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

如西苑、顯陽苑等者,本皇家之苑林,而今漢室衰微,京都方經大亂,董卓提兵入城,此時此刻的顯陽苑卻儼然成了董卓的“行宮”。

未至苑林,已接連遇到在外巡弋、警戒的西涼騎兵,騎兵裡有漢人,也有胡人裝束的,無論胡、漢,皆披甲持戈、挾掛弓矢,甚是精悍。

荀貞暗將遇到的這些胡、漢騎兵與多年前在鉅鹿見到的董卓部曲相比,得出的結論是如單比剽悍之氣,眼前的這些騎兵似比當年董卓的部曲要勝上一籌。

這卻也不奇怪。

一來,這些騎兵既能巡邏在顯陽苑外,顯是董卓部下的精銳;二則,現今已是新帝登基,距離中平元年已經過去了六年,董卓在這六年中征戰不斷,他的部下因之而更加勇悍善戰亦是正常,——這從荀貞的部曲也能看出,較之六年前,荀貞現今的部曲也是善戰了許多。

徐榮注意到荀貞在留意路上遇到的這些騎兵,以爲他是在奇怪爲何這些騎兵在馳馬經過時大多注目望他,甚至有的騎兵已經馳騁而過了,還不斷扭臉回顧,因而笑道:“荀侯,這些騎士多是董將軍的舊部,不少人追隨董將軍已不下十年了,六年前,在冀州鉅鹿,他們曾經見過君侯在戰場上的英姿,大概是還記得君侯的容貌,所以路遇之時,難免頻頻顧望。”

荀貞笑了一笑,做出追思往事之貌,嘆道:“六年前,我從皇甫將軍征討張角,因得與董侯相遇冀州,六年過去了,卻不料今日會與董侯再相見於此。”

徐榮指向前頭,笑道:“離顯陽苑不遠了,君侯,董將軍已恭候君侯大駕多時。六年不見,非但我想念君侯,董將軍亦甚是懷念當年與君侯並肩殺賊的場景。待會兒君侯與董將軍相見後,如有意,可與董將軍把臂歡敘。”

荀貞遠望了下前頭的顯陽苑,裝作不經意的樣子,忽然笑問道:“沿途所遇甚多董侯麾下的勇士,我聞董侯在城北、南北宮中亦留下了不少兵士,今在顯陽苑又築營按扎,……徐君,不知董侯這次總共帶了多少兵馬來洛?”

徐榮騎馬在前引路,比荀貞靠前了半個馬身,聞得荀貞此問,他轉過頭,看了荀貞一眼,臉上微笑,嘴上答道:“董將軍此次入京前,我與董將軍未在一營,而是別駐在它營,所以,此次從行董將軍來洛的兵馬有多少,我卻是不知啊。”

徐榮與荀貞關係雖不錯,但到底是董卓的部將,有關這等軍事的機密顯然是不會告訴荀貞的。

荀貞本來對此也就沒抱多少希望,只是本着“試一試”的態度問的,此時見徐榮不肯實話回答,亦不在意,心道:“昨日分離,已過去了一夜,也不知子龍打探清楚董卓到底帶了多少兵馬來洛了沒有?”

入到顯陽苑內,徐榮在前帶路,領着荀貞來到一處宮館外。

董卓便正在這裡等候荀貞。

董卓沒有讓荀貞多等,徐榮進去通報不久,便見一人在衆多甲士的前呼後擁下從宮館內大步走出。

荀貞定睛看去,出來的這人可不就是董卓!

與六年前相比,董卓的身形又肥碩了許多,雖然肥碩,行走間卻與六年前相差不大,依舊虎虎生風,依然敏捷。

“荀侯!哈哈哈哈,多年不見,可想死我了!”

董卓在宮館的門口頓了下腳步,看到不遠處的荀貞後,登時滿臉堆笑,先令左右扈從的衛士們停下,旋即帶劍昂首,一邊大聲地對荀貞打招呼,一邊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

荀貞把坐騎的繮繩遞給典韋,整了下衣冠,從容迎上,笑道:“鉅鹿一別,與將軍六年未見,貞亦頗是想念將軍。”

董卓大步行到荀貞身前,定住身形,一手撫挺起的肚子,一手按住腰上的寶劍,上下打量荀貞,笑道:“雖是六年未見,君侯風采如昔,……我卻是老了啊!”

“將軍正值盛年,何來‘老’字?”

“國事艱難,朝中不正,每思及此,常懷憂憤,……一邊是日月如催,一邊是宿夜懷憂,兩下相逼,君侯,你說,我怎能不老呢?”

荀貞心道:“比之六年前,董卓的氣勢似乎大了很多。……‘每思及此,常懷憂憤’,他這話是在向我表明心事,還是在試探我的意思?又或是兩者兼有?”

他正要回答,卻見董卓瞥了眼侍候在他身側的典韋,隨即董卓收回眼神,笑眯眯地又開口說道:“君侯,你身側的這位壯士,如我沒有記錯,應是名叫典韋吧?”

“將軍好記性,正是典韋。”

“君侯,你此次來洛,我聞你帶了數千家兵,現正駐紮在城東,可對?”

董卓才和荀貞總共說了五句話,卻已先後幾次改換話題,先是說想念荀貞,繼而轉到國事,又不等荀貞回答便即轉到典韋身上,這會兒又忽出此問,明顯是想用快速轉換話題的辦法來打亂荀貞的思緒,繼而趁荀貞不備,先給荀貞來個下馬威。

荀貞卻是早有準備,晏然答道:“正是。”

“君侯帶家兵入京,不知是有詔,還是無詔?”

董卓兩次發問,兩次都說了同一個詞:“家兵”,再加上“有詔”、“無詔”這個直搗中軍的“質問”,很明顯,董卓這不但是想給荀貞下馬威,而且還想拿“合法性”來壓荀貞了。

“我此次來洛,本是奉大將軍之令,後聞大將軍被害、天子流落宮外,遂催兵急進,過河進京。此來京都,我雖然無詔,然卻是爲勤王,……將軍問我此話何意?”

董卓的這個問題,問荀貞是“有詔”還是“無詔”,荀貞有兩種回答方式。

一種是可以直接給董卓頂回去,可以反問董卓帶兵入京是有詔還是無詔,再一種便是他剛纔的回答方式,不給董卓頂回去,也不反問董卓,而是託以勤王之名。

這兩者回答方式,前者固然痛快,卻容易落把柄到董卓的手中。

首先,如這麼回答,從本身而言,荀貞就把他自己和董卓混爲一談了:兩人都是無詔而帶兵入京,大哥別說二哥。這麼一來,荀貞頓時便失去了“道義”上的制高點。

其次,如果有人質問董卓爲何無詔而帶兵入京,那麼董卓就可以拿荀貞來當擋箭牌:你們說我不該無詔帶兵進京,荀貞呢?他不也是如此?

所以,荀貞沒有第一種方式回答他,而是用了第二種方式。

用第二種方式回答董卓,就有利多了。

如果第一種回答方式的重點在“合法性”,那麼第二回答方式的重點則是在“目的性”。

荀貞這次帶兵入京雖是無詔,可他卻是爲了“勤王”而來,“道義”上的制高點就在手中了,同時也用這句“綿裡藏針”的回答,隱然與董卓劃開了界限。

董卓盯着荀貞看了稍頃,見荀貞面不改色,從容不迫,遂再度展顏,又揚起臉,哈哈大笑,笑了幾聲,收住笑聲,落回視線,重放到荀貞臉上,親熱地握住荀貞的手,感慨萬千似的說道:“我與君侯一樣啊!不瞞君侯,我這次入京,亦是無詔,也是爲了勤王!”

荀貞不動聲色地抽回手,說道:“將軍既與我一樣,都是爲勤王而來,貞有一事,卻頗不解。”

“何事也?”

“我聞南北宮內外,而今遍佈將軍部曲,此事可有?”

荀貞和董卓這纔剛剛見面,兩人已經明刀暗槍,交手了兩個回合。

頭一個回合是董卓以“地主”之利稍占上風,這第二個回合卻是荀貞抓住了董卓的一句回答而開始借題反擊。

董卓爲何請荀貞來見,董卓清楚,荀貞也清楚,所以此時他兩人在顯陽苑宮館外見面的“氣氛”雖說看似融洽,而實際上卻是互藏殺機。他兩人皆久經沙場,嫺熟兵法,俱深知於戰場之上,主動權是萬不能讓給對方的,因而,你來我往,互不肯讓。

42 孫郎威震定潁外33 偏師掠潁橋蕤橫65 延攬勇士(上)68 鳳集西鄉(下)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53 不顧母弟朱靈忠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39 點將封侯趁少年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21 賞錢14 守城初戰96 會師城下(下)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59 軺車從事雷霆來70 孫曹通脫荀慎行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66 子義樹戟喝虎狼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上架感言17 推功相讓89 從徵汝南(中)65 邀得念舊仁厚名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63 同道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81 擒賊先擒王(中)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4 練軍方略30 臨大事從容不迫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8 勢先造成計乃行31 唐兒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81 擒賊先擒王(中)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59 吾候諸君久矣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20 牽掛者何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50 排場8 程嘉獻策難吳輯23 大獲豐收74 花開是爲迎卿來8 程嘉獻策難吳輯66 負此俸食慚愧極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16 五日九戰(上)67 鳳集西鄉(上)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5 江禽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42 可願南下?64 欲得鐵馬先得人51 無中生有兵家計上架感言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3 道左遇貴10 曹孟德四策禦敵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 光和六年(上)17 第一天(中)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46 盜馬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8 未到輕身入京時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