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

當年統一戰爭時期,何父也是跑去參軍,只是他雖然也當了三年兵,但是一直都是在地方部隊服役,連戰場都沒有上過不說,而且三年下來後,也沒能考上士官,最後只能以普通士兵的身份退役。

唯一的好處就是分到了一份土地,然後加上以租代購令的土地,讓他養活了一家老小。

只是他妻子自從生了老三後,就是體弱多病,常年湯藥不斷,花費甚多,這家境自然是好不起來的。

但是,何父愣是用着湯藥把妻子的性命給保住了,現在都還活的好好的呢,要是換了其他人家,怕是早就放棄了,那會硬生生用錢買藥保着啊。

但是何父卻是這麼幹了!

就和他當年退役回鄉的時候,領着軍方發放的地契,哪怕是自己連個落腳的地方都還沒有,但是媒人依舊是絡繹不絕的找上門來。

但是他誰都不要,就娶了同樣是家境貧寒,還體弱多病,一看就知道不能幹重活的她!

只因爲參軍之前,他承諾過,一定會回來就娶她,她也說過一定會等她。

她等了!

他娶了!

哪怕是後續的生活非常的艱難,但是何父依舊無悔!

然而即便是這樣,這對於一個貧寒出身,父母都餓死了,直到參軍之前,就沒吃過飽飯,穿過暖衣的人而言,這樣的人生已經算是成功了。

但是,當年和他一起去參軍的發小,最後以軍士長的軍銜退役,一回鄉就是成爲鎮上的副警長。

說實話要是不羨慕不極度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自己是沒指望了,他也就只能指望着三個兒子有出息了,只是早些年還是苦,吃飯都難,自然也就無法讓他們讀書了,也就是勉強讓老大去上了一年學,認得幾個字而已。

後來等他們長大了,就讓他們去報名參軍,可惜的是,三個人,就沒一個被選上了。

這讓當時的何父氣的半死!

按照道理來說,何父當年就是參過軍的,他們這三兄弟屬於根正苗紅的二代子弟,報名參軍的話是有加分項的,只要條件過關,那麼軍方一般都會優先錄取。

奈何,這三兄弟的各方面素質卻是有所欠缺。

因爲大唐內的軍人社會地位極高,不管是權貴階層還是普通中產,又或者是農家子弟,都視從軍爲人生最優選項。

權貴子弟不用說,而中產家庭的話,如果自家兒子有這個天賦的話,也會盡可能的供他們一路讀到預科,然後去報考武學堂或者海學堂,當然了,如果能夠提前考上少年軍校、皇家青年軍校的話,那麼就更好了。

因爲在大唐帝國這種擁有實封貴族的帝國裡,貴族階層纔是這個國家的主體,貴族以及極少數的高級文官、超級富豪,一起構成了大唐帝國的上層結構,也就是所謂的上流社會。

而怎麼才能成爲貴族?自然是以軍功封爵,又或者你是個超級天才,以學術封爵。

相對比之下,從軍當軍官,然後立下軍功封爵,是擠入帝國上流階層是一條最容易的方式。

就算無法封爵,但是軍官的收入以及身份依舊高昂,同時退役後也能夠順利轉業到地方當官,怎麼都不會差。

這些權貴或者中產子弟,都是想要當軍官!

而普通農家子弟的話,除了極少數天才能夠一路拿獎學金考上去的話,他們絕大部分人都會視從軍爲人生第一選擇。

軍官的待遇高,士兵也不差啊,能夠混到士官的話,那麼就更好了。

到時候退伍回來,少說也是一個巡警,照樣吃公家飯。

如此也就導致了不僅僅每年報考武學堂、海學堂的學子衆多,每年報名參軍當兵的農家子弟更多!

很多風氣尚武的地方,每年徵兵的季節,那是所有條件符合的年輕人都會跑去應募的,兵員衆多,這條件自然也就高了,再加上有些人的父親是軍中退役的,從小就鍛鍊身體,接觸一些最基本的軍事知識,甚至參與民兵部隊的一些活動等等,基本的軍事素質不低。

所以如今想要在大唐帝國當兵,其實並不容易,身體素質要相當出色才行。

而何錫華他們三兄弟,年少的時候家裡困難,也就老大讀了一年書,其他兩人都沒讀書。

後續參軍也無法入選,也只能是跑出去打工學技術了,反正光靠種地的話,家裡的土地可養不活他們。

他們幾個人陸續出去務工後,老大還算好,人夠聰明,又肯吃苦,跟着一個修蒸汽機的老師傅鞍前馬後好幾年,學了幾年後今年已經算是勉強出師了,在上海那邊找到了修理機械的工作,雖然是剛起步,但是月薪,已經是達到了十多元,未來可期。

但是老二和老三,就是缺了點,讓他們去外頭做工,只會傻乎乎的做工,也不知道偷師,也不知道討好那些老師傅學幾手。

這不就只能一直在那些工廠的最底層混日子嘛。

最後沒辦法,只能是選擇移民了。

至於回家種田,家裡的田地可沒他們兩兄弟的份。

不是他偏心,不給這兩個兒子分哪怕半分土地,而是家中的土地就那麼多,如果只是讓一個兒子繼承的話,還算可以。

但是如果拆分給兩個兒子甚至三個兒子,那麼這點土地也就不算什麼了。

就算是獲得他全部土地的老大,也是無法依靠土地過上多好的日子,老大還是得在上海那邊工作,家裡的土地所處只是一個幫補而已。

如今老大的兒子也是有六歲了,明年就是到了入學的年紀,何父和老大這兩父子,正在拼命存錢呢,存錢幹啥,自然是上學的。

這年頭讀書可是很貴的!

這幾年下來,他也是知道老二和老三對自己有不小的怨言,但是他依舊沒有後悔。

如其三個都渾渾噩噩,還不如全力扶持老大呢,至於爲什麼不是老二和老三,這事只能怪老天了,誰讓他們出生的晚。

帝國施行的可是嫡長繼承製,法律明確規定,貴族的頭銜以及賜地、封地俸祿或者是其他明確和頭銜綁定的資產,是綁定在一起的,這些財產和頭銜將會嚴格按照嫡長繼承製由嫡長子繼承。

並且是不承認庶子的繼承權!

因爲帝國法律明確規定一夫一妻制,只有丈夫和合法妻子所生的孩子,並且孩子出生的時候必須要有其他貴族或官員、軍官等擁有官方身份的人在旁親眼見證,並提供擔保公證,這個孩子才能擁有合法的頭銜繼承權。

避免狸貓換太子,或者冒出來私生子等情況敗壞貴族體系!

帝國雖然只對貴族的繼承製度進行了明確的法律規定和限制,對普通人的繼承一般不作明確限制,你只要樂意,可以立下經過官方公證的遺囑,把資產留給任何一個人,甚至貓狗或者直接捐獻。

但是如果沒有遺屬的情況下,自然是按照法律由直系親屬繼承了。

大體上,大唐的繼承法是比較完善的,只要生前立下遺屬,你愛咋地咋地,把錢全部燒了也行。

如果沒有遺屬,則是按照官方分配。

不過實際上帝國的諸多權貴階層甚至是中產階層,他們也是效仿貴族的繼承製度,因爲財富以及社會地位,是需要積累的,而且往往是好幾代人的積累,中途如果分散的話,很容易就家道中落了。

因此大部分權貴以及中產,都會把絕大部分的產業都留給嫡長子,只給次子一點點然後打發出去自謀生路。

甚至在農民羣體中也很經常看見這樣的情況,長子在家繼承家業,並在家種田,次子們則是外出闖蕩,或者是移民,或者是去城市裡打工。

嫡長子繼承製,這是如今大唐社會現狀的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而這種制度,有貴族繼承製度的影響,也有着當代社會的工商業高速發展有極大的關係。

大唐如今是工廠遍地,工業革命的爆發,帶來的是衆多非農業的就業崗位。

工廠裡需要工人,商店裡需要店員,餐廳飯店裡需要各種服務人員。

工商業的發展,讓大唐出現了衆多第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的工作崗位,並以容納越來越多從農村走出來的剩餘勞動力。

很多人在農閒的時候,都是會選擇進入城市務工賺錢,而有的年輕人更是常年待在城市裡工作,已經是很少回家了。

工商業提供的豐富就業機會,這纔是讓這種嫡長子繼承製度在民間得到了自發慢慢所形成。

畢竟次子離開家鄉後,在外頭也能夠找到工作!

就算是找不到工作也沒關係,移民屯墾司永遠都歡迎人們移民到邊疆省份或者是海外領地去。

本土的諸多邊疆省份,南洋、美洲等諸多海外領地,可以容納的人口可多了去,不用擔心沒地方去。

工商業發展以及移民,確保了社會體系的穩定,也是間接影響了民間的繼承製度。

畢竟被趕出家門的次子們如果找不到工作或者無法移民,無法養活自己的話,那麼父母就算是再狠心,也是不會把次子趕出門讓他們餓死的。

何錫華他們這一家,也只是大唐帝國裡諸多農村家庭的一個普通家庭而已。

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六百四十七章 殘酷的作戰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電池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六百四十七章 殘酷的作戰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總攻第八百九十六章 超級大鐵路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師入荊州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九百六十章 大唐巡警在行動!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二千三十六章 超級工程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兩百三十八章 衝破天際的怨氣(求訂閱)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沒有異域風情的檀香島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韃靼人的囂張氣焰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陳屠夫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將迎來汽車時代第九百四十二章 金陵寒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輪船時代來了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