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僅限於理論上的自願

旁人聽到林旬陽的話,都是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些陸軍,這是把抗洪當戰爭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實際上軍方還真把這抗洪當戰役打了!

因爲他們接到的可是作戰命令!

正兒八經的作戰命令!

雖然說打的不是什麼敵人,而是抗洪,但是命令就是命令,既然聖天子讓部隊抗洪,那麼部隊就抗洪。

林旬陽代表陸軍發表意見,海軍那邊也是有個上校說話,只不過河南這邊並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海軍艦隊,只有一個黃河分艦隊。

別看掛着黃河分艦隊這麼大的名頭,但實際規模連運河艦隊都比不上,只不過是擁有了二十多艘小型的內河船隻,其中內河戰艦不過區區七艘,最大的船也就是八十噸的乙等內河戰艦而已,實力小的可憐。

這些年,海軍方面正在大擴軍,但是擴張的都是遠洋艦隊,對於內河艦隊的擴張是不怎麼熱心的,甚至是在縮減內河艦隊的規模,好騰出人員編制來擴充遠洋艦隊。

統一戰爭時期,海軍的內河艦隊規模龐大,光光是一百多噸的甲等內河戰艦就有數十艘,數十噸的甲等和丙等內河戰艦加起來達到了三百多艘呢。

但是統一戰爭結束後,陸續裁減,如今甲等戰艦隻剩下二十多艘,基本都是部署在長江和珠江的中下游,而乙等和丙等內河戰艦,也只剩下了百來艘,這分散到全國各地的河流湖泊裡,也就沒剩多少了。

不過雖然實力小,人員不多,但是海軍依舊是屬於軍隊,這抗洪一事他們自然也是要參與的,他們已經是動員了所有的船隻,日夜巡視黃河,監控情況。

同時他們也是開始組織一些民船,用來救援、轉移民衆、運輸物資尤其是糧食等。

同時海軍還表示,他們已經是準備了好幾艘大噸位的船隻,隨時待命,一旦什麼地方出現險情,將會直接採用沉船堵缺口的措施。

陸軍和海軍都是表示將會用盡一切辦法參與抗洪!

這讓蕭保關的心稍定!

抗洪這種事,是一件對組織力要求相當高的事情,地方衙門雖然可以徵召的大量的民衆,但是想要阻止這麼多的民衆參與抗洪,其實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而軍方在這一方面就不存在什麼問題了,一聲令下,幾千幾萬人就會奔赴指定區域,然後參與修築堤壩等事務。

而且軍方的將士都是身強體壯的,其體能可比普通的青壯強得多了,一個人都能夠頂的上幾個民夫的工作量。

畢竟這年頭的生活水平還是比較低的,普通民衆想要吃飽不太容易,哪怕是青壯,但是很多也是沒幾兩肌肉的,那裡像軍方的將士們一樣的,一個個都是身強體壯,渾身肌肉。

蕭保關當即道:“有軍方的鼎力相助,定然能夠安然度過這一次爲難的!”

不過蕭保關說了這句後,也是沒有多說什麼了,畢竟軍政分離,在這種涉及到軍務的事情上,言多必失,哪怕是抗洪也一樣。

他們地方衙門和軍方的關係向來不怎麼樣,沒辦法,軍政分離的大環境下,沒矛盾也要製造矛盾啊,要不然聖天子還以爲他們這些官員和將領勾結起來要造反呢。

這一次抗洪也是如此,軍方是軍方,地方是地方,兩者互不干涉,不過這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表面姿態而已,實際上,雙方還是要配合起來的,而且軍方也是不太可能單獨作戰,很多事情還是需要聽從地方的安排的。

畢竟讓他們打仗的話,那簡單,直接就上了。

但是抗洪這種事,他們陸軍真不專業,雖然兵力充足,但是具體怎麼搞,還是要聽從地方上的意見。

第十三軍的軍長薛長煥陸軍中將已經是給過他指示了,這一次抗洪,要儘量的配合地方,充分發揮陸軍自身的長處。

什麼長處?

打仗?肯定不是啊!

和洪水打毛仗啊!

面對洪水,軍方的長處是當工兵!

陸軍天天挖工事,這修工事和修堤壩雖然不太一樣,但都是土木工程,陸軍表示一點問題都沒有。

雖然說,林旬陽陸軍少將這個河南省守備司令,不歸第十三軍管,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人家薛長煥可是陸軍中將,而且還是野戰軍的軍長,軍方的實權中將,未來那是有希望繼續高升一步,成爲上將的人物。

那是他一個當年連主力步兵師的師長位置都競爭不過,最後競爭失敗後被迫到地方任職守備司令的人所能夠相提並論的啊。

第十三軍薛長煥說的話,哪怕不是什麼正式的命令,他也得聽着。

所以爲了表明陸軍的態度,林旬陽在後續的會議裡並沒有多說,而是聽着地方官員在說,他們說的都是要在那裡加固河堤,要在那裡修築備用的河堤,商討準備在什麼區域充當泄洪區,犧牲一片地方,用來保障黃河的安全。

這些事,他並不插口,只是在他們說起,在加固某段河堤,修築某段備用堤壩,尚缺人手若干時,他纔會開口:“沒問題,交給我們陸軍!”

軍政雙方,在商討如何抗洪一事上,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分歧。

很快,會議就是結束,衆人就是各自披上雨衣走出了巡撫衙門,其他人有着各自的任務要去處理,而蕭保關則是準備去河堤再看一看。

冒着小雨,他帶着一行人再一次登上了河堤,並見到了開封府知府方新溪。

方新溪的樣子,比他蕭保關還要狼狽,蕭保關是沒睡好,雙眼佈滿血絲,路上的時候,腳上沾染了不少的泥水。

但是這個方新溪,整個人看起來疲憊不堪,這一問才知道,這人已經是在河堤上待了兩天了!

不管此人是因爲壓力才被迫的,而是隻是想要作秀,但是能夠做到這樣,蕭保關還是很欣慰的。

甭管怎麼想的,但是他只要看到表現!

有這麼一個知府住在河堤上,估計也沒幾個人敢怠慢了!

下面的各縣縣令,各鎮鎮長什麼的,也都是親自帶着屬下以及徵召而來的民夫在抗洪的第一線。

不管事情最後怎麼發展,但是在抗洪一事上,當地官員們都是奮鬥在第一線了,哪怕是其中有人怕死不願意來,但是連巡撫蕭保關自己都連續來了兩次河堤,開封知府都住在河堤上了,你敢不來,分分鐘被摘掉烏紗帽信不信!

進入了河堤上的臨時茅屋,蕭保關脫下了雨衣,一個個問候這些官員,以及部分鄉賢,又重點囑咐了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這纔回去。

這可不是什麼回巡撫衙門休息之類的,這下了河堤,他還有一大堆的事要忙了。

首先,他去了了距離一段比較危險的河堤外數公里外的地方,這裡是他們臨時選定的備用河堤的地方,準備依靠當地的地形,臨時修築一條堤壩。

這樣不至於危險的河堤決口後,洪水直接肆虐大片平原地區,而是能夠堵在這裡。

備用河堤的施工工地上,可以看見上萬民夫以及數千將士正在奮力的施工。

這年頭也沒什麼施工用的機械設備之類的,只能是用鐵鍬,鋤頭之類的工具一點點的挖,用人力肩挑手提運輸土石。

這也就註定了,但凡想要幹掉什麼工程,人數都得多,而像這種修築長度達到好幾公里的備用河堤,而且還需要短時間內修起來,沒有個幾千上萬人是別指望了。

也好在蕭保關在幾天前,暴雨來臨之前就是接到了來自金陵城的加急警報,提前了兩天安排相關的工作,暴雨剛開始就是組織了大量青壯參與防洪。

要不然的話,這得遲好幾天才能夠動起來呢。

這種關鍵時刻,一天兩天的差距,就足夠決定生死了!

蕭保關巡視各處工地之後,回到了城內,這回到城內幹嘛?自然不是回去睡大覺,他要親自召見開封城以及周邊地區的士紳以及大商家。

幹嘛,讓他們出錢啊!

抗洪這種事,別看只是動員民夫修堤壩什麼的,但實際上花費是相當多的,這參與抗洪的人大幾萬人的,需要爲他們準備糧食,準備醫藥,這都是要花錢的。

而偏偏,官府財政又沒幾個錢!

河南的地方財政一直都是不寬裕,沒辦法,這地方本來就是個農業省份,而且受到黃河氾濫的影響,民政收入本來就不高,而地方財政收入自然也沒幾個。

這些年,好不容易在開封發展工業,搞了十來家工廠,但是這些工廠都是中小工廠,基本上無法爲地方財政提供太大的幫助。

地方財政沒錢,但是要抗洪,之後還要救災,這需要的錢多了去,難道要死等着財務部撥款下來?

那樣黃花菜都涼了,說不準開封城都被淹沒了,財務部的款子都還沒撥下來呢!

遇到大事,官府組織、大戶出錢、小戶出力,這歷來是華夏王朝的處理方式,即便是到了大唐帝國也不能免俗。

當然了,大唐帝國從來都不搞什麼強行攤派,這不符合大唐帝國的仁義作風!

大唐帝國往往是以捐助的形式進行,遇上什麼事了就會召集大戶募捐。

理論上來說,捐多捐少甚至不捐全憑自願!

嗯,僅限理論上!

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竟敢壞朕的帝國基業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機動部隊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葡萄牙這隻噁心人的刺蝟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天堂太貴,住不起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五百九十七章 攻略瓊州府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奪遼河設馬場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兩百三十八章 衝破天際的怨氣(求訂閱)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電諭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賠款,撤軍,道歉,質子第二千七十四章 要買房要買車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七百八十三章 本官就知道李賊狡猾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陸軍上將方希同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四十九章 爲皇上服務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