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

河隴吐蕃激戰正酣,安西北庭正忙着給突騎施的內亂添火,幽州和平盧依舊對契丹的反撲虎視眈眈,而在朔方,杜士儀已經帶着回紇、葛邏祿、拔悉密的三部使臣,踏上了前往長安恭賀李隆基千秋節的旅程。前年他送了一面別出心裁的千秋鏡,由是讓李隆基另外設鏡閣供奉這所謂的太上金鏡,差點就因此而蠲免了朔方的賦稅,而今年他又促成了回紇三部的朝貢,有些人早已在背後議論,當年鐵骨錚錚的杜十九,如今也變成趨附君王之徒了。

杜士儀對此卻毫不在意。從前他打出名聲,是爲了不出名就沒辦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現如今他官高爵顯,對於名聲早已沒那麼在乎了。

這一路和杜士儀前一次急匆匆回去述職不同,節度儀仗俱全。一路樹節,六纛開路,沿途所有驛站全都騰出最好的房間,讓第一次走這條驛路的吐迷突、阿史那仲律和吉爾查伊全都對大唐的富庶驚歎不已。

驛路上三十里一驛,但凡通衢大道上的上驛,專供來往官員以及番邦使節住宿,富麗堂皇,環境清幽,他們目不暇接,禁不住浮想聯翩大唐的帝都長安又會是怎樣光景。而且,即便杜士儀爲防擾民不進城池,可他畢竟身兼關內道採訪處置使,不少關內道州縣主官都會聞風前來拜見,若非杜士儀留足了路上的時間,到最後乾脆令牙兵打前站,吩咐各州縣不用理會他過境,否則就幾乎不用走了。

一行人最終抵達西京長安,已經是八月初一。八月初五便是千秋節,自從開元十七年,這一天正式成爲了大唐的節日之一,天下各州縣官員敬獻千秋鏡就成爲了一個慣例。最初只是一面銅鏡而已,倒也不花費什麼,可隨着時間的推移,下頭官員有的在鏡子上動腦筋,有的則想方設法獻上其他的禮物,試圖博得天子青睞,尤其是州府這一層級,往往都會派長史司馬這些上佐前來賀壽獻禮,彼此之間明爭暗鬥不斷,甚至使得兩京物價爲之騰貴,不遜科舉。

而較之州府,各鎮節度使的排場又要更大一倍,多數都是委派親信的節度判官前來賀壽。而這一年親自前來的,則只有奉詔領回紇等三部入覲的杜士儀一位。按照歷來的規矩,節度使入朝未見則不入私第,杜士儀此次帶的還有使臣,因此黃昏抵達之後,先在長安之外的城東驛停留奏報,暫不進城。驛站上下本以爲恐怕要明日一早方纔會正式入宮覲見,卻不料在城門關閉之前,一行人便風馳電掣地抵達了驛館。

爲首的是中官林招隱,他在宮中算是極富盛名的,從前也不是沒來過這裡,驛館立時有人飛報杜士儀。等到兩人一打照面,杜士儀宛若熟人似的和林招隱打過招呼,旁人退下後,他便隱晦表示有朔方土產相贈。

林招隱往日奉詔去見各州縣官員,收禮素來收到手軟,杜士儀簡在帝心,還曾經整死了牛仙童,卻對自己如此,他也覺得面上有光,當即態度更熱絡三分。於是,等入了長安城,進了興慶宮,身邊沒了外人,杜士儀一問天子情形,他自不吝提點。

“千秋節在即,大家原本心緒很好,可連日邊疆有警,大家不免操心了些,所以精神有些倦怠。好在,四處傳來的都是好消息。”

說到這裡,林招隱便看着杜士儀,笑眯眯地說道,“所以說,杜大帥真是慧眼識人。隴右節度使杜希望呈報,說是他率兵五千人築成鹽泉城,不料吐蕃三萬兵馬突然兵臨城下,危急時刻,鄯州臨洮軍正將南霽雲身先士卒,親率精兵一千餘人突入敵陣,使得敵軍潰亂,杜希望緊跟着率兵躡上去追殺,一時大勝,吐蕃聞風喪膽,不敢再犯,故而他遣使報捷請功。”

聽到這個消息,杜士儀原本還擔心奪下鹽泉橋之後吐蕃兵馬反撲,此刻頓時舒了一口大氣,隨即也不免讚歎杜希望不忌麾下建功,着實是個實誠人。再想到如此一來,南霽雲算是真正奠定了其在隴右中的地位,他不禁更加爲其高興。

於是,他順勢笑道:“隴右這個勝仗一打,陛下便可安心了。”

“正是。杜希望還奏稱,將河州鎮西軍遷徙到鹽泉城鎮守,大家二話不說就準了。中書省賞賜隴右兵馬的制書不日即將發下,南霽雲因功升左領軍將軍,這一步能跨過去,方纔算是入了我大唐名將的行列!”林招隱見杜士儀顯然爲之欣喜,這才清了清嗓子,繼而壓低了聲音說道,“聽說幽州張大帥將雲州守捉使侯希逸調了去,那侯希逸也是大帥昔日部將,在張大帥手下的日子不那麼好過啊!”

“林將軍的意思是……”

林招隱挑了挑眉,語帶雙關地說:“張大帥居功自傲,瞧不起別人,嫡系軍將更是個個驕悍,侯希逸上了血書請調營州,這纔剛剛得到允准。嘖嘖,張大帥屢破契丹,功勞赫赫是不假,可這容人雅量着實叫人不敢恭維。”

張守珪功勳彪炳,深得天子之心,即便有自高自大的缺點,此前述職的時候還起過齟齬,但杜士儀也沒太理會。可如今身爲天子近臣的林招隱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他不得不思索其中深意。而侯希逸當年曾經因爲張說愛重取名,不久就受了王晙的責難,而後雖在奚王牙帳立下大功,卻被閒置多年,還是他到雲州之後將其招攬了過來。此後羅盈遠赴漠北,南霽雲調任隴右,他孤零零一個人在雲州,又被張守珪橫插一槓子調到麾下,可以說仕途多劫難。

可是,侯希逸那所謂的血書請調平盧,也是他事先與其有所默契的。儘管自己不順,可侯希逸留在平盧的家人卻開拓了一條和契丹的商路,這些年來賺得盆滿鉢滿,回平盧雖不能說是衣錦還鄉,可也並不如別人看着那樣憤懣狼狽!可張守珪的所謂驕悍之名,到底是爲什麼會在京城如此流傳?

儘管南薰殿中曾經有皇子濺血,但時隔一年多,這裡已經看不出任何當初那慘烈一幕的情形了。李隆基沒有在興慶殿,而是在這裡接見杜士儀,在內臣們眼中,這自然是表示親近。外官當中,除卻中書令李林甫,就連侍中牛仙客都很少踏足這裡。果然,在杜士儀見禮之後,興致極好的李隆基便含笑說道:“朕本待明日召見,可思來想去,卻還有話想要問你。沒想到如今天色已晚,你且先去用了晚飯再來。林招隱,到時候直接把杜卿帶去梨園。”

杜士儀行前隨便吃了點胡餅墊飢,此刻倒並不飢餓,可天子都這麼說了,他也就沒有故作客氣。誰知道李隆基會留他多久?

即便是在宮中用飯,也並沒有琳琅滿目多少道珍饈,在公務繁忙,吃上頭卻一定要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沒事就琢磨該怎麼個吃法的杜士儀看來,也就是勉強可以果腹而已。當他填飽了肚子,跟着林招隱又來到了梨園,就只見天子正在欣賞一曲劍舞。領頭的那女子身着戎裝,容姿煥發,但只見人若驚鴻劍光耀人,分明已經得到了公孫大娘的真傳。而他這一駐足,一旁的林招隱便嘆了一口氣。

“李十二孃算是少數得了公孫真傳的弟子了,只可惜公孫那場大病後便撒手人寰,大家曾經扼腕嘆息許久。”

公孫大娘當年遍遊北地,表演樂舞,何嘗想困在區區皇宮之中?如今猶如困於淺灘的蛟龍遇到了瓢潑大雨,怎不承風飛去?

杜士儀嘴裡附和,心中卻爲公孫大娘感到高興。等他來到了正凝神欣賞樂舞的李隆基面前,正值李十二孃一曲劍舞終結,下拜行禮,李隆基卻沒有撫掌讚歎,而是笑了笑說:“果然較之從前大有進益,然則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李十二孃,你還需更加精益求精纔是!公孫劍舞,精氣神無一可缺,尤其是那種縱橫睥睨的威勢,你還需得好好學學!”

儘管李隆基如此挑剔,可李十二孃還是受寵若驚,慌忙再次拜謝後,方纔帶着其他舞姬一同退下了。這時候,李隆基方纔看着杜士儀道:“杜十九郎,你當年琵琶曾是兩京一絕,如今居於高位已久,舊時技藝是否生疏了?”

李隆基不問朔方形勢,軍事內政,而是突然問什麼琵琶,杜士儀不禁有些意外,但隨即就開口說道:“臣如今心境不同,同一首曲子,和當年彈奏起來卻也截然不同。而且因爲兩任節帥,若再加上雲州和代州的經歷,掌兵的時候多,故而連春江花月夜這種舒緩的曲子,都能不知不覺彈出殺伐之音來。”

大約是沒料到杜士儀會如此回答,李隆基不禁爲之大笑,隨即屏退了閒雜人等,只留下林招隱在身側,這才問道:“杜卿,回紇三部叛離已久,如今卻隨你前來朝覲上貢,其中緣由,你可清楚?”

“陛下,蕃夷之人,有利則附,無利則叛,如今前來朝貢,無非是爲了四個字,有利可圖。”杜士儀直言不諱地挑明此節,這才繼續說道,“此次他們不跟着突厥使臣前來,而是徑直到朔方請求在千秋節朝覲,無非是表明態度。如今突厥內亂,登利可汗並非什麼明主,他們免不了會有擴張之心。可突厥和大唐議和之後,多年未曾有大戰事,他們要圖謀突厥,自然少不了要探明我大唐的態度。恕臣直言,他們此前就向臣提出過滅突厥之議。”

1254.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1100.第1100章 大亂將起423.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1258.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339.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1197.第1197章 誰死誰生831.第831章 羣情激憤331.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585.第585章 雲州宣撫使1156.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923.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響24.第24章 當世真隱161.第16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1030.第1030章 羣起待攻490.第490章 家務事303.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369.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1203.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804.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661.第661章 張九齡1038.第1038章 調兵遣將226.第226章 尊卑長幼697.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364.第364章 宴集揚名,當堂鎖拿681.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587.第587章 戮力同心1164.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466.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516.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431.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387.第387章 輕鬆逆轉1072.第1072章 君心涼薄280.第280章 貪得無厭607.第607章 長安急召52.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304.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141.第141章 夜戰157.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求死41.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924.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759.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1198.第1198章 丟臉的禁軍110.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1263.第1263章 君已將死572.第572章 戰雲密佈527.第527章 親迎,卻扇811.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1101.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618.第618章 相交之道506.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315.第315章 妾薄命908.第908章 兇威高熾854.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497.第497章 栽贓820.第820章 滿載而歸883.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187.第187章 風光回舊坊,過堂拜宰相346.第346章 抗爭1178.第1178章 殺安800.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483.第483章 急於求成915.第915章 整肅軍紀59.第59章 我家有個小九妹501.第501章 聯手善後784.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104.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遲遲歸667.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219.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903.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1036.第1036章 越鬧越大1185.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1003.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303.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982.第982章 獻俘獻捷322.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947.第947章 日月換新天924.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615.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1188.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477.第477章 出蜀揚帆天下62.第62章 帝后之心945.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065.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622.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518.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151.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359.第359章 善後547.第547章 誘敵之計59.第59章 我家有個小九妹837.第837章 同工同酬462.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1201.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700.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653.第653章 大丈夫699.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571.第571章 千里來投272.第272章 當頭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