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有這麼一個想法的伊籍,他自然是輕鬆很多。如果說自己主公沒什麼事兒,那自然是最好不過。可萬一真被涼州軍滅了,那麼自己也沒有什麼生命危險,所以他自然沒擔心什麼。
所以伊籍這麼輕鬆,對於他來說,不管做什麼,自然也一定會做好,好好去做。人不是說只有在生死存亡,讓壓力使自己如何如何。其實在非常輕鬆的時候,未必就不能出什麼奇蹟。至少對於伊籍來說,他絕對會有一個非常好的狀態,去面對曹操,還有曹操手下的那些人。
說起來曹操帶着荀攸程昱去的司隸,他們比起伊籍來,那謀略自然不是他伊籍所能比得上的。可要說起這當說客,那伊籍也是當人不讓,比他們兩人要強,這個卻是必須要承認的。
劉備把信交給伊籍之後,伊籍便告辭了,他自然是要收拾一下,然後就去司隸了。不過劉備顯然是要親自給他送出樊城,畢竟他可是很看重這個事兒的。並且還委派了兩名精銳士卒,跟着他一起離開。在城門口,劉備和諸葛亮是親自給伊籍送走,看到他離開之後,劉備兩人
-----------------------------------------------------
這纔回城。劉備和諸葛亮回到樊城後,他笑着對諸葛亮問道:“孔明覺得,機伯此去,如何?”諸葛亮也是回給自己主公一笑,說道:“主公是心裡有數吧!亮以爲,當是沒有問題!”
說完,兩人是相視一笑。一切都盡在不言中了。其實也真是,說起來之前他們就已經有六成的把握能成,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說不管是劉備,還是說諸葛亮。他們是更有把握能成了,已經漲到七成了。不是他們真那麼有信心,實在是伊籍那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兒,是不得不讓他們覺得,此去司隸,這他伊機伯,是必然能建功就是了。說起來曹操也許不是那麼容易說
服的人,可伊籍呢。顯然也不是一個一般般的說客就是了。因此,他們兩人碰到一起,劉備和諸葛亮倒是都想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如果不是因爲實在是不行,這他們兩人還都想親眼看到,伊籍他到底是如何說服曹操的。要說劉備和諸葛亮,他們兩人肯定是早沒有那麼多好奇心了,這個是肯定的。但是應該怎麼說呢,兩人對於伊籍當着曹操的面兒去說什麼,
-----------------------------------------------------
他們還真是。很有興趣。對於劉備和諸葛亮所作所爲,劉備手下的將領,剛開始確實是不知道。畢竟是他和諸葛亮還有伊籍三人相商的,要不然連送伊籍,劉備都沒讓其他人一起去。
不過之後伊籍離開了,劉備和諸葛亮回城,他這才把消息告知給了衆將。對此,衆將也是有自己的想法,有人就和諸葛亮想法相同,畢竟如今都什麼時候了,自然是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一起去對付馬超涼州軍,這纔是重中之重。要不然的話。等己方被人家給滅了,那麼你再想做什麼。後悔什麼,其實都晚了。當然也有人不是這個想法,認爲己方還有一戰
之力,那麼爲什麼非要去求曹操呢,求孫策不行嗎?那曹操和己方,說起來還是敵人,哪怕有着共同的敵人,可兗州軍卻依舊是大敵啊。而且因爲彼此的過節,讓他們覺得,己方去求對方,那不就是低頭了嗎,這確實是讓他們有點兒難以接受。不過不管是能接受,還是不能,最後的結果都改變不了了。因爲自己主公已經讓伊籍帶着親筆書信去了司隸,所以這事
兒………,反正既然如此,衆人也都沒什麼話可說,因爲沒有用啊,所以都沒言語。
-----------------------------------------------------
不過不管是心裡贊同的,還是不同意的,他們可都知道,自己主公既然和軍師能想出去求曹操,那麼顯然,不管怎麼說,如今都已經到了最爲重要的時候了。可以說涼州軍只要來樊城,那麼最後的結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反正要不就是己方逼退涼州軍,要不就是他們給己方滅了,這就是衆人的想法,他們覺得,好像也沒有第三種吧。所以贊同劉備和諸葛亮
他們主意的,都很清楚,都已經到了存亡之秋,就算是求求曹操,那又算得了什麼,根本就不是問題。之前聯盟都聯了,這個時候再求人一回,根本也不算個什麼事兒。如果說己方真能憑一己之力,就對抗得了涼州軍的話,那麼自己主公和軍師,豈能有求援兗州軍的主意?
所以顯然,如今這實力的對比,反正把曹操給拉來,肯定是好處更多,是利大於弊的,那麼爲什麼不去做?至於說其他的東西,那絕對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一些人的想法,他們確實認爲自己主公所作所爲,那是一點兒沒錯。有些東西,你永遠堅持,那沒有問題。可有些
-----------------------------------------------------
東西,你也不能太過執着了,沒大用。伊籍和兩名保護他的士卒,一路急速行進,到了弘農後,發現曹操已經帶着大軍從弘農城離開了,所以他們三人是直奔函谷關。結果還好,他們總算是趕在了曹操帶兵離開之前一日,來到了函谷關。士卒通稟之後,把他們請入了關內。
伊籍帶着自己主公的親筆書信,前去見曹操,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和衆將在會客廳內正等着他。伊籍進屋後,先給曹操見禮。曹操笑着一擺手,說道:“不知貴使來函谷關,所爲何來啊?”伊籍也是笑道:“曹司空。我帶來我主之信,面呈司空!”伊籍的來意。自然第一就是送信,然後曹操看過信後,他不答應的話,伊籍才能開始說服他,要不然的話,人家答應了,
你還說服誰去?而且這事兒只能是曹操看過信後,你才能去說服。反正伊籍是肯定不會現在就開始說的。曹操讓人把信呈上來,他取出信,展開一看,心說,果然是不出所料!
在曹操知道劉備派人來了之後,他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劉大耳朵知道自己頂不住,這不派
-----------------------------------------------------
人來求援了嗎?說起來他早就該派人來了,和自己所預想的,還要晚了幾日。不過如今來也不算晚。至少在曹操看來,他還是很清楚劉備的想法的。他都知道,就憑他劉大耳朵的性格。說起來他絕對不會主動寫信來,可爲什麼如今卻又這樣兒了呢,說起來肯定是諸葛亮他們諫言的,所以最後劉備同意了,就變成了如今這樣兒。可以說曹操確實還算是瞭解劉備,
至少他和劉備認識那麼久,曹操不說是非常瞭解其人,什麼都知道,可也確實。他算是很瞭解劉備了,就像劉備也是那麼瞭解曹操。畢竟兩人認識的年頭不短。而且關鍵是兩人還接觸過不短的時日,那麼這個自然是對相互瞭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說起來曹操認爲劉備是個人物,而劉備也拿曹操當成大敵,這也確實是沒錯的。不過在曹操的眼裡,還是馬超,那
纔是他頭號的大敵。畢竟哪怕他也認爲劉備是個人物不假,可終究其人還是不能和馬超比。那涼州軍勢力是僅次於兗州軍,實力就更不用說了,曹操心裡都明白,劉備自然和馬超相比,他還是有差距的。當然這個差距,曹操不是認爲劉備這個人的本事和馬超本事有多大差距,
-----------------------------------------------------
而是他們兩人的勢力,軍隊的實力,這個差距。如果說劉備武藝是不如馬超,但是有些地方,他卻是強於馬超的,這個曹操都清楚。此時看到伊籍之後,再看過劉備的親筆書信,曹操微微一笑。說起來他可沒準備什麼油鼎之類的,要烹煮使者,那不開玩笑嗎,就算是兩軍相爭,也很少有這樣兒的事兒,更何況曹操和劉備雖說關係不怎麼樣兒,可兩軍終究如今還
是盟友,所以就算是做給天下人看的,這也是必須的,曹操怎麼還可能去準備個大鼎,去對付來使,那不可能。不過這個時候曹操倒是對伊籍說道:“你主的意思,我都明白,不過如今我軍正要向許都撤退,卻是不好再進兵南陽了啊!”曹操這個當然是藉口,不過就算是藉口,那在曹操的口中,也算是個不錯的藉口。畢竟他那個意思就是說,我這還要帶兵撤退
回許都呢,你們找我去幫兵,我可沒那個打算啊。而伊籍一聽,自然不會相信曹操這託辭,所以他直接笑道:“曹司空,敢問一句,當初兩軍結盟,可否是說過,這隻要有一方有難,
-----------------------------------------------------
卻是需要其他兩軍盡力幫襯?”這,曹操一聽,好像當初確實是有這麼一說,記得自己和劉備還有孫策,三人會盟的時候,好像真說過這話。當然不是一模一樣的,那倒不是,不過大致的意思,確實是這樣兒。看來這個伊籍還挺清楚當初的事兒,曹操此時心裡想着。不過曹操一想,這事兒也是,畢竟劉備諸葛亮那意思是要吃定自己了,那麼伊籍自然是知道當初
會盟的詳細情況,他沒親眼見到,可他劉玄德可絕對忘不了,不是嗎?所以曹操清楚,伊籍是怎麼了解了,顯然是劉備告訴了他。不過這事兒沒什麼大不了,“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對於曹操來說,他認爲自己就咬定,說不出兵,他伊籍還能把自己如何?當然了,自己不是說就堅定了,肯定不去,這個看具體情況吧。畢竟曹操也不確定這個,要不然也不
至於對伊籍這樣兒,所以……聽了伊籍所言,曹操說道:“貴使所言倒是沒錯,可是如今我認爲我軍當務之急還是回兵,而不是去南陽。難道貴使覺得你們不是涼州軍對手?”
-----------------------------------------------------
這話伊籍一聽,哪怕他就是這麼想的,可卻也絕對不會如此說就是了。因此,他還是說道:“曹司空所言,非是我軍不是涼州軍對手,實在是貴軍與我軍聯盟,如今我軍馬上便要與涼州軍一決雌雄,如果貴軍不在的話……我主是不會說什麼,可那馬孟起,還有涼州軍,未必就不會有什麼想法!在下卻是以爲,也許馬超就會想,是不是貴軍怕了他們涼州軍,或者……
”聽了伊籍的話後,曹操確實是有點兒生氣,因爲對方顯然,在自己看來,那就是有恃無恐啊,因爲他知道,自己不會把他給如何了,不是嗎?所以曹操不生氣,那是不可能的。對他來說,這伊籍就是趁機來貶低自己,貶低己方,自己還說不出來太多,這還能不讓自己氣
憤?不過生氣歸生氣,曹操還是能剋制自己的,畢竟這麼多年了,要說有時候曹操脾氣確實,也是挺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