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

庫裡造船廠,雖然是屬於官方企業,並且還是屬於海東巡撫衙門以及庫裡州衙門兩級衙門下屬的財政機構合資成立的。

這樣的造船廠如果是放在東部沿海地區,那肯定是龐然大物。

然而這裡不是東部沿海,這裡乃是帝國最西端的省份,整個海東省人口也就那麼幾十萬而已,而且都是這幾年新移民過來的。

庫裡州全部人口也就一萬多人而已。

並且絕大部分的工業原料,生活物資都是需要從帝國中部,東部省份通過鐵路運輸過來,造成了物價高昂。

這種情況下,庫裡州想要發展工業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如今庫麗州這邊唯一的指望就是搞石油產業以及造船業了。

造船業是因爲西海的存在,而石油產業嘛,自然是因爲巴庫的存在,而這兩個產業又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大唐石油公司在巴庫的勘測隊,已經是非常樂觀的估計,巴庫地區的石油儲量將會比肅州油田更多。

如果能夠得到充分開發,一年開採三十萬噸的石油也是有可能的。

而這,還是他們的初步判斷,可沒有大規模進行鑽井勘測時的判斷。

只有遠在金陵的聖天子李軒,巴庫油田的儲量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三十萬噸桶算什麼,人家俄羅斯人在十九世紀後期開發巴庫石油後,只用了十年時間就是把年產量提高到了一百多萬噸。

巴庫石油的豐富儲量,同時加上容易開採的特性,哪怕是距離帝國的主要消費市場,也就是帝國中部和東部地區遠了一些,但是依舊無法阻擋大唐石油公司對巴庫石油的勘測以及開採。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們的第一期投資就是打算在當地建立一個年產量達到三十萬噸左右的大規模油田產區。

同時將會在巴庫和庫裡兩地都建立配套的煉油廠,在庫裡建立的煉油廠乃是大型煉油廠,自然是爲了向帝國的廣大本土省份供應煤油。

而在巴庫的小型煉油廠,所生產的煤油自然是爲了打開奧斯曼以及薩菲王朝等地區的市場了。

煤油這東西,大唐帝國可不禁制出口。

畢竟這玩意現在只是用來照明的,不在帝國進出口委員會的禁制或限制出口的名單內。

可惜的是,如今的大唐石油公司連帝國本土的煤油市場都無法滿足,自然也就無法出口了。

這幾年下來,大唐石油公司在帝國本土各地,陸續建立了十來個石油產地,年產量達到了每年十二萬噸。

但是其中的一個肅州油田,就是達到了每年十萬噸的產量,其他的十幾個小油田全部加在一起,也就只有兩萬噸的產量而已。

如果巴庫石油能夠順利投產,並初期達到大唐石油公司預估的三十萬噸的年產量,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小油田,到時候大唐石油公司的石油產量就能夠達到每年四十五萬噸左右。

然而即便是這個數據,也是遠遠無法滿足帝國本土對石油的龐大需求。

目前大唐帝國的石油市場是非常廣闊的,目前的兩大主要石油產品分別是煤油以及工業用的潤滑油,根據大唐石油公司自身的估計,目前帝國本土省份每年就能消耗至少上百萬噸的石油。

而實際上,目前乃至未來兩三年裡,大唐石油公司都無法滿足對市場的供應需求。

要不然,大唐石油公司也不會大動干戈搞巴庫石油了。

有了巴庫石油在,那麼就會相應的帶動衆多產業的發展。

比如說西海航運,巴庫可是一塊非常典型的飛地,雖然帝國已經是強勢把這片地方列入本土行列,陸軍甚至都是準備在這裡駐紮一個團的兵力,保護此地的石油資源的同時也是爲了在高加索地區插上一柄尖刀。

但是這依舊無法改變,巴庫是一塊飛地的事實,帝國其他地區和巴庫的聯繫,只能是通過西海進行聯繫。

由此,船隻就是顯得非常重要了。

能夠看到這一點的人很多,可不僅僅是隻有西海貿易公司,其他商人乃至軍方和官府等等都能看的出來,只是他們沒有西海貿易公司這麼幹脆果斷,第一時間就是把盛源號給買下來而已。

他們選擇的還是比較傳統的方式,向船廠下訂單購買船隻。

如此也就造成了庫裡造船廠目前的尷尬局面。

他們的訂單多的是,僅僅是百噸以上的船隻訂單就已經是陸續接到了二十多艘,這說的還是民用船隻呢。

此外還有大唐石油公司訂製的多艘油船,這些油船雖然不是什麼大幾千上萬噸的大傢伙,但也是有一千多噸呢,其實大唐石油公司一開始是想搞大幾千噸的油船的,可惜庫裡造船廠還造不了這麼大的船隻!

此外不管是巴庫還是庫裡,他們都沒有這麼大的碼頭以及港口設施。

尤其是庫裡這邊,其實這個地方並不是一個優良的港口城市,因爲庫裡位於西海東北部,此地的平均水深只有四到八米,不適合大噸位深水船隻航行。

只是因爲此地是中亞鐵路的終點,並且靠近烏拉爾河前線,所以此地對於帝國而言纔是比較重要。

如果純粹是港口角度出發,這地方很不適合建立一個港口城市。

只是現在的大唐帝國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了。

西海沿海,一般只有中部和南部的水深才比較深,東北部的海灣是不行的,但是西海的東部以及東南部海域,雖然有一大片地方也是屬於帝國控制,但是那地方沒有鐵路啊。

別說鐵路了,人都沒有,很多地方都是一片沙子……

所以,選擇在庫裡建設港口,甚至搞造船廠也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甚至都不是長久選擇。

以後等大軍繼續西征,奪取了烏拉爾河,殺入了伏爾加河的時候,那麼到時候帝國才能夠擁有一個比較良好的港口城市,比如阿斯特拉罕就挺不錯的。

現在嘛,只能是先用庫裡湊合着唄!

上述諸多因素,尤其是庫裡造船廠自身的造船能力也是導致了,哪怕是大唐石油公司的運油船,也只能是一千多噸。

不僅僅是大唐石油公司的運油船如此,其他的船隻包括軍隊的船隻也是普遍偏小,而且大多是吃水比較淺的船隻。

比如海軍,人家就直接把甲六型炮艦搬了過來,在東部的造船廠進行主要零配件生產,然後通過鐵路運輸到庫裡,讓庫裡造船廠再進行組裝。

基本上,庫裡造船廠也就是造一個船殼而已,其他東西人家海軍都直接打包送過來了。

而甲六型炮艦,乃是帝國海軍專門爲了內河作戰而設計的,吃水非常的淺,在長江中上游都能使用,現在用在西海是綽綽有餘了。

只不過海軍也是不滿足甲六型,畢竟這玩意說到底也只是個兩百噸的小傢伙,而西海東北部的水域雖然淺了點,但是好歹也有四米到八米呢,把船型優化一二,搞個千把噸的戰艦也是可以的。

再不濟,也得搞個五六百噸的船吧,不然堂堂一個分艦隊,用兩百多噸的內河炮艦當旗艦,海軍面子上過不去。

海軍的人是要臉的,所以他們已經是準備着把五百噸的廣海級近海巡邏艦以及噸位更大的宿遷級淺水重炮艦給弄到西海艦隊來。

廣海級近海巡邏艦以及宿遷級淺水重炮艦,都是海軍裝備後裝炮後,全新設計的新一代戰艦。

其中的廣海級近海巡邏艦,其定位是近海巡邏艦隊的旗艦,排水量達到了五百五十噸,裝備一百二十毫米後裝艦炮,吃水比較淺,機動靈活,主要是部署在沿海海域以及部分水深比較深的內河。

而宿遷級淺水重炮艦,聽這名字就知道是海軍專門爲了內河作戰,爲地面作戰部隊提供重火力支援的戰艦。

八百噸的排水量,其吃水比五百噸的廣海級更淺,而火力更強,主炮是一百五十毫米的後裝炮,就連副炮都是一百二十毫米的。

這玩意,可以說是海軍有史以來,所設計的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內河戰艦了,恩,只侷限於內河戰艦。

弄過來然後往伏爾加河一擺,基本上就可以宣告伏爾加河流域沒韃靼人什麼事了。

海軍對西海艦隊,或者說是對伏爾加河流域相當的重視,目前已經是準備爲西海艦隊裝備四艘廣海級,六艘宿遷級,至於普通的內河炮艦以及小噸位的近海巡邏艦,那就更多了。

林林總總加起來,西海艦隊的作戰船隻預定爲三十二艘,算上各種輔助艦,恐怕數量要超過百艘,這個規模已經是不亞於長江艦隊了。

長江艦隊畢竟是沒有什麼戰爭威脅,而且除了海軍長江艦隊外,揚子江流域其他的大船也能進來,然後陸軍也有不少內河船隻,其他的公務執法船隻也不少。

但是西海這邊不一樣,這邊可是打着呢,以後肯定還是會繼續西征的,而且海軍也是終於有了撈取戰功的機會那裡會放棄啊。

大建西海艦隊已經是必然的,現在的問題就是,這些船隻都還在紙面上……

庫裡造船廠面對擠壓的數十艘民船再加上數十艘戰艦的龐大訂單根本無法及時完成。

尤其是海軍那邊催的非常急,甚至那些海軍的王八蛋爲了讓庫裡造船廠搶先完成他們的軍艦訂單,都是直接派陸戰隊進駐了庫裡造船廠,名曰保護,實際上就是接管了僅有的幾個船塢,讓這些船塢只能建造軍艦。

並且是三番五次讓庫裡造船廠擴大生產規模,否則的話海軍就要他們好看!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貴族的戰爭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陷入泥濘的登陸部隊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新航線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全民富裕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人在大唐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二千四十八章 西湖汽車品牌效應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九百二十九章 換不到馬匹就去搶啊!第八百七十七章 他,正德,不允許!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五百八十四章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來了文選司是龍盤着,是虎貓着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