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

李嗣業眯着眼睛左右環視了一週,暫時還無人出來,今天正好有這樣的機會,今日不抓住機會出位,何時才能出位?

他立刻上前叉手道:“夫蒙將軍,屬下倒是有一些看法。”

周圍幾個虞侯,押官登時把目光投向這個團校尉,像這樣的軍事會議,本來是輪不到李嗣業來參加的,他是如何混進來的?好像是活捉了一個舌頭,此人倒是挺會見縫插針。

夫蒙靈察揹負雙手點了點頭:“你說。”

他立刻叉手說道:“怛羅斯附近皆是山丘草場,農田甚少,城中存糧不多,牲畜卻不少。他們在半個月前開始趕走老弱病殘,存儲牧草,下定了決心堅守城池。突騎施人擅長遊騎野戰,不擅長固守,如今放棄優勢而去守城,不正說明了他們城中的兵力不足麼?”

夫蒙靈察捋着青須點了點頭:“有道理,但怛羅斯城的城防要優於碎葉,要攻城實在不易,李校尉可有計策?”

李嗣業胸有成竹繼續說道:“屬下倒是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但說無妨!”

“據我剛纔俘獲的舌頭招供,城中每日派出人手到城外收割秋草用以儲存,我們何不朝這些收割牧草的隊伍下手,將其全殲之後,派出小股裝扮成收割牧草的軍隊,把兵器藏在運草車裡,然後運入城中,伺機裡應外合,拿下怛羅斯城。”

他這計策剛說出口,在場衆人就本能地搖着頭,有人甚至用詫異的目光看着他。是他的計策太天真了嗎?還是說太過冒險,丁點兒都不嚴謹。

確實是不嚴謹,割牧草的隊伍附近怎麼可能沒有護衛力量?沿途會不會有遊騎和暗哨?只要驚動了一人讓其活着逃回怛羅斯城去,僞裝入城的計劃就宣佈告吹。況且守軍搶割牧草,肯定是先撿最近的割,怛羅斯亙立高處,俯瞰四野,在城池周圍的視線之內,但凡有個風吹草動,必然能得到消息,更別說幹殺人放火的勾當了。

夫蒙靈察捋着鬍鬚,神情嚴峻地咂着嘴巴:“你這一策太過冒險吶,若是失敗,雖無傷大局,卻要犧牲不少性命。”

他的目光繞過李嗣業,朝在場的衆虞侯、押官問:“你們誰願意冒此大險,前去立此奇功吶?”

衆人怔立當場,既不便搖頭,也不敢點頭,奇功當然是願立的,但大險卻偏偏不願意去冒,偏偏這奇功與大險是相互依從的。

李嗣業暗自欣喜,知道夫蒙靈察這是故意爲之,以此來堵他人之口。

夫蒙靈察遺憾地嘆了口氣,才把目光投向李嗣業道:“李嗣業,這計策是你想出來的,必然有不少的把握,你可願意去?”

李嗣業躬身叉手道:“雖然只有六成的把握,屬下願意前去一試,不過我有個要求。”

夫蒙靈察大方地揮揮手:“但講無妨。”

“將軍剛纔也講了,此策有大險。李嗣業甘願冒險,所以跟隨我的兄弟,也必須是自願。請將軍向七軍下令,自願前往者前來納投名狀,飲酒立誓,願意將生死置之度外者可入,生死有命,不得懷怨!”

夫蒙被他敢於魯莽的豪氣所折服,遂起了愛才之心,從懷中掏出紅色令旗,遞給身旁一虞侯道:“拿我的令旗去傳令七軍,列陣集結招選敢死之士五十人入怛羅斯,裡應外合助大軍破城!”

……

深藍天幕懸掛星辰,俱蘭城中篝火點點,火把猶如星辰排列,安西軍五千之衆以六花陣列於城中空地。

夫蒙靈察打着火把從衆軍士面前走過,將士們如陶俑般的輪廓聳立排列,他無法看清衆人的臉,也無法去剖析他們是否膽壯或畏怯。

“今日有一場大功勞,同樣也是一場大凶險,需要選拔五十名敢死之士,混作怛羅斯出城的割草隊,進入城中裡應外合,導引大軍攻入怛羅斯。”

衆軍卒們默不作聲,猶豫觀望纔是該有的態度,將領一宣佈命令就迫不及待地跳出來,那不是傻缺,就是嫌命長了。

“某在這裡向你們以官位擔保,功成之後報功勞冊,上表朝廷獎勵功勳,非七品散官不足以賞。若有兄弟葬身城中,本官願意折去自己的功勞爲你們報優厚撫卹,卹金過十萬,惠及家人!有願意來報名的,可站到這位李校尉身後去。”

軍卒們擡頭朝李嗣業的方向看了一眼,隨即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我來!”

確實有藝高人膽大的,人羣中走出一個身材健碩的漢子,強壯雖不及李嗣業,但也不遠矣。他大步流星走到李嗣業面前,雙手在胸前叉了一禮,然後站到了他身後。

“還有我!”

李嗣業擡頭一看,卻是田珍從隊列中走出,徑直來到他面前,叉手低聲說道:“有這種事情不提前叫上我,還搞啥子選拔死士,你不夠意思啊。”

“我也來!”

這時藤牧走出了隊列,走到他面前行了一禮,站到他身後。

“還有我!”

元濤和燕小四分別出列,各自站在李嗣業身後。

“我!”

一個身材看上去很瘦的人出列,看容貌倒有幾分文質彬彬,走過來朝李嗣業行了一禮。

有了前面的人做榜樣,不斷有士兵走出隊列,來到了李嗣業身後,五十人很快湊齊,組成了唐軍敢死隊。

夫蒙靈察命令衆軍卒解散,獨留下自願站出的五十人。李嗣業揹負雙手轉過身去,挺胸擡頭,掃視衆人,發現第八團的人佔了近三成。

但是隊伍好像有點兒良莠不齊啊,他本以爲敢來參加奇兵隊的,手上該有兩把刷子。可某些瘦得像竹竿,有書卷氣質的人,是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斤兩?

“此番潛進怛羅斯城深入敵營異常兇險,可謂是九死一生。我知道大家勇氣可嘉,但我需要的是手段高強的勇士,某些殺敵手藝不高的,就不要參加了,免得連累了別人,也連累了自己。”

他高聲對衆人警告,眼睛卻盯着那書生似的瘦弱漢子,希望他能夠知難而退,只有一腔孤勇可不行。

這書生當即從隊列中走了出來,他個頭比李嗣業低一些,卻擡起頭問他:“校尉可是疑我無能?”

這個節骨眼兒下,李嗣業也不跟他委婉,直接說道:“我觀你身形瘦弱,渾身無肉,這樣的身子骨,怎麼能參戰?”

書生也無怨色,淡然問李嗣業:“李校尉是想考教我刀法,還是弩箭?”

“此行我們全部攜帶擘張弩,那就試試你的箭法。”他指着遠處牆上豎着的火把說道:“那裡有三根火把,最近的大概一百步,最遠的有兩百多步,你若是將那一百步的火把射下來,我便批准你前去。”

書生二話不說,從背後摘下擘張弩,腳踩着弩弓上弦,端起就射砰聲作響,黑暗中城牆上的火把掉落熄滅。

李嗣業剛要拍手稱讚,書生又彎腰腳踏上弦,放入箭矢,這次稍微瞄準了一下,弩臂上擡幾分,扣響了弩機。

天色昏暗看不清弩箭的軌跡,城牆上稍遠些的火把掉落在了地上,逐漸熄滅。

這個火把的距離目測將近一百五十多步,雖然目標很顯眼,但在這夜裡參照物失效的情況下,如此遠的距離要射中還是非常不容易的。

李嗣業鄭重地拱起雙手剛要說話。這書生又把弩弓踩在腳下,從腰間的蹀躞帶上取下錐子,將卯榫的木銷頂出,向後調整了一孔弩機,雙手掰着上弦,這是等於調節到了擘張弩的最大射程。

他扭頭看了看土坯房旁邊的胡楊,枝葉隨着輕風搖晃,隨即平端着弩臂緩緩上擡,一直上擡至上仰近四十五度,扣動弩機。

在場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擡頭,目光朝向天空尋找弩箭拋物線軌跡,然後齊齊地緩緩低下目光,直至看到了遠處那微弱的光點落在地上,搖曳了幾忽後,最終熄滅。

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