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

世上所有分歧巨大的問題,永遠都是由根本利益的衝突和碰撞而引發的。羌氐兩族之所以和漢人不對付,那是因爲兩方之間都想要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不可避免地要立足於打擊對方的基礎上。漢人不僅想要剷除羌氐兩族對己身的嚴峻的軍事威脅,還想將羌氐兩族這樣的蠻夷化爲文明,也就是將漢人的普世價值觀推行給羌氐兩族,使之沐浴清化,文明啓蒙;而羌氐兩族就沒有漢人想的複雜了,他們只是想把漢人的土地佔爲己有,擴張自己的生存空間,踩在漢人的屍體上,走向強國強軍的星辰大海。

這就是不可避免地矛盾。由於傳統儒家很注重宣揚個人對天下的責任感,所以自認爲代表着先進和文明的漢人,不可能停下教化蠻夷的腳步,一心使之同沐聖德;由於地理位置和環境的限制,生活在環境惡劣的草原之上的羌人和氐人,要想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最佳的侵略對象不是西域,也不是匈奴和鮮卑,而是漢國。

而這時的大漢,人口繁多,農業發達,軍事強大,文化昌盛,自與羅馬帝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並列四個大帝國。但由此,漢人心中也滋生了帝國主義、大國沙文主義。漢人認爲,自己的文明是最先進的,所以其他落後矇昧的國家和民族都應該依照漢人的規矩行事,如果蠻夷們不願意,那漢人就會認爲蠻夷們不接受漢化,這還是蠻夷們不開化的特點。出於人道主義和心中堅定的對其他民族的責任感,漢人就必須幫助蠻夷們脫離苦海,和漢人們一同跨入文明的門檻。

這種思想,其實和後世的美國的所作所爲沒什麼兩樣,美國爲什麼天天跟如朝鮮和古巴這樣的小國鬧騰,就是因爲美國人普遍認爲,他們那些非民主國家還處處不如美國,出於無奈,所以美國要承擔起挽救他們的責任。所以,美國四處燒殺搶掠,不僅是爲了保持其全球霸權,而且還要在保持霸權的同時,向全世界宣傳自己的普世價值觀,也就是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

現在,代表漢人的劉範已經打敗羌氐兩族,兩族和漢人之間的土地之爭也化爲烏有了,剩下的一個利益衝突,就是羌氐兩族和漢人的族羣差異:羌氐兩族自有語言,不講漢族;兩族不吃飯,吃肉;兩族不穿漢服,穿旃裘。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對於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能說得通。兩族與漢人之間的差異,恰好是兩族的民族特點,也是他們的身份認同。有了這些差異,漢人不會把羌氐兩族當做自己人;羌氐兩族亦然。文化認同不一樣,那就會導致戰爭的發生。

所以,消除這些文化差異,統一文化認同,才能讓羌氐兩族和漢人之間的矛盾消弭,兩族化爲漢人,漢人才會真的信任兩族;羌氐兩族認爲自己是漢國的一員,纔不會再起兵造反;羌氐兩族不造反,涼州才能真的保持安寧;涼州安寧,劉範才能成全自己的野心。所以,羌氐兩族的漢化事宜是現下最緊迫的事。

馬騰一進州牧府,就被任命爲護羌校尉加三郡太守,次日趕赴已經被趙雲勘察清楚了的羌地,着手管理羌氐兩族,並開展漢化事宜。有了馬騰,但馬騰卻沒有足夠的屬官輔佐他,要想讓一個人管理近十二萬人,那是天方夜譚。劉範想了想,就准許馬騰在羌氐兩族中挑選官員,作爲自己的下屬。

另外,爲了貫徹漢化政策,劉範特意下令強制任命了一萬多個有點學問的涼州士子和黨人,留六千在涼州,專門教導和教導羌氐兩族的漢化,比如說,教他們說漢語,寫漢字,種植農作物,吃粟米飯;另外的四千多人,則是派遣進羌地,但羌地的羌氐兩族還要保持着放牧,不必學漢人農耕。

上次繳獲的兩族的牲畜,包括十二萬六千匹馬,加上在隴縣繳獲的戰馬七萬多匹,一共有近二十萬匹馬。劉範計劃將二十萬匹馬中不夠標準的兩萬五千匹,上貢給漢靈帝劉宏,用來安定朝廷反對劉範在涼州興風作浪的聲浪,也讓劉宏充分認識到,只有劉範才能給他這麼多好處,要是沒了劉範,他也就不會好過;剩下的馬匹,劉範挑出品質最好的五萬匹,作爲戰馬;品質稍微低一些的兩萬匹,可以用來運送軍糧和輜重;其餘的馬匹,除了留給涼州農民耕田的三萬匹,劉範還給羌氐兩族,讓他們繼續飼養。

加上劉範在進攻涼州之前的戰馬八萬多匹,劉範一共擁有戰馬十三萬匹!這些品質優良的戰馬,是日後征戰沙場必不可少的大殺器,自然不能再讓羌氐兩族飼養了。

爲了飼養這些戰馬,劉範特意找到了山丹軍馬場。山丹軍馬場,在西漢時就被用作馬場,飼養戰馬的歷史源遠流長。此地還專門爲漢室皇家飼養馬匹,漢室以蒙古馬爲主,又引進西域馬,在山丹軍馬場繁衍,培育出了山丹馬。山丹軍馬場在張掖郡,也就是後世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故此,劉範下令讓張掖太守姜冏先在山丹軍馬場準備一番,然後他再在羌人之中挑選幾千多善於飼養馬匹的人,負責飼養培育戰馬。當然,劉範也沒有忘了他的駱駝,駱駝有一萬多頭,劉範一直想把駱駝用作軍用,但發掘不出用處,所以一直擱置着。好歹駱駝可以吃,所以劉範還是堅持飼養。

除了馬兒和駱駝,還有牛二十八萬五千多頭,劉範計劃,留下五萬頭給涼州運送軍糧和輜重;十三萬頭充爲公用,給農民們使用;其餘的牛就分給回去的羌氐兩族。羊分爲綿羊和山羊兩種,劉範留下二十萬頭,以便讓涼州軍有功將士食用。留下的羊,一同被趕去山丹軍馬場。

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劉交談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一百二十二章 看破一切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