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使臣

聽到袁崇煥這話,一直笑吟吟的龐籍也收起了笑容,他現在對於蒯良蒯越的驅虎吞狼突然有了一絲懷疑。

紀靈手中的三尖兩刃刀可謂冠絕淮南,荊州衆將都避其鋒芒,而按照袁崇煥的說法,這徐晃的武藝比之紀靈更勝一籌,更別提自己身邊這不比紀靈差的袁崇煥。

龐籍思考着,很快衆人已經到了袁術的將軍府,袁崇煥將龐籍等人放在府門後便徑直回了軍營。

龐籍和黃射等人跨入了府邸,而袁術的將軍府中竟然連一個迎接的人都沒有,這不禁讓黃射對袁術更加厭惡了幾分。

不過一會,一個行色匆匆的年輕人到了衆人面前拱手道:“各位大人可是荊州而來?”

黃射不屑的說道:“那是自然,不知道袁將軍現在身在何處,不在城門迎接我等就罷,爲何在府中也未曾前來與我等交談。”

那年輕人擦擦汗道:“還請各位大人諒解,小子名叫袁耀,家父現在正在軍營中設宴。”

聽到這話,龐籍疑惑的說道:“之前那袁將軍不是說在將軍府裡設宴嗎?爲何現在卻在軍營。”

袁耀皮笑肉不笑的回答道:“最近江東賊子動作頻頻,家父身爲朝廷親封的左將軍,自然是要時刻戒備江東方向,所以特地選在軍營裡款待使臣,到時候使臣若是有什麼軍機大事,各位將軍也都在,使臣可以直接說出此行來的目的。”

“那就請袁公子帶路,如今天色不早了我等就快去吧。”龐籍拱手道。

“龐大人請。”說罷門外駛來一輛馬車,袁耀拱手示意龐籍和黃射二人上馬車。

“袁公子請。”

衆人上了馬車後,便徑直向軍營出發。

一柱香後,龐籍從車窗外看着不停路過的士兵,頓時對袁術麾下的士兵大爲震驚,想不到這些士兵竟然都能做到令行禁止,這讓龐籍對那個徐晃起了濃厚的興趣。

不多時,馬車便停了下來,袁耀對着龐籍說道:“龐大人主帳到了,還請龐大人下車。”

龐籍從馬車上下來後,迎面就是一個身着鎧甲,手提一把開山大斧,威風凜凜的將軍,龐籍輕聲詢問道:“袁公子,莫非此人就是徐晃徐公明。”

袁耀驚訝的看了龐籍一眼後道:“不錯,此人就是家父手下第一猛將徐晃,在後面的是紀靈將軍和袁崇煥將軍。”

龐籍越過徐晃向後面看過去,果然看到徐晃身後那熟悉的面孔,而在他身邊還有一個外貌粗獷,手握一杆三尖兩刃刀的大漢,想必就是紀靈了。

而此時後面主帳傳來一聲大笑,隨後說道:“不知荊州來者何人,可有官職在身?”

聽到這話,龐籍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小子龐籍,現爲襄陽太守。”

“襄陽太守?那就請進來吧。”那人淡淡的吩咐道。

袁耀應了一聲,帶着龐籍和黃射走進了主帳,而上座的自然是自領揚州牧,長安朝廷的左將軍的袁術,而作陪的既有袁崇煥、紀靈、徐晃、張勳等武將,也有楊弘、袁渙、王旦這樣的謀臣,但卻少了最重要的一個文臣那就是閻象,但此刻的袁術又怎麼會知道閻象早已自盡於江東呢?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袁術麾下的文武差距如此之大,更別提爆表給袁術的袁崇煥和陰差陽錯下投靠袁術的徐晃,這讓袁術的武將方面大大提升了,別忘了還有江東猛虎孫堅和小霸王孫策都在袁術的麾下。

而文臣方面,除了向袁術獻計先擒劉備,後圖呂布,奪取徐州的楊弘外也就爆表出來的王旦有宰相之才。

要說這王旦也不是普通人,他出身於仕宦大族,是宋太宗、宋真宗時期內外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對北宋早期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做出來巨大的貢獻,而且王旦生性正直又十分愛惜人才,還推薦了寇準等人。

衆人紛紛看向龐籍和黃射二人,眼中滿帶着不屑,劉表此人早年間銳氣十足,但是現在已經失了進取的銳氣,因此淮南衆將對於龐籍二人十分輕視。

而臺上的袁術冷冷的說道:“當初我向劉荊州借糧二十萬石,劉荊州反倒是將我的信焚燒殆盡,又將我的使臣割了舌頭,不知今日爲何劉荊州還要派你們前來?”

原來就在一年多前,袁術爲了試探劉表對自己的態度,竟然派人寫信向劉表借糧,袁術,一個佔據顯赫富庶,人口衆多,錢糧充足的南陽、汝南和江淮一帶的諸侯,竟然派人來向自己借糧?這讓劉表哭笑不得,所以索性就那封信燒了,又驅趕了袁術的使臣。

不過這袁術可不是個心胸開闊之人,這件借糧之事龐籍和黃射也有所耳聞,但就連他們二人都沒想到,這袁術竟然將這件事耿耿於懷到現在。

龐籍連忙拱手道:“袁將軍見諒,那時我江東剛遭遇蝗災,天災人禍之下實在是難以湊齊那二十萬石糧草,至於驅趕你那使臣一事,實在是因爲此人囂張跋扈,竟然屢屢在襄陽犯事,隨後就搬出袁將軍的名頭,我家主公也是擔心這種小人敗壞了袁將軍的名聲,所以才割了他的舌頭,讓他以後小心說話。”

聽到這話,袁術頓時火冒三丈,但隨後坐在下首的楊弘輕輕咳嗽一聲後,袁術皮笑肉不笑道:“原來如此,不過這畢竟是我的人,劉荊州此舉想必也有些不妥吧。”

“小人先在此代我主公向袁將軍賠罪,若是袁將軍還需要那二十萬石糧草,我荊州不日即可送來。”龐籍走到袁術身前,對着袁術一禮道。

“噢?”聽到這話,袁術繞有心情的詢問道:“那劉荊州何時有這麼大方了,莫非是有求於我?”

“不瞞袁將軍說,如今淮南可是危在旦夕呀。”龐籍搖搖頭道。

聽到這話,袁術憤然起身指着龐籍道:“當真是好大的膽子,來人啊給我割了他的舌頭,然後送他們兩個滾回荊州!”

第137章 文聘第87章 針鋒相對第149章 抉擇第53章 錦衣衛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41章 乞活第161章 巔峰對決第35章 回江東第63章 長安城破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138章 敗第71章 魏噴子第165章 下詔第53章 錦衣衛第82章 二對二第120章 往事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208章 舉薦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175章 水路並進第49章 董卓入甕第140章 將軍與遊俠第167章 緣由第160章 誤會第37章 大召喚和大爆表第10章 驅虎吞狼第55章 長安之圍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37章 大召喚和大爆表第6章 廖化與周倉第82章 二對二第63章 長安城破第37章 大召喚和大爆表第182章 周公瑾第4章 沒羽箭張清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191章 舊事重提第37章 大召喚和大爆表第226章 封妃第13章 渡江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122章 荊州議事第74章 生死決鬥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135章 先下一城第23章 虓虎之勇第64章 狠辣天子第91章 大獲全勝第151章 泄密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221章 升官第172章 結盟抗江東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第16章 攻取吳郡第130章 思索第171章 使臣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54章 暗流涌動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141章 被擒第173章 條件第52章 李儒現身第140章 將軍與遊俠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118章 商議第69章 真相第26章 互有勝負第114章 條件第115章 處斬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39章 稱帝第79章 商議第63章 長安城破第43章 曲阿城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92章 逃出生天第92章 逃出生天第11章 以後的路第52章 李儒現身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221章 升官第201章 英雄榜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54章 暗流涌動第83章 負隅頑抗第201章 英雄榜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16章 攻取吳郡第188章 準備開拔第8章 魏延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