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族問題的書評6月上

外篇 關於民族問題的書評(6月上)

感謝書友在水一方03整理的書評,讓更多人瞭解商業三國成長的歷程。在此也感謝各位兄弟,對本書的肯定與批評。

□[精華]一個民族的強大在於源遠流長的文化和精神。在三國時代,儒家思想並非根深蒂固。利用現代的知識理論可以治標,樹立一個永不言敗的民族精神纔是根本。畢竟主角只能統治百年而已。百年的時間可以稱霸全世界,可並不能從根本上將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現代美國很強大,可他卻沒有歷史悠久的民族精神。我並不瞭解美國,武斷的認爲美國人的民族精神就是利益至上。可以說和作者立足“商業”有些不謀而合,推薦三票鼓勵一下。本人很懶,不喜歡發表太多言論。只提醒一句既然寫的歷史題材,就不要太多的玄幻情節。偏執

□很不錯,訓練一支精銳的部隊,建立完整的基層領導及後勤制度,那麼征戰天下,任君馳騁!!!顧盼回首

□[精華]作者上是在嚴肅的探索民族富強、長治久安之計,很給人以思索。砸2票,加油/亞力山大

□[精華]太血腥了,畢竟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五胡亂中華不能怪異民族入侵,只能怪我們漢民族的統治者無能。許願沙scott

□第一章裡:“此前人們一直認爲,號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巴比倫、埃及、印度、中國,前三者都有自己民族的史詩。而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傳統的漢民族,幾千年來竟然沒有發現自己民族的宏偉史詩,這無疑是中國人最爲遺憾和迷惘的一件事情。”我並不認爲這是一件遺憾和迷惘的事,四大古文明除了中國都最終消亡了單一民族的史詩有什麼用?唯有中國,五千年來民族不斷融合,文化也不斷融合而能夠傳承下來形成中國自己獨特的文明,難道不值得我們爲之自豪麼?子鏵

□中國前兩個千年基本統一,後兩個千年(秦帝國之後)中,統一時期爲1215年,分裂內亂時期爲785年(加上統一時期的中後期內亂,大約800多年)。一個基本規律是,強盛的中國全部是統一時期,積貧積弱的中國全部是分裂內亂時期。世界上沒有一個大民族象中國這樣歷經如此多的分裂內亂而每次都能整合自己,最終迴歸統一潮流!子鏵

□至於“延續到現在,員工對企業也一點沒有忠誠,老是想着:彼可以取而代之。”好象和中國的改朝換代沒有什麼關係,企業和員工的是市場下的僱傭和被僱傭關係,是雙向選擇,談到忠誠好象太過了吧,還沒達到這麼高的層次。“同事間也因此充滿了欺詐,朋友間只想彼此利用。”也是以偏蓋全了,世界並不全是這樣的。子鏵

□[精華]民族競爭是全方位的競爭,是綜合素質的競爭。決定民族命運的,絕不僅僅是戰爭與暴力。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文明形式本身的衝突競爭。生活方式是否具有包容性?語言文字是否簡潔並具有美感?是否有利於交流傳播?信仰是否具有多元特點?並對其他民族的信仰形式具有共處性?人文精神、價值觀念、倫理道德、國家形式、社會結構、消閒方式、審美方式、居住方式、人際關係準則、婚姻與兩性關係的傳統、家庭與家族形式的親和力等等等等,是否具有堅實的根基?是否具有強大的精神感召力?子鏵

□歸納起來,就是由所有這些方面綜合形成的文明方式,對本民族個體是否具有深刻的吸引力、強烈的凝聚力?對不同民族是否具有包容性與親和力?文明衝突是民族競爭的“軟”形式。它更爲長久的決定着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文明形式不具有彈性(包容性與親和力)的民族,必然是民族文明的尊嚴極端化的民族,也就是老虎屁股式文明。這種文明的民族,必然陷於連續不斷的外部衝突與內部族羣文明的衝突,誰也容納不下誰,最終導致整個民族的衰落。子鏵

□[精華]員遼闊的羅馬帝國,是戰馬劍盾鑄成的剛性社會。他缺乏豐厚淵深的原生文明,又拒絕汲取古希臘文明而改造自身。雖然強悍,卻沒有柔韌的文明根基。羅馬帝國留給人類的,除了龐大的鬥獸場、血腥的奴隸角鬥場、無數的征服戰例、豪華的公共設施、奢靡的沐浴方式與酗酒惡習,以及一部《羅馬法典》與哲學詭辯派之外,還有什麼呢?子鏵

□對於一個存在千年左右的世界性帝國,其主體文明竟然如此貧瘠,確實令人不勝惋惜。惟其如此,在歷史歲月的侵蝕中,羅馬民族最終無聲無息的解體了。倒是曾經被他征服的許多民族,依舊沒有滅亡。質勝於文,這是古羅馬文明的致命缺陷,也是古羅馬民族悲劇的必然所在。子鏵

□你說“中國的大一統政治地理,缺乏交往和競爭促進發展的先天條件。這種自我封閉的大一統不僅導致了停滯,也導致了夜郎自大和對世界的無知。”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中國除了明永樂以後(鄭和下西洋以後)和清朝中期的閉關鎖國以外(清是個特例,後面會提到),從來都是開放的,與西方一直保持着交流,並不是你說的自我封閉的大一統,而你說的“停滯”僅限於滿清時期。子鏵

□中國強大統一時從來沒有吝嗇於封閉自己,從戰國、秦漢、唐的玉石之路、古絲綢之路(陸路),宋、明的水上絲綢、瓷器、茶葉之路通過南洋、印度和波斯與西方的交流也一直持續不斷,就是分裂時期也都與西方保持着小規模的交流。而正是這些不間斷的交流爲西方的現代文明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科技與文化養料。子鏵

□你說“縱觀歷史,四大文明中,巴比倫是在大一統中滅亡的,埃及、印度是在大一統中被征服的。至於中國歷史,不過是一個不斷被征服的歷史。漢以後,有五胡亂華,趕走五胡。我們迎來了唐朝,迅速又被異族的安史之亂禍害,被異族的南北朝分割,宋代南北對峙就不說了,結局是被蒙古人征服。明朝趕走了蒙古人,我們又被清朝滿族人征服。你覺得這種大一統值得炫耀嗎?”還是強調一遍請不要偷換概念,我強調的是中國的文化,經典哲學對於中華民族生存的意義,而不是大一統怎麼樣。子鏵

□巴比倫的滅亡是它自己的文化不能承受國家的負擔所導致,埃及、印度怎麼樣我不清楚,只能說明它們沒有抵禦外侵的能力。而中國恰恰可以,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候是一種“強力反彈,有限擴張”的態勢,是中國民族在長期生存競爭中的第一個大智慧——對付外敵的超級智慧。還有請注意,漢以後,西晉到隋之間並不是趕走“五胡”,而是把五胡同化了,成爲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子鏵

□下面我要提到元、清兩個時期。蒙古人曾經橫掃歐亞、統一中國,建立了其廣袤無與倫比的草原帝國。可是,以國家實體爲依託的古蒙古人,數百年間卻國亡族破,至今仍然支離破碎。蒙古人爲什麼會失敗?因爲它自身的原生文明不夠醇厚,沒有柔性,和古羅馬一樣不能同化征服之地的文明,反而受困與當地的文明衝突,進而失敗於文明的割裂導致的內部分裂,數百年間國亡族破,至今仍然支離破碎。滿清不能化於中華民族之外來看待,因爲它被漢化了,雖然不徹底。滿族雖不是中國主體民族,但確定無疑的是中國人。子鏵

□滿族強大而奪取全國政權,本質上是中國人的統一形式問題。只是由於中國主體漢族第一次成了B角甚至C角,再加上滿族初期入關的報復心理,強加於漢族的高壓政策,漢族纔有了亡國感覺。但是,隨着滿族對中華文明的認同與漢族進入中央政權人數的的不斷增多,以漢族文明爲主體的中國文明終於認同了這個成功脫離了落後母體的少數民族的中央統治權。所以,滿族主政與中國歷史上的外敵入侵有着本質不同。中國積弱始於滿清,是由滿族的民族性決定的,一個弱小的民族統治一個文化深厚的大民族,子鏵

□她的民族心理必然是惶惶的,就要用幾種手段來達到她的統治,一是抹殺這個民族的文化精英,改變這個她的民族性——奴化,扼制她的文化發展,推行八股、興文字獄,刪減四庫全書,達到滿清統治文化的需要,正因爲滿清對中國文化發展的扼制使整個民族產生自滿心理,而對外來入侵沒有準備。子鏵

□你說“我要說的是書評中,你關於羅馬文明衰退的結論。羅馬文明並沒有衰退,西方的文明中無不打着羅馬文明的烙印。達爾文認爲,只有競爭,纔有發展,蒙古人認爲,草原上只有跑得快的狼纔有食物,正是有歐洲大陸各國的競爭,纔有西方的崛起。而我們的大一統,這種超穩定的狀態既不符合進化論,有不符合社會發展。”我認爲古羅馬文明衰退是不爭的事實,你說“西方文明中無不打着羅馬文明的烙印。”那請問這些烙印都具體體現在什麼地方?西方的文藝復興的土壤多產生於古希臘哲學和中國傳流到西方的文明和西歐的土著文化。子鏵

□而古羅馬給予歐洲的僅僅是一個擴張的慾望。達爾文的認識,我很同意。但你說“而我們的大一統,這種超穩定的狀態既不符合進化論,有不符合社會發展。”我很不同意,這是你曲解中國文明,生搬硬套的一面之詞。民族是人類生存競爭的結晶體,是大浪淘沙的結果。任何一個能夠自立於世界的民族,都曾經經歷了種種嚴酷的生存考驗。瞭解中國歷史的都知道,在冷兵器時代,中國經歷的巨大沖擊比任何一個民族都多都慘烈!而實踐證明,任何軍事力量(當然包括西方)都不足以摧毀中華民族。子鏵

□民族生存的根本在於抵禦外來族羣的欺凌與侵略。也就是說,戰爭能力的文野強弱,決定着這個民族的命運。戰爭能力低下,或遲或早都要滅亡。這是民族發展史的鐵則。中國民族其所以具有悠長的耐久力,根本之點就在於對外來危險無與倫比的抵禦消解能力。在數千年滄桑中,這種能力已經臻於化境,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這種抵抗藝術的核心可以概括爲八個字——強力反彈,有限擴張。面對強敵,堅決反擊,此所謂強力反彈。反擊勝利,適可而止,此所謂有限擴張。子鏵

□從總體上看,中國民族在每次戰勝大危機之後,都沒有西方帝國或東方成吉思汗式的爆發擴張,而總是將勝利限定在一定範圍之內。對於這個“度”的把握,充分體現了中國民族深邃的戰略洞察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奮起反擊不難,大勝之後適時剎車卻極難。子鏵

□從文章裡我發現你很多次提起古羅馬帝國,可知你很喜歡西方的體制。但西方的體制不是萬能的,兩千多年前的亞平寧山地人以絕對的尚武精神吞併希臘橫掃歐洲而建立了羅馬帝國,可是,那些羅馬人如今在哪裡呢?創造了金字塔與諸多偉大文明的古埃及法老們的族羣,如今在哪裡呢?所謂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佛教文化,可是其中間幾百年的歷史卻是一箇中斷的黑洞,今日印度人竟是忝居古印度人後裔而光榮!中世紀的鐵血帝國拜占庭、奧斯曼、神聖羅馬,同樣也是灰飛煙滅,其主體民族星散消亡於人類海洋了。子鏵

□還有那些絕對尚武的強悍王國,馬其頓、波斯、波希米亞、大月氏一個個都成了供人憑弔的遺址,當時的主體民族也都星散融會,那些獨有的文明也都成了漂浮於人類天宇的流星。一個優秀的民族,必然尊重自己的歷史,正視自己的歷史。因爲那是經過漫長嚴酷考驗的、能夠證明自己其所以優秀的事實。那種無法撼動的事實中存在着一個民族原生文明的強大力量,存在着百試百靈行之有效的生存大智慧、抗爭大技巧與飽滿激揚的生命狀態。子鏵

□緊要關頭對歷史的反思,往往能激發一個民族的智慧與勇氣,從久經考驗的生存大技巧中創造出適合於本時代的生存謀略。我們再看近代,想想人類的災難,二次世界大戰是怎麼發生的?是否產生於西方文明?(我並沒有貶低西方文明,而是要正視自己的文明)西特勒第三帝國的消亡、前蘇聯的解體,美蘇核冷戰而差點導致世界文明的毀滅,這些種種危機都產生於西方意識形態下。西方的意識形態並不適合於中國古代的文明。再看現在歐洲爲什麼要千方百計的謀求統一卻屢次不能成功?子鏵

□最後,我也很樂意能在這裡和你探討中西文明的差異,乃至中西文明對於自身文化發展的影響。我總感覺你似乎有一種因爲中國近代的積弱而對中國文明持否定的心態,當然了,在其他的很多歷史意淫小說中我也看到過,而且爲數不少,但我很不贊同這種心態,我們爲什麼不能正視自己的文明呢?難道這世界就一定只能是西方的意識形態?我們的文明沒有生存空間了?不,絕不是,歷史將告知我們這一切。(寫完了,正好看歐洲盃開幕式)子鏵

□真的很佩服子鏵兄耶!!在這裡我認爲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生存發展以漢族爲主體,不斷的融合其他少數民族,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個民族之魂,真是這個民族魂在中國陷入困境時,奮發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民族如果失去或丟掉了這個,那麼即使他強盛一時、稱霸一方最終也將和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波斯帝國一樣成爲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雖然燦爛但也是曇花一現。xwx00831

□所以一個民族應該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去生存、反展。而不能一味的搬襲他國之經驗。歷史證明了我國不能走西方道路,也走不通原蘇聯模式。雖然小日本仿西方的模式,使他一舉強大。但他也保留了濃厚的武士精神。xwx00831

□好書,就只我寫這麼少。不過我決的中國不適和西方民主體制。因爲中國人受儒家的思想腐蝕太重,骨子裡有股奴性,只有高度的中央積權的制度才適合中國。中國人喜歡內鬥,民主制度知會讓中國內亂不止,只有高度的中央積權的制度纔可以讓中國有一個統一的比較和平時期wow1

□與中國春秋戰國大體同步的古希臘文明,是一種溫和脆弱的海島民族的文明。儘管這個文明中所蘊涵的深刻的哲學、理性的法學、浪漫的神話與一些著名的科學原理,已經成爲人類不朽的文明遺產。但是,古希臘文明缺乏一種內在的強悍與巨大的生命張力。她們關注深邃的生命存在的意義,所以誕生了深刻的哲學。她們關注自己存在秩序的文明化,所以誕生了法學。她們沉溺於浪漫的幻想,所以編織了燦爛的神話。然則,一個擁有如此文明的民族,卻竟然沒有誕生兵學著作——一種偉大抗爭精神的結晶!子鏵

□這隻能說明,對外部世界的防範抵禦的意識,根本沒有成爲這個民族的文明組成部分。最終的結果,古希臘民族沒有逃脫滅亡的厄運,被文明落後的羅馬民族的步兵無情的消滅了。文勝於質,是古希臘文明的致命缺陷,也是古希臘民族悲劇的必然所在。可見對外來入侵沒有消解力也是不行的。對待文明衝突,每個民族並非都是相同的對策。就整個歐洲而言,可以說文明形態並無大的差異,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歐洲就是一個大的文明形態。其文明形式的差異,絕不會大於中國西北與嶺南人之間的差異。子鏵

□西方學者動輒精通十幾種語言,恩格斯能“結結巴巴的說二十多種語言”,即或普通的文化人大約也能通曉三五種語言。這就是文明基本標誌——語言文字的相似性。而在中國,除了文字的統一,語言可真是千差萬別,江南嶺南數十里不同語的山區大有在者。飲食、居住、婚姻、風俗等等,也自古有“十里不同俗”之說。然而,中國卻是一個擁有穩定的共同文明的大國。歐洲卻從來都是由許多許多文明相似的國家組成的民族生存區域。這就是民族文明消解衝突的能力所致。子鏵

□所以,故步自封不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不行,不能學習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同時,沒有抵抗外來文明的能力同樣不行,一樣會消亡被其他文明所取代。既要保持自身文明的發展又要吸取其他先進文明的精髓而不消亡,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把握一個度,前面也提過,就“強力反彈,有限擴張”,這纔是中國原生文化中庸之道的精髓。子鏵

□對於中西文明衝突的許多觀點都來自孫皓暉老兄,我很贊同他的觀點。可能你們說我狡辯,但我喜歡做這樣的比較,中國的問題是有好的制度,卻沒有很好的實現,如果能讓人民代表大會名副其實,實現國家比黨大(以後政治體制改革的方向)中國的制度會比西方更優越。中國需要集權,但是集權中有民主,就如同現在西方的民主裡有集權一樣。不同的是中國在走自己的路。(如果犯規,斑竹就砍了)子鏵

□很同意銀河英雄兄的大部分觀點,中國的經典哲學在東周時期達到繁榮,兵、法、儒、墨、道等等並榮,這些經典哲學可以統稱爲漢學,而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是漢學,而不單單只是儒學。這些經典哲學在兩千五百年的漫長歲月相互影響互補長短。中國人是務實的,而非象印度人那樣好想象,因而當某一經典哲學符合當時的國家利益時,就會被推崇,由於統一穩定時期多餘分裂時期,而儒學有利於國家的穩定和統一就被尊崇的時間多一點,但中國也沒到全部獨尊儒家的地步。子鏵

□[精華]子鏵兄,你是個愛國人士,但評論別用論文好嗎?你很崇拜《五千年的民族精神》(網址是:遊戲人的家中三國虛擬社區文化閣2003年發表的作品)這篇文章是嗎?我看你的理論大多出自此文,因爲我們宿舍的人曾爲此文進行過大討論,認爲從這篇文章無法判斷,它是在誇我們民族精神,還是在貶我們民族精神。而且我們認爲,漢民族常常自詡的不斷同化征服者的歷史,正說明了這種民族文化的腐蝕性,連草原強悍的民族接觸後,也變得四肢疲軟無法戰鬥。我們要想真正再次崛起,必須重新審視這種文化。當然陣痛是難免的。在水一方03

□族,自上古流傳至今,歷經多少災難,又有多少民族灰飛湮滅在那無聲的殺伐中,是什麼支撐我們走下來?是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義,而不是對那個皇帝的效忠。國可破,家可亡,族不能滅。國可重建,家可再築,但被滅族就永世不得翻身,這樣的情況下你能說去學日本?就爲了二戰他戰敗,那切腹自殺的武士道?武瘋子

□那這思想又靠誰來傳承?沒有萬世的江山,就象沒有不死的帝王一樣?只有文化融入民族血液中才可能永遠流傳,儒家的禮儀、法家的帝王之術、兵家的戰略策劃、道家的處世爲人之道不知作者可有看過,還不論那消失了的墨、名、陰陽諸家。單純的技術強國,發展起來的只會是象恐龍一樣龐大的帝國,迎接它的也只有那沒有天敵而走向毀滅的結果!人類不可能沒有敵人,也需要敵人,就是那日本的田中把龐大的中國作爲挑戰的對象,纔有了日本今天的繁榮,我希望作者能更嚴謹一些,這說的不是童話故事,看的不只是一個人!武瘋子

□同意瘋子的話!無不死的帝王,思想長存!一個民族成其爲民族就是因爲他一脈相承的文化和思想。遙想當年!在歷史長河裡,我們湮滅了多少優秀的文化!科技只是強國之術,思想和文化的傳承纔是立國之本!dracon

□[精華]西方文明重智,所以成就了民主和科技發展。中國文明重情,所以是禮義之邦,但也造成了裙帶關係複雜。沒有物質基礎,那有強大的文化和思想,那有強大的國力和民族傳承,思想和精神只不過是物質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產生的。我們還是看作者如何安排之後的情節吧。在水一方03

□[精華]的確是本好書,寫的很有味道,行文不急不徐,情節生動。在這裡就說說裡面的一些小缺點,也讓大家有個共同進步。1,好象在思想上太過民族主義了,尤其是不該殺那個少數民族,中華民族最大優點在於同化其它民族,是從根本上消滅異族,比屠殺強多了,當然了,我是不反對將日本人殺光的。2,不要總是提起自己玩過3國這個遊戲,這樣就失去了文章的嚴肅性。3,創立宗教,太可笑,不說其嚴謹的思想體系,就單論創教者的安排也難哦。深海迷情

□[精華]我不敢苟同在水一方03兄的論調,中國的科技的發展之所以在後來停滯、甚麼倒退,不是說中國人不重視智,而是在文化中西方是以個人爲中心,中國是以集體爲中心,這是文化方面的。文化、科技的進步要以社會的穩定爲基礎,而中國古代社會的重心說實話就集中在皇帝或者是掌權者的那個人身上。‘興不過五代’就是這個道理。這是社會原因。還有中國的傳統的教育方法和後期儒家思想中糟粕部分的泛濫,這些都是原因!殺手之星

□對於第二章十二節的新問題提出一些疑問:主角一邊宣揚民主、平等、自由,一邊卻在保障自己的特權利益。描述了改革禮儀,這些都是做的表面工作,這對解決百姓的民生又有多少關係?而且禮儀特別是朝禮在宋朝才被髮展到及至,在東漢哪裡有許多繁文縟節?東漢的軍禮是早就有了的。“堯舜以當官爲苦,所以三讓其位。”原始社會後期的禪讓制就沒有政治鬥爭?堯嫁娥皇、女英於舜又做何解釋?平等觀念不是說出來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受經濟條件限制的,是通過鬥爭得來的,主角說的太容易了。子鏵

□特權法案中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新到流民沒有被選舉權”,管寧、邴原、王烈之流算不算流民要不要遵守法?還有“要按每50戶爲一單位進行軍事化管理”這是在變相歧視,憑什麼應該軍事化管理,流民中的人才怎麼招攬?法案中的貴族制度和東漢的豪門宗族制度有何區別?甚至落後,“大貴族擁有屬地,但不得向屬地居民徵稅,徵稅權屬於國家,不過大貴族擁有屬地的行政權,司法權,可以任命屬地的高級行政官員,高級司法官員。”對國家的穩定有何好處?這是國家制度的倒退。誰來監督這些貴族?子鏵

□貴族官員相互勾結怎麼解決?在東漢末年封建割據的時代,我看不出這個法案在當時的社會結構、經濟基礎之下有何先進性?又是選舉、又是科舉、又是貴族特權,行政、選官何其混亂?農業發展緩慢、工業基礎薄弱,連資本主義萌芽的條件都沒有出現,有何基礎來談商業?如何保證出雲城的安全?當務之急是發展農工促成商業發展的成熟條件,不要去糾纏於政治改革,落於下乘,畫虎不成反類犬。到現在全書也沒看到多少商業內容,書名不如變爲“共和三國”或者“殖民三國”更來的貼切。子鏵

□貴族制度相比於科舉制度是一種倒退,和兩漢的豪門宗族制度沒有什麼區別,甚至落後。下放行政、司法權這種制度如何能保證國家的正常稅收制度?如何能保證國家不分裂?歐洲就是因爲這種貴族制度的存在而造成歐洲一直不能統一的局面。你把分屬於三個時代不同社會結構下的貴族、科舉、選舉制度同時置於你的制度體系,不知道如何能夠有效的運轉?我強烈的表示質疑。就事論是,對作者沒有諷刺。子鏵

□日本有什麼好的應將注意力放在國內當時日本農業落後資源稀少還分爲不少國家就算攻下來也沒有什麼好處在說三國時國內的土地還有很多沒人懇搞什麼擴張就算打下了以當時的通信和交通殖民地也無法控制就拿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說當初虎門事變英國也是一年後才反應過來的三國時殖民地發生叛亂國內要反應過來也要好幾年恐怕人家早已成功拉國家的大小不是想大就能大的tasd

□自古以來通過戰爭來侵略擴張從來就不是中國的主流思想,基本上都是一種防禦政策;先是強固穩定自己,通過文化傳播的手段來和周圍鄰國相處,軍事是作爲一種威懾態勢,迫不得已纔會動用的手段。中國對外的國策奉行的是“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針,中國強盛時期這一方針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主角既然知道“戰爭對軍人而言,是死生之地,對國家民族而言,是存亡之道。”的道理,還要輕起戰端,不知主角怎樣做到知行合一的?子鏵

□要想有大量殖民地軍隊最起碼有大炮步槍和軍艦無線電等裝備這麼龐大的科技就算有資料恐怕也不是幾十年內所能掌握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啊tasd

□請看盛唐時期,“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針得到了最好的體現,百國來朝,周邊國家基本上都劃入了唐的勢力範圍,世界文化的交流在唐時達到了空前繁榮,中國從中獲益良多,與中國交流的國家同樣受益非淺。只有國家強盛了,自然就有足夠的自信心,在科技、文化、經濟、政治上兼收幷蓄、百花齊放。當然了“四夷”這個詞現在看來有些沙文主義,不適合現在的文明社會,我們不提倡。通過戰爭侵略必然會遭到別國的抵抗,中華民族是不可征服的,世界上其他優秀民族就不是這樣了?請不要忘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鏵

第55節 大難臨頭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五節 說服第23節 起航第16節 桃園結義世界機械學年譜寫作資料請各位作者閱讀第16節 煎蛋第28節 熊的力量第六十一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九節 變數第9節 以德治國第五十四節第24節 錦囊妙計第六十六節第五十三節第六十四節第10節 初到幽州第15節 黃巾之禍第6節 謀奪第23節 起航關於商業三國進入vip的幾點說明第七十一節第五十一節第1節 巧妙佈局第19節 偷襲第五十六節第8節 小戰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一節 矇騙第16節 桃園結義第5節 少年趙雲第6節 謀奪第29節 張郃進城第三十六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節 敗退第54節 危在旦夕第61節 博昌會戰第11節 徹夜暢談第18節 勢如破竹第15節 黃巾之禍第28節 熊的力量第11節 尖刀第七十節第17節 歡慶少言先生書評1第1章 回到三國第一節遠山的呼喚第1節 回到涿縣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六節 逼迫第三十六節第五十八節第八十節第63節 博昌會戰(下)第8節 再戰大勝第20節 衝突第七十二節第52節 綽綽有餘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三節搜刮第7節 徵召第30節 死心塌地第10節 初到幽州第三十六節第42節 驚天陰謀第三十九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四節 兇意(下)第17節 收拾劉渾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節 震虎第12節 契約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六節 邀戰第2節 新年賀禮第61節 博昌會戰第五十四節第五十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五節 佯攻第18節 勢如破竹第四十二節外篇2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一節 矇騙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七節 綁架第68節 戰火第1章 回到三國第一節遠山的呼喚少言先生書評2第三十四節第48節 佳人有約第五十一節第3節 狂飈第67節 任命第12節 書院對局第44節 一箭雙鵰第9節 以德治國第五十七節第七十一節第57節 前車之鑑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六節 逼迫第66節 亂相紛至第二十五節第五十二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一節 苦難少言先生書評2第38節 雷霆出擊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九節 約法第2節 新年賀禮第4節 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