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豬不能一次殺完

不出方重勇所料,他讓李光弼帶去的信,送到王忠嗣那邊,被對方壓了下來,並沒有轉交給吐蕃人。

不同意寫信勸說吐蕃人退兵,倒不是王忠嗣好戰,而是這次隴右被吐蕃軍襲擊,石堡城保衛戰險象環生,差點就被吐蕃人奪走了,場面有點不太好看。

如果沒有方重勇帶兵從河西奔襲到鄯州,後面要發生什麼事,王忠嗣都不敢想!

但正因爲如此,王忠嗣纔不敢私下裡行動,將來被爆出來就是政治醜聞了。

這一戰他本無多少戰功,或者說上位者(也就是基哥)很難看出王忠嗣辛苦在什麼地方。貿然寫信勸說吐蕃人,很容易讓基哥認爲他能力不行,或者與吐蕃人打默契仗。

鄯州等地被吐蕃人攻克這樣“聳人聽聞”的事情,就是沒發生的時候誰都不相信,發生了才知道從前邊軍守得多麼辛苦。

一個人在沒得過大病之前,永遠都相信自己會長命百歲。

不過話說回來,王忠嗣一向愛惜士卒,他也認可方重勇所說的:唐軍與吐蕃人繼續打下去,已經沒有戰略意義,後面的所謂“戰果”,只是單純的殺死吐蕃人而已。

這在王忠嗣看來毫無意義。

現在的局面,就好像三國時曹操帶兵入漢中進退不得那樣,形同雞肋。

雞肋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當真是讓人難以取捨。

進取的話,以石堡城爲據點,往西面攻略黃河九曲之地,甚至飲馬青海湖,想法固然很好。但隴右鎮已經被打殘了的唐軍,則沒有這個實力完成任務。

勸說吐蕃人退兵,王忠嗣又心有不甘。

於是他便命李光弼守湟源縣安戎城,自己則是輕車簡從來到河源軍駐地,與方重勇面談。

二人剛剛見面,方重勇就帶着王忠嗣來到河源軍駐地的校場。一根木樁子上綁着個稻草人,身上披着一副款式迥異於大唐的盔甲,看起來製作相當精良,全部由長方形帶弧線的細小鐵片拼接而成。

“吐蕃甲?”

王忠嗣一愣,仔細看了看,發現確實是吐蕃風格,但款式是新式的,之前並沒有見過。

“還有面具。”

方重勇遞給王忠嗣一個猙獰的鐵面具,露出雙眼、鼻孔和嘴巴,上面塗上了黑色的漆。

方重勇接過何昌期遞過來的唐軍制式連射臂張弩,對着甲冑連發三箭。十步距離,弩箭只是戳破甲片而已,箭頭卡在甲片裡頭。如果這種盔甲穿在人身上,剛纔那三連射,壓根沒法傷到人,最多擦破皮。

王忠嗣臉上的微笑頓時收斂,面色凝重的走上前去,查看那三支插在吐蕃軍甲冑上的箭矢。他用手輕輕一撥,便將其打到地上,可見箭矢入甲不深。

“吐蕃軍的重步兵若是穿着這種甲冑衝陣,唐軍負責短兵相接的弩手哪怕射中他們幾十次,也沒法射殺。

岳父,恕我直言,吐蕃人的技術一直在進步,他們大量擄掠西邊的工匠,某些方面手藝不遜大唐。

比如說我們繳獲的吐蕃禁衛軍甲冑,就比銀槍孝節軍的甲冑還要強一些。而銀槍孝節軍的甲冑,幾乎是唐軍中最頂尖的一批了。

吐蕃精兵,不可小覷啊!”

以方重勇這次的所見所聞來看,吐蕃軍檔次差別極大,禁軍跟普通的奴隸兵,戰鬥力完全是天壤之別。

方重勇又將自己從前那個被箭矢射穿的頭盔遞給王忠嗣說道:“唐軍之中,不是誰都能戴這種防禦水平的頭盔。沒這玩意,岳父大人現在應該要吃我的席了。”

方重勇戴的那個頭盔,確實製作精良,材料上乘,但在唐軍之中卻不是普通士卒可以戴的。

吐蕃禁衛軍的裝備,某些方面,比如說甲冑,實際上是比大唐這邊要略勝一籌的。雖然他們的精兵數量沒有大唐那麼多。

吐蕃人通過劫掠西域甚至西亞那邊的小國,在不斷補強自己的技術。

“看來,這次只能勸說吐蕃人退兵了。”

王忠嗣長嘆一聲,方重勇帶他來轉了一圈,勝過千言萬語的勸說。他已然明白,吐蕃人困獸猶鬥之下,悶棍不是那麼好打的。搞不好就是兩敗俱傷。

“岳父,請簽押房一敘,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

方重勇壓低聲音說道。

王忠嗣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方重勇,只覺得這位自己眼看着長大的年輕人,成長速度之快,已經到了他不敢相信的地步。

雖然王忠嗣還不知道方重勇帶着銀槍孝節軍南下破局的全部細節,但單單從這件事來看,就知道方重勇現在已經是智勇雙全的名將了。

他不再僅僅是比自己小一輩,需要照拂的女婿,而是一個跟自己平起平坐,可以正兒八經討論軍務,決定邊鎮事務的一方大佬了!

“如此也好。”

王忠嗣微微點頭道。

……

河源軍駐地內某個不起眼的簽押房裡,方重勇與王忠嗣二人對坐,正在喝散茶泡好的茶水。簽押房外是何昌期帶着親兵守在四周,不許閒雜人等靠近。

“你有什麼想說的,只管說便是,不要搞那些拐彎抹角的。”

王忠嗣微微皺眉道。

“岳父,按你的想法,大唐能不能滅掉吐蕃?”

方重勇沉聲問道。

“如果吐蕃內部不生動盪,恐怕滅吐蕃無異於癡人說夢。”

王忠嗣嘆息道。

他父親王海濱就是死於吐蕃人之手,最瞭解吐蕃人的就是吐蕃人的死敵。王忠嗣便是大唐將領當中對吐蕃人最瞭解的那一批人。

“吐蕃自松贊干布開始便一直持續改革,各地反抗不斷,後又有論欽陵之亂,家族叛逃大唐,又豈能說沒有動盪呢?哪怕是現在,吐蕃贊普年幼,形同漢獻帝,國內兩派左右互搏,又豈是沒有動盪?”

方重勇毫不客氣指出王忠嗣話語裡面的弊病:吐蕃不是沒有動盪,而是內部幾乎從來就沒完全安定過!

你要說什麼時候是動盪,那現在就是的!可是這絲毫不妨礙吐蕃人出兵隴右!

“那你以爲如何?”

王忠嗣好奇問道。

“高原氣候冬季嚴寒,夏季溼潤,可供養數百萬人。唯有吐蕃領地氣候惡劣了,土壤肥力消耗殆盡了,支持吐蕃貴族的那些奴隸無法生存了,吐蕃纔會不戰自亂。

這個時間,遲早都會來,只不過我們有生之年未必能看見而已。”

方重勇意有所指的說道。

“確實……你說的言之有理。”

王忠嗣點點頭,沒有否認方重勇的看法。 事實上,這一類的事情例子很多。譬如說秦漢時關中沃土,膏腴之地。到了盛唐的時候,關中歉收是常有的事情,土地肥力被破壞殆盡而已。

既然前面有關中的例子,後面有吐蕃也不是啥稀奇事情。王忠嗣家鄉就在關中的華縣,對於這種情況並不陌生。只不過這個過程,要按百年來算,他跟方重勇都很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

“岳父,只怕有生之年,吐蕃很有可能都無法被消滅,想不承認這一點都不行啊。”

方重勇耐心勸說道。

“好吧,那你說了這麼多,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王忠嗣皺着眉頭問道。

“岳父,依你之見,大唐與吐蕃的邊界在哪裡?”

方重勇壓低聲音問道,這種問題有點犯忌諱。

不過他需要通過這個問題,來判斷王忠嗣對於大唐與吐蕃地緣格局的認識。

“奪回吐谷渾故地。”

王忠嗣一字一句的說了七個字!

妥了!看來這一位對於吐蕃與大唐之間的地緣格局認識很清醒嘛!

方重勇心中大喜,卻是面色平靜說道:

“既然如此,那岳父以爲,如果完全奪取了吐谷渾故地,那麼聖人會如何?邊軍會如何?誰能勸說聖人,告訴他大唐的邊界就在這裡了?

如果不能繼續開疆拓土了,那麼邊軍的編制是不是要砍一砍?邊將的功勞是不是要壓一壓?軍費是不是要減一減?”

王忠嗣頓時愣在原地。

沒錯,你是很能打,一直在開疆拓土。一口氣收復了吐谷渾故地,打得吐蕃人不敢北上!

然後呢?然後怎麼辦?跟基哥說大唐的邊界最遠就是這裡了?還是繼續硬着頭皮向西南面進攻,爬上青藏高原,與吐蕃人血拼?

萬一基哥詢問能不能滅吐蕃,伱怎麼回答?萬一吐蕃人反撲回來,奪取一些關鍵的戰略要地怎麼辦?

要知道,即使是現在這個戰線,吐蕃人在後勤上也是佔據絕對優勢的。要是繼續推進的話,唐軍補給線會拉長到不敢看,到時候需要多少軍隊去保證補給線安全?

既然已經認識到吐蕃現在根本“殺不死”,那麼就沒必要一次性的把可以拿到的地盤全拿了。否則,功成名就之日,就是長安天子卸磨殺驢之時!

王忠嗣端起桌上的茶碗,將裡面的茶水一飲而盡,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岳父,我們這樣的邊將,就像是在給聖人在邊鎮放牧的牧民一樣。

沒有哪個牧民,是一口氣把自家牛羊全部殺完拿去待客的,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方重勇將王忠嗣還回來的那封信,又再次推到對方面前,暗示王忠嗣在信上署名後送去吐蕃那邊。如果不是爲了讓王忠嗣署名,方重勇完全可以自己繞過王忠嗣送信,先斬後奏。

看到對方還在猶豫,方重勇又繼續加了一把火說道:

“此番奪回了大通,又新佔了亹源與祁連草場這兩塊吐蕃人突出到唐軍防線裡的肉中刺,邊軍對聖人也算是有所交代了。

至於軍令這邊,岳父可以說是河西鎮得到你求援以後才火速支援的,本身隴右缺兵也是事實。”

方重勇不動聲色的蠱惑道。

這一戰當中,方重勇到底是接到王忠嗣求援南下的,還是他自己看到戰局焦灼帶兵南下的,對於基哥來說,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雖然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

如果是前者,相當於方重勇是在分潤自己的戰功,爲王忠嗣打掩護。

你自己目光獨具捅吐蕃人後腰,那是名將之資。可如果是聽別人建議這麼做,那隻能叫勇猛果敢了。

“如此的話,你豈不是吃了大虧?”

王忠嗣嘆息問道,拿起桌案上的信件,揣入胸前貼身放好。

“岳父,此戰之後,隴右河西二鎮被一人所兼任,已經是大勢所趨。

既然如此,那究竟是小婿來當這個二鎮節度使,還是岳父來當呢?

我要遠征西域,定然是岳父來當這個職務。既然如此,我要這個戰功又有什麼意義呢?”

方重勇攤開雙手詢問道。

他這番話無可挑剔,王忠嗣也不得不承認,這世間真的有天才。

“對了岳父,空口無憑,只怕難以取信於人。”

方重勇走到簽押房的某個櫃子邊上,將上面那兩個人頭大小,還上了鎖的木盒子,拿來放到王忠嗣腳邊。

“這是我殲滅的兩支吐蕃精兵的主將人頭,其中一支還是隸屬於吐蕃贊普的禁衛第二軍。

兩支主力覆滅,相信會打破吐蕃人的幻想。禮尚往來嘛,把這兩顆人頭送還吐蕃,也是展現了我大唐作爲禮儀之邦的氣度。”

方重勇嘿嘿笑道,將頭上的官帽拿下來,放到桌案上,露出麻布綁着的額頭。

“你這傷不要緊吧?”

王忠嗣哭笑不得,方重勇就是故意拿那兩顆人頭噁心吐蕃高層的,報自己額頭中箭的“一箭之仇”。

“吐蕃弓弱,殺不死我!

吐蕃主將射出那一箭沒殺死我,自己嚇得掉頭就跑,被我陣斬,大軍迅速潰敗。”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

你也是真的夠猛啊!

王忠嗣在心中感慨道,當了河西節度使還敢衝陣,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多見。畢竟,連文官節度使都有,總不能指望文官也衝陣吧?

“沒事就好,以後不要這麼魯莽了。”

王忠嗣嘆息說道。

戰陣之上兵兇戰危,風險極大。能活下來,真要感謝運氣。

一場戰爭之中,誰贏誰輸,往往是可控的,也是看得出端倪的。

但誰死誰不死,那真要上天保佑才行,一個人哪怕在獲勝的那一方,也完全無法保證自己絕對不死!

“岳父,這邊已經沒我什麼事了。小婿要帶着銀槍孝節軍回涼州休整了,出征西域在即,時間不等人。”

方重勇對王忠嗣叉手行了一禮說道。

“你多保重,西域唐軍兵少還沒有支援,一切謹慎爲上。”

王忠嗣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說道。

第二天一大早,銀槍孝節軍開拔,一路向東前往蘭州補給,一人牽着三馬,馱運着大量從吐蕃人那裡繳獲的盔甲、細軟等值錢的貨物。

而那封后來造成吐蕃國內政局劇烈動盪的“勸退信”,也隨着兩顆吐蕃軍主將的人頭,被唐軍使者送到了伏俟城。

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第59章 國事如兒戲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141.第130章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全忠第413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94章 白亭海度假村225.第197章 暗涌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384章 不動如山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第402章 走基層路線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333章 星星峽口看星星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第5章 興師問罪第423章 明日校場領賞,不攜兵甲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第298章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第43章 夜貓子進宅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427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421章 開眼看世界238.第210章 替罪羊歷史網文到底是什麼玩意?第383章 色厲內荏的方大使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第452章 暴雨急襲115.第111章 國策之變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第70章 用力過猛第405章 腹誹之罪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377章 大食兵弱259.第226章 梨園射姬(下)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421章 開眼看世界第21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長安第28章 簡單任務第4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184.第166章 “低調”191.第171章 拯救大兵鄭叔清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第347章 這把是順風局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第83章 宰相之才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證即可第313章 我在等CD,你在等什麼?第451章 長安連環滅門案第102章 純潔的婚禮第412章 你不懂基哥第427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317.第274章 潘多拉的魔盒244.多選題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第334章 我給大唐留了一件禮物第92章 風來急!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第449章 貌似忠良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第426章 白露之變第59章 國事如兒戲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336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22.第195章 夢醒時分第97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26章 上元夜(下)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169.第153章 狗衙內第306章 援神,啓動!113.第109章 大唐秋防令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證即可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176.第159章 驚天弊案(2)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198.第175章 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同第411章 精緻利己主義者第55章 盛唐小學生159.寫在國恥日315.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第371章 狗知道自己是狗麼?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218.第191章 “皆大歡喜”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