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宏偉的地圖展現在波特盧陣營國家意識瑪琪娜面前,這幅地圖的精度是瑪琪娜前所未見的,是過往現世那些簡陋地圖所不可能製作出來的精美地圖。
儘管除了波特盧極其附庸國領土以外,大部分地區都覆蓋上被稱之爲“戰爭迷霧”的黑霧,但這並不影響這份地圖的精美與價值,瑪琪娜嘖嘖讚歎的,覺得如果以前自己有這種精度地圖的話,打仗什麼事情都會變得極其方便。
國家意識的地圖面板有四種模式,第一種是地理地圖,完美的體現出波旁的海已被探明的地理形狀;第二種是勢力地圖,每個陣營控制的主城都會以不同顏色表現在上面加以區分;第三種是概況地圖,概況地圖下分人力、財政、叛亂度等子地圖,用以表現不同地區的情況;第四種是外交地圖,會以自己所在陣營爲中心,展現出其他國家對該陣營總體態度。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面板,如控制國家大體政策的面板,控制國家總體戰略的面板,控制國家對外關係的面板等,這一切的一切對於瑪琪娜來說,充滿了新奇。
對瑪琪娜來說,這些東西最有用的,就是國家信息面板,瑪琪娜發現神界對於波特盧的調查,要比自己豐富的多,比如波特盧居然只佔據國家的一半人口,自己以前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國內異族很多。
在比如腐化度、叛亂度這些概念,以前只能依靠執政者的經驗,而如今憑藉系統提供的信息,就可以適時的做出參考,非常實用。
那麼如今波旁的海的政治局勢究竟如何呢?波旁的海中最大的國家,無疑是瑪琪娜所在的波特盧,歷經近六百年的發展,波特盧已經成長爲擁有13個行省,84座主城的龐然大物,當之無愧的第一,比第二名波里斯的主城數量高出幾乎兩倍。
波特盧的統治核心位於北邁拉米海灣那一帶,而北邁拉米海灣內陸的羅素爾衛所是波特盧唯一一個可靠的內陸衛所。
經過六百年的消化,波特盧終於將邁拉米半島變成一個地理名詞,邁拉米半島再也沒有一個邁拉米人,而波特盧人在邁拉米半島佔據了絕對優勢,也是一處可靠的基本盤。
這兩處加在一起,就有5個行省了,這5個行省(波特盧管行省叫做衛所)是波特盧最可靠的核心。
這些核心北部,是來德祿衛所、特愛維西衛所、波埃米衛所這3個衛所,不是剛剛征服的衛所,就是授予了他人自治權的衛所,充其量只能稱爲拱衛,而不能稱爲可以信賴的基本盤。
此外,北部還有一個剛剛通過“來德祿戰爭”征服爲附庸國的印安地,儘管如今印安地老老實實的上貢,但必須防止印安地反噬的可能。
在基本的5個行省南方,波特盧也設立了5個行省,全是征服邁席卡與烏爾奇而得到的行省,儘管因爲統治時間日長而讓行省中波特盧人的數量逐漸增加,可惜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再讓這些行省發展下去了。
而內陸的邁席卡,早已淪爲波特盧的附庸國,並且時間還挺長,只可惜一直不老實,上一次還試圖奮起,雖然失敗但是值得警惕,誰知道會不會再來一次?好在波特盧借用上一次的戰爭,將弗蘭克要塞劃入自己的國土,這樣子再也不怕邁席卡玩烏龜殼戰術。
南方的烏爾奇,是邁席卡的第三個附庸國,從以前的有條件附庸,在19世紀的戰爭中被打成完全附庸,也是經過一番功夫的。對於烏爾奇這個國家,波特盧並不懼怕,因爲烏爾奇那裡一片平地,不像印安地那樣過於偏遠,也不像邁席卡那樣能玩龜殼戰術。
至於騰龍大陸的最南方,布拉亞鬆極其附庸國布托克西,是讓波特盧最爲頭疼的地方,沒有之一。
布托克西雖然是布拉亞鬆的附庸國,但是具有非常強的獨立性,而他獨立性的保證,就是布托克西擁有波旁的海第四強的海軍,僅次於波里斯、波利和波特盧。更不用提布托克西藉助地利壟斷了瑪茲島貿易,這裡由於鞭長莫及,波特盧都要依賴布托克西的海船。
在之前的一百多年中,波特盧的策略就是聯合布托克西,而布拉亞鬆與烏爾奇這個鄰國走到一起。可是如今烏爾奇成爲了波特盧的附庸國,這就意味着布拉亞鬆也算波特盧的附庸國,如果波特盧不想讓自己南部糜爛的話,就得安撫布拉亞鬆。
對於波特盧來說,如果想要利益最大化,無疑是讓自己在和波里斯進行戰爭的時候,這兩對冤家安安靜靜的做一對好鄰居,別特麼給波特盧搞事,可是用腳指頭想都知道不可能的了。
這就是沒能在最終決戰到來之前,解決南方問題從而留下來的麻煩啊!想到這裡,瑪琪娜不由的嘆了口氣。
至於騰龍大陸另一側的那些國家,哥尼格塔地域三國,雖然已經開始接觸,但是不用多去在意,因爲哥尼格塔地域分成了三個國家,他們自己會殺得個痛快,基本不用考慮影響到騰龍大陸西岸。
而瑪茲島也同理,過於遙遠的海域,使得戰爭是一個賠本的買賣,在沒有將海路探明之前,騰龍大陸與瑪茲島會始終處於平靜的狀態中。
至此,波特盧的優點無疑很明顯,有着龐大的疆域,第一的人口,最強的陸軍。然而波特盧的弱點也很明顯,那龐大的疆域只有3個行省是內陸行省,而這三個行省中只有一個羅素爾行省的忠誠可以確保,其他兩個行省只能是心有慼慼,特別是來德祿衛所這個行省,要是戰爭起來以後沒有小規模叛亂,瑪琪娜都會感覺吃驚的。
只有3個內陸行省,意味着波特盧是一個擁有漫長沿海線的國家,尤其是邁拉米半島,那完全是一個突出去的一角,守城時這種堡壘是伸出去給別人打的,可是國家戰爭時這種地形意味着敵人可以隨時在任何地方登陸,簡直要命。
然而很不幸的地方在於,波特盧即將要面對的敵人,波里斯,擁有着波旁的海最強的海軍。
波里斯的領土雖然只有波特盧的一半大小,但問題是波里斯的人口中異族較少,85%都是可靠的主體族羣,少數族羣還基本上波康人、古波旁人、南波烏圖人這些,聽名字就知道,都是波系後裔,即使是埃多楠人也有着相同的海神信奉。
哪像波特盧?異族中除了波埃米人這種意外,剩下的都是邁席卡人、印哥納人、印瓦特人、烏爾奇人,別說風俗習慣,關是信奉就從天空崇拜到風暴崇拜五花八門,海神崇拜在波特盧的境內只佔據77%。
然後,波特盧擁有第一強的陸軍,第三強的海軍,可惜波里斯是位於波旁島的島上國家,波特盧陸軍再強也沒法全部瞬移到島上,第三強的海軍就算僥倖偷渡過去一些部隊登陸,恐怕也能被波里斯反應過來殲滅。
並且波里斯在波旁島上的領土比其他三個國家加起來還多,島上總共擁有6個行省,其中只有穆拉德航道與芬緹娜航道這兩個行省是新徵服不久的,其他四個行省,不是建國時就有的,就是已經統治三四百年的(修恩多航道)。
除此之外,波旁島上另外的國家中,佔據波康衛所的波康與老航道的波旁,都已經成爲了波里斯的附庸國,而唯一一個仍然堅持與波里斯敵對的國家,就只有過去的北部航道,波利。
波利是瑪琪娜預計最好的同盟,波旁的海第二強的海軍,可以在將來戰爭中爲波特盧分擔許多壓力。
波利總共4個行省26座主城,其中2個行省位於波旁島本土,另外2個行省,則在埃多楠半島。
埃多楠半島又可以細分爲上埃多楠半島和下埃多楠半島,上埃多楠半島較小,過去曾是北波烏圖人的領土,擁有着自治權,多次在戰爭中支援波里斯,最後終於在上個世紀被波利征服,撤銷了自治權。對於想要成爲波利盟友的波特盧來說,瑪琪娜對此點個贊。
下埃多楠半島勢力繁多,波利與波里斯各在這裡有一個殖民行省,此外半島上兩個土著國家,埃多楠與南波烏圖,皆在19世紀中重新被波里斯征服,將其化作自己的附庸國來進行管控。
所以如今下埃多楠半島中,波里斯可以說是佔據了絕對優勢,波利只有下埃多楠半島東北角那一片沿海土地。
從上埃多楠半島再往北,還能航行到新的國家,拉文蒂卡地域和東岸地域,總計起來也有五個國家,拉奈希、拉孟西斯、漢塞、沙羅和戈沙摩多。
不過這五個國家的海軍基本是殘廢的,可以忽略不計——瑪琪娜聽說漢塞擁有一批小規模的海軍艦隊,但顯然沒法航行到波旁的海這邊,不然也不會讓拉文蒂卡貿易全都是波旁系的航行到那裡去做,所以那五個國家註定不會影響到波旁的海這裡。
以上,則是波旁的海在20世紀開頭時11個主要國家與其他國家的大致情況,對於這一場最終決戰究竟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拉開序幕,又會經歷什麼樣的波折,然後以什麼樣的結局落幕,此時的瑪琪娜尚且一概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