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

陳泰讓司馬昭殺掉賈充,意味着陳泰已經與司馬昭決裂,司馬昭最終還是沒有殺掉賈充,而是殺掉成濟兄弟抵罪,陳泰也不久吐血含恨而死。陳泰死後,被追贈司空,諡曰穆侯,子陳恂嗣。

爲了報答荀顗的忠心,也爲了讓他蓋過他死去的外甥陳泰,司馬昭特意讓荀顗接替陳泰擔任尚書左僕射、同時兼任吏部尚書(人事部部長),全權同樣負責官員任免。然而,司馬昭的強權並不能壓服當時強烈的輿論,荀顗因爲充當司馬昭的說客,已經被人直戳脊梁骨,而且接替的又是在曹髦事變中剛正不屈的陳泰,所以幾乎人人都不服他這個新左僕射,荀顗揹負的道德、輿論壓力可想而知。但是,上任以後,荀顗嚴格延續了陳泰時候的做事風格,仍然對官員全面考察、嚴格把關,讓很多名不符實的人都栽了跟頭,漸漸的,荀顗成功擺脫了曹髦和陳泰的陰影,他的名聲,也稍稍好了起來。

陳家雖然贏得了輿論的高度評價,但是因爲司馬昭的萬分防備,最終被排擠出權力核心,而荀家則靠着識時務的荀顗,得到了司馬昭的高度認可,爲他個人以及這個家族,開闢了一條金光大道。

賈充在新皇帝即位後進封安陽鄉侯,統領城外諸軍,加散騎常侍。

景耀四年,蜀以董厥爲輔國大將軍,諸葛瞻(諸葛亮之子)爲都護、衛將軍,共平尚書事。但中常侍黃皓專權,董厥、諸葛瞻不能糾正。吳薛羽使蜀,還言蜀漢朝無直言,民有菜色,而不知禍之將至。鮮卑索頭部大人拓跋力微遣子至魏貢獻。力微居定襄之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

廖化約宗預一起拜見諸葛瞻,宗預說:“我們已經年過七十,所得的已經夠多,現在是差一死,有什麼要相求年輕後輩而是自己勞累呢?”最後宗預沒有前往拜見。

公元262年(景耀五年)十月,姜維起兵再度攻魏,攻入洮陽境。姜維攻魏前,姜維知道黃皓弄權,曾諫言後主誅殺黃皓,後主不從,姜維只好率軍攻魏國。

董允常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黃皓。皓畏允,不敢爲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延熙九年(246年),侍中董允去世,陳祗接替他擔任侍中,不再排斥宦官黃皓,並與黃皓互爲表裡,使得黃皓是開始有機會參與政事。延熙十四年(251年),尚書令呂乂去世,劉禪於是讓陳祗以侍中兼守尚書令,並加爲鎮軍將軍,陳祗在朝中的權利越來越大,大將軍姜維雖然班位在陳祗之上,但是因爲他經常率兵在外,朝中事情過問得不多。陳祗深受劉禪的寵信,又與宦官把關係搞的非常好,在朝中權力竟超過了姜維。延熙二十年(257年),中散大夫譙周見大將軍姜維多次對魏國用兵,蜀漢國力已經

不如諸葛亮輔政時期,難以支撐北伐的軍事需要,蜀漢百姓的生活也不如從前,於是譙周在朝堂之上建議不宜對魏國用兵,但陳祗對此強烈反對,並與譙周展開了激烈辯論,譙周無奈,回家寫下《仇國論》。

景耀元年(258年),陳祗去世,劉禪悲痛惋惜,一提到他就痛哭流涕,下詔追諡陳祗爲“忠侯”。

黃皓開始專政,衆大臣多依附他,羅憲獨獨堅正不移。黃皓憎恨他,貶他爲巴東太守。當時大將軍閻宇都督巴東,讓羅憲領軍,當閻宇的副將。

姜維帶兵問廖化:“現在攻魏,從何取之?”廖化說:“將軍休要動兵了。”姜維大怒:“丞相多次北伐,是爲了國家,是爲了光復漢室,爲了實現仁義之世,難道我八次北伐中原,是爲了我自己嗎?”姜維便動身起兵,廖化嘆氣說:“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說的就是伯約(姜維字)啊。智謀沒有超過敵人,力量比敵人要弱,但用兵卻沒有滿足,這樣的話怎麼能夠生存下去呢?《詩經》說‘我生得不早不晚,偏偏趕上這個時候’,講的就是現在的事。”

徵西將軍鄧艾與司馬孚次子司馬望共同抵禦姜維進攻,司馬望已經與鄧艾商量對策。

夏侯霸作爲姜維前部,先引一軍徑取洮陽。夏侯霸提兵前進,將近洮陽,望見城上並無一杆旌旗,四門大開。霸心下疑惑,未敢入城,回顧諸將說:“莫非有詐?”諸將說:“眼見得是空城,只有些小百姓,聽知大將軍兵到,盡棄城而走了。”夏侯霸未信,自縱馬於城南視之,只見城後老小無數,皆望西北而逃。夏侯霸大喜道:“果空城也。”遂當先殺入,餘衆隨後而進。方到甕城邊,忽然一聲炮響,城上鼓角齊鳴,旌旗遍豎,拽起吊橋。夏侯霸大驚:“不好中計了!”慌欲退時,魏軍一擁而出,認識夏侯霸,大喊道:“兄弟們殺了叛將夏侯霸,盡忠夏侯淵將軍。”夏侯霸自語道:“自由的代價真高啊!”魏軍萬箭齊發,可憐夏侯霸同五百軍,皆死於城下。司馬望從城內殺出,蜀兵大敗而逃。隨後姜維引接應兵到,殺退司馬望,就傍城下寨。姜維聞夏侯霸射死,嗟傷不已,搶到夏侯霸屍體,是夜二更,鄧艾自侯河城內,暗引一軍潛地殺入蜀寨。蜀兵大亂,姜維禁止不住。城上鼓角喧天,司馬望引兵殺出。兩下夾攻,蜀兵大敗。姜維左衝右突,死戰得脫,退二十餘里下寨。

姜維扛着夏侯霸的屍體哭道:“我一定要帶你回成都。”

鄧艾抓住姜維懸師遠征,戰線長,給養困難,難以持久的弱點。搶佔有利地勢,在洮陽以東的侯和(今卓尼東北)設陣,以逸待勞,阻擊蜀軍,雙方激戰後,魏軍發起反擊,蜀軍大敗,損失嚴重。

姜維只

得退往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正遇到後主降詔,讓部隊撤回,姜維只得聽命。姜維知道理虧,諸葛瞻與董厥等人認爲姜維好戰無功,致使國內疲弊,於是上表給劉禪,要求讓姜維擔任益州刺史,並削奪他的兵權,這份表據說爲蜀漢長老所保存。

姜維又因得罪黃皓,表奏後主,求沓中屯田,效武侯之事。後主從之。姜維遂還漢中,聚諸將說:“某累出師,因糧不足,未能成功。今吾提兵八萬,往沓中種麥屯田,徐圖進取。汝等久戰勞苦,今且斂兵聚谷,退守漢中;魏兵千里運糧,經涉山嶺,自然疲乏;疲乏必退:那時乘虛追襲。無不勝矣。”遂令胡濟守漢壽城,王含守樂城,蔣斌守漢城,蔣舒、傅僉同守關隘。分撥已畢,維自引兵八萬,來沓中種麥,以爲久計。

就此,姜維九伐中原結束,蜀國進入防禦階段。姜維歷次北伐,具體戰績是: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總的來說還是勝多敗少,軍隊損耗也是魏重蜀輕。而且姜維北伐的基點已經從諸葛亮時秦嶺西縣和子午谷一線推進到西縣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線了。正是因爲姜維多次挫敗曹魏大將曹爽,王經,才使得魏軍一直被卡制在秦嶺一線。

歷年史家對姜維的北伐卻是貶多褒少,連年征戰,耗損國力至巨。在最後一次北伐進行時,廖化勸姜維休整軍隊,認爲“連年征伐,軍民不寧,兼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閒之輩”,建議勿“強欲行難爲之事”。《三國演義》卷末有詩說:“孔明六出祁山前,願以隻手將天補;何期歷數到此終,長星半夜落山塢!姜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勞;鍾會鄧艾分兵進,漢室江山盡屬曹。”

有王平,廖化,張翼,以及後來的降將夏侯霸。面對強大的魏軍,姜維一人要擔負起統帥,大將,參謀的全部職責。可見姜維當時作戰的艱難,儘管是在這種條件下,姜維仍然能在戰術上不斷取得勝利。

北伐中的兩次失敗,都是敗在魏將鄧艾手裡,即便鄧艾是魏國最優秀的將領。而且姜維攻,鄧艾守,從兵力和補給上也是魏國佔優,姜維敗在他的手裡可謂敗得其所。說姜維北伐在一定程度上維繫了不斷衰退的蜀漢政權。

曾有人說姜維北伐造成了蜀漢“兵困民疲”,這的確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樣道理,魏國也有損耗,而且作爲戰敗方的魏國損耗遠比蜀漢來得大,因此正是姜維的積極北伐才縮小了蜀魏兩國之間國力的差距。

但是遠在洛陽的司馬昭已經有了新的想法,他召見了賈充,鍾會等人。司馬昭的新想法到底是什麼,姜維屯田的時候也聽到了邊境的鄧艾守軍正在頻繁調動着,姜維深深地憂慮着。

(本章完)

第三十五章 火燒烏巢第一百零一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外記(四十七)人物生卒.魏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石亭之戰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親旗幟外記(十二)龐羲別傳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一百零二章 奸雄數終第一百六十二章 名義上的大將軍外記(十六)少數民族羣雄(二)第六十四章 初到江東第十八章 夜襲徐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外記(三十三)清淡誤國第四十六章 必爭之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外記(十四)崔琰之死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第五十四章 單騎救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第一百二十章 二次北伐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外記(四十四)魏西北名將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外記(四十六)西北守神人外記(四十三)曹魏統治西北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第四十八章 託孤遺言外記(二十)山陽國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一)第十章 長安之亂外記(十九)袁紹部將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第三十四章 相持官渡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三十一章 劉備敗走外記(二)劫持獻帝的亂局第三十五章 火燒烏巢第三十一章 劉備敗走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十六章 劫持獻帝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外記(十六)少數民族羣雄(二)第四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外記(三十二)短命法家第四十一章 坐領江東外記(九)毛玠與崔琰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六十八章 孫劉聯盟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一百一十九章 石亭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廢漢自立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外記(三十五)東吳孫氏第七十九章 義釋黃忠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孫權稱帝第十八章 夜襲徐州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第一百四十五章 淮南二叛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果報應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九十八章 爭奪漢中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九章 美人心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誅殺奸賊第六十六章 口舌爭鋒第二十二章 宛城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