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京畿震盪

洛陽。東漢京畿。

自漢靈帝建寧元年(168年)登基以來,外戚與宦官的鬥爭便一發不可收拾。最早爲竇太后、竇武與曹節、王甫相爭。當時靈帝幼小,乃至竇太后執政,因此竇氏一族權傾朝野。後又複用陳蕃,大小政務均由陳蕃參與定奪,大力起用黨錮之禍中受挫士子,使士子得之希望,紛紛出世進入朝廷議事壓制宦官。而宦官曹節通過靈帝乳孃及太后身邊侍女大獻殷勤,逐步獲取太后信任,與士子相庭對峙。士子欲剷除閹宦,但由於事情敗露,反被宦官騙出靈帝發動政變,致使竇武、陳蕃等爲首士子全部落難慘遭殺害。

熹(音xi)平元年既公元172年,太后母親病亡導致太后也憂鬱過度去世。之後宦官一直把持朝政,讓年少的靈帝自小生長在陰影之中,心理承受敏感脆弱。而宦官把握了這種心理,不斷製造各種謀反、叛亂假象迷惑,士子也被冠以黨人之稱。第二次黨錮之禍形成。

外戚被剷除之後,黨人也紛紛自危,或隱或潛,逃離京畿危地。

而宦官本爲殘缺之人,心理不能以正常視之,他們的扭曲人格和強烈的報復心理讓整個朝廷乃至天子統治的天下都暗無天日。

當宦官左右皇帝把持朝政後,只要對他們不滿的,不是流放下獄,就是丟官卸職,更甚者死無全屍,全家滅族,手段歹毒殘忍萬分。

迫於宦官勢大,本沒有固定的的中常侍也由原來的四人也逐步增加爲十二人,世人以“十常侍”稱之。後來不僅他們受賞封侯,親人兄弟父子也被派往各地州郡爲官,可以說一手遮天。

正是由於這樣的朝廷無能、昏暗,各地貪污、兼併遍佈,就連日漸成長的靈帝自己也大行賣官之道,豪取財富,大肆建造裸遊館、流香渠、宮中市、賣官店等,目的只有一個——縱情玩樂。

大將軍府。

愁眉不展的大將軍何進何遂高正會同手下衆謀士相商:“諸位都說說天子究竟打算立誰爲太子?這可事關我們周身利益,進望賜之。”

滿廳謀士衆頭篡動,交頭接耳。

靈帝共有二子,長子辯乃何皇后所生,次子爲王美人所生名協。但靈帝嫌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爲人主”,喜次子協,多寵愛。眼下靈帝自思在世不久,急欲立嗣,後又未免協勢孤,親手組建了西園八尉,警備京城、皇宮,任命“壯健而有武略”的小黃門蹇(音jian)碩爲上軍校尉,統帥這支軍隊。

見衆人只顧交談,卻無一人上前答話,何進大怒:“汝等皆自詡大才,豈能爲一決策所困惑?相談甚久,怎無一人回吾?”

正滿腔怒火之際,一身材偉岸,英俊威武之人邁出,拿眼一觀,正是西園八校尉的中軍校尉袁紹。此時的袁紹在全身的盔甲下更彰顯軍人氣質:“回稟大將軍,自古以來,立嗣皆爲嫡長子,這是天經地義之事,豈能因喜愛而擅改之。而今天子不僅欲立次子協爲太子,就連以前的小黃門蹇(音jian)碩也被提升至上軍校尉來制肘吾等,再不行反戈一擊,怕吾等往後也難逃一死。”

正商議時,忽聞內侍傳旨天資駕崩歸天,進只好起身拜祭。時年中平六年四月。

當行經宮門,路遇司馬潘隱:“大將軍急急去往何處?”

進曰:“天子架崩昇天進當去憑弔祭奠。”

“萬萬不可!聽聞宮內刀劍行走之聲,怕有禍事,近來蹇碩頻頻密見聖上,怕是想立協爲太子,然不除將軍,此事難成,聖上現已歸天庭,故此次拜祭,恐危機重重。”

何進大驚,慌忙從側門退出宮外急奔將軍府。

“還等什麼,先殺進去滅了蹇碩再說。”謀士之一咆哮。

“不妥不妥!殺了天子心腹,當謀逆之罪也!”另一人爭辯道。

兩廂爭執不休時,門房通傳何皇后急事相召。何進當下再不猶豫,下令道:“本初快快進宮擒拿蹇碩,免生變數,吾當稟明太后指派內侍襄助……”

“謹尊大將軍令。”袁紹抱拳轉身離去佈置。

待袁紹領命而去後,何進也不停歇,急往後宮何皇后處奔去。

“稟太后,大將軍求見。”一年幼內侍唱道。

“喧!”榻前珠簾後傳出清脆之聲。

何進疾步閃進,大叫:“太后救我!妹妹救我!”

“何事如此驚慌,哥哥坐下細細道來。”雍容華貴的何皇后端坐席後,擡頭舉手間揮灑自如,就連眼下靈帝歸天也從容不迫,鎮定自如,不愧乃鳩殺劉協之母王美人之人。

何進強壓內心情緒,深吸口氣,緩緩落座太后對前道:“聖上本欲立協爲太子,廢嫡立庶,大勃常理,嫌某礙事,故預先除之。聽聞今上軍校尉蹇碩受天子遺命謀進,怕拜祭之時即進身首異處之際,好在消息走漏,進才得脫一死。望妹妹救救哥哥一命啊!”話落,淚如雨下,神情淒涼,一幅大難臨頭模樣,拜頭就跪。

太后伸手一攔,面容不動的回道:“哥哥休驚,待仔細相商應對。”

當袁紹率領手下軍士匆忙趕至宮內大門,迎頭撞來一人,細細打量下發覺乃太后身邊黃門令,正待問話,對方已搶先上前小聲說道:“蹇碩已死與花陰下,大局已控。”

袁紹大喜,遂帶兵退出宮外。

隔日,靈帝大喪,文武百官競相出庭。不久內侍傳旨宣詔:立太子劉辯爲帝,即漢少帝,協爲陳留王。何皇后以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何進與袁紹叔父太尉袁隗輔政,同錄尚書事,承擔軍國政事。

靈帝逝後,大將軍何進進而掌控朝政,左右決斷,引起內侍宦官的極度憤恨,雙方勢成水火。而撫養皇子劉協長大的董皇后也暗自積蓄實力,等待時機,不想何進爲掌握權勢,獨大何氏,聯合太后再次鳩殺董皇后於後宮之中,對外騙稱乃憂死,天下大憤,不附何氏。

眼看何進勢大,時任司隸校尉的袁紹力勸大將軍何進:“往前外戚竇武也預謀誅殺內侍,但事機不密,導致泄漏反受其害,現將軍高居帝舅之位,手下兵強馬壯,將吏皆爲忠勇名士,兼以將軍馬首是瞻盡力效命,正是天賜於良機也,何不舉臂高呼,一舉掃除閹宦禍害,亂臣賊子得而誅之,行名垂後世之壯舉!”

一席話,說得何進神情愉悅,煥發神光。試想出身屠夫世家的何進,幾時遙想過高座朝堂之顛,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而今,這都不再是夢。

於是,何進進宮尋找太后相商,然太后不許。何進本爲無能之輩,見太后反對,不敢違背。事後假想:“或只誅殺幾個罪惡昭彰之輩?”

袁紹勸之:“宦官皆來內宮,親近天子,傳達詔令不可不防,如不一網打盡,必將貽患無窮。況怕謀議之事外露,將軍爲何不早下決斷?事久生變,恐晚遭殃。如欲擔心勢大,不妨相召智謀之士及各路英豪爲己所用,共謀之。”

何進猶豫不決,袁紹再表:“吾觀還可調集四方猛將豪傑,領兵開往京城,對太后進行兵諫。”

何進兩眼精光閃爍,正猶豫間,然另一相貌不凡白面無鬚之武將也越衆而出道:“操不贊同本初看法,誠然閹宦不除,怕終成心頭大患,然宦官之禍,古皆有之,若欲治罪,當誅首惡,只需一獄史足已,何必相召外兵。”此人正是被大賢許劭許子將評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初爲濟南相,後爲典軍校尉的曹操曹孟德。

謀士主薄陳琳、尚書侍郎鄭泰也上前反對諫阻。

不納,孤意行之,何進覺袁紹這個主意不錯,隨後下令召幷州牧董卓帶軍進京,又派部下王匡、騎都尉鮑信回家鄉募兵。手下謀臣皆明董卓乃虎狼之輩,早有不臣之心,皆冒死勸阻。未果,大衆散其一半,名士大儒鄭泰等也遠遁。

四方兵起,京師震動,何太后欲感到事態嚴重。私放宦官回家。宦官們着慌惶惶然若喪家之犬,一起去叩求何進恕罪。袁紹在旁再三勸何進乘此機會殺掉他們,但何進還是放走他們。袁紹很不甘心,寫信通知州郡,詐稱是何進的意思命令逮捕宦官的親屬入獄。

然消息再次外泄,當十常侍張讓、趙忠等輩得知,立馬聯繫何進之弟何苗,重金賄賂邀其告之太后此事。何苗因妹之故得以顯貴,早年官至河南尹。中平四年,破滎陽黃巾亂軍,得拜車騎將軍,封濟陽侯。他素不與兄何進同心,當下同意進宮稟告太后。

遂後太后相信內侍之說召進進宮,何進也思再勸太后,陳琳等再行勸阻,奈何進執意不聽欣然而去。袁紹、曹操等緊隨身後,不過被內侍以藉口受阻於宮門之外,行至嘉德殿何進被甲士團團圍住,砍爲兩段。臨死之際還被閹宦大罵“屠沽小輩”,可笑至極。

反觀受阻宮外之人,聽聞裡面動靜,皆大呼:“恭請大將軍上車”。不想進之頭顱被人自高牆後仍出,衆人悲怒,紛紛擎出隨身寶劍、佩刀殺進宮門,遇上宦官,不論官職大小、年紀老少,皆使其身首兩處,死無全屍。想殘缺之人手無餘力,一時之間皇宮之中人人自危,抱頭鼠竄,火光沖天,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動亂不止。

第51節 赤壁之戰(三十九)第36節 揮手告別第9節 徵冀州第3節 曹軍追襲戰第1節 大轉移第11節 野火燎原(下)第6節 千里走單騎(一)第12節 吾乃泰山賊第9節 千里走單騎(四)第62節 赤壁之戰(五十)第10節 野火燎原(中)第5節 官渡血戰(上)第53節 赤壁之戰(四十一)第12節 荊州吾來啦(上)第45節 赤壁之戰(三十三)第4節 董卓之死(一)第22節 力敵千軍(中)重要通告第6節 大陰謀(上)第3節 袁紹稱霸(一)第9節 曹操擊袁術第30節 赤壁之戰(十八)第59節 赤壁之戰(四十七)第3節 第一戰第15節 赤壁之戰(三)第38節 赤壁之戰(二十六)第2節 住院祝賀第6節 大陰謀(上)第3節 商量人物簡介不定期根據人物出場更新第8節 袁紹稱霸(六)第10節 征討四郡(十)第7節 曹操色狼也第28節 七進七出(五)第4節 一鼓作氣祝賀請假第6節 官渡血戰(中)第4節 袁紹稱霸(二)第7節 訪司馬第25節 七進七出(二)第3節 第一戰第2節 住院第6節 再訪司馬第19節 哀兵必勝第36節 赤壁之戰(二十四)第10節 新生的希望第2節 磐河激戰第8節 大陰謀(下)第29節 赤壁之戰(十七)第6節 尋良才第2節 劉玄德造反第36節 揮手告別第4節 袁紹稱霸(二)第9節 最後的決定第26節 七進七出(三)第35節 赤壁之戰(二十三)第9節 最後的決定第8節 千里走單騎(三)第9節 最後的決定第8節 惡典韋之死第9節 野火燎原(上)第6節 漢獻帝東遷第11節 征討四郡(十一)第68節 赤壁之戰(五十六)第5節 穿越第7節 訪司馬第11節 兄弟齊相聚第3節 白馬之戰第2節 董卓進京第9節 最後的決定第71節 赤壁之戰(五十九)第6節 再訪司馬第8節 人事令第3節 商量第2節 戰魏延第8節 袁紹稱霸(六)第12節 征討四郡(十二)第13節 赤壁之戰(一)第10節 呂奉先敗亡(上)第5節 易京烏龜殼第20節 赤壁之戰(八)第12節 征討四郡(十二)第8節 人事令第30節 赤壁之戰(十八)第33節 赤壁之戰(二十一)第7節 官渡血戰(下)第44節 赤壁之戰(三十二)請假第5節 穿越第3節 商量第16節 血染徵袍(上)第34節 赤壁之戰(二十二)第3節 袁紹稱霸(一)第9節 征討四郡(九)第11節 襄陽陷落第43節 赤壁之戰(三十一)第56節 赤壁之戰(四十四)第24節 七進七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