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

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

“方使君,羅城內邊軍,因之前守城戰而死傷慘重。就算要出兵,恐怕最多也只能抽調兩千人。

不知小城這邊有多少人可以抽調呢?若是要打出沙州,沒有騎兵是不行的,兵馬少了更是不行。”

郭子儀微微皺眉說道,雖然沒有說得太直接,但是很顯然不太願意帶兵出征瓜州。

方重勇的意思其實衆人都明白,沙州這邊出兵從西往東打,甘州那邊王忠嗣帶兵從東往西打,兩面夾擊,讓吐蕃人首尾不能相顧。

很有可能破敵在此一舉!

然而,方重勇的提議看起來很美,卻忽略了一個戰場上容易忽略的問題。

戰勝和戰損,這是兩個互相關聯,又不完全一致的話題。

大獲全勝的時候,軍隊裡的某個士卒甚至將領不一定會活下來。

大敗虧輸的時候,軍隊裡面的某個士卒甚至將領也不一定會死。

大唐打贏與吐蕃之間戰爭,這和在場衆將能不能平安迴歸沙州,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議題!

誰也不想成爲別人軍功的墊腳石,犧牲了自己,吸引了吐蕃人的目光,最後自己死了,成就了“友軍”。

要是身爲河西節度使的王忠嗣親自下令這麼做,那沙州本地邊將自然得遵從,否則就是造反了。可是現在,這個議題是方重勇這個沙州刺史提出來的,衆人便有些猶疑了。

方重勇究竟是站在誰的立場上拋出這個議題的呢?

是沙州本地大戶,還是豆盧軍這樣的邊鎮守軍,又或者是他未來岳父王忠嗣?

此前一戰,無論是小城也好,羅城也罷,守軍都有戰功,足夠他們吃香喝辣。既然軍功都到手了,爲什麼又要多此一舉出擊呢?如果失敗了,不僅是前功盡棄,就連本來已經轉危爲安的沙州都有些危險了。

只要是人,就有自己的思想,會認真思考個人利益。強扭的瓜不甜,硬是用軍令調動這些將領,讓他們帶兵出擊。最後效果一定不會很好!

“諸位,沙州無法獨自存在,全仰仗中原那邊的物資補給。現在吐蕃人斷絕了商路,亦是斷絕了沙州的生路。

以後西域胡商也不會來沙州,關中那邊的物資也到不了沙州,我們可能連今年都無法混過去。不如趁着吐蕃軍新敗,我們自身物資尚未短缺,兵將們士氣高昂的時候,主動打出沙州,死中求活。

若是錯過這個時機,朝廷的兵馬又無法奪回瓜州與肅州,等到冬天的時候我們要怎麼辦呢?”

方重勇苦口婆心的勸說道。

他記得前世史書上,貌似沒有這一戰,正如那上面記錄後來楊玉環變成了楊貴妃,而現在楊玉環已經香消玉殞一樣。

一切都跟記憶裡的印象不同了,這讓方重勇時常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誰敢說王忠嗣就一定能在短期內解除瓜州與肅州之圍呢?河西走廊這邊的地形,就跟一個人的咽喉差不多。只需要少量的兵馬,就能把關鍵道路給封鎖住。

而吐蕃人的優勢在於,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從南面的高原,順流而下攻打河西走廊。可是唐軍卻沒法爬山反打回去,這個戰場主動權是單向的。

吐蕃人一定會退出河西走廊,問題只在於:什麼時候,以怎樣的方式退出。

“雖然使君說得確實有道理,但哪怕我們願意,麾下兒郎們也不願意再戰了。”

豆盧軍的一位十將忍不住插嘴道。

這人說了一句實在話。

說服自己去死,甚至說服全家人一起赴死,在人命如草芥的封建時代,很多時候並不是一件難事。

只不過,說服自己的部下一起赴死,就沒那麼容易了。特別是在沒有遭遇生死存亡威脅的時候。底層丘八們,哪裡知道方重勇說的那些大道理呢?

“你們說得也有道理,這樣吧,諸位回去都想一想,若是有什麼想法,再與我私下裡商議,都散了吧。”

方重勇無奈的揮了揮衣袖,面色雖然保持平靜,但心中的鬱悶難以言喻。

等衆將都離去後,郭子儀單獨留了下來,與方重勇一同來到府衙後院書房,二人商議機密。

落座之後,郭子儀憂心忡忡的說道:

“三軍疲敝,需要修整,如今並不是出兵的好時機。但沙州坐吃山空,某建議向安西都護求援借兵,只要再多一萬生力軍,反攻吐蕃人不在話下。

剛纔人多不方便說,其實某以爲,使君之策頗爲可行,吐蕃軍與河西邊軍主力對峙,少說也有好幾萬精銳不能挪動一分,如今瓜州必然空虛。

某擔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圍攻羅城的這支吐蕃軍,驍勇異常。其主將極善用兵,我們幾乎動員了羅城的全部力量,依然是左支右擋好不狼狽。

此軍若是返回瓜州,與吐蕃軍主力合兵一處,只怕……”

郭子儀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圍攻羅城的吐蕃軍主將是個高手,只怕沒那麼好對付。而瓜州的吐蕃軍得這麼一支援兵,恐怕也跟着不好對付了。

郭子儀從軍二十年多年,很明白什麼叫“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同樣的軍隊,不同的將領去統帥,戰鬥力可能天差地別。

“此人爲誰?論欽陵已經死了數十年了啊。”

方重勇一臉疑惑問道。

論欽陵這三個字,在武周時期,曾經是大唐軍中不能提起的三個字。唐軍無數名將,都成了這一位吐蕃大將的背景板,就連薛仁貴都在大非川折戟沉沙了。

吐蕃從建立到滅亡,此人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不過這位當時生猛得讓唐軍膽寒的吐蕃名將,卻依然難逃政治鬥爭的宿命,被誣告謀反,死於吐蕃贊普之手。其權謀套路與中原王朝並沒有什麼兩樣。

這一舉動直接讓吐蕃的軍事開邊戰略倒退了三十年,比起當年劉宋文帝劉義隆殺檀道濟的自毀長城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直接爲後面登基稱帝的基哥獻上了一份“大禮”。

要不怎麼說吐蕃是大唐的“親戚”呢,爲了跟大唐打得有來有回,自己太強了也要自斷一臂,給大唐回血的時間。

唐軍將士做夢都辦不到的事情,被吐蕃自己人輕而易舉的辦了。功高震主的名將,常常都是這種下場,古今無二。

之後,論欽陵家族倒戈投靠大唐,併爲大唐守邊。這件事完美詮釋了君主利益並不等同於國家利益,有時候甚至互相矛盾。

正是這一件大事,才讓當年的基哥有底氣對吐蕃動武。基哥之所以一直覺得自己“受命於天”,便是因爲在他登基前後十年當中,各種外部條件都開始有利於大唐。

對吐蕃人頗有研究的方重勇,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論欽陵是誰。

“什麼論欽陵啊,那位主將叫什麼不知道,不過,意料之外,倒是發現了一件讓某很是好奇的事情。

這是從那支吐蕃軍中繳獲而來的,不止一面,今日帶了一件來給使君開開眼。” 郭子儀微微一笑,從懷裡摸出一面旗幟來,面積並不大。

方重勇瞳孔驟然一縮,眼前這玩意,在吐蕃軍中可不常見啊!

他小心翼翼將旗幟接過來,放在手中端詳,隨即輕嘆一聲,終於明白爲什麼圍攻羅城的吐蕃軍,對所謂“友軍”見死不救了。

這面旗幟,繡着苯教中常見的標誌。不過與他前世見到的苯教“萬字符”還真不一樣,圖案也更加簡潔,就是用純色的紅藍黃等顏色拼成的類似方塊的圖案。

而他前世在西藏見到的苯教“萬字符”,則是苯教後來跟佛教互相融合以後,“借鑑”過來的,算是一種在競爭中達成的妥協,或者叫“細節審美”的逐漸統一。

吐蕃軍中出現苯教的旗幟,說明這位吐蕃軍將領,是一位堅決擁護苯教的鐵桿信徒。而圍攻小城的吐蕃軍,明擺着是支持吐蕃佛教事業的。

所以對面那邊見死不救,也就非常好理解了。吐蕃國內佛教與苯教的鬥爭,已經白熱化,進而影響到戰場了。

“使君如果出擊,勝算或許比預想中更大,吐蕃軍並不團結,內部也有派系之分,教派之爭,恐怕只是其中之一。

現在問題只在於說服軍中將士們擁護,解決了這個,某以爲此戰可以試試。”

郭子儀分析了一番,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見。

“明白了,其實兵不在多在於精,某以爲五千騎就足夠了。兵馬多了,輜重反而跟不上。我們奇襲瓜州得手,斷吐蕃人糧道就行了。

只要吐蕃人回撤,那麼前線必然鬆動。我們快打快撤,直接回沙州固守即可,其實並不需要與吐蕃人硬拼。”

方重勇嘆了口氣說道。

看到郭子儀面帶猶豫,他接着補充道:

“也就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把吐蕃的兵力吸引在瓜州西部一線,不讓他們去增援肅州就行了。”

“使君之策甚好,某也好好考慮一番。王節帥乃是某同鄉,要出擊的時候,某自然是義不容辭的。

軍務在身,某先回羅城,加固城防了。”

郭子儀微微點頭說道,拱手告辭。他感覺方重勇的策略還是有幾分依據的,並不是盲目出擊。只是,打仗並非一個人的事情,想這麼多人齊心協力,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且看這位方使君有什麼辦法吧。

身爲“客軍”的統領,有些話,並不適合他說出來。

……

一連三天,方重勇都在冥思苦想對策,怎樣才能凝聚人心,他想了好幾個歪招。

套路一:鑄造一批假錢,正反面都一樣,然後在大軍面前拋擲這些假錢占卜,最後肯定是全部都是一個面的。這樣軍中普通士卒,就會以爲他們神力加身,戰無不勝。

當然了,缺點也很明顯,這種套路一旦被揭穿(幾乎是一定的),對士氣的打擊和方重勇威信的破壞,將是毀滅性。而且軍中將領多半都是見多識廣之輩,這點小套路,很難瞞過他們。

套路二:找個有云的天氣將部曲集中起來操練,然後“有云出軍上,白兔舞,則必勝”。看到天上的雲變成兔子的形狀,則戰無不勝,這是唐軍中的“江湖傳說”,有一定的可信度。

缺點跟鑄造假錢是一樣的。古人雖然迷信,卻不是傻子,類似的套路只能起輔助作用,鬼神庇佑之類的話,拿來鼓舞士氣可以,用來作爲出兵的論據,就顯得兒戲了。

套路三:提前兌現之前的獎勵,這樣可以激勵士氣,但也有可能會產生反效果,士卒們拿到了前面的賞賜,反倒是不肯出去拼殺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好煩啊!”

眼珠赤紅的方重勇在府衙書房裡,一邊抓頭髮,一邊走來走去的,如同一隻暴怒的野獸一般,心急火燎卻又是無計可施。

阿娜耶依靠着書房的房門,抱起雙臂,看着狂躁的方重勇,無奈嘆息問道:“自從你起了綽號麒麟子以後,似乎一直諸事不順。我想是不是你德不配位,所以纔有這些倒黴事?”

“伱……”

方重勇剛想罵娘,又想起自認識以來,都是阿娜耶對自己盡心盡力的照料,實在是沒有必要對她大吼大叫。

於是他無奈擺了擺手說道:

“人心思安,通常都只顧得上眼前的片刻安寧,卻想不到後面的驚濤駭浪根本避無可避。

你也是行醫之人,豈不知小病不治成大病的道理?

只要吐蕃人還沒走,沙州就不會有真正的安寧。”

他搖頭嘆息,心中壓抑,恨不得拿繩子把豆盧軍將士的脖子都套着,拉着他們出去打仗!

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多數人看得並不遠,只顧眼前利益,這也是受限於自身的見識,無可厚非。可是,這些人又是羣體的大多數,他們同樣擁有自己的意志,不可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想說服一支並不想出徵的軍隊,爲了“整體大局”而冒險。這是值得的,必須的,卻又是讓人爲難的。

“你現在應該要好好吃飯,想這些有的沒的,其實一點用處也沒有。你不是常說大唐並不是你的麼,基哥不着急,那你着急什麼?”

阿娜耶的話將方重勇無情暴擊。

是啊,我踏馬又不是基哥,我着急什麼?

方重勇無力頹坐到桌案前,對着阿娜耶勾勾手道:“過來,給爺好好捏捏肩膀!”

不一會,正當方重勇享受阿娜耶的專業按摩,舒服得要哼哼起來的時候,書房外面忽然傳來一陣嘈雜的歡呼聲!聲音雖然悠遠,但卻持續不斷!

“使君!使君!好消息!

援軍來了!援軍來了!”

張光晟一路小跑,衝進書房,對着方重勇大喊道,也顧不得上下尊卑了!

“援軍?”

方重勇一愣,隨即霍然起身。現在河西走廊被吐蕃人堵住了,哪門子的援軍啊!就連本地大戶的部曲都不願意出征了!

“沒錯,就是援軍!而且他們還追擊了吐蕃軍數百里,斬獲無算!”

張光晟臉上的表情,就好像在沙漠裡差點渴死的人,忽然喝到了甘甜的山泉水一樣!

“走,帶我去看看!”

方重勇也瞬間來了精神,跟着張光晟大步離開了書房。

方重勇看不見的是,阿娜耶盯着他的目光幽深而黯淡,最後化爲長長一聲嘆息。

(本章完)

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第292章 計策背後的計策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149.再拋一個深度測試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48章 歷史推演測試(晚上還有一章)226.第198章 撲朔迷離283.第246章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第407章 秦王繞柱走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第426章 白露之變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第20章 鮮血染官袍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260.第227章 慈悲爲懷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第300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312章 以攻代守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278.與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第328章 百無一用是天子299.第259章 以戰止戰第399章 加冕爲王第59章 國事如兒戲第82章 上架感言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139.明天晚點更新226.第198章 撲朔迷離125.月末求票184.第166章 “低調”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397章 三選一134.第125章 被吐蕃人瘋狂打臉的基哥149.再拋一個深度測試第338章 刁民輩出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第11章 李隆基的煩惱223.第196章 誰搞我我殺誰第12章 暗流涌動第51章 關於歷史推演測試的回覆第332章 開天“盛世”第306章 援神,啓動!第42章 時代浪潮第417章 今日始稱王第374章 西行記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402章 走基層路線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428章 撿漏王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315章 猶豫就會敗北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203.不是藥方的藥方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另類解第417章 今日始稱王第353章 基哥的鐵拳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281.第245章 深不可測的道德下限204.第180章 好牌還需高手打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第417章 今日始稱王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第451章 長安連環滅門案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158.第144章 永不妥協第18章 賣的不是酒,是面子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64章 求跟讀第303章 因吹斯汀第49章 神童VS神童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7章 遠方來客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第98章 賣的不是藥,是藥方第419章 鐵公雞一毛不拔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