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範視察的原因,是檢驗以涼國的國情是否符合他繼續推出新政的條件。現在看來,涼國的國情不僅很適合,而且也急需再深化推行新政。況且見曹操的新政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讓劉範也生出了一些好勝心:他不僅要在謀略、戰場上勝過曹操,更要在治國理政上壓過他一頭。
於是劉範回到姑臧沒五天,就立即向涼國的百官公佈了他的新政。劉範向來知道,涼國比大漢少了一個完善的中央官制。而且在視察荀攸的法曹時,見《行政律》和《訴訟律》沒能修訂,劉範更堅定了建立一箇中央官制的想法。故而新政第一條爲:建立三省六部制與九品十八級制。
即在劉範自身下,設立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中書制定決策、門下審批封駁、尚書奉命執行;中書省設中書令一、侍郎二、中書舍人六、起居舍人二、通事舍人十六、主書四、主事四、右諫議大夫四;門下省設侍中一、門下侍郎二、給事中四、起居郎二、錄事二、主事四、左諫議大夫四;尚書省設尚書令一、左右僕射二、左右丞二、左右司郎中二。三省的長官,即中書令、侍中和尚書令都爲宰相。本來三省長官都是兩人,劉範自知人才不夠,所以只設一人。
又在尚書省下設立六部,即吏戶禮兵法工。
吏部下統吏部、司封、司勳、考功四司。官員之選授,三品以上者由劉範親自選授,五品以上者由三省之相提名呈報劉範,吏部聽制授官;六品以下者由吏部根據其資歷、才能、功勞、德行的優劣予以“註批”,並報請門下省審復後授職。劉範只是在唐制的基礎上,去掉了身材、言辭和書判三個無甚用處的標準。
戶部,掌天下財政和民政,包括土地、人民、婚姻、錢穀、貢賦等,所屬有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市部五司。其中戶部郎中和員外郎,掌戶口、土地、賦役、貢獻、蠲免、優復、婚姻、繼嗣之事;度支郎中、員外郎掌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塗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與中書門下省議定上奏;金部郎中、員外郎掌庫藏出納、權衡度量之數,並供給涼公府中衣服;市部郎中、員外郎掌商賈、貿易、市場;倉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庫儲、出納租稅、祿糧、食稟之事。鑑於涼國商業興盛,劉範多加了一個市部郎中。
禮部掌禮儀、祭享、貢舉之政。所屬有禮部、祠部、典客三司。其中禮部郎中、員外郎,掌禮樂、學校、圖書、冊命、鋪設,及百官喪葬贈賻之數,爲本省尚書、侍郎之副;祠部郎中、員外郎掌天文、漏刻、廟諱、卜筮、醫藥、僧尼之事;典客司掌通譯、交往,接待外來使節,並向各方派遣使節。劉範的禮部司也不同於唐制,能掌管符印、冊命、表疏等;祠部司也不能掌祭祀。
兵部掌六品以下武官選授、考課、主持武舉,以及軍令、軍籍和中央一級的軍訓,但並不直接帶兵。所屬有兵部、職方、駕部、庫部、統練、軍法、軍器、牧監八司。其中兵部郎中一人判帳及武官階品、衛府衆寡、校考、給告身諸事;一人判簿籍及軍戎調遣之名數。員外郎一人掌貢舉、雜請,一人判南曹,歲選解狀;職方郎中、員外郎,掌地圖、城隍、鎮戎,烽候、防人道路之遠近及四夷歸化之事;駕部郎中、員外郎掌輿輦、車乘、傳驛、廄牧馬牛雜畜之籍;庫部郎中、員外郎,掌兵器、儀仗;統練郎中、員外郎掌全國兵馬訓練和演習。軍法司掌全軍法令,軍人犯法由軍法司裁定判刑;軍器司掌所有兵工廠,及兵器打造、管理、分發和買賣;牧監掌全國七十二牧監,供給戰馬和戰爭所用牲畜。
劉範爲分兵權,以統練司奪取將領的練兵權。但帶兵將領也可以作爲副職,參與統練司主持的訓練;演習則由帶兵將領爲主,統練司爲副。軍法司也是爲了奪帶兵將領的軍法權,軍法司派遣軍法官執行軍法。
法部掌律令、刑法、徒隸並平議國家之禁令。其屬有法部、都官、比部、司門四司。其中法部郎中、員外郎掌立法,不受三省管轄,只由御史臺監督;都官郎中、員外郎掌司法,負責審理全國大小案件,只受御史臺監督;比部郎中、員外郎負責通會內外賦斂、經費、俸祿、勳賜缺乏物資,以及軍用物資、器械等事;司門郎中、員外郎,管理門禁關卡出入登記,以及各地上繳失物的處理。
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和農、林、牧(軍馬除外)、漁業之政,以及諸司官署辦公所需紙筆墨之事。所屬有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將作五司。其中工部郎中、員外郎,掌城池之工役程式,爲尚書、侍郎之助手;屯田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屯田;虞部郎中、員外郎,掌苑囿、山澤草木以及百官蕃客菜蔬薪炭的供給和畋獵之事;水部郎中、員外郎,管理河流過渡、船艫、溝渠橋樑、堤堰、溝洫的修繕溝通,以及漁捕、漕運諸事;將作司掌全國官私手工業。
在三省六部之外,又設御史臺,設御史大夫一、御史中丞二;下設臺院、殿院和察院,有權監察彈劾三省六部和州郡縣的所有官僚,刺史改爲監察御史;在每省、每部、每州,各設一名監察御史。
在地方官制上,設立州郡縣鄉村五級。於州郡縣三級,依照六部,各自設立曹司。州牧下設六司;太守下設六曹;縣令下設六房。如後世實行雙重領導制,六司、六曹和六房聽從州牧、太守和縣令的命令,也對三省六部負責。
整體上,涼國官制主要學習唐代官制。只是劉範根據自己的需要,做了一些改動。另外,劉範並沒有如唐制,設立殿中省、內侍省、秘書省。劉範認爲,殿中省、內侍省和秘書省其實都是虛職,沒什麼太大的必要設置。
另外,設置八寺,即太府寺、司農寺、鴻臚寺、大理寺、太僕寺、衛尉寺、光祿寺、太常寺。光祿寺司膳食進奉,太僕寺司車馬畜牧,太常寺司宗廟禮儀,大理寺司刑獄審理,衛尉寺司出行儀仗,鴻臚寺司外交事務,司農寺司園林倉儲,太府寺司府藏錢穀。本來唐朝制度是九寺,還有個司皇族宗族的宗正寺。但現在涼國不過是個公國,劉範的爵位只是涼公,自然不好設置宗正寺。其中,司車馬畜牧的太僕寺,也下設牧監,與兵部下屬的牧監司各自管理馬匹的蓄養。不同的是,兵部下屬的牧監司掌管全大涼七十二牧監,牧監中的馬匹牲畜主要供給涼軍;而太僕寺掌管的十二牧監,其中的馬匹牲畜則供給涼國公室的出行,負責優質馬匹和牲畜的選育培養,以及接收和安置外國使節贈送和進貢的良馬和珍禽異獸。其中的大理寺,與六部之一的法部同樣涉及法律,但分工不同。法部負責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是立法機構,地位要微微高於其他五部;而大理寺則負責審理案件,解決訴訟,也就是司法機構。
又設五監,即國子監、軍器監、都水監、少府監、將作監。原本的國子監,是爲中央官學,但劉範在涼國各州郡都開設書院,即每個州設立一座大學,每個郡設立一座中學,每個縣設立一座小學,在姑臧和金城這兩座最爲重要的城池單獨再設立兩個書院。這樣,涼國便有涼州大學、天州大學、昆州大學、夏州大學、康州大學、姑臧書院、金城書院七所大學,國子監便顯得可有可無。於是,劉範規定,國子監作爲官員進修學校。涼國的官員需要定期到國子監中進修,以提高治政水平。軍器監,與兵部的軍器司不同,軍器司負責軍器的打造、管理、分發和買賣,而軍器監則負責軍器的研發、測試、技術更新。都水監,掌管河渠、湖澤、陂池、津樑、堤堰等。少府監,掌管冠冕、服飾、珍寶玉器等的製造。將作監負責土木營造,與工部不同,工部負責國家的土木營造,而將作監專門負責涼國公室的土木營造,比如宮殿。
總而言之,劉範對涼國的制度設計就是三省、六部、八寺、五監、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