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名義上的大將軍

由於大將軍不是常設職位,因此它的級別也不斷的發生變化,有時候比其它官職都高,有時候又低於司馬、司徒、司空。當然大部分時間裡,大將軍都是僅次於皇帝的極尊貴的職務,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曹魏帝國時代,司馬師就擔任過大將軍,但是到了西晉初期,這個大將軍已經不是最高軍事領袖了,他雖然還參與軍事,但更像是一個最尊貴的軍事將領,只有到了西晉後期天下大亂的時候,各種權臣纔會再次恢復大將軍當年的尊貴地位。當然,陳騫這個大將軍,這個時候還遠遠不能達到他的某些前任的囂張和輝煌。

陳騫,字休淵,臨淮東陽人(江蘇金湖西)。他的父親,就是做過曹魏帝國司徒的陳矯。根據《魏氏春秋》記載,陳矯的父親姓劉,但是因爲很早喪父,是由舅舅養大的,舅舅姓陳,所以本來應該叫劉矯的這個孩子就叫了陳矯。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陳騫的家族最早不是什麼大族,只是因爲他的父親陳矯在曹操時代逐漸出人頭地,他纔能有這個機會改變自己和家族的命運。

陳騫出生於公元211年,這個時候,赤壁之戰剛剛結束沒幾年,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在形成,而他的父親陳矯,正跟着曹操在西北和馬超打仗。像他父親一樣,陳騫很早就表現出了他智慧的一面,當還是個少年的時候,他有一次被當時的皇室親族兼後來的名士首領夏侯玄侮辱過,可是陳騫表現得非常有涵養,一點兒也沒有生氣的意思,夏侯玄經過這件事兒,爲自己的失態感到後悔,從此以後特別尊敬陳騫。

在曹睿時代,陳矯的官職是尚書令(國務院總理),因爲在那個時候尚書令實際上負責的是全部國家的行政事務,所以曹睿的寵臣、同樣是在曹操時代就逐漸嶄露頭角的大臣劉曄,就向曹睿說陳矯的壞話,說他專權蠻橫。自古做大臣的,最怕人說專權,因爲專權的最後目的,就是篡權,陳矯通過消息聽到劉曄這麼說自己,嚇得六神無主,在擔驚受怕的時候就跟兒子陳騫說起這件事兒。陳騫一聽,倒顯得非常鎮定,他說:“皇上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父親您是高級大臣,即使皇上真的相信別人的誣陷,大不了也只是奪了你的官職而已。”後來,因爲陳矯從曹操時代就一直兢兢業業,曹睿在短暫的懷疑之後,很快就恢復了對陳矯的信任。

陳矯後來做了司徒,所以按照當時的官員選拔制度——九品中正制,陳騫的仕途是非常順利的。像很多高官子弟一樣,他一開始的官職,就是尚書郎(國務院司局長),之後就接連擔任中山郡(河北定縣)和安平郡(河北冀縣)的太守。也像很多西晉初期的高官一樣,陳騫在司馬懿掌權以後的動向,被刻意的簡化了,以至於《晉書》裡只用了短短的幾句話,就把他人生的前半段兒概括完了。雖然我們並不知道陳騫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到底幹了些什麼,但他已經成爲司馬家族的親信,是毫無疑問的了。

在當時,像陳騫這樣的人,只要投靠了司馬家族,接下來的自然就是高官厚祿。不久,他就高升爲御史中丞(大監察長)、尚書(部長),得到了三級侯爵的爵位——安國亭侯。公元256年夏季,陳騫又以尚書的身份持節(持有皇帝二級符節),協助鄧艾去抵抗姜維,戰勝後回到洛陽不到一年,就爆發了諸葛誕的叛亂。司馬昭討伐諸葛誕的時候,就讓已經當了尚書的陳騫兼任安東將軍,和他一起去打仗,諸葛誕死後,陳騫正式接替了他留下的空缺,以安東將軍的身份,持節都督淮北諸軍事(淮河北岸軍區司令),爵位也晉升爲廣陵侯爵。後來,又先後在豫州、江南、荊州都督軍事,擔任軍區司令。

根據《晉書》記載,陳騫還先後擔任過司馬昭的司馬(軍事總監)和長史(首席副官),可是,這項記載,卻被放在諸葛誕起兵之前。由於司馬昭是在公元260年4月才當上相國的,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晉書》的記載在時間順序上有些錯亂,而且當時官場升遷的慣例,陳騫在已經擔任軍區司令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倒回去擔任連正式官員都不算的屬官。但是由於特殊歷史情況下的刻意簡化,我們很可能永遠也弄不清楚陳騫的人生之路到底是怎麼走過來的了。

西晉建立,陳騫一開始被封爲車騎將軍、高平郡公,但是很快就被升爲大將軍兼侍中(皇帝高級顧問),不久就去都督揚州軍事(淮河流域軍區司令),其他官職照舊。這個時候,他已經年近六十了。

在司馬家族很多親信當

中,陳騫歷來評價很高,《晉書》裡說他是智謀超羣,就連賈充、裴秀、石苞這些同樣足智多謀的人,也都不敢拿自己和陳騫相比,陳騫在那個年代,就被說得神乎其神。

於是,我們的問題就出來了:陳騫真的像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嗎?

縱觀陳騫的大半生,多數是以出鎮一方的都督(軍區司令)身份出現的,但如果我們細細觀察就會發現,這麼一位擔任軍事要職多年的指揮官,居然連一個可圈可點的經典戰例都沒有創造過,在每一次戰鬥中,他雖然級別很高,但擔當的都是配角兒:在跟鄧艾打姜維的時候,衝殺在第一線的是鄧艾;在攻打諸葛誕的時候,由於戰況激烈、戰鬥時間很長,其他將領紛紛建立戰功,但我們卻見不到陳騫在這場戰爭中有過什麼明顯的貢獻;在幹掉諸葛誕鎮守揚州的時候,他也是個副手,因爲他的正職王基是徵東將軍、都督揚州軍事(淮河流域軍區司令),人家纔是真正全權負責對東吳戰事的一把手。可以這麼說,陳騫是個中規中矩的高幹子弟,但是他根本不會打仗,司馬昭也明白他其實是個草包,所以即使讓他帶兵,也從來不敢讓他獨當一面。

史書上明確記載的陳騫唯一一次單獨作戰,就是在任大將軍以後的揚州任上,他率領軍隊攻下了東吳帝國在長江北岸的一個據點枳裡城,把東吳設在塗水(安徽滁州)一帶的部隊給打敗了。在這場戰鬥中,雙方都沒有多大傷亡,東吳方面也沒有派遣重兵救援。可以看出來,這只是中原政權自曹操以來和東吳數以百計的戰鬥中,最普通的一次罷了,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戰功,司馬炎還特別晉升陳騫哥哥的兒子陳悝做了關中侯。

公元274年9月4日,陳騫轉任太尉,兩年之後,他又擔任了大司馬。公元277年,已經66歲的陳騫因爲年紀老邁,請求退休,司馬炎特別頒佈了一個詔書,高度讚揚了他多年忠心耿耿守衛邊疆的奉獻精神,最後賞給他好多東西,保持他原有的所有待遇,以高平郡公的身份回家養老,因爲他年齡大,還特許他坐着轎子上朝。

除了少得可憐的戰功和對司馬家族的忠誠,陳騫幾乎沒有什麼過人的長處,而且連他父親難得的耿直,他也絲毫沒有繼承,但他還要故意裝出耿直的樣子。他知道司馬炎是個好脾氣,所以在這位皇帝面前,說話總是特別衝,但是一見到和自己孫子差不多大的太子司馬衷,這個國家的未來皇帝,他卻表現的特別恭敬,就好像自己是孫子似的。當時的人們聽說到這個事情,都譏笑他是個老滑頭,裝爺裝孫子兩不誤。

陳騫最讓人褒貶的一件事,是他偏愛自己的兒子卻和自己的弟弟翻臉。陳騫的弟弟叫陳稚,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陳騫的兒子陳輿和這位叔叔非常鬧不來,以至於到了當街叫罵的地步。按照當時的禮儀準則來說,叔叔是爸爸的親弟弟,所以侄子應該像尊敬爸爸一樣去尊敬叔叔,事實上西晉當時有很多幼年喪父的大臣,都是把伯伯或者叔叔當做親生父親來孝敬的,陳輿這種行爲,在當時那麼強調倫理的一個社會當中,絕對是大逆不道,甚至會有被免職或者判刑的危險,但是,作爲父親的陳騫不僅沒有教導兒子,反而主動給司馬炎寫信,彈劾他弟弟的子女有各種違法犯罪的行爲,請求他把弟弟陳稚降職,人們見識到陳騫的作爲,基本都對他由尊敬改爲唾棄。

即使失去了大多數人的愛戴,陳騫依然保持着身爲大臣的最高待遇清閒度日,一直到公元292年,也就是在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都當上皇帝以後,這位橫跨東漢末年、三國、直至整個司馬炎時代的老壽星,才終於壽終正寢,享年81歲。

陳騫死後,當時的皇帝司馬衷親自送了他最後一程,爲他舉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他的兒子陳輿繼承了他高平郡公的爵位。陳輿歷任散騎侍郎(皇帝騎馬侍從)、洛陽令(洛陽城最高行政長官)、黃門侍郎(皇帝秘書侍從)、大司農(農林部長)、侍中(皇帝高級顧問)。因爲和叔叔陳稚一直不和,最後陳輿離開洛陽,到河內(河南沁陽)去當太守。陳輿雖然因爲不尊敬叔叔一直被當時的人們鄙視,但實事求是的講,他辦實事兒的能力還是超過他老爹的。

縱觀陳騫的大半生,多數是以出鎮一方的都督(軍區司令)身份出現的,但如果我們細細觀察就會發現,這麼一位擔任軍事要職多年的指揮官,居然連一個可圈可點的經典戰例都沒有創造過,在每一次戰鬥中,他雖然級別很高,但擔當的都是配角兒:在跟鄧艾打姜維的時候,衝殺在第一線的是鄧艾;在攻打諸葛誕的時候,由於戰況激烈、戰鬥時間很長,其他將領紛紛建立戰功,但我們卻見不到陳騫在這場戰爭中有過什麼明顯的貢獻;在幹掉諸葛誕鎮守揚州的時候,他也是個副手,因爲他的正職王基是徵東將軍、都督揚州軍事(淮河流域軍區司令),人家纔是真正全權負責對東吳戰事的一把手。

可以這麼說,陳騫是個中規中矩的高幹子弟,但是他根本不會打仗,司馬昭也明白他其實是個草包,所以即使讓他帶兵,也從來不敢讓他獨當一面。

史書上明確記載的陳騫唯一一次單獨作戰,就是在任大將軍以後的揚州任上,他率領軍隊攻下了東吳帝國在長江北岸的一個據點枳裡城,把東吳設在塗水(安徽滁州)一帶的部隊給打敗了。在這場戰鬥中,雙方都沒有多大傷亡,東吳方面也沒有派遣重兵救援。可以看出來,這只是中原政權自曹操以來和東吳數以百計的戰鬥中,最普通的一次罷了,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戰功,司馬炎還特別晉升陳騫哥哥的兒子陳悝做了關中侯。

公元274年9月4日,陳騫轉任太尉,兩年之後,他又擔任了大司馬。公元277年,已經66歲的陳騫因爲年紀老邁,請求退休,司馬炎特別頒佈了一個詔書,高度讚揚了他多年忠心耿耿守衛邊疆的奉獻精神,最後賞給他好多東西,保持他原有的所有待遇,以高平郡公的身份回家養老,因爲他年齡大,還特許他坐着轎子上朝。

除了少得可憐的戰功和對司馬家族的忠誠,陳騫幾乎沒有什麼過人的長處,而且連他父親難得的耿直,他也絲毫沒有繼承,但他還要故意裝出耿直的樣子。他知道司馬炎是個好脾氣,所以在這位皇帝面前,說話總是特別衝,但是一見到和自己孫子差不多大的太子司馬衷,這個國家的未來皇帝,他卻表現的特別恭敬,就好像自己是孫子似的。當時的人們聽說到這個事情,都譏笑他是個老滑頭,裝爺裝孫子兩不誤。

陳騫最讓人褒貶的一件事,是他偏愛自己的兒子卻和自己的弟弟翻臉。陳騫的弟弟叫陳稚,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陳騫的兒子陳輿和這位叔叔非常鬧不來,以至於到了當街叫罵的地步。按照當時的禮儀準則來說,叔叔是爸爸的親弟弟,所以侄子應該像尊敬爸爸一樣去尊敬叔叔,事實上西晉當時有很多幼年喪父的大臣,都是把伯伯或者叔叔當做親生父親來孝敬的,陳輿這種行爲,在當時那麼強調倫理的一個社會當中,絕對是大逆不道,甚至會有被免職或者判刑的危險,但是,作爲父親的陳騫不僅沒有教導兒子,反而主動給司馬炎寫信,彈劾他弟弟的子女有各種違法犯罪的行爲,請求他把弟弟陳稚降職,人們見識到陳騫的作爲,基本都對他由尊敬改爲唾棄。

即使失去了大多數人的愛戴,陳騫依然保持着身爲大臣的最高待遇清閒度日,一直到公元292年,也就是在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都當上皇帝以後,這位橫跨東漢末年、三國、直至整個司馬炎時代的老壽星,才終於壽終正寢,享年81歲。

陳騫死後,當時的皇帝司馬衷親自送了他最後一程,爲他舉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他的兒子陳輿繼承了他高平郡公的爵位。陳輿歷任散騎侍郎(皇帝騎馬侍從)、洛陽令(洛陽城最高行政長官)、黃門侍郎(皇帝秘書侍從)、大司農(農林部長)、侍中(皇帝高級顧問)。因爲和叔叔陳稚一直不和,最後陳輿離開洛陽,到河內(河南沁陽)去當太守。陳輿雖然因爲不尊敬叔叔一直被當時的人們鄙視,但實事求是的講,他辦實事兒的能力還是超過他老爹的。

在離開洛陽不久,陳輿就去世了,他的兒子陳植、孫子陳粹先後繼承了他的爵位。陳粹後來在西晉末年的全國動亂之中被亂軍殺害,東晉建立以後,當時的皇帝司馬曜又找到了陳騫的玄孫(孫子的孫子)繼承了爵位,這個玄孫死了以後,他弟弟的兒子陳浩之延續高平公爵,直到東晉滅亡,陳騫的後人纔像很多晉朝高官的後代一樣,被剝奪了爵位和封地,徹底成爲了平頭百姓,從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當寫完陳騫傳記的時候,我感到一種極度的枯燥和悲哀。在西晉這麼多的開國功臣當中,除了司馬孚、司馬望父子以外,這些號稱開國有功的一品大臣,幾乎沒有真的可以拿出手的本事,都是一夥純粹的官場混混、政治流氓。當然,我鄙視他們的原因,不是特別因爲在司馬懿政變以後他們改頭換面有多麼快,因爲個人的力量在歷史潮流面前畢竟是渺小的,我們不能強求他們必須要以生命爲代價,去死守對曹魏帝國的忠誠。但是,縱觀他們的一生,幾乎沒有對國家、對社會有過任何重大貢獻,他們只是以自己和自己家族的利益,爲唯一的奮鬥目標。如果以一個普通百姓的標準來說,這也無可厚非,但他們都是國家的一品大臣,拿着國家那麼豐厚的俸祿,這就不僅僅是不稱職,而是有罪了。西晉王朝的棟樑就是這麼些東西,這個王朝將會帶給我們什麼,就可想而知了。

於是我們就會有一個疑問,西晉是個新興的王朝,爲什麼在剛剛建立的時候,整個官場就顯得這麼糜爛和消沉呢?這種現象是偶然的嗎?如果不是,到底是因爲什麼呢?

(本章完)

外記(二十八)明元郭皇后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十章 長安之亂外記(二十)山陽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間冷暖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二十章 平定江東第八十四章 議取西蜀第五章 江東猛虎外記(四十六)西北守神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二十章 平定江東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親旗幟第三十三集 初戰失利第四十八章 託孤遺言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三十五章 火燒烏巢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第一百零八章 火燒連營第十九章 江東幼虎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革風波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一百六十二章 名義上的大將軍外記(五)爲袁紹檄豫州文外記(二十八)明元郭皇后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序幕外記(二十)山陽國第九十九章 漢中稱王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外記(四十三)曹魏統治西北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外記(二十四)司馬懿的悲劇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七十章 一統決心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第八十九章 痛失臂膀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十四章 濮陽大戰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五十四章 單騎救主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外記(四十三)曹魏統治西北第四十二章 江東基業第九十四章 平定漢中第二十二章 宛城失算外記(四十六)西北守神人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十一章 總觀亂世第九章 美人心計外記(三十)九品中正制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七十一章 蔣幹渡江外記(七)袁紹的失敗第九十一章 捲土重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殊途同歸外記(十四)崔琰之死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外記(五)爲袁紹檄豫州文外記(四十)荒漠鮮卑第八十一章 大宴銅雀臺第一百二十章 二次北伐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六十六章 口舌爭鋒外記(十四)崔琰之死第四章 關東聯軍第九十五章 威震逍遙津第一百二十章 二次北伐第九十九章 漢中稱王第七十五章 重用賢能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外記(十)渭南之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外記(五)爲袁紹檄豫州文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外記(十五)曹丕三路伐吳下篇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