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

父子倆自然都清楚,別說己方了,主力是己方士卒,就算是馬超涼州軍他們,主力一樣兒是他們那八萬多人馬,而不是那幾個將領。那不錯,士卒纔是絕對的主力,這個還是那話,沒有主將,光有士卒的話,未必就勝不了。可要是沒有士卒,就光有幾個主將,哪怕都呂布那樣兒的,說實話,也破不了城池,真的。畢竟這個還得說是看士卒,因此,看凌操父子,

他們知道自己兩人加一起,那是比馬岱要強那麼點兒,可確實,真就起不到決定性作用,這個真是。要是說靠着武將,那麼兩人加一起超過了馬岱,要真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倒是好了,可顯然不是,還得靠士卒,就是啊。要是不靠士卒的話,都是武將的事兒,那麼都上一

流大將得了,馬超涼州軍那邊兒的一流大將多,最後沒準能很快就一統天下了。不過那顯然做夢,甚至說夢都夢不到,真的。武將是需要不假,可在戰事中,並非就一定能起到決定性作用,那是。不排除,有時候確實,武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個不假,是有那個時候。

可真說起來,那樣兒的情況一共有幾次?所以還得是靠着兩軍的士卒,他們纔是決定性作用。因此,士卒的多寡,自然就是很重要。而士卒的戰力,那更不用說了。多少情況下,兗州軍和江東軍人馬都和涼州軍一樣兒,甚至聯合之下,都超過了對方。但是最後依舊是涼州軍贏了,這個就不得不說明問題,那是。絕對是說涼州軍的戰力強啊,要不然的話,不是那

樣兒,絕對不是。戰力不強,比兗州軍和江東軍都弱的話,估計現在涼州軍都不知道要敗多少次了,真的。那他們絕對不會是兗州軍和江東軍的對手,那是。這個時候是好在他們戰力最強,說是天下第一也沒錯。所以說如今這麼個情況,戰力強啊,那就是優勢,還不是小

優勢,是挺大的。不錯,因爲涼州軍有優勢啊,所以說就都沒問題。對付兗州軍和江東軍,就算是對付他們聯合,涼州軍照樣兒是能勝利,這個就得說是他們士卒的戰力,要沒那麼強的戰力,也就沒有現在的涼州軍。沒他們這個實力,更沒他們這樣兒的勢力。不過因爲這個

戰力,馬超所投入的錢糧物資,那可多了去了。不是說你士卒徵到的時候就比人家強,那絕對沒有。真要說起來,在北方的徵兵,可能總體上,確實是要超過南方的,這個是,總體的戰力。所以說馬超涼州軍和曹操兗州軍,他們徵兵到手,就比江東軍要強那麼點兒。不過就涼州軍和兗州軍一比的話,他們不說一模一樣,可也差不多少,這個也是。畢竟更多的都

是北方的人馬,尤其是兗州軍,基本上都是。而涼州軍的話,肯定不全是,就益州都有一堆人呢,徵兵來的。而荊州也有點兒,確實,這兩個州就不是北方的了,是南方的啊。所以說涼州軍主力是北方的士卒不假,可一樣兒是有不少的南方士卒,那肯定是。但是到了兗州

軍那兒,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北方士卒,不錯。畢竟徐州真算起來,那地方應該是屬於北方。當然了,曹操兗州軍在那兒徵兵最少,這個也沒辦法,實在也是他們有顧慮,而當地百姓的話,對參軍加入到兗州軍也沒那麼積極,這個也真是。畢竟徐州真說起來,那地方除了說曹操讓兗州軍屠戮了一下外,黃巾之亂,諸侯混戰,對那地方的影響還真是沒那麼大,確實啊。

這個真是,所以說就因爲曹操讓兗州軍士卒屠殺徐州百姓,所以那地方徵兵和其他州郡確實不同,沒辦法。如果說兗州軍當初沒那麼做的話,那麼確實,和現在不一樣兒啊,但是這個都早成歷史了,就是改變不了了。如果說能改變的話,曹操/他第一個就會想着去改變。要說其人不後悔不假,但是說一樣兒想要改變徐州百姓的想法,那是。不後悔當初那麼做了,

可如今要是能改變徐州百姓想法的話,曹操確實不會吝嗇,這個肯定是。畢竟什麼纔是給他和兗州軍的利益更多,這個可以想到。別說其人是奸雄了,那個性格作風,就算是換成馬超和孫策那樣兒的,他們也會那麼做,正常。所以更不用說是曹操了,那肯定是啊。當年的

事兒,就那樣兒了,要是再來一次的話,他知道自己還得那麼下令,肯定是,不會改變什麼。但是曹操自己也清楚,自己確實,也是不想讓徐州百姓對自己和兗州軍有那麼多看法,這個肯定不是什麼好事兒,那真心不好,都不好。所以說能改變的話,這個還是改了好啊,

就是。那沒錯,可惜就是改變不了,在曹操和兗州軍看來,那是沒什麼好的。反而馬超涼州軍和孫策江東軍,他們確實,是覺得都不錯,可不是。就是,還是那話,對一方有利的,那麼自然就是對那兩方沒什麼好處,那麼放過來說也是,所以就那樣兒,正常。因此,曹操不想看到的,對他們沒什麼好處的,反而是馬超,也得加上孫策,是他們想看到的,確實。

別看孫策江東軍早和兗州軍聯合了,那是不假,甚至說還得靠着他們不少,可歸根結底,他們終究是敵對,如果說涼州軍被滅,假設一下,那麼之後就是兗州軍和江東軍爭天下了,因此,本來江東軍就最弱,從根本上來說,孫策是不願看到曹操兗州軍更強的,這個是。他

是希望對方能死保他們,而變得更強,這個其實現在就可以了。和兗州軍比,他們確實是更希望己方變強,肯定是啊。所以說曹操改變不了徐州那民心太多,那麼第一就是馬超樂於看到的,以後要征伐徐州的話,對己方是有利的啊,那是。然後就是孫策也樂於看到,更多,

他覺得是好事兒,真的。說起來他第一的重任,就是保住己方,而兗州軍的強大與否,和保住己方,沒有絕對直接的關係。說白了就是,兗州軍再強,不代表他們就一定保住己方,這個不是。當然了,他們強的話,對戰事有好處,那也不錯。但是孫策從根本上想,其實還是不想讓兗州軍越來越強,那不是。孫策那邊兒,和馬超雖說不都一樣兒,可根本那還是沒

錯的。而徐州就那樣兒了,曹操覺得自己如今做得也是不錯,但確實是改變不了根本,這個就沒辦法了。涼州軍回了大營,不到一日後,馬超是再一次讓己方進攻番禺,結果這次是異常激烈,對兩軍來說,廝殺慘烈,不是之前那時候能比的,甚至就是中宿城和四會那兩個

縣的戰事,也比不過。兩軍大戰,那確實是拼了。對凌操父子來說,己方士卒戰力不行,那麼自己父子倆肯定是早就拼了,要不能守住幾日?他們是,不指望守住時日太多,可也得說差不多吧,因此這個肯定也是,父子倆爲了守住時日多點兒,爲了讓涼州軍傷亡更多,那在城頭兒,和馬岱戰,帶着己方士卒,也是和涼州軍他們拼了。別看江東軍戰力不行,可在

傷亡一定程度下,確實也是一樣兒逼退了涼州軍,也可以說他們做得可以了,那是。不過他們肯定不希望己方傷亡那麼多,確實。所以說也算是知道,很清楚,都瞭解,這己方可守不住幾日了,半個月?也就那樣兒了吧,畢竟己方三萬五千人,確實是不少,所以這個……如果說就守住半個月的話,凌操父子絕對不會認爲多,反而還覺得少點兒。不過不管如何,

自己父子倆盡力就好,那是。畢竟盡力了的話,那麼最後到底如何結果,其實不是那麼重要了,真的。對他們來說,遇到了涼州軍,就是碰到了高人啊,這個絕對不能錯過了,所以……士卒的情況,他們改變不了,就只能說是自己父子倆盡力了,那是。和孫博沒什麼關係,哪

怕其人還在番禺,可不會讓他上,就到時候跑的時候拉上他就好了,沒錯。畢竟讓他留在了番禺,凌操覺得自己跑的時候,自然也會帶上他,很正常。孫博雖說是個三流將領不假,但卻也不是士卒能比的。而且其人的身份,也造成了凌操不可能說不拉上其人,這個還得是。

所以說這個也是,不讓其人上,可跑的時候,那確實是不能落下他啊,那是。別說其人的身份了,就說是自己父子倆留他在番禺的,凌操父子也不能說那麼做。這個不讓他上,不讓其人在城頭兒和涼州軍戰,然後跑的時候還不拉上孫博,不管別人如何,至少凌操父子,他們可真做不出來那樣兒的事兒啊,真的。當然了,也許換成其他人,有人真就能。不過也會

有人,跑的時候能通知他,這個肯定是。至於說什麼都不說的,有,可太少。畢竟別說是留下了孫博,對其他人來說,其人那個身份,他們更看重,沒錯。不管說是普通將領,還是說孫策的嫡系,他們沒幾個人說真就把自己主公一個親族給扔下的,真心沒幾個啊。有,可

一共能有幾個?而凌操父子,他們肯定不是了。對兩人來說,可以不讓孫博上,他就算是上去了,也沒什麼大用。反而還得讓涼州軍讓馬超他們笑話,真的。不過當兩人要撤退的時候,是必須要告訴其人的,還得拉上他一起跑,就是如此,這個肯定是這樣兒啊,所以說……

從哪個方面來說,凌操父子都不會說放棄了孫博,故意不告訴其人什麼的。當然了,他們其實更清楚,對方的話,在自己父子倆撤退的時候,甚至很大可能都不用自己父子倆去通知,他就知道了,那是。其人是個三流將領不假,可是傻子嗎?顯然不是,非但不傻,還有點兒頭腦,這個凌操父子倆可都知道。因此,他們覺得也許是不用自己父子倆說什麼,孫博就早

知道了,也正常。他們雖說不知道那話,所謂是“秦檜還有仨朋友”呢,確實,這個意思他們自然都明白。要說其人在番禺這兒沒一個眼線,可能嗎?雖說不會多,可也絕對不會少得可憐。多了凌操父子不敢說,可十個左右,他們覺得還可能的。別看孫博就只是個三流武

將,可其人終究是自己主公的親族,就這麼一個身份,想給其人溜鬚拍馬的士卒,其實多了去了。他自然不會發展所有人都成爲自己的眼線,但是十個左右,那還是沒問題的。關鍵是到了那時候,他的眼線還能剩下幾個?這個確實是不好說,剩下一個都行,就怕全軍覆沒

了,沒有了。確實,剩下一個的話,那麼那個士卒未必能真就去告訴孫博,可機率還是不小。雖說是冒着不小的風險,但是能得到的,其實也不少了,真的。畢竟其人是個三流將領不假,可終究是自己主公的親族,那是。你一個普通小士卒,和一個將領交好,哪怕對方就只是個三流將領,但是就以身份來說,就不是你能比得上的,那是。而對士卒來說,冒着點

兒風險不假,可逃跑的時候,是怎麼都會路過孫博住處的,因此,不過是順路,關鍵就只是耽誤點兒時間,不過風險和你得到的,確實是成正比,那沒錯。而且你要想明白,這個必須清楚,如果說你活下來的,最後也跑了,而不告訴孫博的話,那麼後果你自己必須要承擔,

這個一點兒沒錯。而你一個小士卒,說起來如何能跟一個三流武將,並且還是孫策的親族鬥?好點兒的話,你成個逃兵,而不好……

第七二一章 關雲長對戰趙子龍第二一七章 再遭擒蠻軍再敗(續)第二八六章 時機至董卓入京第四一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七)第一八八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一)第六十一章 孫伯符戰崔福達第一三六章 黃巾副將中計第九六四章 攻羅縣韓陳守城第三八五章 逼迫楊任詐沔陽第五四〇章 關羽投效暫歸曹第六六九章 張儁乂無奈投曹第一三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三)第七六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一)第七七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一)第三四二章 汜水關聯軍鏖戰第二九七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續)第四一六章 武安國登關激戰第九八五章 李典帶兵到邾縣第三四八章 歸隴縣大才來投第九三一章 龐王退兵返房陵第五十一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六)第四九六章 涼州軍一戰零陽第二十一章 張飛帶兵退西陽第四九三章 魏延帶兵奔零陽第五十章 審俘虜惡有惡報第六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一)第七一七章 兗州軍破平陽城第六一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七)第六六一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一)第三八六章 涼州軍又攻三江第二六五章 漢軍大戰羌兵(下)第一〇七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三)第三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四)第一六五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完)第九六七章 陳生異心反羅縣第七六四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完)第四四九章 攻城器械今顯威第六三〇章 攻縣城作戰不力第九九八章 到襄陽接手防務第四七七章 魏文長帶兵救援第四六一章 三日後進兵武陵第四五六章 鬥將勝最後一局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第六八一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四)第三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第七五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五)第八二六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三)第四〇〇章 謀南鄭再出一計第七十一章 家中對飲郭馬大醉第五一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九)第七四〇章 雙方合作攻敵城第一四〇章 辭別離伯符東歸第五十二章 糜府內重大發現第九六四章 攻羅縣韓陳守城第一七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第四三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三)第三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第二七七章 謀士計破燒當(十)第七十六章 南陽宛城孟起開方第二四二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四)第九二五章 曹真拜訪魯子敬(完)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五)第四九八章 涼州軍再戰零陽第九四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九)第五二九章 涼州軍一攻酉陽第二一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一一七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完)第六七四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七)第九四六章 兗州軍繼戰臨沅(續)第六二六章 新器械戰場揚威第七七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三)第十二章 九原谷張楊交底第四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七)第三六八章 糜貞馬超說劉氏第二六三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續)第七四七章 得消息各方反應(續)第四六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一)第六〇九章 納諫言得見張遼第九五〇章 徐晃夜襲聯軍營第四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八)第六九六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八)第十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第六三四章 軍陣前兩人對話第七五四章 徐庶算計江陵城第五一六章 曹操帶兵入司隸第三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一)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五)第二一〇章 襲叛賊漢軍取勝(下)第二九八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完)第六三三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三)第一七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六)第一七三章 兗州軍再到襄平第四八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一)第七三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六)第一一七章 孫文臺欲戰波才第三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四)第九十章 馬超崔安奔益州第六〇六章 江陵城處罰大將第五一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九)第一七九章 阿會喃出使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