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

初春天黑得早,申時末,天色已暗。

酉時初刻,劉鄧下令,命軍士收陣,罷兵歸營。

——軍營是由屯田兵在下午時臨時搭建起來的,設施不是很全,但足夠兵卒暫作休憩所用了。

攻城了差不多一個時辰,除了發些矢石之外,沒有什麼具體的進展。

見劉鄧收兵,城頭上的吳校尉鬆了口氣,本來貓着的腰也直了起來,轉顧遠近,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大大小小的石塊碎裂在城牆上的走道中,粗長的弩矢有的斜插入牆縫、磚縫,有的散落在石塊間,因爲一則有牛皮防禦,二來廣陵兵的下午的攻勢也不是特別猛烈,故而守卒傷亡的不多,陣亡的橫七豎八倒在地上,受傷的或輾轉呻吟,或倚着城垛自己止血。

不用吳校尉下令,已有人傳下命令,招呼牆內側下的民夫上來把傷亡的兵士擡下城牆,就近堆埋或者醫治,同時把石塊、弩矢也都收拾起來,能用的弩矢聚集一處,等着分給各曲備用。

日頭西落,紅霞滿天。

不知何時起了風,風從城頭吹過,帶來入暮後的寒意。

吳校尉再望向城外,見撤退歸營的廣陵兵有條不紊,旗幟不亂,心知難以偷襲,因也就罷了。他定了會兒神,命傳令兵去把四面城牆上各曲的軍侯、司馬喚來,準備召開一個短會。

不多時,各曲軍侯、司馬俱至。

下午迎戰的時候,吳校尉沒少大喊小叫地發佈軍令,調整部署,以求能更好地迎敵防禦,所以現下嗓子有點啞了。

他把手中的水椀放下,把留存在嘴邊的水漬抹去,清咳了兩聲,示意到來的軍侯、司馬圍聚近前,啞着嗓子說道:“劉鄧盛名在外,不過如此,我觀他今日攻城,實在綿軟無力,真不知他‘坐鐵室’之號是怎麼得來的!像他這般的攻勢,莫說三天五天,便是三月半年,你我也盡能擋得住!”

今天下午劉鄧的進攻本就不是真攻,一個是試探性的,藉此來試探一下守卒的戰鬥力,再一個則是爲了吸引守卒的注意力,好方便潘璋晚上偷襲,所以進攻的態勢確實並不猛烈。

聽得吳校尉這麼說,那些守卒的軍侯、司馬們都應聲附和,少不了有人跟着奉承吳校尉幾句英明勇武,也少不了有人跟着吹噓幾句自己的無畏敢戰。

卻也有那聰明的,看出了今日劉鄧之進攻實非真攻,更多的應是試探,遂提醒吳校尉,開口說道:“校尉,劉鄧固浪得虛名,可荀廣陵久戰多詭,卻也不得不防劉鄧跟他學會了幾招啊。”

吳校尉問道:“你此話何意啊?”

“聞荀廣陵往日戰事,時有夜襲之舉,依在下愚見,似不可不防劉鄧今夜偷襲我城。”

吳校尉其實也看出了劉鄧今日之攻實爲試探,適才所言,不過是爲振奮士氣而已,聽得這人建議,他深以爲然,說道:“卿言不錯,荀廣陵用兵多詭計,確是得防着一點。……諸君,今晚就再辛苦辛苦,把各城牆各段的防禦都做好充足的準備,以免劉鄧果然夜襲。”

圍在吳校尉身邊的軍侯、司馬們齊聲應諾。

夜色悄至。

劉鄧營中炊煙裊裊,兵士們吃起了晚飯。

城中的民夫挑着擔子絡繹登上城頭,也給守卒送來了飯食。

下午那熱火朝天的戰爭場面,隨着夜色的到來,已經全然不見。

淡淡的月光籠罩下,淮陵城裡城外悄然寂靜。

兩邊都吃過晚飯後,夜裡的城頭上的火把變得多了起來,這卻是應吳校尉的軍令,爲防劉鄧夜襲,所以淮陵四面城牆上的軍官都令本曲中的兵卒多打火把,映得城頭通明一片,與之相映的,是城外劉鄧營裡,除不多的火光以外,營中大部分的地區都陷入了黑暗之中。

劉鄧、潘璋又登上了巢車,這次跟着一起上來的還有陳即。

隨着夜色漸深,決定能否順利取城的關鍵時刻即將到來,三人作爲今夜之戰的步、騎主將,需要在戰前再觀察一下敵情,同時小範圍地再召開一次軍議。

“守兵倒是機靈,打起了不少火把,這顯是在防着我等偷襲啊。”

“校尉所言甚是。不過我軍有闕宣黨衆內應,守兵便是打起些許火把,又有甚用?”

劉鄧望了望夜色,然後望向南城牆,說道:“時辰不早了,闕宣的人差不多該做好準備了吧。”

潘璋自登上巢車便一直都在遠望南城牆的動靜,回答說道:“尚未見信號發出。”

早在戰前,郭嘉就和闕宣約定好了內應的操作辦法。

辦法共有兩個,一個是針對淮陵,一個是針對徐縣。

針對淮陵的操作辦法是:

首先,具體的內應地點定在南城牆,具體的內應時間定在晚上的二更;其次,廣陵兵會在午時前後抵至城外;再次,見到廣陵兵抵達,闕宣的黨衆即可着手進行準備;最後,等入夜,做好準備的闕宣的黨衆可用火光來給廣陵兵傳遞信號,待見到火光,廣陵兵便潛行夜襲。

之所以用火光傳遞信號,是因爲考慮到待擊圍淮陵之時,城中有可能會戒備很嚴,闕宣的黨衆也許無法偷偷出城來當面與廣陵兵約定進攻,所以,選擇了用火光爲號。

望了南城牆一會兒,劉鄧轉望北城牆外。

北城牆上火光通亮,護城河外的野地上漆黑一團。

劉鄧對陳即說道:“汝部兵士休整得如何了?”

陳即答道:“人、馬皆蓄養體力已足,隨時可戰。”

“那你現在就可以帶着他們去北城牆外埋伏了。”

陳即應諾。

“記着,去埋伏的時候一定要馬蹄裹布,人銜枚、馬勒口,以免驚動城中。”

“諾!”

陳即行了個軍禮,先下巢車。

他曲中的騎兵早已集結停當,正在等待他的軍令,來到曲前,他檢查了一下兵士們的裝備,隨即下令:“出發。”

營中點的火把、火堆雖然不多,但劉鄧居於高處,藉着月色,卻也是可以隱約看到陳即曲騎士出營的情形。近兩百騎士出營,雖無聲響,可正是因爲沒有聲響,更增肅殺之氣。

便在此時,潘璋低聲說道:“火亮了!”

劉鄧轉回目光,復望向南城牆,遙見城牆上緊挨着有三處的火光,同時一明、一滅,沒過多久,又是同時一明、一滅,如此反覆,共明滅了三次。

這正是預先約定好的暗號。

潘璋掩不住的興奮流露於外,他勉強壓住嗓音,說道:“校尉,城上信號已發,我這就帶勇士過去!”

“去吧。”

潘璋行個軍禮,迫不及待地下了巢車,他選出的那些跟他一起襲城的勇士就集結在巢車的旁邊,下了車後,他沒太多話講,很快就帶着這百餘勇士離了巢車,出營潛去南城牆。

先是目送陳即離營,緊接着目送潘璋離營,饒是劉鄧久經沙場,可現下之時,獨臨高車,目光時而追送陳即,時而追送潘璋,又時而望向安靜的城頭,他亦不覺攥緊了拳頭。

他心中想道:“下邳、東海如克,徐州將入主公囊中,而若戰敗,廣陵恐將不保。誠如戰前軍議上,郭司馬所說的那句話:‘勝則如龍之升,敗則墮墜九淵’。今擊淮陵,乃是首戰,能否速克,關係重大,我一定不能辜負主公的期望,必要爲主公取下此城!”<

54 滅族(下)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12 馳援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65 短歌13 黃巾圍城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4 陽城治吏(上)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60 鎮東結與糜家婚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26 決勝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50 排場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5 我公恩信結人深50 排場41 效果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38 範繩51 故事64 戲忠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63 下邳相舊習難除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13 志纔出山35 大勝(下)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21 黃帝邢德有之乎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99 月黑雁飛弓馬逐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57 尺素飛傳相思意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9 圍不赦以威生仁68 鳳集西鄉(下)23 市中美人9 計吏郭圖(上)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5 玄德仁義愧獨生57 尺素飛傳相思意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30 朱陽第三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34 孟塗敢棄夜襲利61 最令人懼是毒計11 前倨後恭因何故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16 五日九戰(上)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65 延攬勇士(上)20 今有潁陰乳虎(上)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1 張長詈罵府門外77 布植黨羽養虎豹6 尋賢不遇(下)1 飛書問君何所欲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10 洛陽圖窮將匕見67 鮮卑復又寇幽並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14 性格41 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