沒有見過虎豹豺狼,剛纔那一戰,很多人快被嚇破膽子了,劉禪只好讓衆人都喝一些猛獸湯,啃點猛獸肉,壯壯膽,壓壓驚。
劉禪按兵不動,另一邊的南蠻大軍,卻像是炸開了鍋。
南蠻腹地,八番洞。
此時,洞主們齊聚,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木鹿大王、朵思大王和金環三結三人趕到,就破壞了氣氛。
“木鹿大王,朵思大王,金環三結,偶等平時井水不犯河水,偶帶來洞主未曾冒犯你們,今日你們三洞洞主同來偶的八番溪,偶若沒記錯的話,偶似乎沒有邀請你們吧?”帶來洞主是南蠻五溪的八番溪蠻主,一向在南蠻的名聲極好,南蠻衆主尊敬帶來洞主,並非是帶來洞主多強,而是帶來洞主有一個姐姐,名喚祝融夫人,畏姐如畏人,帶來洞主同樣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不將南蠻的洞主、蠻主放眼裡,“難道你們聽聞了風聲,想要來破壞偶姐姐的好事?豈有此理,縱然同是南蠻洞人,本洞主可饒不了你們。”
今兒,本是帶來洞主的大喜日子,南蠻王孟獲的弟弟孟優帶了一羣豬朋狗友,前來提親,想慫恿帶來洞主去勸勸祝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