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七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九)

上到馬超和他家人,下到一個普通士卒和他家人,所以說這人太多了,比兗州軍比江東軍的人都多,這個真是沒錯。所以說馬超也是想了,自己有這麼多人幫襯,算是大勢了,這天下最後還不都是己方的?不是的話,那都沒道理啊,真的。而如今來看的話,都是按照自己想法走的,哪怕曹操都稱王了,可自己也沒甘心落後,並且不得不說,他那麼做了,其實也

算是在自己所料之中,不過就是沒想過是那麼早,這個真是。歷史上的話,馬超是記不住具體什麼時候了,可肯定不是這個時候曹操當的魏王就是了,只能說是比這個晚,不會早就沒錯,這個確實如此,自己還是瞭解的,所以說這個事兒確實是提前了。不過馬超早已是見

怪不怪了。畢竟從當初自己來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個東漢末年和歷史上的終究是不同的,這個一點兒沒錯。都有南華、童淵那樣兒的超出世界的武力,所以說這個終究和自己所瞭解的不一樣兒的。尤其是自己還來了,所以說這歷史最後變成什麼樣兒,其實都可能,畢

竟是吧……因此,還是那話,對於曹操稱王,馬超是覺得提前了,可他並非就接受不了,畢竟馬超是早就知道了,歷史上就是如此,曹操早晚要那樣兒!不過就是比歷史早了而已,自己也沒什麼大意外,不過確實,是有那麼點兒出乎了自己所料,這個肯定是。怎麼說都比自己所瞭解的還早了,而且這個時候馬超是知道了,曹操爲什麼從一開始就進攻冀州,其實

他肯定知道手下人的意思,這個他們就是想要曹操稱王,所以說爲了把大本營最後放到鄴城,冀州的攻略戰,尤其是趙國到他們兗州軍手裡,這個就尤爲重要了,肯定是啊。畢竟馬超清楚,自己要是他曹操的話,最後肯定也得是那麼做。除非說是不要鄴城了,放棄了那個

地方,依舊是在許都,這個就看曹操/他們是如何想法了。不過馬超還不知道的是,爲什麼一開始的時候,曹操就算是佔了趙國,可最後又沒有派兵守禦,這個其地還是讓己方給奪回來了。這個馬超可不認爲兗州軍是沒有人馬了,要說豫州的人馬不好輕動,兗州的話,已

經是用了那麼多人,可就像如今這樣兒,不是還有青州的人馬嘛,可是曹操卻依舊沒動,這個馬超也只能是認爲,當初確實是沒有人讓曹操稱王,而他是知道手下蠢蠢欲動,早已有了那個意思,但是自己不主動說出來,還得是等着衆人給他建議……所以說就有了之前那樣兒,結果等衆人建議,曹操拍板兒的時候,他就下定決心要佔趙國了,就像如今這樣兒。馬

超不敢說自己所想就百分百正確,都對,可應該是八/九不離十吧,估計也就是這樣兒了,真相差不多吧,要不你怎麼解釋?只能是這樣兒,還有別的原因?真那樣兒的話,馬超就不太清楚了,反正他所能想到的,其實就是如此。當然了,這個肯定不是絕對的,也許是其他

因素,就造成了當初曹操是那樣兒,而如今又是不得不如此,所以……不過不管到底是因爲什麼,之前曹操是那麼做了,己方還費勁收回了失地,而如今的話,是收不回來了,自己可沒有和兗州軍在冀州死磕的想法,那麼做要得不償失,爲了一個趙國,對自己對己方來說,那自然是不值得的,確實。如果說爲了整個冀州,那麼再動兵沒什麼,可就一個趙國,還是

不夠啊,不行。對馬超來說,還是那話,如果說兗州軍和上次一樣兒的話,最後還是到了鉅鹿,那麼馬超就不會再在長安坐着了,是一定要親自帶兵再去冀州的,這個肯定如此。所以說曹操/他和兗州軍都沒那樣兒,那麼馬超也是,他不會出兵冀州,這個肯定是,符合他

的性格作風。一個趙國,別說是一個趙國,就算是再加上安平的話,也未必就能讓他如何。

除非說是那三個郡(國),才真會讓馬超動容。常山、鉅鹿和中山,這纔是馬超在冀州必須要保住的地盤兒,而不是趙國和安平,真心是沒有可比性,確實如此。如果換成是前面所提的那三個郡(國),曹操兗州軍都去攻城了的話,那麼馬超確實也就坐不住了,但是現在

是無所謂,對他來說如此。對涼州軍衆人來說,有的人,那確實是心裡不爽,這個肯定是。但是自己主公都無所謂了,不出兵了,那麼被佔也就佔吧,反正對方放在那兒那麼多人馬,己方就算是去,至少也得十五萬差不多那樣兒,和對方對壘就爲了拿回一個對己方來說沒那

麼重要的一個郡,這個怎麼說怎麼都是得不償失啊,真的。所以說他們有不爽歸不爽,可還是能理解自己主公,這個也沒錯。確實,這個趙國,哪怕再加上一個安平,還是不能和常山、鉅鹿還有中山這三個郡(國)比的。這個不光是在馬超眼裡如此,就算是涼州軍衆人,應該說幾乎是所有人也都是這麼看的,確實如此,這個馬超都知道,他也清楚,就是這樣兒。

所以說哪怕馬超是沒說帶兵,也沒讓人再去進攻,可卻也是,沒人多說什麼,還是都知道自己主公的想法。並且這如今曹操稱王,之後自己主公也緊隨其後,孫策一樣兒是不甘示弱,三人三個異姓王,這個時候涼州軍都是在歡慶的時候,也沒幾個想着戰事什麼的。說實話,

戰事總是會有的,這個他們都清楚。現在自己主公不會不去進攻冀州,那無非就是在等着機會,等時機一到,冀州可未必能頂得住己方的兵鋒,這個真是。不是涼州軍衆人吹,這己方要是滅了兗州軍,未必就不能,只是那樣兒的話,己方基本上也是沒什麼人了,這個也就

是實際情況,只能說最後也許是便宜了江東軍,那麼己方是一定要把他們和兗州軍一起滅掉,那樣兒纔算最好。可那樣兒的話,最後是要便宜異族,己方沒人馬了,拿什麼去頂住異族的進攻?傻子都知道找機會,如果說中原大地上再也沒有能和異族相抗的人馬,那麼涼州軍衆人都覺得自己是罪人,真的,畢竟他們是深受馬超的影響,都對異族沒半點兒好看法,

所以……這些年哪怕大戰是沒有,可小摩擦總是有的,己方也沒說佔大便宜,對方當然也沒有,這個還是不錯。至於說江東軍,他們基本上是沒有異族的威脅,就算是把山越算在內了,可他們對江東軍威脅還不是那麼大,畢竟江東軍這兩年的實力可是增加了些,而山越的

話,他們還比不上江東軍。至於說兗州軍,一個幽州,確實是怎麼都繞不開異族,而曹操對異族的態度,還是比較強硬的。他雖說也是和異族沒有大戰,可必須承認,他可比當年公孫瓚還要強,至於說劉虞就更不行了,其人懷柔政策,對異族還是比較和平的。之後公孫度都比他強,不過曹操比他們做得都要好點兒,這個馬超還是知道的,所以說如今就這麼個情

況。曹操對異族的態度,雖說他沒馬超那種認知,這個確實不錯,畢竟後者是沒經歷過不假,可聽過的看過的資料,那可是多了去了,這個遠不是前者所能比的。可哪怕如此,曹操雖說沒覺得異族就是頭號大敵,心腹大患,可他一直都是防備着對方,這個肯定是沒錯。他們是有合作,也是有齷齪,這個馬超太清楚了。要說孫策是摸不着北方的異族,他就想和他

們交易,都沒太大可能。以前還沒和兗州軍聯盟的時候,戰馬都得是從遼東買,走海路。當然也有那麼點兒是從幷州和涼州買的,不過確實,一匹比一匹貴,這個一點兒沒錯。而直等到他們江東和兗州軍聯盟了之後,有一部分就是曹操賣給他們的了,這個馬超都知道。涼

州軍的話,是不賣給兗州軍和江東軍戰馬的,這個一點兒不錯。可架不住有的人挺而走險什麼的,馬超也就當是沒看着,這個那話所說不錯,什麼叫“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時候太過計較,他覺得還是沒意思。在馬超看來,你從自己這兒買了戰馬,那是可以,可

一路上回兗州軍或者江東軍的地盤兒,你有本事不讓那些山賊給你劫了,那你就算是有本事,對這樣兒的事兒,馬超就當是沒看見,之後你是賣給兗州軍還是江東軍,那隨便你,這個沒什麼,反正也不是太多。應該說不管是涼州還是幷州,出產的戰馬,大多還是被涼州軍用了,哪怕就算是差點兒的馬,做不了戰馬的,馬超最後也都便宜賣給老百姓了,有些百姓

還是很需要的。而就對自己地盤,做不了戰馬的,馬超是賣便宜不少。可對兗州軍和江東軍,雖說不是特別貴,可該掙的錢,馬超也是從來沒少過,這個也都沒錯。而涼州軍所賣的戰馬,對兗州軍和江東軍是有很大的限制,但是做不了戰馬的,這個就沒什麼限制了。而兗

州軍還有江東軍,那是怎麼都不會用的,就算是買回去,也不會去做戰馬,這個馬超太清楚了,曹操和孫策得多傻×,才能用那種馬當戰馬?要是那樣兒還都好了,真的,那樣兒的話,己方騎兵和他們怎麼戰,最後都是己方贏啊,一點兒不差。不過曹操兗州軍一方,因爲

有幽州,所以說戰馬其實不那麼缺,真正最缺戰馬的是江東軍,這個一直都是。首先兗州軍和江東軍是盟友不假,可在戰馬這個問題上,曹操是能賣給他們,可不會特別多,畢竟第一他們自己還需要,第二就是江東軍名爲盟友,可實際上還是敵對,所以說兗州軍一方賣給江東軍戰馬自然一樣兒是有限制,這個肯定是。不過哪怕如此,孫策江東軍卻還得和兗州軍

交易很多,然後纔是涼州和幷州的戰馬,那個就要靠着江東的世家大族和一些富商巨賈了,前者不用說了,後者的話,那能倒賣戰馬的商人,多少都是有實力的,尤其還是亂世中,這個一點兒不錯。所以別看是商人,可哪怕就如孫策這樣兒三分天下的諸侯,如今都當吳王了,

這他都不敢小看了那些人,真的。畢竟沒點兒實力,從涼州從幷州到江東,一路上早被吃的渣兒都不剩了,所以說這都得是有實力才行,沒實力那也只能是呵呵了。從涼州到江東,至少要經過兩個州,最後才能進揚州,雖說司隸和豫州如今是涼州軍和兗州軍的大本營,相

對來說,什麼山賊之類的肯定少,這個是不錯。但是同樣兒,因爲是馬超還有曹操的大本營,所以你一路走來,那肯定不會讓你有太多武裝力量,這個也是一點兒不錯。充其量一百來人,那都是多的了。而且重要的郡縣,你根本就過不去,這不可能讓你進去。畢竟你不屬於本地的,屬於敵對來的,所以……從幷州到揚州也是差不多,最近的路都是要經過司隸到

豫州,最後再進揚州,所以說孫策太清楚了,這個你沒實力沒那個運氣的話,真就是最後估計是骨頭渣滓都沒了。因此,這能做戰馬生意的,尤其是從涼州、幷州販賣過來戰馬的,那除了世家大族外,其他人也都是個頂個有實力啊,真是一點兒不錯。雖說肯定是不能和三

分天下的諸侯比,可在這亂世中也算是能有那麼一席之地,至少做個戰馬生意,絕對也是盆滿鉢滿,這就是亂世營生,你膽量有實力有運氣,就可以。

第四五二章 子龍帳中詢敵情第三六一章 馬超巡視工匠營第九一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六)第七三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三)第八七一章 北上江夏再進攻第四八二章 曹孟德派兵荊州第四八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一)第九〇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三)第五六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二)第一二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第七十五章 賣藝葬父馬超幫忙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四)第一百零八章 馬超夜襲敵營第五四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一)第二六七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二)第一九五章 千里救師返涼州第五十六章 糜太公算計馬超第三三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三)第八九八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四戰聯軍第七七〇章 兗州軍半途中伏(續)第四六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六)第四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二)第五三四章 徐晃伏兵殺董承第二七七章 謀士計破燒當(十)第一八三章 韓約孤身入賊營第九二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二)第十六章 馬良到達蘄春城第八一九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續)第五六二章 漢室宗親終正名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一六八章 陸伯言提醒馬超第八〇七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九)第五五三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續)第九七八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二)第四一八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第五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九)第八十六章 公孫屍身送襄平第七四〇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續)第十五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四)第八六六章 馬超帶兵到襄陽第一三二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一)第九四七章 襄陽城四面被圍第三一一章 祝融夫人見馬超第八五六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四)第四〇三章 兩洞主打開寨門第三三三章 李儒趁夜訪孫堅第五八七章 兩師弟遊說師兄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三)第九六七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第五十五章 糜家女爲己見父第五二七章 敗軍之將返辰陽第二四五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七)第六五二章 曹孟德兵臨雄關第一四五章 馬孟起揮兵北上第九二八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續)第三六六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完)第四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四)第九七二章 賞罰分明戰事了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九)第三二三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續)第四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一)第三八六章 涼州軍又攻三江第六六一章 聯軍鏖戰臨湘城第三八五章 兀突骨急見孟獲第四八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九)第七二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一)第十一章 雲中城馬超入伍第一七八章 福達生擒楊鋒子第三七〇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六)第四七一章 吳班夜歸成都城第八四五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一)第一九一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四)第九〇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八)第二八二章 何遂高聚衆密議第五一五章 假文丑詐開城門第二五二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四)第七一四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六)第一二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四)第七七八章 黃漢升無意玄德第八一七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完)第七一八章 胡軫帶兵返江陵(續)第三六四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完)第二三二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第五四七章 涼州軍佔據懷縣第七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第一三三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二)第四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九)第六四一章 孟起帶兵入太原第九四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第二三二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一)第七〇六章 孟德帳中會人才(完)第二三二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中)第七〇一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三)第七二九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完)第五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完)第七〇六章 江陵城敗後再戰第一一五章 曹操兵進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