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第255章 河西教父的底蘊

好好的一場軍事會議,被哥舒翰與王難得之間的鬥毆所打斷。除了解散安人軍的消息以外,其他的大事,一件都沒來得及商議就宣佈散會了。

事後,參與鬥毆的哥舒翰與王難得,被扣押在隴右節度府衙門內,等待方重勇的處置,事情似乎有越鬧越大的趨勢。

衆將都在鄯州城住下後,方重勇將哥舒翰與王難得叫到節度使辦公的書房。

此刻哥舒翰驚訝的發現,這裡除了他們熟識的何昌期與管崇嗣等人外,還有五個皮膚黝黑,肌肉健碩的年輕人!

見人都到齊了,方重勇在節度使的座位上坐了下來,並指示其他人也一同落座。

“哥舒將軍與王將軍剛纔那齣戲演得不錯。”

方重勇看着哥舒翰淡然說道。

“不敢當,不敢當,都是遵照節帥吩咐辦事。”

哥舒翰訕訕說道。

他和王難得都是貴爲軍使的人了,怎麼可能當着節度使的面打架?那純粹是給自己找不痛快,還起不到什麼作用。

如果真的看某人不爽,那直接殺了便是。

當初哥舒翰在安人軍上任時,有個副手老是頂撞他,於是哥舒翰便趁着某個將領齊聚的時刻,直接將這位副將斬殺!當着所有人的面殺!

事後,哥舒翰也只是被隴右節度使罰酒三杯,沒把他怎麼樣。

他們這樣的丘八,辦事就是如此直截了當,有機會動手,就絕對不動口,更不會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一旁的王難得沒說話,他也沒什麼好說的,同樣的遵照方重勇的安排演戲。

“謹遵聖人之命,某要在隴右建立一支首屈一指的強軍!名爲天威軍。”

方重勇一臉肅然說道。

哥舒翰等人都面色古怪,最後還是王難得小心翼翼的稟告道:“節帥,屯紮石堡城的部曲,便是叫天威軍呀。”

“對呀,所以本節帥再組建天威軍,便可以魚目混珠,迷惑吐蕃人了。”

石堡城的天威軍只有一千人,方重勇也只是借這個番號,去建一支檯面下的戰略預備隊而已。至少在開戰以前,吐蕃人是搞不清楚狀況與番號的,他們只會知道安人軍沒有了!

“爲了建天威軍,某特意讓河西節度使調撥了五員大將,還有他們的部曲兩千人爲骨幹。”

方重勇指着身邊不遠坐着的五個年輕人說道。

哥舒翰與王難得等人面面相覷,這件事他們之前是不知道的。不過河西與隴右之間的邊將互相調度也是常事,如果級別比較低,並不需要兵部批准,兩邊的節度使說個話就能辦。

這也是河西與隴右節度使後來經常被一人兼任的重要原因。

只不過,來五個人就行了,怎麼這五人還帶着部曲呢?

哥舒翰心中非常疑惑。

“他們五人的父親,乃是朔方節度副使論誠傑,家族世居涼州。今聽聞吐蕃欲襲大唐,特意派他們五人,攜家族世兵前來隴右建立新軍以痛擊吐蕃。”

聽到這話,這五個年輕人都對着哥舒翰等人矜持行禮,也不說話。

武威論氏!河西節度使王倕!

哥舒翰與王難得心中一驚,再也不敢小看方重勇身邊那五個年輕人。

在唐代,世兵制這種已經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東西,大體上已經不存在了,但也不是絕對的。

比如說武威論氏就是這樣,他們有着不屬於大唐官府序列的世兵,可以看做是一種另類的“城旁制”。

“節帥,莫非這五位壯士就是當年吐蕃名將論陵欽之後?”

王難得一臉驚訝詢問道。

“然也,論欽陵之子論弓仁攜七千帳吐谷渾歸唐,爲朔方軍大將。家族則是定居涼州武威城,繁衍不息。當年某與他們有舊。

論弓仁之子論誠傑便是他們的父親。爲了避嫌,論將軍並未讓他的子嗣進入朔方軍,而是留在涼州武威爲邊軍,但不屬於唐軍序列。

如今正值用人之際,某便寫信給河西節度使王倕與朔方節度副使論誠傑,將他們五人調到隴右爲將。這也是全了論誠傑將軍的心願,他們家一直想找吐蕃贊普報仇雪恨。

現在機會來了!”

方重勇若無其事的說道,如此輕描淡寫,好像只是在說一件很小,完全不值得一提的事。

但哥舒翰與王難得等人卻是知道,這件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裡頭需要的人脈與人情,卻不是一個普通將領可以辦的。甚至一個普通的文人節度使都辦不到!

他們忽然想起來,方重勇似乎在沙州當過四年刺史,跟當地軍政人員都有交情。如此看來,這件事倒是順理成章了。

那麼論誠傑爲什麼不把兒子們也搞到朔方軍裡面當軍官呢?

因爲他是個吐蕃投唐的後代,還是論陵欽的血脈。搞父子兵上陣那一套,很容易引起基哥的猜忌,也會讓身邊同僚嫉妒。

要知道,當年死在論陵欽手上的大唐士兵,無論是考古還是史書記載,數量級直奔六位數是沒有任何疑問的。甚至有人說二十萬起步,也有人說超過三十萬。

論氏的後人在大唐這邊,當然要小心做人啊!

論弓仁本身就是朔方節度副使,他兒子論誠傑又成了朔方節度副使,如果再把子嗣弄進朔方軍,大唐天子會怎麼想呢?

這種把邊軍搞成自家軍隊的事情,歷來都是爲官大忌。

所以論氏家族一直都定居涼州武威,他們同樣不在河西邊軍中擔任武將,畢竟論氏家族已經在武威當地落葉生根了。

正當論誠傑在擔憂要怎麼安置自己那五個兒子的時候,方重勇一封信送過去,論誠傑大喜過望,不僅讓兒子們去隴右歷練,還調撥了兩千家族世兵精銳隨同他們一起到隴右。

不爲別的,就是在歷練家族子弟之餘,順便還個願!

論氏想打吐蕃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說起最恨吐蕃的人,還真輪不到大唐,論陵欽的後人大概能排進前三。

當年他們家差點就取代贊普而代之了,如今卻成了唐軍將領,心中苦澀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因爲害怕這些人破壞大局,所以基哥一直都讓論氏在朔方軍中活動,不讓他們與吐蕃人直接接觸。

背叛倒是不至於,只是擔心這些人被血海深仇衝昏了腦子,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出來。哥舒翰似乎猜到了方重勇的計劃,心中一陣陣無力。

這位代理方節帥,手腕實在是太活絡了。壓根就不跟你玩什麼陰謀詭計,統統的陽謀,他的手段無論哪一條單獨來看,都是無懈可擊的。

事情他辦了,好人他當了,手段還很高級,不留人口實!

拿掉安人軍,輸入河西過來的新鮮血液,再從隴右邊軍中招募精銳,便可以掌控這支軍隊作爲底牌,盤活隴右邊軍這一潭死水。

安人軍譁變,已經惡名遠揚,自然是不處置不行。於是方節帥解散了安人軍,對長安天子那邊有交代。

演一出苦肉計,只是爲後面“收服”哥舒翰做鋪墊,全都是給外人看的。很顯然,天威軍軍使就是哥舒翰,當然了,跪下當狗是必然的,不然在外人看來哥舒翰就是白眼狼,以後他哪裡都混不下去。

重建新軍,並以充足的軍餉爲誘餌,可以肢解各軍軍使對於邊軍的個人控制,起碼是削弱他們的掌控力。又開闢了上升通道,減少了隴右邊軍當中的不滿情緒。

論氏想找吐蕃報仇,又擔心家族成員不斷進入朔方軍引起猜忌,所以對調令欣然接納,並鼎力相助。這一幕出乎意料,卻又是情理之中。

方重勇需要自己的班底鎮住隴右邊軍丘八,而論氏則需要爲家族子弟鋪路,論誠傑總有告老還鄉的一天,他必須要爲家族後人打算。雙方算是乾柴烈火一拍即合!

論氏的人初來隴右,人生地不熟也無人幫襯。方重勇從前又跟這些河西來的勢力有交情,所以完全不需要考慮,這些人必定唯他馬首是瞻,成爲鐵桿。

只要方重勇還在當隴右節度使,那他就可以將這些人如臂指使。

權力從哪裡來,就是從一羣人對一個人的支持而來!

論氏五兄弟和他們的人馬,正好跟隴右邊軍中吸納進來的精銳,互相平衡互相制約。然後方重勇這個代理節度使,就成了天威軍中一言九鼎的存在,沒人能反抗他。

手裡握着隴右邊軍的精華,又擺平了臨洮軍和河源軍的軍使。隴右邊軍這裡,方重勇可以不依靠朝廷政令,而直接掌控的軍隊,起碼有四萬人!

這足夠讓他在隴右大展拳腳了!

“吐蕃人要來了,天威軍的組建,將會以逐級通知的辦法,下發到各軍。原定編制一萬人,現在河西那邊已經補充了兩千兵員,還需要八千人。

優先從安人軍與河源軍中招募精銳,考覈通過後錄用,最後會上報給兵部。

哥舒翰任天威軍軍使,論惟貞爲天威軍副軍使,河源軍原副軍使高秀巖,轉爲天威軍副軍使(一個軍副軍使不止一個)。

從天威軍中抽調一千人爲親兵,何昌期爲親兵隊長,守衛鄯州城的安全。

論懷義,論惟賢,論惟良,論惟清爲偏將。

天威軍普通士卒軍餉,與其他各軍一樣。不過每年朝廷都會補發一筆秋衣,規模與春衣冬衣類似。至於各級將領,有沒有好處,你們自己慢慢去想就行了。”

聽到方重勇這麼說,哥舒翰與王難得等人這才放下心來。

之前眼瞎了,草率了,沒想到這位年輕的方節帥是個老江湖!還好及時上了車!

“這裡是諸位接下來要辦的事情,具體如何,明日見分曉吧。”

方重勇站起身,將手中兩個信封交給了哥舒翰與王難得。

直到這一刻,王難得才恍然大悟。

原本他以爲是“殺父之仇”讓方重勇忌憚,所以故意要找一些事情出來,讓自己去演苦肉戲。

沒想到,方重勇的出發點異常單純。

既然是安人軍譁變,河源軍鬧餉,那就從這兩個軍開始動刀。一個直接取消番號,另一個估計也要動大刀!

哥舒翰與王難得二人領命而去,方重勇又屏退何昌期與管崇嗣等人,只留下論氏五兄弟在書房裡。

看到沒有外人,論惟貞走上前想跟方重勇握手,伸出去一半又縮了回去。結果方重勇雙手搭在他肩膀上,哈哈大笑道:“見外了不是!當年你們跟着我殺馬賊的時候,可一點不含糊!”

“唉,當年的日子真是快活,一聽說河西麒麟現在已經是隴右節帥了,我們兄弟幾個都盼着早點來隴右跟着方節帥混!

現在河西……唉,一言難盡,西域那邊的生意快做不下去了。”

論懷義面色悵然說道。

論氏那麼多世兵部曲,要是沒有河西的商路,早就被遣散了!他們當年就在方重勇手下充當“幹私活”的打手,成年累月的穿着唐軍盔甲在西域商路上亂轉,很清楚方重勇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當年論氏因此賺得盆滿鉢滿,在涼州很是發了一筆財。

不過自從方重勇離開河西后,這條商路的收益可謂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規矩是人定的,也是人破壞的。沒了方重勇這樣有能力又講道義,還一呼百應的人居中調節,河西的商路便很快出現破壞規矩的人。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慢慢的,大家都開始不講規矩了。

畢竟,誰不想多拿一點呢?

當然了,真正壞事還是壞在張守珪兒子張獻誠身上。

這傢伙到了瓜州以後就揚言自己老爹是左相,他要在商路上雁過拔毛,當時動靜鬧得很大。不過後來張守珪被罷相,張獻誠沒過多久就被人舉報強搶民女被罷官,現在不知道躲哪裡鬼混了。

張獻誠並不貪圖美色,更不可能強搶民女。但沒有擔任左相的老爹罩着,誰會有心情聽他廢話呢?

以權力橫行的人,必將死於權力的蠻橫,這個道理跟善水者溺於水沒什麼兩樣。

張獻誠這個破壞規矩的人走了,一切也都回不去了,朝着更大的崩壞而去。

從前,河西走私這條線,哪怕方重勇不在了,想搞事情的人也是偷偷下手,不敢明着破壞規矩。

但自從有了張獻誠這個例外後,各路牛鬼蛇神都冒出來了!

除了因爲各家分贓不均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各路“馬匪”外,西域粟特人也不甘心定價權被商隊壟斷,與沙州的豆盧軍衝突過幾次,大家都是假扮馬賊,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粟特胡商當然打不過精銳的豆盧軍,於是乾脆不往長安這邊進出貨了!他們開始玩貨源壟斷這一套!與經濟封鎖別無二致!誰都不想跟錢過不去,豆盧軍手中鋒利的刀並不能直接變成糧秣與布匹。

無奈之下,豆盧軍的高層乃至河西節度使王倕,又不得不通過沙州本地豪族爲中間人擔保,把這些粟特人請回來,坐在一張桌子上談判。

談得好不好,論氏五兄弟不知道,但河西商路走私利益的縮水,卻是肉眼可見的。

論氏這次帶來兩千人來投隴右,未嘗沒有減輕自身經濟壓力的因素在裡頭,當然,這是方重勇沒想到的。

“吐蕃人要來了,諸位隨某大幹一場吧。”

方重勇對論氏五兄弟說道。

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326章 人在做,天在看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271.第237章 扁鵲見蔡桓公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第431章 權勢滔天,則離死不遠第313章 我在等CD,你在等什麼?第27章 各自的麻煩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297.第257章 拋開事實不談,你就沒什麼錯嗎第442章 一箭喝退十萬兵第379章 心如猛虎,細嗅薔薇第410章 夕陽無限好第69章 官場規矩多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23章 無言以對第454章 都是熟練工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第365章 光與影的二象性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391章 我不吃牛肉的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164.第148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119.新羣開了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第28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262.第229章 深藏功與名225.第197章 暗涌163.第147章 透心涼243.第214章 鬆綁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286.第248章 本職工作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第410章 夕陽無限好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第34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44.多選題287.情況穩定第338章 刁民輩出第281章 西域尋親之旅第442章 一箭喝退十萬兵第284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第69章 官場規矩多201.第178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第60章 退學威龍第398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367章 走不完的套路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280章 亂第94章 白亭海度假村159.寫在國恥日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第4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9章 節帥的陰影139.明天晚點更新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278.與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第56章 唐和鹽,百姓不能承受之重116.第112章 本質還是童工想衝一下月票榜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第20章 鮮血染官袍第381章 高仙芝歷險記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49章 神童VS神童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371章 狗知道自己是狗麼?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136.本書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讀文獻第99章 方衙內的低級趣味第64章 求跟讀第448章 二愣子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歷史網文到底是什麼玩意?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第43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第312章 以攻代守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183.第165章 知易行難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389章 永無真相的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