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

劉誕聽了,也有些動搖,嘆了口氣,說:“但願兄長如此吧!”

典韋拍了拍劉誕的肩膀,說:“指揮使別想太多了,還是先完成主公交代的任務吧。州牧府距離行宮還有一段距離,難保繡衣衛不會趁機偷襲。三省六部的長官們,可是主公的左膀右臂,是大涼的重臣。要是遭了繡衣衛的毒手,那可是滅頂之災。指揮使還是好好想想,護送三省六部長官一事吧!”

劉誕不屑地說:“王越、史阿,也不過是一對鼠輩!這麼久了,都沒有出動。我看他們不過個十天八天,舔舐傷口,是不敢再輕舉妄動的。”

儘管嘴上這麼說,劉誕還是點了錦衣衛中的一些精兵強將,配合着典韋的虎衛軍將士,一同前往州牧府,將還在州牧府裡辦公的三省六部長官們,賈詡、田豐、郭嘉、盧植等人護送到行宮來。

衆人到後,一番行禮後,劉範開門見山,說:“小沃洛吉斯弒君弒父,沃洛吉斯四世已死,小沃洛吉斯加冕稱帝,爲沃洛吉斯五世。另外,羅馬帝國趁安息帝國在玄黃之戰中,大舉進攻安息帝國的河外行省,也叫做亞述行省。羅馬帝國出動二十萬大軍,兵鋒距離安息帝國首都泰西封城,不過數百里之遙。安息帝國難以抵擋,沃洛吉斯五世向我大涼發出求援信。孤之意,是應當出兵援救安息帝國,諸位可有意見?”

馬騰憤憤不平地說:“安息帝國與我大涼爲敵,前番趁我大涼剛剛戰勝漢廷,實力未曾恢復,勾結大月支帝國趁火打劫,大舉進攻我大涼。幸虧主公英明神武,將之狠狠挫敗,纔沒讓安息人得逞。

現在安息人終於也嚐到了被趁火打劫的滋味,此乃上天要懲罰安息帝國。臣以爲,應該坐山觀虎鬥,看着羅馬帝國狠狠進攻安息帝國。”

賈詡道:“安息帝國若爲羅馬帝國所吞併,那麼比安息帝國更爲強大的羅馬帝國,就將與我大涼接壤。”

馬騰不屑一顧地說:“那又如何?以大涼的國力,以主公之英明,羅馬帝國也不敢進犯我大涼。”

賈詡搖搖頭,說:“馬尚書此言差矣。我大涼之戰略,乃向東發展。看漢境之內有變,則舉旗整軍,向東侵略。畢竟,我大涼與漢廷乃同文同種,必須要完成統一之業。

可若是羅馬帝國與我大涼接壤,那麼我大涼就始終要分出至少十萬大軍放在嶺西二州,也就是康州和夏州,來防備羅馬帝國的進攻。如此,大涼就不能全力東進,對統一之業極爲不利。”

劉範十分認同賈詡之言,點了點頭。

盧植道:“爲了避免大涼日後的一統進程,受到來自西方的掣肘和影響,大涼必須設法使西線無戰事。否則,羅馬帝國在西,漢廷在東。以袁紹、曹操等人詭計多端,一定會再次醞釀出夾擊大涼的計策來。屆時,大涼陷入兩線作戰,左支右絀。大涼東西長達七八千里,若陷入兩線作戰,極爲不利。故而,決不能坐視羅馬帝國吞併安息帝國。”

馬超說:“可即使羅馬帝國不能得逞,安息帝國也有可能與漢廷勾結,使我大涼陷入兩線作戰啊!”

盧植道:“將軍此言差矣。安息帝國剛剛遭受玄黃之戰的重創,必須要養精蓄銳,舔舐傷口,至少數年間無力進攻我大涼。而羅馬帝國不同,甘英曾經見識過羅馬帝國,言其有類秦人。羅馬人極具侵略性,若吞併了安息帝國,國力更盛;又與大涼接壤,大涼勢必在西線大戰不斷。一個相對虛弱的安息帝國,比一個強大的羅馬帝國,更適合與大涼接壤。”

田豐道:“主公,以臣之見,安息帝國即使遭受玄黃之戰的重創,但畢竟是延續了數百年的強國,底蘊還是有的。羅馬帝國要想完全吞併安息帝國,勢必要巨大傷亡和至少數十年。我大涼完全可以作壁上觀,讓兩虎相鬥。等安息帝國真的有亡國的危險,再出兵援助,打退羅馬帝國不遲。如此,便可最高程度地消耗這兩個強國的實力,大涼可以從中漁利。”

趙雲道:“是啊主公!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陷入爭鬥,自然兩國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再覬覦我大涼的康州和夏州。大涼也可以心無旁騖地完成統一之業!”

劉範還沒回答,郭嘉出言反對:“此言差矣!如此雖然可以引發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互相消耗實力,對我大涼有利。但兩大強國是絲綢之路上最爲主要的貿易伙伴。若他們兩國一直戰爭不斷,那絲綢之路便形同虛設。我大涼如此興盛的製造業生產出的衆多產品,又如何傾銷?

大涼人口千萬,國內市場是比較廣闊。但大涼還沒有完成改革和人口遷徙,國內市場還不能得到很好地開發。只有絲綢之路,纔是我大涼商品的主要市場。

而接下來的統一之業,又必須依賴絲綢之路給我大涼帶來的利潤。故而,我大涼不可坐視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繼續大戰下去,必須儘早恢復絲綢之路的安定與暢通。”

賈詡說:“況且除了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之外,旁邊還有一個大月支帝國。大月支人雖然在嶺西之戰中,受損程度與安息帝國差不多。但畢竟他們也是延續了數百年的大國,底蘊之深厚,不是我大涼這等剛剛崛起的勢力可以想象的。若是坐視羅馬帝國進攻安息帝國不管,那麼羅馬人有可能會勾結大月支帝國來夾擊安息帝國,以平分之。這樣的事,以前就曾發生過。若安息帝國被兩國滅掉,兩國下一個目標不是大涼,又是誰呢?”

黃忠說道:“主公,諸位大臣所言,都是出於國家考慮,末將權且只以軍隊爲考慮。大涼的軍隊,目前只與安息軍隊和大月支軍隊交過手,對兩國的軍隊的戰法十分熟悉,講武堂也十分重視向軍官普及兩國軍隊的介紹。可以說,我大涼軍隊,對兩國軍隊比較熟悉。”

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域攻略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