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第325章 離心離德

天宮寺中一日之內三絕齊至,觀者大飽眼福,這消息須臾就在東都洛陽城中流傳了開來。於是乎,因錯過當日這一場盛會而急忙前往天宮寺中一睹風采的人絡繹不絕,一時這座洛陽名剎門庭若市香客如雲,老主持不得不令人在吳道子那一面壁畫前拉上繩索,又令弟子朝夕看護,生怕遭了什麼損傷。

這一日午時前後,因天氣炎熱,尚善坊之中的車馬行人並不算多。此時此刻,便有一行十餘人悠然步入天宮寺,一路來到了這面壁畫前。被人簇擁在當中的年輕男子頭戴襆頭,虎背熊腰,看上去健碩挺拔,眼神犀利。佇立在壁畫前的他觀賞了許久,這才面色欣悅地點頭讚道:“早聽得吳道子之畫妙絕一時,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如此國手,怎可令其蹉跎民間?力士,回頭令中書省擬旨,召其入宮供奉。”

“是,大家。”高力士見那壁畫末尾題字龍飛鳳舞氣勢磅礴,當即又湊趣地笑道,“只可惜,如今只餘下壁畫和題字,裴將軍當時劍舞何等絕妙,那就不得而知了。一日之間目睹三絕,那些消息靈通的東都百姓卻是大飽眼福。”

“聖人一國之君,若想觀瞻,他日召入宮中,裴將軍也好,吳道子張旭也好,還不是一樣會竭盡所能?”今日陪同天子出來的姜皎卻有些不以爲然,說完之後又笑道,“只不過,杜十九郎還真是最會湊熱鬧的,如此盛會又少不了他,還有人感慨他緣何不做一首詩以資紀念。”

“劍若電光鼓如雷,想想此等勝景,我亦不免心生神往。只不過裴將軍正值母喪,那一日解孝衣爲劍舞,也是爲了亡母遺願,我再召他入宮,那就有違孝道了。”話雖如此說,李隆基臉上還是不免遺憾,想了想姜皎剛剛說的話,他便突然笑了起來,“不過,姜七說的是,杜十九郎既然湊了這老大一個熱鬧,那就讓他寫一篇妙文呈來給我,也不枉他親眼目睹這番奇景。”

兒子姜度和杜士儀交情不錯,姜皎剛剛也樂得打趣一句,此刻見李隆基顯然心情極好,竟然生出瞭如此念頭,他自然少不得含笑附和。今日微服出宮,天子身邊自然不止他們這些人,其餘或明或暗散在各處的人,早已把天宮寺和尚善坊內各要緊處都看得嚴嚴實實。既然來到了這昔日作爲太宗舊宅的天宮寺,李隆基顯然並不是看看壁畫就完了,等老主持被人“邀”了出來,他便饒有興致地問起了當日那一具秦王戰鼓。

那天拿出如此珍藏已久的好東西,老主持事後就明白決計避不過邀寵的達官顯貴。此刻見李隆基龍行虎步氣勢不凡,他猶豫片刻便恭敬而客氣地說道:“這位檀越既要觀賞,老衲不敢搪塞。敝寺當年乃是太宗陛下親自舍舊宅而立,又欽命主持,並把舊日戰鼓賜予敝寺爲鎮寺之寶,多年來一直只是悄悄供奉,不敢張揚。十數日前裴將軍劍舞時,老衲一時激動令人將此寶起出,事後想想已經是慚愧得無以復加。因知當今聖人仁孝無雙,最是敬仰太宗陛下豐功偉業,因而已令人將那秦王戰鼓封存,不日將敬獻聖人闕下。”

天宮寺藏着太宗之寶卻一直秘而不宣,李隆基本有些慍怒,此刻聽到老主持如此解釋,他那面色便霽和了下來。一旁的姜皎覷了他臉色,見天子微微頷首,他便上前低聲說道:“我乃楚國公姜皎,今日奉陛下微服至此,你還不立時領路?”

“啊!”老主持一時目瞪口呆,暗想東都重地絕不會有人敢冒充天子,再看看這一行人聲勢雄壯,他連忙深深合十行禮口稱冒犯,繼而便恭恭敬敬在前頭引路,等把衆人引到了一座禪堂前,他側身在臺階上虛手一引,這才低聲說道,“陛下,秦王戰鼓便供奉在居中臺座上,內中一應都是太宗陛下昔日起居用過的舊物。”

“唔,你不用跟了。”李隆基微微點頭,隨即看着左右說道,“力士,你和其他人留在此地,姜七,你跟我進來。”

高力士躬身應是,見隨行衛士都留在外頭,他看着姜皎隨李隆基入內的背影,心中卻着實有些犯嘀咕。相比宰臣,姜皎和王毛仲這一文一武方纔是真正的天子寵臣,但凡酒宴無此兩人,天子便惆然不樂,誰也沒法動搖。然而,王毛仲彷彿是因爲從前受挫的事,如今收斂了許多,反而是姜皎這些時日伴駕日多,天子時常連他也屏退在外,不知道與其說了些什麼機密之語。

禪堂統共五間,並未有任何隔斷,卻是顯得頗爲軒敞。從光線充足的外頭進入此間,昏暗的光線讓李隆基有些不習慣,好一會兒方纔看清了室內陳設。但見一幾一榻,一案一缸,壁上掛弓,牆角設鼓,竟是簡樸到了寒酸的地步。面對此情此景,李隆基不禁微微色變,旋即便對身側的姜皎嘆道:“朕不如太宗陛下遠矣!”

“太宗陛下起自隋末亂戰,天下亂離之時,天下百姓寒苦,因而自當儉樸示人。而今陛下治世天下昇平,倉廩豐足,百姓樂業,倘若陛下尚且居於陋室簡屋,用的是瓦器,臣子也好,百姓也好,誰還敢安然享受?”姜皎振振有詞地勸諫了這兩句,見李隆基果然爲之大悅,他便趁勢頌聖道,“太宗陛下定國安邦,而陛下亦是有前後三次力挽狂瀾之功,雖不及亦不遠矣!兼且陛下春秋鼎盛,日後功業,未必就真的不及太宗陛下!”

“慎言,朕怎敢和太宗陛下相提並論!”

嘴裡這麼說,但臉上的欣然笑意卻泄露出了李隆基的真實心情。他閒庭信步似的在這屋子裡轉了一大圈,最終在書案之後坐了下來,又招手示意姜皎相對而坐。等到這位自己寒微時交下的知心友人正襟危坐看着自己,他方纔用手輕輕叩擊着書案,若有所思地說道:“朕如今富有四海,天下安定,四夷臣服,唯一遺憾的便是,不得文德皇后那般千古賢后相佐。”

對於王皇后的怨言,姜皎此前已經聽李隆基說過不少,但如同現如今這樣赤裸裸的言辭卻還是第一次。他努力平復了一下激盪的心情,這才字斟句酌地說道:“文德皇后之賢,古今少有,然則當今皇后殿下,亦是與陛下伉儷情深,人所共知。”

“若非她曾和朕共患難,朕怎能容她至今!”李隆基遽然色變,繼而便冷冷說道,“她身爲中宮卻膝下無子,如今太子已立,且太子生母麗妃仍在,朕若是要廢黜中宮,豈非名正言順?”

“此陛下家事,本不爲外人道。”姜皎聰明地搬出了當初英國公李勣的話,但卻又添了一句,“然則昔日高宗陛下前事,恐爲羣臣議論。”

隨着這兩年王皇后行事越發急躁,而武惠妃卻一貫柔媚小意,廢后之事在李隆基心中反反覆覆斟酌過許多次,而這一回那詩箋風波更是堅定了他的這個想法。此刻見姜皎以家事回答,他本是滿意地點了點頭,可聽到姜皎隱晦地指出了高宗廢王立武,儘管他身爲武后的嫡親孫子,可一想到諸武之亂,他仍是心有餘悸。這一沉默就是整整一刻鐘,末了他方纔長嘆了一聲。

“即便阿王遠不如文德皇后賢惠,可若她有子,想來也不至於怨望如此!”

洛陽宮襲芳院中,面對自己的妹妹,嗣滕王妃王氏,王皇后淚如雨下說出的第一句話,竟是和李隆基的感慨驚人的相似。李隆基一朝由太子而天子,她的家人也一樣飛黃騰達,儘管長妹因長孫昕之故守寡,如今吃齋唸佛不問世事,但兄長王守一尚了公主,又貴爲國公,妹妹王氏也嫁給了嗣滕王,常常能夠入宮,否則她竟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而看到她潸然淚下,王氏亦忍不住心如刀絞,連忙開口勸慰。好一會兒等到阿姊止了悲聲,她才從袖子中取出了一封信來遞給了王皇后,低聲說道:“阿姊,這是阿兄讓我捎給你的。他知道你如今心下苦,可如今再悲傷也沒用,當務之急是應變!”

應的是什麼變,王皇后當然不會問,而嗣滕王妃王氏也不會說透,姊妹倆都是心照不宣。王皇后低頭取出信箋在手,只掃了一眼便登時爲之色變,連捏着信箋邊緣的手都在微微顫抖。盯着那寥寥幾行字也不知道看了多久,她方纔深深吸了一口氣,最終便看向了自己的妹妹。

“阿兄寫的這封信,你可看過?”見王氏搖頭,王皇后便將信遞了過去,見妹妹匆匆瀏覽之後便大駭地擡頭看着自己,她便低聲說道,“此事險之又險,可是,置於死地而後生!倘若他沒有這意思,那自然是阿兄此舉害了我,可要是他有這意思,那我就要戳了他的心窩子!他什麼都要學太宗陛下,可須知太宗陛下和文德皇后伉儷情深,從來就不曾生過易後之意!更何況,阿兄竟然能連那種逆謀都打探到,我怎能退縮不顧他一片苦心?”

王氏強忍心頭驚駭,隔了好一會兒,這才發狠似的點了點頭:“既是阿兄和阿姊都覺得此爲上策,那我回去之後便說與滕王商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既是他的妻子,他也必然和阿姊一條心!”

天宮寺中一日之內三絕齊至,觀者大飽眼福,這消息須臾就在東都洛陽城中流傳了開來。於是乎,因錯過當日這一場盛會而急忙前往天宮寺中一睹風采的人絡繹不絕,一時這座洛陽名剎門庭若市香客如雲,老主持不得不令人在吳道子那一面壁畫前拉上繩索,又令弟子朝夕看護,生怕遭了什麼損傷。

這一日午時前後,因天氣炎熱,尚善坊之中的車馬行人並不算多。此時此刻,便有一行十餘人悠然步入天宮寺,一路來到了這面壁畫前。被人簇擁在當中的年輕男子頭戴襆頭,虎背熊腰,看上去健碩挺拔,眼神犀利。佇立在壁畫前的他觀賞了許久,這才面色欣悅地點頭讚道:“早聽得吳道子之畫妙絕一時,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如此國手,怎可令其蹉跎民間?力士,回頭令中書省擬旨,召其入宮供奉。”

“是,大家。”高力士見那壁畫末尾題字龍飛鳳舞氣勢磅礴,當即又湊趣地笑道,“只可惜,如今只餘下壁畫和題字,裴將軍當時劍舞何等絕妙,那就不得而知了。一日之間目睹三絕,那些消息靈通的東都百姓卻是大飽眼福。”

“聖人一國之君,若想觀瞻,他日召入宮中,裴將軍也好,吳道子張旭也好,還不是一樣會竭盡所能?”今日陪同天子出來的姜皎卻有些不以爲然,說完之後又笑道,“只不過,杜十九郎還真是最會湊熱鬧的,如此盛會又少不了他,還有人感慨他緣何不做一首詩以資紀念。”

“劍若電光鼓如雷,想想此等勝景,我亦不免心生神往。只不過裴將軍正值母喪,那一日解孝衣爲劍舞,也是爲了亡母遺願,我再召他入宮,那就有違孝道了。”話雖如此說,李隆基臉上還是不免遺憾,想了想姜皎剛剛說的話,他便突然笑了起來,“不過,姜七說的是,杜十九郎既然湊了這老大一個熱鬧,那就讓他寫一篇妙文呈來給我,也不枉他親眼目睹這番奇景。”

兒子姜度和杜士儀交情不錯,姜皎剛剛也樂得打趣一句,此刻見李隆基顯然心情極好,竟然生出瞭如此念頭,他自然少不得含笑附和。今日微服出宮,天子身邊自然不止他們這些人,其餘或明或暗散在各處的人,早已把天宮寺和尚善坊內各要緊處都看得嚴嚴實實。既然來到了這昔日作爲太宗舊宅的天宮寺,李隆基顯然並不是看看壁畫就完了,等老主持被人“邀”了出來,他便饒有興致地問起了當日那一具秦王戰鼓。

那天拿出如此珍藏已久的好東西,老主持事後就明白決計避不過邀寵的達官顯貴。此刻見李隆基龍行虎步氣勢不凡,他猶豫片刻便恭敬而客氣地說道:“這位檀越既要觀賞,老衲不敢搪塞。敝寺當年乃是太宗陛下親自舍舊宅而立,又欽命主持,並把舊日戰鼓賜予敝寺爲鎮寺之寶,多年來一直只是悄悄供奉,不敢張揚。十數日前裴將軍劍舞時,老衲一時激動令人將此寶起出,事後想想已經是慚愧得無以復加。因知當今聖人仁孝無雙,最是敬仰太宗陛下豐功偉業,因而已令人將那秦王戰鼓封存,不日將敬獻聖人闕下。”

天宮寺藏着太宗之寶卻一直秘而不宣,李隆基本有些慍怒,此刻聽到老主持如此解釋,他那面色便霽和了下來。一旁的姜皎覷了他臉色,見天子微微頷首,他便上前低聲說道:“我乃楚國公姜皎,今日奉陛下微服至此,你還不立時領路?”

“啊!”老主持一時目瞪口呆,暗想東都重地絕不會有人敢冒充天子,再看看這一行人聲勢雄壯,他連忙深深合十行禮口稱冒犯,繼而便恭恭敬敬在前頭引路,等把衆人引到了一座禪堂前,他側身在臺階上虛手一引,這才低聲說道,“陛下,秦王戰鼓便供奉在居中臺座上,內中一應都是太宗陛下昔日起居用過的舊物。”

“唔,你不用跟了。”李隆基微微點頭,隨即看着左右說道,“力士,你和其他人留在此地,姜七,你跟我進來。”

高力士躬身應是,見隨行衛士都留在外頭,他看着姜皎隨李隆基入內的背影,心中卻着實有些犯嘀咕。相比宰臣,姜皎和王毛仲這一文一武方纔是真正的天子寵臣,但凡酒宴無此兩人,天子便惆然不樂,誰也沒法動搖。然而,王毛仲彷彿是因爲從前受挫的事,如今收斂了許多,反而是姜皎這些時日伴駕日多,天子時常連他也屏退在外,不知道與其說了些什麼機密之語。

禪堂統共五間,並未有任何隔斷,卻是顯得頗爲軒敞。從光線充足的外頭進入此間,昏暗的光線讓李隆基有些不習慣,好一會兒方纔看清了室內陳設。但見一幾一榻,一案一缸,壁上掛弓,牆角設鼓,竟是簡樸到了寒酸的地步。面對此情此景,李隆基不禁微微色變,旋即便對身側的姜皎嘆道:“朕不如太宗陛下遠矣!”

“太宗陛下起自隋末亂戰,天下亂離之時,天下百姓寒苦,因而自當儉樸示人。而今陛下治世天下昇平,倉廩豐足,百姓樂業,倘若陛下尚且居於陋室簡屋,用的是瓦器,臣子也好,百姓也好,誰還敢安然享受?”姜皎振振有詞地勸諫了這兩句,見李隆基果然爲之大悅,他便趁勢頌聖道,“太宗陛下定國安邦,而陛下亦是有前後三次力挽狂瀾之功,雖不及亦不遠矣!兼且陛下春秋鼎盛,日後功業,未必就真的不及太宗陛下!”

“慎言,朕怎敢和太宗陛下相提並論!”

嘴裡這麼說,但臉上的欣然笑意卻泄露出了李隆基的真實心情。他閒庭信步似的在這屋子裡轉了一大圈,最終在書案之後坐了下來,又招手示意姜皎相對而坐。等到這位自己寒微時交下的知心友人正襟危坐看着自己,他方纔用手輕輕叩擊着書案,若有所思地說道:“朕如今富有四海,天下安定,四夷臣服,唯一遺憾的便是,不得文德皇后那般千古賢后相佐。”

對於王皇后的怨言,姜皎此前已經聽李隆基說過不少,但如同現如今這樣赤裸裸的言辭卻還是第一次。他努力平復了一下激盪的心情,這才字斟句酌地說道:“文德皇后之賢,古今少有,然則當今皇后殿下,亦是與陛下伉儷情深,人所共知。”

“若非她曾和朕共患難,朕怎能容她至今!”李隆基遽然色變,繼而便冷冷說道,“她身爲中宮卻膝下無子,如今太子已立,且太子生母麗妃仍在,朕若是要廢黜中宮,豈非名正言順?”

“此陛下家事,本不爲外人道。”姜皎聰明地搬出了當初英國公李勣的話,但卻又添了一句,“然則昔日高宗陛下前事,恐爲羣臣議論。”

隨着這兩年王皇后行事越發急躁,而武惠妃卻一貫柔媚小意,廢后之事在李隆基心中反反覆覆斟酌過許多次,而這一回那詩箋風波更是堅定了他的這個想法。此刻見姜皎以家事回答,他本是滿意地點了點頭,可聽到姜皎隱晦地指出了高宗廢王立武,儘管他身爲武后的嫡親孫子,可一想到諸武之亂,他仍是心有餘悸。這一沉默就是整整一刻鐘,末了他方纔長嘆了一聲。

“即便阿王遠不如文德皇后賢惠,可若她有子,想來也不至於怨望如此!”

洛陽宮襲芳院中,面對自己的妹妹,嗣滕王妃王氏,王皇后淚如雨下說出的第一句話,竟是和李隆基的感慨驚人的相似。李隆基一朝由太子而天子,她的家人也一樣飛黃騰達,儘管長妹因長孫昕之故守寡,如今吃齋唸佛不問世事,但兄長王守一尚了公主,又貴爲國公,妹妹王氏也嫁給了嗣滕王,常常能夠入宮,否則她竟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而看到她潸然淚下,王氏亦忍不住心如刀絞,連忙開口勸慰。好一會兒等到阿姊止了悲聲,她才從袖子中取出了一封信來遞給了王皇后,低聲說道:“阿姊,這是阿兄讓我捎給你的。他知道你如今心下苦,可如今再悲傷也沒用,當務之急是應變!”

應的是什麼變,王皇后當然不會問,而嗣滕王妃王氏也不會說透,姊妹倆都是心照不宣。王皇后低頭取出信箋在手,只掃了一眼便登時爲之色變,連捏着信箋邊緣的手都在微微顫抖。盯着那寥寥幾行字也不知道看了多久,她方纔深深吸了一口氣,最終便看向了自己的妹妹。

“阿兄寫的這封信,你可看過?”見王氏搖頭,王皇后便將信遞了過去,見妹妹匆匆瀏覽之後便大駭地擡頭看着自己,她便低聲說道,“此事險之又險,可是,置於死地而後生!倘若他沒有這意思,那自然是阿兄此舉害了我,可要是他有這意思,那我就要戳了他的心窩子!他什麼都要學太宗陛下,可須知太宗陛下和文德皇后伉儷情深,從來就不曾生過易後之意!更何況,阿兄竟然能連那種逆謀都打探到,我怎能退縮不顧他一片苦心?”

王氏強忍心頭驚駭,隔了好一會兒,這才發狠似的點了點頭:“既是阿兄和阿姊都覺得此爲上策,那我回去之後便說與滕王商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既是他的妻子,他也必然和阿姊一條心!”

1100.第1100章 大亂將起1073.第1073章 忠臣遭屈907.第907章 姊妹如花210.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1187.第1187章 戮力同心609.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276.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1253.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394.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458.第458章 波瀾乍起892.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874.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814.第814章 河州老卒782.第782章 許君刺史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22.第22章 舌戰1030.第1030章 羣起待攻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1212.第1212章 英靈在上1068.第1068章 令行禁止664.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184.第184章 天子之怒873.第873章 斷腕求活879.第879章 不得不動245.第245章 從容面聖,天子意招婿587.第587章 戮力同心637.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1071.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534.第534章 天助我也571.第571章 千里來投1072.第1072章 君心涼薄117.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1156.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第1279章 終章 三天下易主16.第16章 一盤好菜606.第606章 雲州集721.第721章 捷足先登1011.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896.第896章 漠北亂局284.第284章 迎難而上57.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967.第967章 升官發財243.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676.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54.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170.第170章 藏鋒之劍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1047.第1047章 國士696.第696章 血緣難斷132.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978.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181.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40.第40章 銅膽鐵腕530.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371.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421.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977.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288.第288章 大獲全勝,明通款曲700.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176.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585.第585章 雲州宣撫使725.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529.第529章 負荊請罪831.第831章 羣情激憤698.第698章 二王相邀530.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710.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535.第535章 會錯聖心735.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1.第1章 兄妹56.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650.第650章 巡軍528.第528章 今夜羣星不如皓月678.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312.第312章 離婚!460.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427.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602.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161.第16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792.第792章 王帳喋血1268.第1268章 殺!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50.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476.第476章 傷別離457.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956.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561.第561章 釜底抽薪542.第542章 雲州好男兒!474.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246.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175.第175章 各展神通381.第381章 鷹擊長空,一箭雙鵰20.第20章 招搖逢窘迫266.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8.第8章 有志不在高1187.第1187章 戮力同心705.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519.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692.第692章 蛇之七寸16.第16章 一盤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