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

在劉範的堅持和反覆的勸說下,西涼上下都已經明確了要承接天下數百萬流民的大政方針。首先站在開發西域的角度上看,沒有這些流民,就沒有開發西域的人力資源。如此一來,西域還是西域,始終不會是劉範的地盤,而只是控制範圍罷了。

其次,如果西域被開發,加上有幾百萬的新增人口,劉範的勢力就會得到成倍的增加。雖然現在劉範是涼州之主,但無論是耕地面積還是出於戰略考量,涼州還是遠不如西域。現在擁有一州之地的劉範,尚且能威逼朝廷,如果再開發西域,尚不知勢力將會如何強盛。

接着,劉範深知以人爲本的重要性。更多的人口會帶來更多的糧食,更多的兵源,更多的賦稅,更多的商機。爭霸天下,不是看佔領多大的地盤,而是看佔領地域的人口多寡。

官渡之戰前,曹操擁有兗州、豫州和徐州,再加上一個南陽郡,袁紹則擁有青州、幷州、幽州和冀州。從面積上看,曹操和袁紹的地盤都差不多大。但曹操爲什麼不如袁紹?是因爲袁紹治下人口繁盛,僅僅一個冀州就有六百多萬人口,更不要說其他三州各有一兩百萬人口。反觀曹操,他的地盤是中原,是全天下戰亂最集中的地方,所以人口很少,加在一起,都不如一個冀州。所以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只有七萬可用之兵,袁紹卻有七十多萬。

總之,只要有足夠的人口,爭霸天下不成問題。而劉範缺少的東西太多太多,最缺少的就是人口。現在涼州有三百萬人口,但西涼軍加上錦衣衛,就佔了其中的三十萬。以九個人養一個人,無疑十分吃力。幸虧劉範手中金錢繁多,不然涼州遲早疲弊。但維持西涼軍和錦衣衛不能停,所以劉範只能吸收流民。

朝廷之上,多有智謀之士。和西涼文武們想到一起的,大有人在。其中,以司隸校尉王允、九卿劉表、車騎將軍皇甫嵩和衛將軍朱儁爲代表,另外還有其他的九卿,都堅決反對將流民交給劉範。劉範和他麾下文武所計劃的,他們都已經料到。如果朝廷把流民交給劉範,雖然是毫不費力地解決了農民起義問題,大大減輕了流民對朝廷統治的威脅,但更加是讓劉範實力大增,這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劉範對朝廷的威脅遠勝於流民。流民不過是些烏合之衆,朝廷剿滅起他們來雖然費力,但還是可以鎮壓下去的。而劉範可沒有流民那麼簡單,可不是朝廷想鎮壓就能鎮壓得下去的。

最重要的是,屬於世家大族的王允和劉表等人,在這件公事上也存在私心。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得勢的秘訣就是掌握人口和土地以及選官制度。只要把這三件事辦妥,世家大族的地位就可以千年不變。王允和劉表等人何等聰明,這等事豈會不懂?

現在這個時代,就是世家大族崛起的黃金時代。一方面,流民遍佈全國,衣食住行都沒有着落,正好讓世家大族強行擄掠去,作爲自家的奴僕。另一方面,戰亂四起,出現了許多無主耕地,世家大族也趁機搶佔耕地,擴大實力。之所以西晉建立後,官府統治的人口從東漢末年的五千多萬下降到一千多萬,就是因爲世家大族趁着戰亂,把官府的人口都據爲己有。以至於世家大族勢力膨脹,甚至西晉的建立都是仰仗世家大族們的鼎力相助。

因爲流民問題,世家大族其實是賺得盆滿鉢滿。但劉範要求朝廷把流民交給他,這就是赤裸裸要從世家大族的虎口裡搶食。不論是劉範還是世家大族,誰只要掌握了這一批人口資源,誰的實力就會大增。故而,王允劉表所代表的世家大族勢力,絕不可能答應劉範的要求。

但世家大族中也有其他的觀點。以太尉楊彪、九卿楊溫爲代表的另一派世家大族勢力認爲,把流民交給劉範其實對世家大族利好更大。首先,流民問題讓劉範解決了,社會治安改善,世家大族才能平穩的發展實力,不然萬一流民們舉行起義,世家大族就是首當其衝。黃巾之亂中,許多世家大族都慘遭黃巾軍的屠殺,身死族滅。

其次,流民都離開家鄉奔向西域,他們的土地纔會名正言順地成爲無主之地,世家大族纔可以快速並廣泛地瓜分掉。佔領了無主之地,世家大族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最後,楊彪和楊溫等人堅信,劉範不可能從流民身上得到好處。流民的數量以百萬計,足足有五六百萬人,朝廷都難以治理安撫,何況劉範?朝廷並不知曉劉範囤積有四百幾十萬石的糧食,認爲涼州荒涼之地,並不產糧,根本就養不了這麼多人。他們認爲,一旦流民餓了,第一個就是用劉範的肉充飢。

而且再看看西域,也是不毛之地。據朝廷的討論,認爲劉範很可能會把流民遷往西域。因爲涼州也養不了這麼多人。而西域在朝廷的印象裡,不僅是沙漠死地,更是不服王化之地。朝廷不知道劉範已經借烏孫人的刀,基本上解除了西域各國的武裝。所以他們認爲,西域各國一定會反對劉範將流民引入西域。這樣一來,劉範便是內外交困。所以在他們看來,劉範妄圖掌握流民,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遲早劉範要被撐破肚皮。

所以,把流民塞給劉範,不僅能讓朝廷一掃頹勢,世家大族受益,還很可能讓劉範從此一蹶不振,實在是一舉多得,一箭三雕的好計策。從整個戰略來看,把東州的流民這個定時炸彈,拋給處在西州的接盤俠劉範,就是一個禍水東引戰略。

和楊彪楊溫同一個看法的,就是劉宏和何進。在這兩派的站隊下,王允和劉表等人自然是無力反抗,只能是同意了劉範的要求。於是,經過長達七個時辰的反覆討論,朝廷終於又統一了口徑,答應把流民轉讓給西涼。

答應是答應了,但西涼還有條件,那就是朝廷必須在流民遷徙中出力,包括人力物力都必須朝廷來辦。爲了實現禍水東引的戰略,朝廷雖然勉強大體上同意這個無禮的要求,但朝廷還是在一個關鍵點上犯了難:遷徙這麼多流民,必須要提供大量的糧食,朝廷雖然還有七十多萬石糧食,但還是不夠。最少也必須給流民準備兩百萬石的糧食。而只有漢室還有儲糧幾百萬石,但是劉宏不打算出這批糧食。

在劉宏看來,儲糧是漢室的,是祖宗們一代一代積攢下來的,好不容易有這麼多,怎麼能給朝廷拿了去?

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五十章 宗親集團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八百八十章 榻前遺計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五百零九章 貴山之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二章 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