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諸葛之謀

郭嘉提醒曹操,要提防劉備向劉表借兵,趁己方率軍回援的時候展開突襲,進攻宛城。

如今形勢不利,長安和合肥都遭到敵軍猛攻,在這種情況之下,任何一座城池都極爲關鍵,作爲許昌南面屏障的宛城,更是決不容有失。

可想而知,劉備若能從劉表那裡借來兵馬,攻打宛城,其所攜軍勢必然不弱,宛城雖有徐晃守衛,但是也不能確保平安無事。

爲了以防萬一,留出一部分人馬協助徐晃守護宛城也是相當必要的。

曹操將高順和郭嘉留在了宛城協助徐晃,同時還加派兩萬兵力與徐晃,令其務必守住宛城這座屏障。

同時曹操令夏侯淵率領虎豹騎及精兵五萬,並將徐榮這名原涼州干將調入夏侯淵麾下任副將,以賈詡爲參軍,火速馳援長安。

調張遼、樂進率精兵三萬,馳援合肥。

而曹操則回許昌,坐鎮指揮各地的戰況,如發現某處戰局不利也可以及時進行調派。

原本陸遜身爲陷陣營的參軍,按理來說是應該在高順麾下,協助其守護宛城的。但是攻打合肥的孫堅與其有滅族之恨,陸遜頗有與孫堅一戰的意願。故而在徵得高順的同意之後,陸遜向曹操請求,希望能將其調至合肥,協助張遼、李典將軍守城,對抗孫堅。

面對陸遜的請求,曹操略作思忖後允之。陸遜這幾年的成長曹操十分清楚,可以說已經到了能夠獨當一面的地步,而且其性格冷靜沉穩,雖然和孫堅之間仇深似海,可並不會被仇恨湮滅理智。

原本夏侯惇也想留在宛城繼續和劉備較量,不過和陸遜的請求不同,曹操並沒有答應夏侯惇。一來是因爲夏侯惇性情剛烈,容易被仇恨左右想法,從而誤事;二來自己身處如此窘境,朝堂之內定然暗流洶涌,自己回許昌,身邊必須有一個鎮得住場子的統兵大將,必要的時候能當作自己的利刃,大開殺戒。

————————————————————————————————

“曹操果然退兵了,一切都如軍師所料,當真是神機妙算啊!”站在城牆上看着曹操的軍勢陸續退離,劉備發自內心地感慨着。

聯合孫堅和馬騰,令他們兵分二路,同時討伐曹操,令其首尾難顧,如此龐大而又精妙的佈局,怎能不讓人爲之傾嘆?

孫堅這幾年雖然一直和劉表幹仗,關係可謂極其惡劣。然而曹操更是和孫堅有殺子之仇,而且一旦荊州陷落,曹操下一個目標必然瞄準江東,因此派遣使者說服孫堅出兵,並不是什麼難事。

現在的江東,實力比之於歷史同期的江東實在強上太多。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中,孫堅早早被黃祖殺害,孫策流落飄零了好久才從袁術那裡借來一支人馬,從而佔據江東。可是孫策才平定江東沒幾年,便不慎被刺客所傷,最後傷重而亡,讓才穩定下來不久的江東又一次元氣大傷。在孫權繼位後,發展了好一段時間,才讓江東有所起色。然而饒是如此,在赤壁之戰前江東也只不過是勉強擁有抵抗曹操的實力。

但是在如今的這個時代裡,孫堅並沒有意外死去,並且佔據江東至今。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孫堅勵精圖治,練兵秣馬,儼然是一方之雄的姿態。其實力雖然不如現今的曹操,但是較之於從前的袁紹,恐怕也是不遑多讓了。因此舉十萬精兵,北上攻打合肥,對於孫堅來說,倒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邀孫堅出兵容易,可是光孫堅一路兵馬難以從根本上對曹操造成威脅,或許還不足以讓其從新野撤退。而相較於孫堅而言,西涼馬騰對曹操的威脅同樣不小,如若馬騰和孫堅能同時舉兵,那麼曹操只有撤兵一途,新野之圍自可解之。

諸葛亮雖然多智,但和馬騰素未謀面,對其性格不可能瞭解得很透徹。

不過諸葛亮雖然對馬騰不可能知之甚詳,但劉備對馬騰也算頗爲了解了。據劉備所言,馬騰看似粗獷,但實際上也是老謀深算之人,若無太大利益牽扯,恐不會輕易與曹操交惡。

根據劉備的描述,諸葛亮大致想到了引馬騰攻曹的計劃。爲了確保計劃能夠成功,諸葛亮遣伊籍至許昌董承府上,向對方陳述利害,最終成功說動了董承。

董承遂面見天子,請天子下詔令馬騰討伐曹操,並許之事成後,拜其爲大將軍,封涼公,甚至只要他表面上臣服於漢室,涼州之地,可任其自治。

面對這樣的條件,馬騰不可能不心動,天子親授公爵,那是何等的榮耀!袁紹雖然也當過鄴公,可那時他自封的,屬於亂臣賊子一類,和天子親授的性質完全不同。

涼州之地,任我自治,這更是令馬騰心花怒放。雖然現在各地都已經處於諸侯自治的狀態,朝廷幾乎無力管轄,但能得到天子親口承認,那絕對是另一層次的滿足感。

在這樣優厚的條件之下,馬騰無力拒絕,最終將涼州能戰之士盡數拉進軍隊,組成一支二十萬的大軍攻向長安。

對於封馬騰爲涼公,更允其涼州自治的條件,天子很是不情願。在天子看來,這樣做的下場,只能是將馬騰塑造成下一個權臣,並且是比曹操危害性更大的權臣。只不過董承對其言及,馬騰舉兵的同時,劉備、孫堅也會一起出兵勤王,屆時消滅曹操之後,有了這兩方勢力的介入,天子完全可以撇開對馬騰的承諾。除非馬騰敢公開反叛,否則在劉備、孫堅兩方同時施壓之下,馬騰最多也就抱怨幾句,絕對不敢做出什麼過激的事情。得到了董承的這番解釋後,天子這才允諾下詔。

第一二零章 黃忠歸心(中)第二零三章 最艱難一戰(十)第二九零章 三線作戰之陸遜對周瑜(一)第三八四章 連克兩城第四十七章 一波三折第四零七章 三方亂戰(七)第二六八章 損兵折將第八十八章 皇叔第七十五章 戰神之殤(二)第二九四章 三線作戰之陸遜對周瑜(五)第二一五章 千里奔襲 封狼居胥(二)第三五六章 金城(八)第三七七章 益州烽煙燃起(下)第二九八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三)第三二七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三十二)第三一九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四)第十五章 陷陣營成立第一九七章 最艱難一戰(四)第三十四章 護士第三四七章 荀令君之逝兮(六)第三零二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七)第二四九章 餘波(下)第二一九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六)第一四八章 大戟士之陣(四)第三零五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第七十六章 戰神之殤(三)第六十四章 成親(上)第三百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五)第一二八章 誅顏良(下)第三九八章 兵臨成都(下)第三九三章 二度陰平(中)第一六八章 孫權之死(下)第五十章 阿房宮賦第一六零章 解圍第五十七章 毒士與奸雄(下)第二八九章 三線作戰之長安戰終(下)第二六八章 損兵折將第四一五章 轉眼四年(上)第三一三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八)第二七五章 從新野撤兵第二九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一)第三三五章 劉備投吳(下)第三三一章 劉備,亡命!(上)第一六二章 難眠之夜第二十七章 高順戰張遼(上)第四一四章 益州易主第二一八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五)第三四九章 金城(一)第三一五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第三五二章 金城(四)第七章 出兵追擊(上)第一五五章 夜間第二零二章 最艱難一戰(九)第三三二章 劉備,亡命!(中)第四一七章 轉眼四年(下)第七十八章 戰神之殤(五)第二七二章 暗流涌動(中)第二十六章 兗州危局第二一九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六)第三九一章 微不足道的援軍第一二一章 黃忠歸心(下)第三五三章 金城(五)第一零二章 紅顏鬧劇(六)第一二三章 劉備叛離(上)第四二零章 前哨戰(上)第二七六章 諸葛之謀第六十章 毒士之毒謀(下)第四十五章 不足百步之遙第三六一章 涼州入手第二四四章 武聖隕落(八)第三一五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第二八二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五)第一一八章 拿下宛城(七)第二六二章 娶蔡琰(中)第四二一章 前哨戰(中)第二一三章 黑雲壓頂(下)第一四零章 回營(上)第一一零章 生擒魏延(下)第二八四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七)第三一四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九)第三章 古之惡來第三九八章 兵臨成都(下)第三零七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二)第三一零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五)第十一章 夜戰(二)第二十八章 高順戰張遼(下)第四一一章 三方亂戰(十一)第四零七章 三方亂戰(七)第二二零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七)第一一九章 黃忠歸心(上)第三七七章 益州烽煙燃起(下)第十四章 杖刑第四二零章 前哨戰(上)第四二二章 前哨戰(下)第二八六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九)第二五二章 隱忍第三百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五)第三六六章 張鬆訪曹(三)第六十九章 約戰第二四九章 餘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