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完)·

對凌操父子來說,這個身份是改變不了了,凌操就是老子,而淩統就是兒子。反正這輩子肯定就這樣兒了,那可是不錯。所以說作爲兒子的淩統,更多的還得是聽自己老子的話,那也是沒錯。哪怕現在還那麼叛逆,可就和凌操所想那樣兒,如今的情況就是大多時候淩統還是能按照凌操所說的那麼去做的,改變什麼的,可以。此時的淩統終於是回到了番禺,這個

自己走時候,還帶了五千援軍去中宿,但是這回來,就自己一個人,確實,這個有不少諷刺啊,真的。不過對凌操來說,一切還都預料到了,可不是。他從自己兒子帶兵離開的時候,就已經想了,好的結果是自己兒子自己回來,這就算是不錯了。畢竟那樣兒是說明了他什麼

事兒也沒有,就是。一切都很好,士卒那些,那不是一個什麼大事兒,真的。自己主公既然是讓周公瑾帶了十萬人馬過來,說實話就不怕損失什麼。而且也確實,你帶過來的,基本上就帶不回去了,就是那樣兒啊,所以說還指望什麼?至少凌操都不會多想了,自己兒子如

今就自己回來,其實挺好,真的。至少是說明他什麼事兒都沒有,就是好事兒,哪怕己方都全軍覆沒了,可那不是意料當中的,所以……確實,別說就只是一個縣城的人馬,就那一萬人,就算是整個南海郡的人馬都全軍覆沒了,凌操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反而覺得那是正常的。可自己兒子,那真是不能有事兒啊,自己可就那麼一個兒子,這個也是。沒了就真沒有

了,所以……凌操是非常重視自己兒子,畢竟他就淩統這麼一個兒子,還要靠着他傳家呢。老百姓的俗話,那就是要靠着自己這個獨苗傳宗接代呢,那真是。對他來說,這自己兒子要真沒了,自己可就絕後了,可不是嗎。所以說凌操不可能不重視自己兒子啊,這個也實在是

沒太好的辦法了,只能說讓自己兒子去中宿城,而且他自己,淩統的話,他也是非常想去那兒。因此,凌操這個當老子的,就只能說同意自己兒子的想法,讓他去了,而且他也是,想着讓自己兒子去更好,那沒錯。畢竟這個對淩統和己方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那確實是。

那是,自己兒子去了更好,肯定沒錯,所以說就替換中宿那兒的主將。這個是必須的,也也是應該的。不光說是凌操父子那麼看,就算是其他人,其實也都差不多那麼樣兒的想法。至少你去問中宿之前的主將,他確實是沒什麼意見,都同意了,對他來說,其實都是好事兒,那是。畢竟你都不能保證自己在涼州軍的猛攻之下什麼事兒沒有,而之後自己逃跑的時候能

不被對方追上,能保證嗎?保證不了,那麼自己不守着那地方,其實最好,真的。確實,畢竟不是誰都能跑得了,那不是絕對的。淩統那樣兒的是可以,但是換成一個三流武將,看看最後到底行不行?反正淩統是沒問題了,但是要換成還是之前那個守禦在中宿城的主將,

他的話,那真是不一定啊。就是,支持時日沒有淩統強,那麼最後到底還能不能跑了,跑了之後不被人給擒住,這個纔是重點。淩統是沒什麼事兒,人家守住時日長,然後撤退也不會被人給擒住,比自己那可不是強多了。之前的主將心裡可沒底兒,所以說凌操一下令換人,淩統一來,他是巴不得走,那真是。其人和孫博不同,至少後者的話,他確實是不想被換掉。

就是,想法不同,而且情況也不一樣兒。畢竟中宿城是第一戰,涼州軍怎麼也得打好,那是。這個一想也都沒錯,那可是涼州軍來交州的第一次的第一戰啊。那可以說不重視都不可能,就己方也是一樣兒,更得那樣兒了,確實。所以說沒什麼本事的,就躲開了,挺好,淩統願意上,就讓他上吧。就是,有人想去,那不是好事兒,自己本事不夠,那麼躲開了正好。

所以說中宿的主將和孫博不同,對方聽了凌操下令,淩統過來接替他,他是樂不得清閒,這個也真是。雖說抵擋涼州軍,多少還能有點兒功勞,但是那樣兒有生命危險的功勞,他覺得自己不要也罷,真的。要是動動手就能得到的話,那自然好,可顯然,沒那麼輕鬆容易啊,

就是。所以說他是在淩統到了之後,自己就跑了,去了其他地方。揚州他是不敢回去,畢竟如今南海郡還都沒陷落呢,要是整個郡都沒了,他自然也就跑回揚州去了,那是沒錯。可這個時候,那確實是不行啊,這個一點兒沒錯,他都知道自己要是在這個時候回揚州,那麼

後果是什麼。所以說其人可不敢回去,那還以後再說吧,這個時候最好的就是先躲一陣再說,等整個南海郡都陷落了,再回揚州!所以這個主將也不傻,自然是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保住小命兒最重要啊,那是。其他的都沒這個重要,你連命都沒了,那麼別的也不用多說了,就是。那個肯定是最基本的,就是。其他的,沒那基本的,其他的也說不來。所以這個也是,

還是保命要緊,因此,那個主將離開了中宿就躲藏了起來,這個確實也不錯。而凌操和淩統,他們也不會管,別說他們不知道,沒那麼清楚,就算是知道了,也確實是不會管,這個也正常。畢竟對方不是什麼玩忽職守,既然是已經讓淩統替換了對方,那麼自然對方上哪兒

去,只要不是投敵,在凌操父子看來,那其實都無所謂了,確實。凌操是南海太守不假,但是他既然沒說讓其人上哪去,那麼對方去哪兒,他其實都不管了,這個沒錯。當然了,如果說他有下令,說讓對方上哪去,那麼對方自然會遵循命令,這個肯定是,因爲是太守軍令

啊。確實,雖說在江東軍最好使的肯定是孫策的軍令,畢竟其人才是當主公做老大的說。但是一個太守的軍令,照樣兒是能命令一個縣城的主將,那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話說在大漢來講,一個太守還是很大的官兒,這個從來都是。尤其是生逢亂世,那太守更是不小的權力了,主要是有兵權啊,這個才最重要。確實,東漢末年的太守,那都有兵權,有實力,可

真是。確實,當然官職越大的,基本上就更有權,比如說刺史和州牧,真正有權的,那肯定不是太守能比的。就馬超、曹操還有孫策,他們不也都是先從比較基層的大漢官員,到了之後的太守、州牧、三公,之後曹操稱公,馬超和孫策沒有,不過他們三人現在是都稱王了,

不過曹操在司空之後他也是當了丞相,那時候馬超是大將軍,現在也是,朝廷給的承認的,不是凉王。而孫策也是,那時候是太尉,現在也是,朝廷承認的都是這個,不承認的,他自己封的是吳王,和馬超一樣兒。所以說不管是朝廷認可的,還是他們自封的,三人在爲臣子這上面,確實就已經是到頭兒了。尤其是曹操,他可是朝廷認可的,天子下了詔書的魏王,

這確實是到頭兒了,再往上就稱帝了。馬超和孫策他們也是到頭兒了,三公啊,大將軍和太尉,所以這個他們自己是自封了王,這個朝廷不承認,可你有實力,老百姓認可就行了。那是,說到底還是實力的事兒,不錯。這個就是那樣兒,你有實力,別說就當個什麼王了,就算是稱帝,總是比袁術強多了,甚至乾脆就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就是。所以說稱帝都行,

那麼就當個異姓王,真心是沒什麼太大事兒,真的。歷史上的曹操,他不就那樣兒。而劉備的話,其人不是實力,而是他姓劉,這個很重要。可以說和曹操一比,曹操稱王了,那麼劉備再稱王,朝廷不認可的,可他姓劉啊,稱王后老百姓認可,那就足夠了。而如今,不是

歷史那樣兒,曹操稱王不是實力,雖說也有那麼點兒因素在裡,可不是絕對的,畢竟兗州軍的實力可不如涼州軍啊。而他們稱王,那完全就是因爲朝廷的認可,哪怕都知道是天子不願意下的詔書,可實際上,那詔書就那麼寫的,就那麼出來了,所以說曹操是朝廷認可的魏

王。反而是馬超涼州軍一方,他們纔是靠着己方的實力跟風的,而是朝廷不承認的,就是。不過涼州軍終究有實力,兗州軍他們是有名兒,可到了江東軍那兒,真就是什麼都沒有。他們是實力不如涼州軍,名兒更不如兗州軍,所以就真是純跟風兒了,不想落後兩軍啊。就是,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那純粹是跟風兒,一點兒沒錯。你說兗州軍,人家那是正式的,有詔書,

實力也沒說就比涼州軍弱多少。而人家涼州軍,純粹就是實力了,實力強的說,別說是稱王了,就算是稱帝,其實也不是不行。可江東軍呢,他們真就沒什麼了,要實力沒實力,更沒有天子,沒掌控朝廷啊,就是。所以說曹操和兗州軍他們很有意見,可卻沒多說什麼,那

是。畢竟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安定團結,這個纔是更重要的,而稱王和這個一比,其實還差着,真的。但是顯然曹操和兗州軍,他們已經是記下來孫策和江東軍惹他們這一次的事兒了,而裂痕是早已有了,並且還是補不上的,那確實是沒有辦法,所以說到最後的話……

這個肯定是,那沒辦法。畢竟要真有那好辦法的話,孫策和江東軍他們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把和兗州軍的裂痕給補上。可確實,什麼都不好使啊,這個就沒辦法了。如今也只能說,補不上的裂痕,就不要讓它再擴大了,那就比什麼都好,真的。所以說這個也是,他們的想法就是如此了。而兗州軍的話,曹操/他們雖說也都清楚明白,可一樣兒沒好辦法,並且他

們和孫策和江東軍都不同。至少曹操和兗州軍是沒想着主動去補上這個裂痕,那確實都沒有啊。也就是江東軍,這個是他們需要的,而卻不是兗州軍需要的。對,還是那話,是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需要兗州軍,而不是後者需要前者。對兗州軍他們來說,江東軍被滅了,不過

就是天下少了幾分的力量對付涼州軍,就是這樣兒。對兗州軍來說,是有損失不假,可不代表他們就一點兒都接受不了,那個還是可以的,沒錯。畢竟在真保不住江東軍的時候,那麼曹操和兗州軍,就只能說是在背後也給江東軍一刀了,這個肯定是,不要懷疑什麼,必然。

所以說那個纔是兗州軍,確實,他們不是非常需要對方,確實並非就必須要有江東軍不可,那都不那樣兒。可反過來說,確實,在孫策在江東軍他們那兒,反而真是沒兗州軍不行。沒他們幫忙,甚至對方和涼州軍一起來滅他們了,那麼他們是徹底擋不住,真是。這個他們是連涼州軍都擋不住呢,就更別說是涼州軍和兗州軍了,就是。他們要說還能擋住一方的話,

那麼很大的可能,機率大的是兗州軍,而不是涼州軍啊。而且到時候的話,兩軍投入的那也是不一樣兒的,這個也沒錯。確實,怎麼都得是涼州軍投入更多,而兗州軍的話,怎麼也不會說超過對方,他們都比涼州軍少啊,就是。但是不管怎麼說,只要他們兩軍真都進攻己

方了,那麼己方就徹底是沒希望了,守不住啊,沒辦法。但不管怎麼說,他們還是,一直都在努力去改變,那是。

第三一九章 帶來解說自己事第三四五章 追董卓馬超援手第三七一章 孟子敬帶兵回營第五九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第三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二)第一六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第六五四章 郭嘉出言勸敵將第五六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八)第六五七章 涼州軍苦戰江陵第三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第八八一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第八七五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四)第九七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三)第三五五章 三人組終見孟獲第二五七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二)第三四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二)第五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六)第五十九章 涼州軍決戰聯軍第二〇五章 孟獲帳中訓孟優第二四七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續)第六七二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五)第八六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第三一九章 帶來解說自己事第八七八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完)第三一七章 汜水關華雄挑戰第一九五章 南蠻軍再次敗退第八四九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續)第五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四)第四十七章 得情報五雄出招第七四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四)第七十八章 曹操處罰董元代第九〇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四)第八九二章 王子均領兵攻城第二七〇章 謀士計破燒當(三)第三一三章 帶來無奈掐戰馬第八七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七)第二一八章 作交換欲再深入第二四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三三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七)第二七六章 謀士計破燒當(九)第九三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第四五一章 趙雲領兵赴郪縣第二九〇章 呂布逞威雒陽城第三五二章 馬超兵出三江城第九五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八)第三七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七)第七〇九章 攻關戰雄關激烈(續)第三八八章 馬孟起聚衆再議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八)第九一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九)第五九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三)第七四九章 許都亂荀彧平叛第六四七章 張繡桂陽做太守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出兵攻城第十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八)第六三〇章 攻縣城作戰不力第八一七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完)第四四〇章 戰綿竹連日敗退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整軍募兵第四一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三)第四八〇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續)第一二七章 爲大計李儒入京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奔赴冀州(一)第九五五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續)第二四三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五)第六〇六章 顏良罵陣鬥徐晃第六五四章 郭嘉出言勸敵將第二一八章 作交換欲再深入第六〇三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續)第三十四章 兩局勝崔馬用武第七九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二)第一四六章 馬孟起再宴衆人第二七六章 謀士計破燒當(九)第九十一章 爲報仇十八子離去第九六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一)第一二七章 爲大計李儒入京第八七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六)第八四三章 劉備帶兵赴泉陵第八七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二)第二六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完)第三五一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第九〇五章 楊任押糧到房陵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二三九章 孟獲祝融說孟優第四七四章 孟起問詢郭奉孝第二四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四)第八二一章 函谷戰報傳江陵第三五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五)第六四七章 聯軍受阻臨湘城第九二四章 房陵城依舊對峙第四一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二)第八九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五)第二二七章 進攻三江城受阻第五六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二)第九八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七)第四一〇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完)第七二六章 兩謀士親赴癭陶第二一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一〇六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續)第六二九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