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六)

說實話,涼州軍不過就是沒破城,也不是什麼大敗而回,這個對他們來說,心裡不爽肯定有,可要想他們像馬岱那樣兒,那真是還不會,這個肯定是。畢竟馬岱他纔是帶兵攻城的那個,可崔安和胡車兒卻不是啊,一點兒沒有好吧。所以說等兩人大吃大喝上後,基本上就不多想了,也就馬岱那個性格的,而且還是當事人,他是多想了不少,還真是憋屈啊,可卻也

沒辦法,不過卻連帶着就他老哥兒一個沒吃好喝好了。但是對此,他都不在乎,這吃喝什麼的也不是說就沒有,平時雖說吃不到喝不到這麼樣兒,可說實話,己方伙食還不錯,尤其是當將軍的,那都沒問題。所以說他可不像崔安還有胡車兒他們那樣兒,這個也是一點兒不

錯。可雖說如此,這卻也是沒改變他這想法和心情什麼的,但是馬超他們都知道,別看馬岱這個時候是這樣兒,可時間長了,其實也就好了,畢竟其人不是說就一點兒不懂調節什麼的,那個他馬岱還是知道的。怎麼說其人雖說不是一流將領,可也沒差太多,這個肯定是,

所以……馬超是帶兵在西陵休整,這一休就不知道要多少時日了,調兵的事兒,他還沒那麼着急,不過是在到西陵第二日,他才讓士卒帶着自己的親筆信離開了。馬超這次沒調長安的人馬,是直接讓襄陽黃忠出兵八萬,等到了西陵這兒,加上之前的殘兵,就是十萬人馬,他就不相信還破不了蘄春。對方增兵這個可能性不大,馬超就是如此認爲的。當然了,這個

也不是絕對,只能說是機率大小,就是這樣兒。反正這個時候,馬超就覺得機率很小,但是卻不代表沒有,這個肯定是。當然了,就憑他對孫策的瞭解來說,確實,就和自己之前所想那樣兒,他孫伯符也就指望着他們守住一次,可沒想過說就一定要死守着蘄春不放,那樣

兒對他們來說,也不都是好處不是?這個肯定如此啊,當然對己方來說,也沒太多好處,畢竟對方是佔據城池,是防守的一方,而己方纔是攻城的那個,這個是一點兒不假。當然了,己方不管他們增兵不增兵,都是要全力以赴破城的,這一點,江東軍上下可都知道,確實如

此啊。襄陽,州牧府,黃忠是收到了自己主公的親筆信,這個和軍令是一樣兒,沒太大區別。他是早知道己方雖說是收回來邾縣和鄂縣,但是在蘄春那兒,還是被江東軍給阻截住了,這個他都知道。說實話,這黃忠從己方南下的時候,他就已經是預料到了,己方是能拿下邾縣還有鄂縣不假,畢竟那兩個地方守禦力量還差點兒,但是到了蘄春,基本上就要不行了。

那地方不光是江東軍人馬多,更有周泰那樣兒的大將在那兒守着,黃忠覺得就算是自己帶兵去攻城,都未必能佔到什麼好處,所以就更不用說是馬岱其人了。這個可不是他看不起馬岱,實在是事實在那兒擺着呢,馬岱本事可不如他這個老將,哪怕黃忠都這個年紀了,但是

基本上各個方面,馬岱卻還都是不如他的,這個可真是。但是馬超不可能說讓他這個州牧帶兵攻城,那還真是不會,至少這個時候是不會了,以後那不一定,那也是以後的事兒了,暫時的話,那確實是沒有。而如今既然是自己主公的親自信,這讓從襄陽這兒在出兵八萬過去,說實話,這襄陽再過去八萬,具體不是襄陽這兒的人馬,是南郡這兒的,過去八萬人,

可就不剩下多少人了。不過雖說如此,既然都是自己主公的軍令,那麼就只能是執行,而自己兒子沒在這兒,還得親自讓他再來襄陽,再讓他帶兵離開。這個絕對不是黃忠任人唯親,就必須讓自己兒子帶兵什麼的,那還真不是,主要是實在這襄陽也是沒什麼合適的人,黃忠自己不能去,那麼在南郡,除了武安國,就只有黃敘了,而前者是有守禦江陵的重任,不能

輕易離開,所以說就自由黃敘是最合適了。真是,這要是讓一個普通的三流將領,那麼對方是不可能帶着八萬人馬,還沒什麼大問題的。要說這三流將領,給他個一萬兩萬的話,那都多說了,超過這個數字,那麼對方可統帥不了,這個黃忠還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兒子的話,

還算是可以,八萬人馬,沒太大問題。你要讓他統帥八十萬是不行,但是八萬嗎,黃忠知道,還是可以的。所以說也只能是讓他去,自己不能去,武安國也不能去,那麼就剩下他一個了,這個也沒辦法。要是在南陽的話,那龐德和李恢都可以,龐德不能去,那麼李恢就沒

問題,這個不像南郡。在黃忠看來,南陽那兒龐德和李恢,他們兩人裡怎麼都有人能走得開,不像是自己南郡這兒,至少自己和武安國都不行。畢竟自己是州牧,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是不能輕動的。武安國守着江陵,這個必須要說,別看江東軍現在是佔着江夏蘄春,可長沙還有桂陽,那依舊是在江東軍手裡。這桂陽就先不用說了,畢竟和南郡不挨着,距離還不近,

但是那長沙可就在南郡的東南,兩個郡挨着,所以說江陵要防範長沙來的敵軍,這個肯定是不能離開人的,就這麼簡單。而南陽的話,那就沒這樣兒了,至少如今的兗州軍也好,是江東軍也罷,他們都不會去南陽,這點黃忠很清楚,確實。所以說其實怎麼龐德和李恢至少

都有一個人能走開,而南郡這兒,至少黃忠和武安國他們,那是真心走不開,就是這樣兒。所以說就只有也只能是黃敘帶兵去了,這個黃忠也沒辦法,他不是任人唯親,第一次的話,他可能還有點兒這個意思在裡。畢竟是讓自己主公見見自己兒子,也是對他不錯,可之後的

話,他就沒這個意思了,這個真是一點兒沒錯,畢竟見都見過了是吧,所以……黃敘是收到了自己父親的調令,至於說書信什麼的,黃忠是基本上不會給他兒子寫的。在荊州,這他們父子倆就是上下級的關係,而黃忠從來都不會假公濟私什麼的,他召黃敘過去,從來也都是公事,沒一次是私事兒,這個黃敘實在是太清楚了。最多也就是過年的時候,纔有幾日是

黃忠暫時放下公事,而在家裡,這就是私事兒了。而其他時候,那還真沒有。雖說黃敘不太清楚自己父親找自己再去襄陽做什麼,不過估計也就是那麼幾件事兒,不會是有其他的了,這個也確實。所以他接到了自己父親軍令,就直接北上襄陽了,雖說黃忠是沒說什麼事兒,

可是黃敘也多少猜到了一點兒,那就是調兵去西陵的事兒。畢竟這蘄春己方受阻,最後敗退回來,黃敘也是知道了,雖說他知道的比較晚,但是如今來看,這自己主公要真是從襄陽調兵的話,那不正好就是現在嗎,所以這個也確實……而黃敘還知道的是,這帶兵的人選,除了自己的話,在南郡這兒,那確實是沒有更合適的了,這個也是實實在在沒錯的,確實……

所以說他也是猜到了不少,這個真是,畢竟黃敘還是有那麼點兒頭腦的,這個可一點兒沒錯,真是如此。畢竟其人這年輕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病中渡過了,而武藝什麼的,他可真是沒有繼承其父的那些,不過在這智計謀略上面,雖說肯定也不是謀士水平,可這點絕對是要超過其父的,這個一點兒不假。黃忠那麼大年紀了,六十出頭兒,雖說這其人是沒什麼頭腦

謀略不假,可終究是活了那麼大年紀,經驗什麼的,那可是多了去了,所以說這人活得久了,知道的懂得的,也確實是不少。因此,哪怕其人頭腦再如何,可也不是一般般的將領所能比的,這個可真是,就看馬超把荊州都交給其人,就不難看出來一二了,這個肯定是啊。

可以說比黃忠還有頭腦的有謀略的,那在涼州軍中還有不少,可綜合起來的話,還就只是其人最適合在這兒,因此馬超給他安排在荊州了,這個他覺得是一點兒都沒錯,沒問題啊,真是。而黃敘在謀略上能超過其父,那真是可以說就不一般了,這個肯定是,超過不少人啊。

黃敘到了襄陽後,黃忠和他一說主公的軍令,黃敘是都明白了。這黃忠哪怕是會客廳沒什麼人,他也依舊是上級對下級的口吻,而不是父子之間的。其實也是,黃忠是屬於老一派的代表,這個確實不錯,他雖說不是什麼文士,絕對沒那麼迂腐,更不是不知道變通。可說實話,在絕大多數的事兒上,他還是依舊比較傳統的,這個一點兒不假。就像如今說馬超的軍

令,他就絕對不會以當父親的口吻去命令自己兒子如何如何,而就是以上級,一個州牧,對待下級的,給他傳令,如此……而黃敘可以說對這個實在是太瞭解了,這個真是,所以他也沒什麼奇怪的,不能接受的,他實在是太習慣了,真的。如果說哪一日黃忠傳令不如此作

態了,黃敘纔會覺得不正常了,真的,但是如今這樣兒,可確確實實是再正常不過了,真的。當然了,他心裡也是想了,自己帶兵八萬去西陵,這對自己來說,也算是不錯。這自己之前也是沒什麼事兒,一切還算是太平。雖說南郡和長沙挨着不假,可那地方進攻的話,第

一站不會到自己守着的縣城來就是了,所以說自己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這個真是,所以……黃敘到了襄陽之後,黃忠給他安排好了,就在這兒休息一個晚上,然後就帶兵離開。他不是說那麼着急,主要是自己主公那兒,多少還是快點兒爲好,黃忠是這麼感覺的。怎麼說呢,這黃敘這邊兒畢竟是自己從其他地方給他調到了襄陽,這就幾日,然後他再帶兵過去,

這又是幾日,所以說這到西陵的話,其實不會太早了,這個黃忠很清楚。而自己主公想什麼時候去蘄春,那是他的事兒,可自己這邊兒,那速度可不能慢啊,這個肯定是,所以……已經是慢了,畢竟之前黃敘是從其他地方來襄陽的,而不是就一直都在這兒,那還沒有,這

個確實如此。可黃忠也知道,自己主公其實沒那麼着急,真說起來,更着急的,那是崔安還有馬岱他們,或者也包括了孫策幾個,這個都是很有可能。不過這裡肯定是沒有自己主公,也沒有奉孝先生就是了。憑藉黃忠對他們的瞭解來說,他覺得就是如此。而且這所謂是人老

成精啊,這他少有是真不知道不明白的看不出來的,真是。至少這些東西,黃忠他還是知道的,確實。一大早,黃敘就帶兵離開了襄陽,黃忠是帶着在襄陽的所有官員前來相送。這個確實不是送自己兒子,不是一個父親去送兒子,而是州牧送走了手下將領,就是如此。黃忠倒是也想當一個不錯的父親,可他卻知道,這自己先是自己主公的手下,然後纔是一個父

親,就是如此。說起來當初要是沒自己主公的話,如今自己這個父親估計都做不成了,真是,哪還能有今日?所以說他是對馬超對涼州軍死忠的一個,這個是一點兒沒錯,連帶着他兒子基本上也都這樣兒了,這個還真是。黃敘他武藝是沒繼承他父親的,這個真是,可他那

個脾氣性格,基本上就和他父親也沒大區別,除了年齡上之外,其他方面,那可真是太多太多相似的,甚至就是一樣兒的了,確實如此。

第五十一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六)第六九〇章 兗州軍進駐黎陽第一四五章 馬孟起揮兵北上第三八六章 逼迫楊任詐沔陽(續)第六八四章 江陵城馬超出招第二二〇章 韓文約收攏三方第四八四章 涼州軍三攻作唐(續)第二四六章 帶來再赴八納洞(續)第八十三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七)第一五九章 崔鴻追憶當年事第八七〇章 司隸兗州軍退兵第八四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九)第六七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八)第七八八章 子義負傷戰襄陽第八六六章 副將計謀房陵城第四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七)第四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雒縣(續)第四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八)第八四二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九)第四二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六)第九十八章 禺同山奇襲取勝第二四三章 韓文約兵敗遭擒第二十一章 聯軍再戰安陸城第七十二章 兗州軍兵進遼東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三)第四十五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第一一二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四)第五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二)第九十二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四)第七八二章 孫伯符帳中問詢(續)第四二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六)第四〇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六)第一五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六)第一三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九)第十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八)第二十一章 張飛帶兵退西陽第九五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二)第九一九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第三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三)第八〇七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續)第二〇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五)第五三〇章 涼州軍二攻酉陽第二二〇章 韓文約收攏三方第八一六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續)第五一一章 馬超過府說杜畿第三七五章 涼州軍火燒藤甲第一七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第二九〇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續)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一)第一九〇章 南蠻王帶兵折返第五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二)第一五四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第八七〇章 司隸兗州軍退兵第四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四)第三〇五章 馬孟起曹操擺宴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第四九〇 孫策質璽借人馬(續)第二三八章 孟起再臨三江城第七七三章 諸葛亮緩兵之計第四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八)第三〇五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上)第八十三章 王伉暢言盜匪事第一五五章 陳到帶人赴青州第八一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二)第九五六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完)第一〇〇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三)第二二五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上)第七一二章 馬超衆人入無極第五〇四章 長安衆臣欲求和第九九〇章 江東軍趁夜退兵第七二六章 兩謀士親赴癭陶第七一一章 兵臨無極獻城忙第九七五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續)第四九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三)第一七二章 馬孟起返還雒陽第四四三章 趙雲城頭說雷銅第八二七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四)第二六四章 漢軍大戰羌兵(中)第二三三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下)第一三一章 三日後兩軍決戰第九七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九)第五四八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三)第二七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一)第三八七章 賈馬演戲賺鬼卒第八九一章 涼州軍欲往房陵第六〇三章 滿寵長安見馬超第四三三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續)第四四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第三一四章 崔安岔路追帶來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四)第八八二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續)第八四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三)第五〇八章 決定遷都回雒陽第三八二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七一〇章 諫言主公議分兵第七六四章 劉備軍受阻江陵第五七二章 曹操帶兵進徐州第三十八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二)第四三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