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軍在許昌城外所看到的那支大軍,自然就是高順所帶來的五千援軍。
至於五千大軍看上去爲什麼會有四五萬大軍的感覺,其實答案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在戰馬的馬腿上綁好樹枝等物,以使其在前進的過程中揚起無盡灰塵,讓人遠眺時會誤以爲有大軍來臨之類的計策。
這便是郭嘉的計策——疑兵之計,要讓孫堅軍認爲援軍的數量不少,讓其心有顧慮,這樣才能順利拖延其攻城的時間。
爲此,郭嘉還建議曹操讓高順把所有的騎兵都帶走。畢竟帶到官渡的一千騎兵隊如今只剩一小半,在官渡戰場上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還不如在別處好好加以應用——哪怕只是在馬腿上綁樹枝充樣子,作疑兵之用。
一支優秀的騎兵隊,通常都是一人三馬,曹操此時條件還沒這麼充足,但一人二馬還是絕對要保證的,因此高順帶回許昌的馬匹也有八百多匹。在這八百匹馬的馬腿上全部綁上樹枝,所能揚起的煙塵已經是相當厲害了。
另一個時空中,張飛在長阪橋前就用過這一計策,當時他只是讓屬下用十幾匹馬揚起煙塵,結果就使得曹操誤以爲有伏兵而不敢進。
要是曹操知道長阪橋的另一邊真的只有張飛及其手下寥寥十數人,哪怕張飛嗓門再嘹亮又有個屁用,曹操大軍一擁而上早就把你碾成渣了。
至於這支援軍之所以選擇紮營城外而不是進城幫助守備,這原因也很簡單。選擇紮營的話,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佈置,讓孫堅軍繼續保持誤會,認爲援軍數量很多。可一旦揮軍進城的話,其動靜說不定就會爲孫堅軍所察,從而通過斥候等途徑得知援軍數量的底細。
就算多了五千人,許昌守護力量依然不足,如讓孫堅軍察覺真相,屆時對方又會肆無忌憚地攻城了。
就這樣,在紮營的時候,高順按照郭嘉的吩咐,故意多扎建了許多空營帳,而後在黃昏吃飯的時候,高順又故意多設營竈。周瑜、孫堅根據從斥候回報的曹營內帳篷數量以及炊煙情況分析,覺得這支援軍人數至少不下四萬。
————————————————————————————————
孫堅軍大營中,周瑜一臉凝重,在思考着一些問題。
“公瑾,你說,曹操的援軍緣何沒有進城?”孫堅坐在主位,對周瑜問道,其神情也十分嚴肅。
“曹孟德爲人詭詐,這說不定就是他的計策。”周瑜對這一點也是十分不解,按理說援軍到來,應該進城幫助守軍防禦纔是,可爲什麼這支援軍反在城外安營紮寨?
思來想去,周瑜自以爲得出了一個應該正確的答案。
“恐怕是曹操想要牽制我軍吧。”周瑜緩緩道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曹操選擇紮營城外而非進城,估計就是想趁我軍攻城時發動襲擊,令我軍首尾不能相顧,而其勢自潰也。”
曹營中曹字帥旗掛得高高的,所以無論周瑜還是孫堅都認爲曹操親自來了。
畢竟是四萬大軍,不管北方官渡發生了什麼不爲人知的變化,可既然回來了這麼多人,那麼說明官渡的戰事肯定告一段落了。
所以曹操一定身處援軍之中,爲其主帥,孫堅和周瑜都對這一點確信無疑。
如果讓高順知道周瑜他們的想法,一定會滾在地上捧腹大笑。
不過,現在周瑜和孫堅,當真是感到十分爲難。
“我們一攻城他們就發動襲擊,那我們豈不是被動到了極點?”孫堅眉頭重重皺起,沉聲道。
周瑜沒有發話,曹操四萬大軍至,自軍現在確實十分被動。
一旁的孫策、太史慈、周泰等人看着一語不發的周瑜,心中都暗暗着急。
連周瑜都沉吟不語,可見事態的麻煩程度。
“有什麼好猶豫的?如果怕那支曹軍在我們背後捅刀子,那就先把他們都解決掉再攻城不就得了。”周泰個性最爲大大咧咧,直接囔囔道。
孫策和太史慈在一旁聽得那叫一個暴汗,四萬曹軍啊,雖然論人數我軍還是要多上一點,可要真打起來我軍未必就能拿得下對方。再者,既然說了攻城時援軍可能會發動襲擊,那麼你怎麼就不想想,我們攻打那支援軍的時候,城內的守軍不是照樣可以來抄我們後路麼?
這道理我們這些武夫都能想到,卻不料還有比我們更傻更天真的人啊。
周瑜把道理大致和周泰解釋了一遍,周泰訕笑幾聲,便也默不作聲了。
按周瑜現在的本意,他是想勸孫堅撤軍的。畢竟如若曹操真的親自率軍回來的話,那麼許昌城便再也沒有任何被自軍攻克的可能。
可他最終沒有將勸解的話說出口,他知道,孫堅肯定不甘就此撤軍。
只要能進了許昌城,那麼孫堅便真正擁有了問鼎天下的資本。
而孫堅想要問鼎天下,也必須進入這許昌城。
坐鎮江東,即使將江東發展的再好,那終究也不過是一方諸侯而已。只有掌握了天子、連結江東與中原之地,纔有向整個天下拓展的實力。
就在白天,自軍距離拿下許昌城只有一線之差,如果那是能在加大把勁,或許現在孫堅早就已經進了許昌城,向皇帝“問安”呢。
誠然惜哉!
曹仁,就是因爲那個曹仁的誓死抵抗,使得這一切終成一場空。
現在周瑜有些後悔,當初將東門作爲目標的時候,自己有些隨意了。早知道曹仁竟是如此難纏的話,當初自己就應該好好調查一番,選擇一座守將能力不這麼出色的城門實行計策。
但事實上沒有後悔藥,事情已經演變到這幅田地,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應對眼下的局勢。
孫堅、孫策、周泰、太史慈齊齊將目光注視在周瑜身上,期待着他能想出什麼良策,一舉擊破曹軍,攻下許昌。
如果讓周瑜知道他們對自己的期待如此之大,恐怕也只能苦笑了,我只是周瑜周公瑾,可不是什麼天上的神仙。
周瑜雖然想出過一些計策,但很快又被他自己給否決了。
在他看來,曹操既然在援軍中,那麼其身邊能人異士必然不少,自己先前所想出的那些計策也不是沒有破綻,指不定就會被哪個智者看破。
要是讓周瑜知道援軍之中只有一個高順,而且並無任何謀士輔佐的話,那麼他肯定會一邊拍着大腿,一邊急匆匆地讓人把先前想到的那些計策實施下去。
“暫且靜觀其變吧。”過了許久,周瑜說了這麼一句令在場所有人略感失望的話語。
不過沒有人會責怪周瑜,因爲他們都知道,周瑜已經做得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