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如何高貴,當如他們大家族的深閨嬌女。
陳蘅道:“此女身系青氣血脈。村頭有一座修建千年的石橋,橋畔有一個土地廟,那土地石像有真人大小,刻得栩栩如生,在土地廟的旁邊,有一塊石碑,上頭寫着‘石橋村’。”
元彬與行雲使了個眼色,二人齊齊敬惕四下。“另一個呢?”
陳蘅收回古錢,心裡默誦了一遍占卜咒,一把擲下,“這位聖女在神木城的西北方向,住在一處破舊的小巷子裡,年方九歲,她沒有父親,只有一個母親。她母親很病弱,靠織布、刺繡爲生。”
陳蘅連挽了幾個手訣,定定地看着古錢,裡面的圖像隱約,這是旁人看不到的,唯她能看到,“你們別說話,我搜看不到那條街巷的名字,有鄰家上門探望……”
朦朧的影像中,她看到一個婦人提着只籃子,裡頭裝了十枚雞蛋,“白露,白露……”
九歲的小娘子正坐在窗前繡花,從屋子裡出來,她甜甜地喚了一聲:“張大娘!黃大嫂!”
“白露,聽說你娘病了,我們過來瞧瞧,這是自家養的母雞生的蛋,給你娘補補罷。”
“謝張大娘!”
黃大嫂道:“這是黃大兄從河裡捕的魚,給你娘熬湯罷。”
“謝黃大嫂!”
兩人站在窗前,看了眼一臉憔悴、蒼白的婦人,輕嘆一聲,“白露娘,好好將養着,你這是累着了,多休養幾日許就好。”
“是我拖累了白露,要不是我,嗚嗚……咳咳!”
許就不用累得這孩子如此辛苦。
張大娘道:“有什麼難處,與我們說一聲,我們定會幫忙的。”
幾人寒喧了一陣。
而陳蘅的周圍,靜寂得沒有半點聲音。
張大娘、黃大嫂出得茅屋門,低聲道:“唉,原是金枝玉葉的貴女,許的親事也是極好的,丈夫一去,又被人陷害,落到比我們平民還不如的地步。”
“白家人是怎麼想的?白露娘這樣賢惠的女子,怎麼可能幹出與人私\通的事。”
“我可聽說了,這是白家嫡脈三房的兄弟爲了奪家業,故意誣陷她,偏她孃家繼母當家,父親不管,兩個弟弟又不是一母所生。白家三房嫁了個嫡女兒給她弟弟爲妻,武家就說不認她這個女兒……”
又是一個可憐的女子。
陳蘅看到此處,回過神來,凰女占卜術便是如此奇特,“紫氣血脈的小娘子,乃是白家嫡脈三房之後,因三房兄弟鬩牆爭奪家業,害武氏夫人所驅出家門,其孃家繼母所出的弟弟娶得武氏三房的女兒爲妻,更覺她丟人,不認她這女兒。
她沒了丈夫後,只得帶着女兒到西北處一個茅屋安頓,以織布、刺繡爲生。她所出的女兒,身負紫氣血脈!”
元彬起身,揖手抱拳道:“靈女此恩,我醫族感激不盡。”
陳蘅道:“快往尋人罷,再晚,白露娘就會喪命,而白露亦會因母親之死,心生怨恨。”她凝了一下,“元氏曾出過數位聖女,除了最後一位元歌皇后,其餘皆是青氣血脈?”
元彬答道:“正是。”
紫氣血脈,還是身負白、武兩族的血脈,白家人將白露母女趕出家,這就是結了仇,而武族更是對他們落井下石,只要元氏尋到此女,扶她入主聖女殿,必會受其感激。
元彬道:“行雲,你是元氏子弟,立馬快馬回族中,將此事稟報老族長,必須儘快尋得白露。”
從燕京到長白山,最快也要十日,如果再晚,恐怕白露的母親就會喪命仙逝。
他一落音,連連搖頭,“罷了!這件事,我還是親自走一趟的好。”
幾十年尋而不得的,被陳蘅尋到了,他必須親自去辦。
元彬想到陳蘅大婚在即,面露愧色,揖手道:“聖女,此次之事大恩不言謝,你的嫁妝帝月盟已預備三百擡。你在永樂邑的嫁妝已運到山莊,存放於聖女殿偏殿庫房內。”
陳蘅點了一下頭。
顯然不是最近運來的,沒有慕容慬的允許,是不會從千里之遙的永樂邑運到此處。
慕容慬未與她說一聲,便悄無聲息地做了這件事。
陳蘅心下有幾分不快。
兩日後,帝月山莊的人發現老盟主不在,一起離開的還有幾位醫族的元氏弟子。
二月初一晨,陳蘅梳洗時,發現韓姬侍立在側。
“聖女。”
韓姬一臉恭敬。
“你來了?”
“是。”韓姬低應一聲。
博陵王與鳳歌聖女將於二月初二大婚,這消息整個江湖都聽說了。各大門派已經有人紛紛趕赴燕京,尤其是受過醫族恩惠的,在傳說帝月盟聖女是醫族聖女的消息後,誰也不願錯過這大好的機會。
北燕的江湖各派昨晚就有人入住帝月山莊,今晨更是來了好幾撥江湖中人。
陳蘅吐了口氣,“你來得很快?臉上還有倦意,且回去歇着。”
“諾。”
韓姬低眉順眼。
紅衣、青衣走近幾步,她們隱隱聽人說,陳蘅指點元氏少主尋找聖女的事,心生感激,服侍上更是貼心。
元芸低聲道:“聖女,要不要再試試嫁衣,這是昨日博陵王令人送來的。”
“不必試了,你們細細檢查一下,不要遺留繡針。”
清君忙道:“稟聖女,我們已經檢查過好幾遍了。九套價值不菲的鳳釵,皆可得配,不知明日出嫁之時,聖女準備戴哪一套?”
九套鳳釵,六套是帝月盟的嫁妝,又有三套是北燕皇家禮部送來的。
北燕的朝堂與南晉不同,尤其是馮娥被封莫愁郡主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先是墾荒改田,再是鼓勵商人行商,最後是建六部:吏部、戶部、兵部、工部、禮部、刑部,又設有都察院以監督百官,設翰林院以撰書籍、皇帝旨意等,各部下設司,各部由尚書爲首官,設左、右侍郎爲副官,再設有各司掌司爲郎中等。
各部院分工明確,需要配合者,由長官、副長官出面協調,六部之上又設有左、右丞相,分管六部。
陳蘅道:“令皇家送來的,元芸姑姑幫我選罷。”
元芸歡喜地應聲“諾”。
麗君小心翼翼地帶着人捧入嫁衣,又將九套頭面整齊地擡入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