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三)

但是那個重要嗎,真都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到時候跑了,可自己隨身攜帶着的財物,那絕對是值錢,這個其實才是重點。所以公孫康才認爲,哪怕如今這依舊亂世,可自己到時所帶的東西,還照樣兒是能讓自己和自己家人,生活好下半輩子,這也就算是可以了。至於說更多的,自己當然也想要,可是那得看以後有沒有機會,是吧。而如今呢,還是,自己要

先就是要逃離兗州軍的抓捕,這纔是最爲重要的了。不過現在,那還是繼續守城吧,只能是這樣兒啊。至於說曹操,他帶着衆人回去後,先是表揚了下所有人,當然更主要是樂進他們三個。其實他心裡也清楚,這三人,除了甘寧,其他兩個今日表現都不錯,第一次就上

去了,主要還是因爲城頭除了他公孫康之外,就沒有其他將領了。而且也真是,那遼東軍的士卒,可還是不能和之前在襄平的那一批比,所以結果,也並不出乎自己所料。確實,都是新兵多,但是在襄平的那一幫人,曹操就能給他們個六分,十分是滿分,所以這個是及格。

但是如今再看朝/鮮的這幫人,曹操最多也就給他們個四分,這都算是多的了,所以這個差距,是吧,明顯。而對於曹操來說,他自然是樂於看到這樣兒的結果,畢竟怎麼說呢,這他們守城的人馬越弱,這己方拿下朝/鮮城的代價也就越小,不是嗎。而己方傷亡越小,自然就是越好了,不就是這個道理嗎。所以如今的情況,那絕對是曹操樂於看到的,希望看到

的,而且之前在襄平,戰了那麼多時日,因爲他們遼東有三個將領,還有那麼些士卒,所以那樣兒。可如今呢,自然就不用那麼久,在他看來,十日左右,最多最多也就半個月吧,己方是必破朝/鮮,奪取樂浪!這不能說是曹操就自大自狂,在這上,他還真是沒那樣兒。

只能說如今的事實,擺在眼前,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嗎。必須要承認的,就是如此,要說此種情況,曹操再對兗州軍,對甘寧張遼他們沒點兒信心的話,那也太扯了,還不至於說那樣兒。如果說是在襄平的時候,你說曹操還不像如今這樣兒,那確實,他沒有那麼特別大特別

多的信心,這個是一點兒都不錯。當時他也不是說己方就破不了城,他對此沒信心什麼的。而是他確實也不清楚,己方到底是什麼時候才能破了襄平,能佔據遼東,這個太重要了,就是這樣兒。而兗州軍第二日的進攻,對於他們來說,確實也都是看到了不小的希望,這個可比在襄平的時候,大多了。其實襄平的話,他們也不是說就沒看到一點兒希望,但是人家那

麼多士卒在城頭守着,而且還有那麼多的城防,這卻不得不讓他們剛開始,真就沒那麼多信心。不過越往後,尤其是石全被軟禁起來了後,兗州軍是越來越佔優,從那兒開始,一路基本上就是順風順水,直到破城的那一晚。至於說這如今的朝/鮮城,那怎麼能和襄平比,

先說城池,不如襄平;城防,當然是比襄平少了;而守城的士卒呢,一樣兒是沒襄平多啊,也就是新兵的數量,在這上面,倒是真過了襄平,不過這個,真就是不過更好。所以這個時候,可以說兗州軍的所有人,要是再看不出點兒什麼來,那就別再混了,真的。怎麼說,這個時候,就他公孫康一個將領在城頭,是,他一個人,能頂得上孫平楊易倆,不過他要是

和孫平楊易石全他們三個加一起一比,那終究還是比不上的。所以襄平剛開始的時候,那可是他們三個守城,而如今朝/鮮就他公孫康一個,這他一個人,如何能比得上孫平他們三個呢,所以……甘寧自認爲,從去年來遼東,到之前的襄平,要說一直自己還算是比較幸運,確實。可唯獨是現在,實在是倒黴透了。這第一次的試探進攻,自己沒能上到城頭,那倒是

不算什麼太大事兒,可如今來看,好像這自己第一次正式進攻,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上到城頭的啊。當然他如今不是在乎面子什麼的,都已經是到這個時候了,那些真都早就不那麼重要了,他只是覺得,趕緊破了這個朝/鮮城,然後自己也好早帶兵回去啊。要不然的話,

只要一日奪取不下樂浪,這自己就得帶着己方的人馬多在這兒一日,不是嗎。本來他就不想和曹操兗州軍他們打太多交道,可一直拿不下遼東軍地盤,他是絕對不會走,也不能走,曹操更是不可能放他離開,就是這樣兒。所以如今這還要自己如何,就是抓緊進攻朝/鮮,

爭取早日破城。因此,對於甘寧來說,這上到和沒上去城頭,自然就是非常重要了,不是嗎。因此,他知道,今日怎麼說,自己就算是拼了這條老命,也得上去啊,還得讓公孫康讓遼東軍吃點兒虧,如此才行。而自己和兗州軍吃虧可不成,怎麼也得是讓他們吃虧才行。所以今日的甘寧,那和昨日,自然是不同,而且是大有不同,說是天壤之別,還不至於,可也

沒差多少了。所以城頭上壓力最大的,絕對是他公孫康。至於說遼東軍士卒他們,怎麼說呢,他們至少比自己主公,要輕鬆點兒。畢竟稱王的,不是他們,而是自己主公,所以處理也自然是處理他,和自己這些人,沒多大關係。並且他們也不是不知道,早就聽說了,那襄

平投降的士卒,最後也是被兗州軍給收編了,對於倒戈投降的,曹孟德他們可一個沒殺,所以守禦朝/鮮城的士卒,他們心裡也有底兒,這隻要自己這些人在破城的時候,一準投降,那麼就絕對是什麼事兒都沒有。至於說自己主公如何,那都不是自己這些人要去管的了,所

以……還別說,遼東軍士卒的想法,那真是太有道理了,或者更準確來說,其實還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嗎。所以說,公孫康,他絕對是壓力最大的,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如果說孫平楊易石全他們都在這兒的話,那麼他們是會僅次於公孫康,尤其是石全,那因爲他家人的事兒,所以壓力大了去了。不過如今來看,幾人可都是逃離了這個漩渦,所以還真是,比公

孫康不知道強多少。也就只有他老哥兒一個,還在這兒做着夢呢,還想着自己和兗州軍再拼一把,然後再跑。人心其實有時候就是這樣兒,就算是孫平楊易石全他們,也並非就那麼灑脫,一下就能輕易放棄他們的富貴榮華。孫平楊易他們是各自有各自的想法,石全更是爲

了自己家人,所以最後,其實他們都沒有辦法。而公孫康呢,還真是,和他們可都不一樣兒。怎麼說他都是遼東之主,是遼東軍的主公,是領袖人物,他不是說就沒想早跑。但是他覺得,自己要是真就那麼跑了,自己甘心嗎?當然不甘心,所以自己還能怎麼辦,就只能是

和兗州軍繼續死磕。最後實實在在真不行了,自己再跑。至於說那個時候還能不能順利跑了,

那就看天意了。其實這個時候,他都不認爲,說自己跑了,就能很順利,畢竟還得看老天是什麼意思。如果老天讓自己活命,那就算他兗州軍追自己到天涯海角,自己依舊是跑得了,他們是擒不住自己。可老天不幫自己的話,那麼到了什麼地方,其實都是絕人之路啊,仔細一想,還不就是這麼樣兒嗎,真是沒錯啊。和昨日沒什麼區別,依舊是張遼第一個上去了,

然後是樂進,不過甘寧因爲今日他這奮起,所以確實,之後也是上去了,雖說不容易吧,但是真上去了,所以此時公孫康是正帶着己方士卒,在城頭圍攻他呢。而張遼和樂進,自然也有遼東軍士卒圍攻他們,區別只在於有沒有將領帶着,其他的,都沒什麼大區別了,就是

如此。而公孫康對於甘寧能上來,他可是半點兒意外都沒有。對他來說,人家本事在那兒擺着呢,自己和人家,終究是不能比的啊。如果說己方有這麼一個將領,那麼沒準如今自己就落不到如此地步了,真的。但是事實就是,己方沒有,就三個三流將領,這如今還都不在

了,最後就只剩下自己這麼一個,在城頭耗着,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人家兗州軍就破了城池,到時候,自己可真是,沒有辦法,就得在之前,見勢不妙的時候,就趕緊跑,還怕人家追上,別讓人家給抓住什麼的。而如今呢,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也就是這樣兒了,沒其他的。所以今日對於甘寧上來,公孫康是沒什麼意外,而他也不像孫平幾個那樣

兒,看對方上來,擋不住了,就一下躲開遠遠的。雖說他武藝還是,不能和人家甘寧相比,可卻也沒說就怕成那樣兒。而且公孫康想法很清楚,那就是如果孫平楊易石全他們,和甘寧張遼他們一比,那就是送菜的貨,那麼說自己這兩下,帶着己方士卒的話,還是能和對方周

旋一會兒的,確實。好歹自己也是個二流的水平,可不是那三流的啊。並且,這自己要是和孫平他們一樣兒的話,那自己就敢保證,己方士氣絕對是要直線往下降,一點兒商量餘地都不會有,就是如此。所以爲了己方那本來就沒有多少的士氣,公孫康他也不得不說要硬着

頭皮往前上了,哪怕自己是有被甘寧傷到的危險,但是那也沒有辦法啊,多無奈,因爲如今只能是說和對方拼了。不過還好,還好的就是,這如今也只有他甘寧一個,需要自己對付,而張遼樂進他們,自有己方士卒圍攻。如果說他們三個都來對付自己的話,那估計最後,沒準自己就跑不了了,所以還讓公孫康能支持的,原因還是有,因此,他也沒說就怕得不行。

他是有擔心不假,可他卻是更加清楚,這都是自己所要面對的。而甘寧呢,雖說他今日表現不錯,這個絕對是可圈可點了,一點兒都沒錯。但是面對着公孫康帶着遼東軍士卒的圍攻,尤其這不過纔是第二次他們的進攻,所以也不可能說就讓兗州軍佔據所有先機。因此,這個

時候,他們雙方是一下就陷入了膠着的狀態,城頭的戰況激烈,尤其是公孫康和甘寧他們這邊兒,至於張遼樂進他們,和這邊兒比,還差點兒。其實一想,也不可能不這樣兒,因爲甘寧和兗州軍這邊兒,他們是勝在了戰力上,這個必然。可和人家城頭士卒的數量相比,那

就差遠了,所以人馬還是人家城頭的遼東軍多,這個也沒錯。因此,雙方是各有各自的優勢,有長有短。但是因爲是人家遼東軍的主場,而且這如今兗州軍滿打滿算,不過才進攻了兩日,所以佔大優勢的,還是人家遼東軍,而不是他們。因此,甘寧其實也支持不了多久了,他就得讓公孫康帶着遼東軍士卒給逼退,這一想,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他今日能上來,

其實已經就是不錯的了,畢竟他這邊兒的情況,怎麼都不能和人家張遼樂進那邊兒比,所以……不過甘寧還不是第一個被逼退的,依舊是樂進第一個下去的,然後是張遼,最後纔是甘寧,誰讓他也是最後一個上來的呢,所以這個時間上,確實是不同啊。曹操依舊是在他們

上到一次城頭,然後被逼退後,讓士卒鳴金了。別看今日是正式進攻,但是顯然,曹操沒那麼着急,對他來說,這己方破城,是不在於一朝一夕。

第七五九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完)第四七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一)第二十三章 馬孟起決意興兵第一二七章 爲大計李儒入京第五五〇章 馬孟起出城單挑第一三一章 三日後兩軍決戰第三七一章 李稚然兵髮長安第二一五章 南蠻王率軍決戰第四〇二章 張公祺獻城投降第八六一章 馬孟起意取襄陽第三章 論大勢父子對話第二八六章 時機至董卓入京第四七一章 吳班夜歸成都城第一八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一)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六)第五七八章 高順夜攻敵軍營第三二三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續)第四四三章 趙雲城頭說雷銅第一四二章 遇埋伏漢軍初敗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五)第九六三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完)第七三七章 新野城公子求計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到谷城第三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九)第四五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四)第四四五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第五六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二)第一九六章 三英闖營欲入城第八六二章 德容府中批二將第三三一章 張濟叔侄至汜水第四五二章 子龍帳中詢敵情第五五二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第四二四章 客廳馬超宴衆人第一八六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三)第一〇二章 崔安取勝孟優退第八十八章 遼東軍拒敵遼水第一九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六)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六九一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三)第三七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六)第一六四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七)第一四五章 馬孟起揮兵北上第八六五章 樂文謙立軍令狀第三七八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完)第二八八章 鮑允誠勸說袁王第七一九章 涼州軍大營問詢第六四四章 攻城戰子龍出手第四十七章 得情報五雄出招第四九一章 回辰陽得見主公第三八八章 孟起信使至南鄭第三四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二)第一九二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續)第二二六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九)第七十七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一)第九九七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二)第二八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八)第九八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四)第七〇一章 江陵城劉備擺宴第六六三章 謀士夜入敵軍營第三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九)第一〇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四)第五〇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〇)第八十一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五)第七〇一章 悍卒受阻高邑城第一三三章 趙弘軍精銳攻城第八九五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續)第四三五章 涪縣城請君入甕第七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四)第二十九章 幽州地張飛出現第三七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九)第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六)第六二九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完)第一七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三)第四十三章 官道上孟起戰山賊第四一六章 涼州軍撤離三江(續)第四十六章 馬超聚衆設計謀第二三二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第五四八章 敗將退走回辰陽(續)第四四五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第三四八章 歸隴縣大才來投第四七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九)第四一一章 劉焉亡兵入南鄭第二六九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四)第九九一章 聯軍初戰西陵城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七)第六〇二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第八三九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六)第五九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一)第一九四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續)第二八六章 時機至董卓入京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六)第六五五章 說趙睿謀取晉陽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戰退聯軍第三八七章 賈詡張鬆到長安(續)第三〇二章 赴青州收編人馬(中)第五三一章 馬超五人回長安(三)第九十五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 (七)第一九六章 中軍帳再會楊鋒第八七二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續)第三七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