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江南春暖

手裡捻着偶爾得來的幾顆紅豆,邸瀚卻是徘徊在驛館之中,知道此時鄧瀚心情的鄧艾以及奉命來請他的馬休卻也沒有立即上前打擾他。畢竟從去年九月起到如今鄧瀚已經離開荊州有四個多月了。此時已經是建安十五年,公元引年的春天了。

想來此時已經有了暖意的襄陽城中,他的女兒卻也已經開始牙牙學語了,“也不知道,等我回去的時候,樂兒會不會覺得生疏呢!”

搖頭笑語自失。轉眼間,鄧瀚自是看到了一旁侍立的鄧艾,還有馬休。

“老太守找我麼?”鄧瀚問道。

“正是,家父想問一下,眼看着這大軍出的時間,日益臨近了,雖說和荊州方面早就說好了,畢竟茲事體大,卻還是想再多聽一聽浩你的解說和分析!”馬休解釋道。

對於馬騰的顧慮,鄧瀚卻也能夠理解。畢竟曹操自是有意要找他的麻煩,可是人家代表着朝廷大義,而今卻又派人來給他馬騰加官晉爵,若是讓不明真相的人以爲竟是馬騰要興兵造反,可不是要污了他們馬家幾代忠良之名。

當然,很多的秉持這忠義的大臣,自是以爲憑着邪不勝正,以及他們自身的正義終究能夠感化一些冥頑之輩,卻是在先天上讓這些秉性良善之輩給自我加上了不少的限制。當然馬騰雖說不是什麼良善之人,可是這股忠義名氣卻也讓他有些前顧後盼的疑慮。

來到了太守府,鄧瀚卻是不提其他,徑直問道,“聽說張既如今已經從金城起身了,不知老太守知曉此事麼?”

“這事情老夫已經知道了,所以現在想問一下,我們該如何應對?”江湖越老,膽越卻是很有道理的。畢竟如今的馬騰一身所擔系的並不是他一個人的生死。

“其實也沒什麼,既然朝廷有欽使前來宣旨,我們便按照規矩程序,恭敬的受之便是,當然我們有所準備的,又不是針對朝廷,我們所要反對的不過是那些奸臣賊所實行的逆謀亂政,如此而已!”

其實邸瀚的話卻也多有辯詞,畢竟不管此時天下的各方諸侯,如何看待遠在許都中的那位,在明面上都還是要尊崇其天的大義。漢室雖傾顧,可是這逆漢的名聲此際,卻是誰都不敢輕易的提出。

“如此就好!”

“好教太守您知曉,漢中的關君侯,如今也是在積極的準備中,從荊州調集的大軍卻也已經開始調動,就等着約定的時間一到,大兵一出,兩下里合力一舉蕩平這長安以西的亂臣賊。”

“既如此,老夫那便放心了!不過末了,想問浩一句,劉皇叔此次動兵,可是單單爲了一個韓遂麼?”

那瀚卻是呵呵笑道,“既爲大漢之忠臣良將,自是要與奸臣逆賊勢不兩立,我主身爲皇叔且還擔着大將軍的名位,其所行之事,當然要爲天下考量的多了!”

或許此時的馬騰所言及的並不是眼前的事情,這卻是鄧瀚此刻的想法。

就在馬騰這裡準備迎接張既的時候,此時正行往武威路上的張既卻也在思索着此行的使命。

在金城之中,耽擱了這許久,除了因爲天氣,卻還是由於他多少看到了韓遂那搖擺不定的野心,亂世中人,成就一方勢力的肯定都不是一般人。至少在張既的瞭解中,這位黃河九曲愛做的事情,卻是先寄生一方勢力,藉機擴大勢力後的反噬。雖說如今曹承相的勢力肯定是不會讓韓遂爲所欲爲,不過畢竟相比較而言,南方的劉備卻是曹操必須除掉的第一個大敵。

至於其他的,自是不在當年縱橫搏闔,宇內無敵的曹操眼內。

不過就在金城中生了那件事情之後,張既卻是感到之前對他有着很大戒心的弗遂居然變成了另一個模樣,不僅將自己的家底全盤的相告,是有意聽從朝廷的召喚,入朝爲官。而對張既卻也是多加奉承。

或許是這條老狗憑着他多年練就的對危險生出的本能讓他有了這樣的選擇,不過這樣的事情卻也符合曹承相對於這些聽調不聽宣的附屬勢力的對策,如今有了韓遂的主動投托,倒是省了他不少的事情。

“不過,這不會是韓遂故作姿態麼?難道真的就因爲那鄧瀚過了金城,親身前往武威馬騰處,就能給這老小這般大的觸動麼?”

張既卻是一直帶着這樣的疑問。

關於荊州的動態,畢竟他不過是鍾赫身邊的一介軍參謀,多少有些身份不夠,況且如今的他卻是擔着宣詔使者,停留在金城,卻是消息不靈通。

若是他能夠掌握多的情報的話,或許此時的張既也不會有這樣的疑惑。

相比於許都的氣候,位於大河以北的邯城卻是多了幾分消殺,即便是如今時令已到了春天,可是這陡峭的春寒卻也讓人們在出行的時候,不時的拉緊自己的衣領。

這兩年曹操卻是甚嚴回許都,之前從荊州鎩羽的他,本有意將許都中的天移駕於洛陽,畢竟作爲大漢朝的故都,經歷了這麼些年的重修建,加上原本就有的基礎,卻是要比許都作爲一國之都有威嚴和氣派。

不過如今曹操卻也那份心思再去爲之思量,許都,洛陽,不過都只是爲了漢家天做得一個鳥籠而已,比之這兩個地方,邯城卻是他曹操可以安居的地方。

月前的時候,曹操卻是不顧時值年下。愣是傳令讓許都逍遙的郭嘉還有在洛陽的荀攸都趕來了邯城之中,所謂何事卻是緣由於從金城那邊得到的消息以及賈詡手中的暗探們得到的情報。

“諸個,那劉玄德卻是要有所舉動了!”休息了一年多,前次南下的頹唐似乎就從來沒有在曹操的身上生過,以往那個俾睨天下的豪雄卻是又回來了。

“你們且先聽聽文和怎麼說?”

在曹操的示意下,賈詡自是將這段時間來的各方情報做了一個大概的統計和概說。畢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曹操一代軍事大家自是很重視這方……品集。不討點前在荊州的情報收集,卻是多有阻礙,刀一口忻戶前曹操雖然知道荊州劉備的勢力大大的增加了,卻是多是霧裡看花終隔一層。而今卻是一方面荊州的地盤變大,而他們與益州,江東等等各地的聯繫增多,原本密匝的籬笆卻也不得不開出道縫隙來,自然讓賈詡能夠加以利用。

“在說明荊州情況之前,我先和諸位說明一下之前鵲尾坡那件事情。經過查探,雖然沒有確定的證據,不過倒是能夠認定乃是荊州所爲。”

聽到賈詡的話語,郭嘉仍是一副嬉笑樣貌,如今的他倒是比前兩年的臉色好了許多,身骨卻也不再那麼單薄,少了五石散之類,再是能飲酒,卻是讓身體了了許多的毒害。和他依然固我的神色相比,荀攸的臉上倒是多了沉悶。

“公達,這又何必,不過是些食古不化,老而不死是爲賊的蠢蟲罷了!”郭嘉卻是絲毫不避諱。

對於郭嘉的話,荀攸卻是搖了搖頭,並不言語。

“文和,你繼續!”曹操說道。

對於過去的那些事情,反正如今的影響早就煙消雲散,想曹操何等現實的人物,即便之前那些事情讓他很是被動,不過如今卻是俱往矣,嘆之何益!

“近日從荊州探的,那劉備卻是從荊襄各地抽調精兵強將,進入漢中之地,如今漢中關羽麾下至少有強兵近二十萬,以關羽之秉性,定有所爲!”

“另從長安方面來報說,月餘之間,韓遂卻是言辭反覆,竟是有意願入朝爲官了!”

“還有件事,也是從金城傳來,那荊州那瀚奉劉備之命,入了西涼,其意若何,當是不言而喻!”

“那韓遂不是先前曾有意和益州安面溝通有無,加強實力麼,這般突然的變化,定是有什麼事情?”卻是荀攸言道。

“文和,我想問一下,那鵲尾坡之事荊州方面誰人有可能做出這等樣事,探們可有探到?”

“雖然沒有具體探到,然有可能者,有二,這第一便是那鄧浩,其人身爲荊州中司馬,手下不僅掌握着荊州劉備的探情報人員,還另有一隻爲人所不知的精銳部隊。”

“至於另外一個,卻是我的推測,便是那龐統,其人雖說是荊州龐德公之侄,然其行事之間卻是頗多奇險詭誦,頗是詭計多端!如今他身爲荊州軍中從事,卻也有權調動人馬行此事!”

“奉孝,你和文和岔開這些話,幹嘛,如今不妨先說那關羽意欲何爲,方是正事!”荀攸言道。

“那以公達之意,若何?”曹操卻是問道。

“我以爲漢中關羽此次聚大兵定是有意長安!”荀攸卻是等道。

“爲何不是益州,雍州?”

“取益州,以荊州之兵力,實在是用不上這許多,而且對於益州閉關之舉,若是益州本身鐵板一塊,即便劉備再聚二十萬兵,卻也不能取下。故而關羽這二十萬兵馬很可能是有意於長安!”

“若說去雍州,韓遂麾下鐵騎十幾萬卻不是假的。而且其軍若是出漢中,荊州卻是沒有那麼多騎兵能夠相抗的。”

“公達此言自是有理,不過我卻是不這麼認爲,關羽所部,擁兵二十萬,當不是單單爲了取長安,多的可能倒像是震懾!”

“奉孝此言何解?”

“承相要請馬騰入朝。雖有天旨意,若是馬家一族不願,定會有所舉動,此其一。韓遂擁兵十幾萬,且都是騎兵,以往能夠據有雍州和馬騰鼎足對峙,而今卻是突然有心入朝,自是對他如今的境遇很是擔憂,而其所憂何來,此其二”

說道這裡,郭嘉卻是颯然一笑,“或者是我所言不當,既然那鄧浩入了西涼,我便心下有些忐忑。縱觀這小這幾年的行蹤,總是他出現的地方,便會生出許多蹊蹺事。先有野城外,後有綠林山中。而今這西涼之地,卻也得多加些注意!”

“至於說是震懾之意,我軍於長安一線,卻也屯兵不下十萬,鍾繇有謀略,曹洪將軍勇武過人,而後潢關等地卻也多有大軍駐紮,單憑關羽二十萬卻是難有奪長安之念!而且如今看來,除了這裡,荊州方向卻是無意北上,宛城一帶徐晃將軍卻是沒有回報。可見關羽軍多是震懾之意多。”

“當然,以關羽之倨傲之意。或許其人也會出兵北上,或過午谷奇襲一番,或是走陳倉故道,與西涼馬騰並取雍州!”

“既然如此,孤便令張頜統十萬兵馬先出幷州進抵金城,以爲援,另派于禁從青州兵中抽調五萬進駐潢關以爲後隊。如何?”

“承相,莫不如再遣使者入匈奴請他們出兵騷擾涼州!”賈詡建言。

“承相用匈奴莫不如調牽招的烏祖騎兵爲好!”荀攸補充道。

“呵呵,承相且懵??如此諸般做法,我以爲卻是多是穩健之策。好還是請東吳屯兵於柴桑,而我軍令曹仁將軍進兵於竟陵,多做姿態!”

“此外,另遣夏侯淵兵武關,多做疑兵之計。承相領大兵出軍於後。其時可令夏侯淵暗自潛行,若是將來關羽大兵不出漢中則已,若出,便可令夏侯淵爲先鋒,疾步行軍進襲上庸和漢中之地,荊州有意於雍涼,我軍未嘗不可奪兵於漢中!”郭嘉卻是說道。

“既如此,孤這便先移駕洛陽,請相關諸將盡齊集洛陽,以備大軍調撥!”

“承相,何不就以爲天移駕洛陽,還政於舊都爲名,免得讓荊州得聞我軍之意?”賈詡說道。

“文和此言甚是有理,就按照文和的意思辦吧!”

隨後不久,曹操自是有條不紊的準備着去洛陽的車架。畢竟他久駐邯城,這一番舉動自是不而爲了萬全計,曹操卻也只能按部就班,不顯慌亂。

不過就在他要啓程之時,卻是有人單騎攔架於前,“請承相開恩,準末將戴罪立功,一雪前恥!”

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29章 武無第二,兵法無敵第16章 第一次見別人家長第150章 對應第11章 變通第33章 好吧第22章 劍第15章 迴轉第24章 丈夫第38章 神打(上)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134章 本道柳暗花明(九)第19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七)第13章 迎來送往第20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三)第33章 好吧第154章 江夏結局(上)第56章 將無將第146章 風流總被風雪侵第19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四)第9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三)第70章 所謂權勢者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99章 強客也要隨主便第146章 借力打力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100章 局勢第7章 閒話事第70章 所謂權勢者第82章 神威第18章 動靜第25章 勝第109章 百萬軍中第83章 前後手第73章 心意心氣,天性自在第9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四)第146章 借力打力第126章 對於步度根的新認識第150章 對應第104章 張飛的野望(中)第122章 打機鋒第19章 軟柿子吃過了也倒牙第11章 變通第15章 迴轉第75章 雍涼風雲(二十二)第96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點什麼來第34章 西行漫記(七)第77章 得失白水,進兵陽平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6章 師兄,你失……了第106章 雍涼風雲(四十九)第49章 月夜談,即是南華,也食煙火第25章 邊角地,腹心處第145章 先鋒第21章 思歸水鏡莊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41章 迷局第51章 幾支期許第71章 雍涼風雲(十八)第132章 何處可往(中)第152章 兩個賊人(上)第72章 雍涼風雲(十九)第131章 本道柳暗花明(六)第26章 斜陽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174章 面前究竟幾條路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43章 待敵議事第57章 雍涼風雲(四)第3章 問與對第29章 決斷第130章 人來了第109章 雍涼風雲(五十二)第6章 展美顏第202章 天下安(二)第80章 無題第32章 掙扎第8章 母親的絮叨第130章 本道柳暗花明(五)第155章 定(上)第132章 春風又綠江南第35章 不惹禍第99章 雖無長阪坡第19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五)第97章 雖無長阪坡第8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七)第111章 再戰衡陽城(一)第101章 荊南第149章 南蠻二三事第101章 雍涼風雲(四十四)第4章 情與願第155章 定(上)第63章 一客西來,卻話巴山第70章 所謂權勢者第40章 怪第112章 山雨欲來(三)第3章 數典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