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二)

所以說兗州軍就算是有了賞賜,可肯定也不多啊。因此,這麼一次曹操都說話了,那麼士卒自然是都高興。畢竟己方賞賜的機會,那都是有限的,所以有這麼一個,他們哪能不高興呢。這所謂也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對於兗州軍士卒來說,其實也真是如此。他們是正缺少這個賞賜呢,所以自然是要更加努力,爭取早日破了襄平,如此也好能有賞賜下來啊。

因此,這樂進的話,確實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爲他那話,直接就讓兗州軍的人馬是更加拼命去攻城了。是啊,還是那話,這年代當兵的,誰不是爲了那點兒糧餉,那些賞賜纔過來的,說起來有那保家衛國心思的,有幾個?因此,一說有賞,他們也都想起來了之前自己

主公所說的,因此這個時候都像是打了雞血似的。沒辦法,如果說還能提起士卒興致的事兒,其實也就是那麼幾種,要不就是賞賜,要不就是讓他們隨便去掠奪搶劫,要不然的話,你能讓他們同仇敵愾,或者激起他們心中的血性,這也算是一種吧,不過不管是哪種,都是

和他們自己切身利益是息息相關的,就是這樣兒,畢竟有幾個人不爲自己利益的。所以遼東軍上下也是發現了,這兗州軍被樂進的一句話,就變得更加拼命,顯然曹操所說的賞賜,不會少了。所以這不少遼東軍士卒心裡都有了一絲羨慕,畢竟遼東軍和兗州軍都沒法比,別看他們這兒出產戰馬,可兗州軍還有個幽州大部分呢,也不一樣兒是出產戰馬,可他們和以

前的自己比是行,但是和人家涼州軍相比呢,那不就差很多了。所以兗州軍不能和涼州軍比,而遼東軍也一樣兒,他們是不能和兗州軍相比。因此,知道了兗州軍曹操能有賞賜下來,就是遼東軍的士卒,也是心裡羨慕,沒辦法不羨慕,這相比之下,己方是真窮啊。但是對此,

他們可也都沒辦法,畢竟這事兒不是說他們想不窮,就一定會富有的。怎麼說遼東都是苦寒之地,當今這個時代,也只有像馬超那樣兒,有了超越的見識的人,才能把一個不怎麼樣兒的地方,發展成爲一個比較好點兒的地方。但是馬超付出了多少,就說糜家當年基本上都

是把整個家族的財力,都給投入到了涼州,所以纔有了今日的涼州軍,要不然沒錢的話,馬超他就是再有見識,也未必就玩得轉啊。當然你說馬超可以搞個發明什麼的,那不都是錢嗎。是,這麼一說,好像挺對,可仔細一想,東漢末年,亂世之初,這世道都什麼樣兒了,你沒錢糧,就沒有實力,沒有實力,你談何能保住你所擁有的東西?什麼時候都是“匹夫無

罪,懷璧其罪”啊。至少在馬超沒什麼實力之前,他可真是不敢多去顯露自己太多,所以第一步他都是去找錢。因此,當初的糜家,其實就是他的一個目標,好在是達成了,就是這樣兒。當初的馬超算得上是人財兩得,主要他之後也是,給了糜家身份地位,但這都不是最

主要的,畢竟糜貞都嫁給他了,還給他生兒育女,這是馬超很看重的,一點兒都沒錯。所以說當年糜太公的眼光,是很不錯,他就知道馬超不一般,這臨死之前還特意去叮囑糜竺糜芳糜貞他們,怎麼都得跟着馬超去做事兒,糜家才能更近一步,有大發展啊。結果如今來看,糜太公所想,確實是沒錯的。其實說曹操的話,他就未必不如馬超,至少如今來說,曹操身

份地位,還是要超過馬超一點兒的,畢竟人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不是馬超能比得了的。可唯獨他是年紀不小了,比馬超大了那麼多。說起來他是和其父親馬騰,是差不多一個年紀的人,因此馬超的優勢,其實絕對是有這麼一個年紀在其中的。看到兗州軍這都比之前還拼,對此遼東軍他們沒辦法,孫平楊易他們都沒有。誰讓這己方沒人家有財力,如果

說遼東軍也有錢糧的話,至少孫平楊易兩人這個時候也能財大氣粗,至少他們也可以來一嗓子,這擋住兗州軍,就有賞!可顯然,他們還是沒底氣啊,就算是公孫康,他在這兒也不會這麼喊。除非都實在沒辦法了,那是真就沒有其他,只能是那樣兒。不過到時候賞賜什麼

的,還能不能真下來,那都不好說,畢竟人馬都要全軍覆沒了,那麼遼東軍還有什麼。當然至於說如今的話,可還沒到那樣兒。所以這財力物力,自然也是一個軍隊中的實力,你沒有這個的話,那還談何百戰百勝?至少一支精銳的人馬,沒有一個是不花錢的,那不花錢的

精銳,還叫精銳嗎?顯然不可能啊,所以說遼東軍他們還有那麼兩支精銳,這個就不得不說,他們那也確實是節衣縮食,花費了不少勁不少錢糧,最後纔是有了那麼兩支人馬。要不然的話,他們除了戰馬騎兵之外,還能有什麼?反正他們是不能和人家兗州軍相比,至少人家那地盤,好歹曹操也是號稱天下第一的諸侯,這哪是他們小小遼東軍可比的呢。所以那就

更不用說去和涼州軍相比了,那是天下第一有錢的軍隊。所以孫平楊易他們,對此也只能是繼續死守着城池,他們是望洋興嘆啊,也就是這樣兒了。反正很多時候,你不承認不行,這也就是己方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頂住兗州軍進攻。要不然的話,己方這一邊兒倒,不是

人家的對手了,那這城池可就要易主了。不過從如今的形勢來看,還沒有這個事兒,沒到那麼嚴重的程度,所以說還不至於說那樣兒。畢竟己方也有三萬多人,他們兗州軍是己方兩倍還要多不少,這個是不錯。但是己方有一座城,有無數城防,他們沒有,只能攻城,這才

是更重要的,不是嗎。此時的樂進,他是第一個上到了城頭,畢竟甘寧和張遼他們,是有孫平和楊易帶着遼東軍士卒招呼着,所以這個也不得不說,真是樂進撿了便宜啊,要不然的話,能如此嗎?不過雖說這樣兒,但是好歹有人上到城頭了,還是己方兗州軍自己的將領,因此曹操對此,他是心裡很高興,畢竟這個時候,他就只問結果,其他的,那都重要嗎?不

管這個時候上去的人是甘寧,亦或是說張遼,不管誰在城頭,那都能讓他高興就是了,就是這樣兒。因爲不管怎麼說,結果都是對他們兗州軍有利的。不過就因爲是樂進,所以曹操其實他心裡是更高興。如果真換成是甘寧和張遼的話,那麼曹操肯定就不如如今這麼高興,

喜笑顏開的。畢竟甘寧張遼他們厲害是厲害,這個不假,可終究不是己方的將領,這個纔是更爲重要的,不是嗎?所以曹操自然是分得清這個那個,親疏遠近,不用多說了。而樂進一上來,孫平楊易自然是hold不住了,所以孫平馬上就帶着士卒過去圍攻其人了,結果他是直接就捨棄了之前的甘寧。本來他確實,是防禦甘寧來着,可樂進一上來,他就轉道去攻

樂進了,結果甘寧那邊兒沒守將阻攔,他自然是馬上就到了城頭。其實孫平所作所爲,確實是有那麼點兒問題。如果說他不捨棄甘寧,就讓己方士卒去圍攻樂進,那麼早晚樂進都是要被遼東軍士卒給逼退的。但是甘寧絕對不會這麼早上來就是了。可如今呢,不單單是他上來了,就是樂進,這個時候還沒被他逼退呢,所以孫平他對此,其實也是有了那麼一絲後悔。

確實,如果說自己不來對付樂進,可能就好了,不過天底下哪有什麼後悔藥的啊,所以……這後悔都晚了,所以有些事兒,你既然做了,那麼就別後悔。如果說怕自己後悔的話,那麼就別做,就是這樣兒。所謂是“做了不悔,悔了不做”,還不就是這樣兒嗎。樂進當時上來

後,他是比較高興的。而孫平過來圍攻他,他也沒覺得有什麼,反而是覺得很正常。結果他還沒被逼退下去,甘寧上來後,孫平有了那麼一絲後悔,他也沒隱藏什麼,結果就被樂進發現了,這麼一下,是他這心裡,是太不爽了。心說看來在他們遼東軍的將士心裡,顯然自

己是比不上那甘寧的,要不然的話,能這樣兒?所以樂進心裡是這個不爽啊,但是他沒辦法,還是那話,他心裡是承認,自己不如甘寧張遼。所以人家那麼對待,有什麼想法,都是對的。不過如今是孫平對付自己,所以在樂進看來,你對上自己的時候,還去想其他對手,分明這是要給自己機會啊。確實,孫平也不是什麼大將,連二流武將都不是,就是個三流水

平,因此他這麼一分神,確實是給了樂進機會。但是遼東軍士卒終究不是吃素的,而且還得說孫平知道自己武藝,因此沒敢靠樂進那麼近,要不然的話,他多少這個時候是要受傷的。畢竟樂進步下,不是一流武將,但卻絕對是二流,而且還屬於二流中比較高的,畢竟樂進說

起來,他算是一個步卒的將領,因此那武藝,不用多說了。所以也不得不說,孫平的小心,是讓他躲過一劫啊。畢竟距離樂進要近的話,今日他是不能倖免了,受傷是在所難免,畢竟那武藝的差距,你有遼東軍的人馬,可人家也有兗州軍的士卒,所以這個樂進傷他,是沒問

題。可距離遠,那就沒有辦法了。環首刀可比不上那馬上的兵器,什麼丈八蛇矛,什麼長槍,那都長的沒邊兒,在馬上碰到你,那是輕輕鬆鬆。可環首刀纔多長,怎麼也不能和馬上那長兵器相比啊。但是也沒誰說上了城頭之後,手裡還拿着長兵器的,別說他是怎麼拿着兵器上來,就是真上來了,也確實,基本上沒那逆天的本事,是絕對施展不開的。也就是呂布

那個水平的吧,他要是攻城的話,方天畫戟肯定不會離手。不過呂布也確實,他沒親自帶兵上過城頭,這個……不過要是真有這事兒,如果從環首刀和方天畫戟選擇一個的話,呂布會選擇哪個?應該不是很難吧,畢竟基本上呂布的兵器,很少說不在身邊兒,這個確實沒錯。

但是此時城頭的將領,可沒一個拿着長兵器作戰的,在城頭可真是施展不開,你還沒那個本事。倒是在外野戰,戶外的時候,兩軍對壘,在步下有拿着長兵器的將領,畢竟那地方要多大有多大,不像是如今這城頭,就算是再寬敞的城頭上,終究也是有限的,這個一點兒不

錯。再大的城池,能大得過外面嗎,所以這個是吧。終於,樂進還是被孫平帶着士卒給圍攻了下去,他也沒說甘寧來了,他就轉頭去對付甘寧。畢竟之前已經有了一次經驗教訓,所以說孫平自然是不會犯同樣兒的錯誤。不管怎麼說,這樂進都是要被己方逼退了,因此,在他看來,只要再多努努力,其人必退。結果果然如此,所以樂進被逼退了之後,孫平這才轉

頭去對付甘寧。而這個時候,張遼也是帶兵上來了,他速度可不比甘寧慢。而楊易的本事,絕對不會比孫平還高就是了,兩人就是你半斤我八兩,如此而已。主要是楊易那邊兒,他和士卒配合得好,因此自然是張遼後上來,並且因爲之前孫平不是對付樂進去了嗎,所以這個

前後登城的就明顯拉開了,要不然的話,確實是還不至於說這樣兒。但是怎麼說呢,張遼雖說也上來了,可楊易對此,沒什麼意外,他都覺得很正常。

第七二〇章 張飛燕投靠馬超第一章 馬騰喜得麟兒第八八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一)第五三五章 五人大戰徐公明第五九九章 三方聯合再欲戰第七三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三)第三四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九)第四六三章 奔成都有人獻城第五五五章 魯肅張遼離郴縣第一七九章 阿會喃出使敵營第一二五章 滅孫夏解宛城危第一三五章 涼州軍快馬傳報第二八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七)第六一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第二三五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上)第六七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八)第四四二章 趙雲用計賺鄧賢第六二七章 兗州江東再進兵第一二九章 下戰書擇日決戰第六〇七章 關羽陣前斬顏良第五七七章 魯肅伏兵退曹純第九六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二)第九〇〇章 劉備帳中話攻城第四十一章 崔安大戰許仲康第六九〇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二)第六六五章 曹操聚衆議烏巢第七五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五)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七)第九一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一)第二三〇章 驅猛獸戰涼州軍第二十九章 孟起出手阻聯軍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三)第一七四章 再交換各回各營第八六三章 王子均抵達房陵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續)第八一〇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五)第九六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四)第三〇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第六十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五)第四三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四)第二三〇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七)第六十一章 爲情而動與美有約第九〇六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續)第九四〇章 聯軍兵至襄陽城(續)第六十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五)第六十八章 交流大會初試身手第二五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二)第一四八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六)第九六一章 徐晃滿寵到臨沅第八八七章 房陵城內衆議事第五六四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第八五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一)第六十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五)第一五六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完)第五一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二)第三十五章 涼州軍夜襲聯軍第五二二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續)第二五一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中)第三一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第一四八章 女人出戰會敵將第二四〇章 漢軍大破叛賊(中)第七五六章 戰長江甘寧敗退第四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四)第十九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完)第三三七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續)第六二五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二)第三八二章 得勝凱旋迴長安(續)第七二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一)第六四二章 子龍率軍奔晉陽第二七三章 銀坑洞孟獲設宴(續)第四二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九)第二二五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上)第七三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三)第七〇五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七)第七六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第一六五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四)第一一二章 傷蠻將雷銅取勝第五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二)第九四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一)第八八八章 房陵城內衆議事(續)第六九七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續)第一八五章 南蠻王再會楊鋒第三五〇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續)第七十三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四)第九二九章 龐柔王平夜襲營第九一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七)第三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繼攻襄平(七)第九八四章 黃忠帶兵返西陵第五四五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第四二〇章 州牧府宴請衆將第八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三)第七一八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第三二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八)第四一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九)第三四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五)第二二七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第二五七章 抽籤決定去留第四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八)第二四四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