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

帶着親兵在城內繼續前行,不多時,來到了睢州城最好的國營大酒店,便是時人所稱的葵丘驛。

不過王爭現在心底在想着別的事,並沒有在這裡久留,直接穿過雄偉的鎮襄樓,沿着城內東西通衢繼續西行,來到過街而立的兩座巍峨的袁尚書大石牌坊下,這石坊的主人就是前登萊巡撫袁可立。

王爭也曾聽聞過袁青天的種種事蹟傳聞,心中尊敬,竟是下馬對大石坊拜了再拜,口裡還唸唸有詞的說着什麼。

隨行衆人見安東候此舉,皆是指指點點,互相傳揚,原本擔憂的心思也去了三分,百姓和親兵都是跟在後面一同參拜。

袁可立是前兵部尚書,這讓當地人很是自豪,見到安東候對袁公如此尊敬,百姓們連帶着對整個山東軍都有些好感。

說起來期間倒是有個小插曲,王爭下馬的時候,被綁在後面的劉良佐冷哼一聲,臉上全是鄙夷,說什麼全是裝腔作勢。

不過這話得到了周圍百姓的一致反對,要不是親兵攔着,怕劉良佐就會橫屍當場,不過親兵同樣沒有叫這賊人好過,直接大力踹出一腳。

劉良佐吃痛,回頭看看後面羣情激奮的百姓和山東軍兵士,當下也是大驚失色,還從沒見到百姓和官兵站在一邊,連忙跟着拜了三拜。

這睢州城,經過壬午年李自成的黃水和兵燹之亂,也只有袁可立的尚書府第因地勢稍高尚稱規模,史書稱之爲“睢人甲第”。

其子袁樞以大梁兵巡道兼河南參政的身份在此開府辦公,官居三品,由於袁樞辦公謹慎有爲,從不趨炎附勢,他父親袁可立、祖父袁淮也因此贈官至光祿大夫太子太保,

父子兩代人,皆堪稱當世青天,的確令睢州人感到榮耀了一番。

今日王爭率大軍前來平亂,經過袁氏石坊對其三拜,並且下馬以示尊敬,一樣讓睢州人對這位安東侯爺生出些許愛戴之情。

王爭在此停留一陣,等到董有銀、鄧黑子、黃陽和高亮等人陸續趕來的時候,看見自家侯爺如此模樣,當然不敢怠慢,趕緊跟着下馬參拜。

話說這袁可立的“三世司馬”和“宮保尚書”二石坊,也是睢州城一大名器,單說這匾額最上方刻有明崇禎皇帝親筆御書的“玉音”二字,而那“玉”字中間的一點偏點在了右上方,亦爲古今之一大奇觀。

石坊兩邊書“四朝元老、五世恩榮”字樣,中間坊額是袁可立祖、父三世的恩誥功名,文曰:“誥贈資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袁永康、誥贈資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袁淮、特授資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袁可立”。

字爲袁可立的同年書法大家董其昌親筆,字體流暢秀逸,大可尺餘見方,而紀事匾爲當今南都大學士禮部尚書孟津王鐸所書。

領銜督造這大石牌坊工程的便是前京營總督李國禎和袁可立的門生杞縣狀元劉理順,說起來,袁氏雖不如孔府,但也算是名滿半個天下。

這個時候,在石坊周圍一名身穿白色衣衫的文人笑着說道:

“素聞安東候兇惡狠毒,麾下山東兵馬視同虎狼,今日一見,盡皆虛言。”

董有銀正想習慣性的發話,但忽然想到什麼,最後卻是一聲不吭,衆人只等王爭親自上前,頗有趣味的說道:

“在下王爭,敢請教閣下大名。”

“不敢。”看見王爭如此恭敬,那白衫文人似乎有些驚異,連道不敢,拱手回禮,說道:

“在下越其傑,萬曆年舉人,不才現任睢州兵備副使,兼領鳳陽府監軍。”

聽到這話,王爭明顯是眼前一亮,抱拳道:

“原來是天下名士,可願入我山東軍議司爲官?”

這一出搞的越其傑是又驚又慌,一句話沒說完,竟然當衆拉攏自己到軍議司爲官,一時間難以接受尚且不說,實在不知該如何作答。

不過山東鎮軍議司何等存在越其傑一樣心知肚明,那就是山東鎮的文人班子,安東候王爭親自拉攏,想必職位不會太低。

當下,越其傑哈哈一笑,並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側身做了個請的姿勢,說道:

“在下久居睢州,也算是懂些人情世故,就讓越某來爲安東侯爺領路。”

王爭微微一笑,說道:

“那就有勞先生了,後來是客,先生請。”

聽見這話,越其傑又是哈哈一笑,沒有多說,自顧自向前走去。

越其傑當世名士,也是晚明傑出詩人,爲文爲書冠甲一方,一面走,一面向王爭嘖嘖稱奇的解釋這石坊來歷。

歷史上,越其傑在南京城破之後拒不仕清,最後憂鬱成疾,悲憤而死,算是一名忠貞之士。

王爭是個粗人,最初參拜之舉,說實話既有對袁可立的尊敬之情,又有藉此收服當地民心的意思,之所以頗有興趣的看這石坊,完全是因爲恢弘大氣,頗有文風,帶着遊覽景點的心思。

聽到越其傑愈加有勁的解說,也不想說破打消他的積極性,只能是裝出一副很感興趣的模樣不斷點頭,過了大約一個時辰,一行人才“戀戀不捨”的離開石坊。

沒幾步,王爭和越其傑等人來到袁府大門,袁府在當地又被稱作“尚書府、青天府”,這大門坐北朝南,氣勢十足。

王爭來到這裡的時候,屍體都已經被山東軍的將士收拾乾淨,袁可立之子袁樞正帶着一班大小文吏在門外恭候,據說已經在府內擺好宴席接風。

聽說千總田炳然戰死在門前的時候,王爭臉色暗淡下去,不過旋即便擡起手,目光灼灼。

覺得安東候似是有話要說,衆人連忙放下手中夥計和話頭靜靜等着,一下子,周圍寂靜的有些可怕。

王爭凌厲的眼神掃視尚書府外一干人等,最後在半死不活的劉良佐身上停留半晌,方道:

“劉良佐驕橫跋扈,本候早便聽聞其在潁上多地劫掠鄉里,爲禍不法,今日行爲更甚,縱兵攻城,妄殺民衆,其罪當誅!”

說到這裡,王爭抽出刀,指向被強按在地上的劉良佐,高聲喝道:

“今日,我安東候王爭便替天行道,手刃此賊,替睢州軍民報仇雪恨,朝廷旦有震怒,當一肩扛之!”

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五十章:意外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