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奪遼河設馬場

濟州島,在古時候並不以養馬著稱,但是元朝征服了當時的高麗半島後,爲了保證軍用馬匹的需求,直接把整個濟州島變成了一個超大型的馬場。

其實也不止濟州,實際上在當時的元朝統治區域裡,光光是官營的超大型馬場就有十幾個,至於各種中小型的馬場就更多了。

其根本原因,是因爲元朝從根本上,是一個軍事強權政權,是依靠高壓的軍事威懾來維持統治的,如此對軍用馬匹的需求量非常的龐大。

爲了保障軍事用馬的需求,這也就讓元朝極端重視馬政,爲此不惜在衆多水草豐美之地都設立馬場,而這個過程裡不知道讓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糧食大規模減產。

但是不得不說,元朝時期擁有的馬匹數量是巨大的,哪怕是到了元朝末期,馬政鬆懈了,但是整個華夏地區的馬匹存量依舊非常龐大。

明初的各路起義軍基本上都是不缺馬匹的,尤其是朱元璋的軍隊,人家可不是靠着步兵把元軍幹翻的,而是依靠着騎兵把元軍打的抱頭鼠竄,而根本原因就是,當時的江南地區,乃至華夏的廣大中南部地區裡,都是擁有大量的馬匹,而且馬匹的質量還不差。

廬州馬場,這可是當時在中原地區裡最大的元朝官營馬場,他就是在這裡獲得了大量的戰馬,然後又攻克了山東,奪取了益都馬場,再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中小馬場,以及當時的民間也是保有大量的馬匹。

才使得了朱元璋麾下的軍隊,擁有了大量的馬匹,武裝起來了大規模的騎兵,從而幹掉了元朝。

等到了明朝的時候,雖然也同樣重視馬政,但是到底是沒有能夠做到和蒙古人那麼瘋狂,敢直接圈最肥沃的土地作爲牧場養馬,所以到了後來,馬匹是越來越少,質量越來越低。

等到了大唐王朝崛起之後,其實整個中原地區,已經是沒有什麼大規模的馬場了,只有一些中小型的馬場,搞的大唐陸軍想要發展騎兵,乃至軍事運輸都是嚴重缺乏馬匹。

爲了發展騎兵,爲了滿足後勤運輸的需求,大唐王朝很多年前就是開設了好幾個官辦馬場了,不過規模都比較小,一部分是集中在貴州以及部分雲南地區,主要培育西南馬。

而另外一部分,則是集中在皖南地區。

等到了宣平八年,徹底統一國內地區後,官辦馬場的規模得到了迅速擴張,目前全國加起來,官辦馬場有五十多家,不過大多數都是中小馬場,只有少數幾家纔是大型馬場,分別是西北大馬營馬場,這乃是華夏大地裡第一家,同時也是最負盛名的官營馬場了,此外山東省的益都馬場、遼東省的遼河套馬場、濟州馬場、雲南大理馬場規模也是比較龐大。

上述馬場除了益都馬場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在比較偏僻的地方!

之所以跑到比較偏遠,甚至跑到濟州島這樣的島嶼辦官辦馬場,這也是有諸多原因的。

首先限制比較大,如今帝國的人口中多,對糧食的需求非常的龐大,而帝國又不是元朝政權,不可能說不顧普通農民的死活,直接強行圈佔他們的土地劃歸爲官營馬場的,至於說有償徵收,那得花多少錢啊。

所以如今本土,尤其是中原腹地的官辦馬場,其實大部分都是在官田上進行放牧,基本上不存在侵佔民田的情況,而這樣辦起來的馬場,規模自然也就大不到那裡去。

因此比較大的馬場,基本都是靠近邊境區域,人跡罕至,不存在人多地少的問題,只有一個益都馬場算是一個特殊例子。其他的西北大馬營馬場、雲南馬場,遼東的遼河套馬場以及濟州馬場,都是在偏僻地方,不存在馬占人地的秦光。

而其中的遼河套馬場,雖然地理位置也非常的優良,但這地方其實是被察哈爾部落乃至朵顏三衛的部落所佔據的,當年大唐陸軍殺入遼東的時候,順手把他們也給收拾了,察哈爾等部落爲了避免陷入大唐帝國和俺答汗的兩頭夾擊,最後選擇了和帝國達成了暗地裡的協議。

他們讓出部分的遼河套地區,並且向大唐帝國出售大量的馬匹,換取帝國停止對他們進行軍事打擊,並且放開火槍手以及刀劍板甲等各類武器的出口。

如此,帝國也就獲得了一部分的遼河套地區,雖然說沒有把整個遼河套地區都奪過來,但是也算是獲得了一個極爲適合放牧的地區,隨即在此地設立了一個大型的馬場,稱之爲遼河套馬場。

最後,帝國就是在這裡駐紮了整個一個步兵師以及騎兵師,用來保持對察哈爾部的威懾,同時也是爲了保護就在身後的遼河套牧場。

從這也是可以看的出來,這地方目前來說,其實並不安全,隨時都會受到察哈爾等部落的侵襲,所以這地方雖然大,帝國也是駐紮重兵,甚至都是開始修建密集的棱堡防線,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不太妥當,陸軍方面只是在這裡放牧一些普通的馬匹,數量也不算太多。

帝國在東北地區的馬匹培育,主要是在濟州馬場。

濟州島這個地方,雖然是個島嶼,但是地理條件以及氣候卻是非常的適合養馬,要不然當年元朝也不會選擇在這個地方開設大型馬場了。

其次,這個地方的土著居民不多,而且當年剛征服高麗半島,帝國的官員們自然是不會考慮當地土著們的感受的,來了一個直接強制移民,半空了整個島嶼上的土著民衆,讓此地成爲了徹底的馬場。

除了馬場的工作人員外,就沒有其他不相干的人了,更加別說什麼土著了。

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在中原地區出現的,因爲帝國不可能不顧農民們的死活,用大片的良田養馬,如果真這麼強行幹了,民怨沸騰之下,估計帝國也就會面臨元朝一樣的危機了,這一不小心就會被幹翻的。

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兩百九十三章 萬里長征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腳的陳立夫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九十四章 李軒你這個渣男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總攻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五百一十章 造反真難!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兇猛的王文華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時代的生活方式:汽車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有誰能夠阻止他?還有誰!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有思想有深度有理想的海盜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