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

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

牛仙客還是那麼卑微,起碼看起來如此。一個工部尚書,家裡沒幾個僕人,李隆基賞賜下來的東西也不敢使用,全都被封存起來了。

家裡的庫房門上貼了個醒目的封條。做官做到這個程度,只能說不如回河西爲地方官來得更自在些。

方重勇領着王忠嗣前來牛仙客的宅院裡探訪,都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六部尚書的宅院。

陳設簡陋,僕從數人而已。

按照大唐官場的“潛規則”,一個六部尚書的宅院,起碼要有五十名奴婢起步,而最多可以到達四百人。

在這個數字之間,就會被社會輿論接納,無人譏笑詬病。

少了,會被史官貫以“家貧,鄙陋”的形容,惹人譏笑;當然了,若是有極高的文學才華,並且名揚長安,則可以忽略。

比如說賀知章這種,家裡沒幾個奴婢,又是身居高位,就會被人認爲是如“竹林七賢”一般。

而奴婢多了,則會被世人詬病貪婪奢華無度,如天寶年間李林甫麾下的狗腿子王𫟹,史書說他家中僕從無算,府邸恍若宮城。

很顯然,牛仙客的寒酸在長安權貴圈子裡面不是什麼好名聲。

“寒舍簡陋,二位請坐。”

牛仙客邀請方重勇一行人到書房落座,分別給二人倒了一杯“冬飲子”——生薑與一些草藥煮出來的湯水,可以驅寒,但也相當“樸實”。

方重勇喝了一口,非常嗆人,味道確實算不上好,拼命忍住纔沒有噴出來。

“唐錦的事情,還是得謝謝方小郎君,雖然河西將士們最終沒有拿到這些賞賜,但是唐錦的名聲已經打出去了。未來涼州的白絹轉運到長安,織成唐錦後,再返銷西域,可以造福涼州百姓。”

牛仙客鄭重的對着方重勇行了一禮。

他雖然到了長安,但心還在河西。進入中樞之後,牛仙客完全發揮不出自己的本事,六部裡面閒散不幹實事的風氣,也讓他很不適應。

仿粟特錦推廣開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河西走廊,是受益最大的地區。方重勇雖然有自己的私心,但辦的這件事,卻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特別是對河西百姓來說。

這些是非,牛仙客心裡有數。要不然,他一個工部尚書,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上門拜訪的。

“王將軍是想去河西建功立業吧?”

牛仙客笑眯眯的看着王忠嗣問道,對方的來意,其實已經昭然若揭。牛仙客又不是不認識王忠嗣,二人早年便在河西有過來往,雖然算不上來往過密。

“確實如此。”

王忠嗣很是矜持的點點頭。

沒錯,他確實是在河西待了幾年,但比起牛仙客,他對於河西事務,可以稱得上是“無知”。

既然“無知”,那就要去找“專業人士”來請教,所以王忠嗣對方重勇的主意非常贊同。現在多準備一些,等到了涼州後,就不會吃悶虧。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其餘不值一提。”

牛仙客嘆息說道。

王忠嗣面色微變,他父親王海濱,就是死在吐蕃人手中。他自從軍起,與之交手的敵人,也都是吐蕃人。

王忠嗣年輕的時候在河西三年,以敢打敢拼著稱。但若是談起對吐蕃人的研究,那還是相當片面的,瞭解得並不深。

“吐蕃軍與唐軍相比,如何?”

方重勇好奇問道。

“松贊干布遣祿東贊使唐,給太宗皇帝帶去一件名貴的鵝型金鑄酒器,其鵝黃金鑄成,其高七尺,中可實酒三斛。”

牛仙客幽幽說道,並未直接回答方重勇的問題。

松贊干布那都是百年前的吐蕃領袖了,而送的這件酒器,則打破了方重勇的幻想。他從前一直以爲是文成公主帶去的唐代工匠養肥了吐蕃人,令其掌握了先進的冶煉工藝。

但聽牛仙客這麼一說,似乎並非如此。

“吐蕃槍細而長於漢者,弓矢弱而甲堅,人皆用劍,不戰,負劍而行。有烏朵爲輔,進退自如。

吐蕃軍備又豈止是不弱啊。”

牛仙客對方重勇解釋道。

“烏朵爲何物?”

方重勇發現了一個陌生的詞彙。

“烏朵也叫俄朵。

是用吐蕃犛牛毛搓捻成粗毛線,再編織成毛辮。

毛辮上端有一個三寸的套環,使用時將套環套在中指上,中間編一塊巴掌大的橢圓形烏梯,用來放石塊、土塊,末端用羊毛做鞭梢。

這東西既可以軍用,又是牧民們驅趕牛羊的利器。

如果要趕牛羊,用手捏住烏朵兩端,烏梯內放上石子或土塊,提鞭揮掄,然後放開一端,石子便飛到幾十丈以至一、二百丈遠外,使頭畜轉換方向。

牧民使用烏朵的本領高強,有的人打百餘丈遠的距離,可以百發百中,所以烏朵不僅用以趕牲口,而且用來驅趕野獸。

至於吐蕃軍中高手,數十丈內,射鳥雀之眼,彈無虛發。”

牛仙客不厭其煩的給方重勇解釋,一點高官的架子都沒有。

烏朵乃是唐軍與吐蕃交戰時,最嫌棄憎惡的武器,沒有之一。石彈是動能武器,打在身上很疼,有盔甲防護也沒用。唐軍士卒們若是四肢被烏朵扔出來的石塊打中,經常會骨折失去戰鬥力。

由此可知,唐軍與吐蕃軍交戰,其實是很兇險的。遠不是古籍裡常說的“一漢頂五胡”。更可怕的是,烏朵材料易得,利用離心力甩出去的石塊威力極大,且男女老少皆可使用。

王忠嗣亦是感慨說道:

“烏朵也就罷了,更有吐蕃貴族人人披甲。此等鎖子甲,包裹全身,只有雙眼露在外面。無論攻城或是衝鋒,皆銳不可當,不懼弓弩。

吐蕃武備自成體系,並非仿我大唐規制,且皆爲自制,不可小覷。”

這踏馬強無敵了啊!

方重勇原以爲吐蕃應該是跟突厥、匈奴這一類的遊牧民族差不多的,沒想到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吐蕃軍備竟然如此犀利!

“吐蕃的技術,雖受我大唐影響,但主要還是來自西域以西的波斯與大食等地。”

一想起吐蕃人的強悍,牛仙客就忍不住唏噓感慨。

吐蕃帝國巔峰時期能調動和控制的大約有一千萬人口,大唐的總人口約六千萬。單看人口,大唐佔據絕對優勢。

可是,西域也好,隴右也好,劍南也好,這些與吐蕃交界的地方人口承載能力都是有限的。大唐六千萬人,又不是全線壓上對陣吐蕃!

因此在局部地段,吐蕃因爲地理上的優勢,反而處於主動,甚至是絕對主動的戰略態勢。

戰役的發起人,往往不是大唐而是吐蕃。

青藏高原冬季嚴寒難捱。所以吐蕃人也習慣在秋季發動戰爭,只當是在溫暖的區域過冬。

牛仙客給王忠嗣給方重勇介紹了一下吐蕃的大致情況,你一言我一語的將這幅缺失印象圖給補全了。

“最要命的是,河西走廊的根基涼州城,就在吐蕃的攻擊範圍內。吐蕃邊疆重鎮新城的吐蕃軍,可以從那邊出發穿過祁連山孔道,直接攻打涼州城,近在咫尺而已。

涼州城若失,則大唐與西域的聯繫斷絕,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亦是與中土聯繫斷絕。”

王忠嗣言簡意賅的告訴了方重勇,此戰的要點在哪裡。

涼州城對於大唐來說,那是重要性比幽州城還高的地方。涼州城若失,則大唐經略西域的戰略就會全盤崩潰。吐蕃的爪牙,就在涼州城不遠的位置潛伏着,這如何不是一件令人擔憂的大事?

大唐但凡有一絲餘力,便會力保涼州城不失。

看到方重勇被嚇得面色緊繃,王忠嗣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吐蕃強,我們也不弱。涼州城有大唐第一強軍赤水軍,其下有戰兵三萬二千人。”

軍鎮的整體實力另說,只是一個軍就有32000人,在大唐確實是獨一份了,用“第一強軍”來形容並不過分。

要知道崔幹佑之前待的墨斗軍,兵員實際上也不過數千而已。

“是的,赤水軍之雄壯,我大唐開國以來未有也。一般軍鎮,兵員不過數千而已,少的甚至只有一千人。赤水軍成立於武德二年,因涼州赤烏鎮有赤水而得名,至今百年曆史了。

下轄兵員也是大唐軍中最多的,且年年補充滿員。

而類似周邊鎮守大斗拔谷的大斗軍,兵員不過七千五而已,還經常缺編。因突厥衰弱,涼州城西北的白亭軍兵員更少。”

牛仙客也解釋了一番。

大斗拔谷,又叫“達鬥拔谷”或“大斗谷”,位置在方重勇前世甘肅民樂縣東南甘、青兩省交界處的扁都口隘路。自古就是甘肅河西走廊通青海湟中的捷徑。

吐蕃進軍河西走廊,最先就要過大斗拔谷。大唐在此地設立大斗軍防備吐蕃,歸河西節度府管轄。

涼州西北有白亭海(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北部湖區),大唐在此地設白亭軍防備突厥,亦是歸河西節度府管轄。

而赤水軍則是河西走廊唯一一支沒有具體鎮守任務的戰略機動部隊,它的任務就是進攻和反擊,平日裡養精蓄銳,乃是大唐邊疆“機動防禦”戰略的最後一環。

河西走廊對吐蕃的防禦,便是在各要害處設立軍鎮,以一軍甚至一守捉鎮守,赤水軍負責在戰局僵持的時候打防守反擊。

方重勇不知道的是,歷史上安史之亂後,赤水軍奉命東進關隴,乃是頭一批抵達的王牌軍。潼關之戰唐軍主力(新招募兵員)掛了後,唐軍在關隴出現兵力真空。

在西部衆軍重新在靈武集結完軍隊前,整整一年,赤水軍一個軍團硬抗整個叛軍(八千曳落河號十萬,還有十幾萬河北正規軍叛軍)直到最後的香積寺決戰。

畢竟是大唐開國元勳部隊,戰鬥力異常強悍。

而現在,赤水軍是負責阻斷北面突厥與南面吐蕃的重要防禦力量,士卒們各個都是驍勇善戰。

不善戰不行,家小都在河西走廊,也已經屯田類似府兵,不死戰那就會失去一切然後連立錐之地都沒有了。

“吐蕃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所略者並不只有我大唐。其將領並不愛惜士卒,一戰折損數萬人亦是常事。

對陣吐蕃,不可只論殺傷,這便是最麻煩的地方。吐蕃人普遍短命,向死往生,只求榮耀一時。”

王忠嗣嘆了口氣,在從前的軍事生涯中,他已經見慣了生離死別。吐蕃人悍不畏死,完全不把人命當回事的殘酷果決,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個吐蕃人的命換一個唐人的命,很多吐蕃貴族願意賭,大唐邊將敢賭麼?

這個問題沒人敢接茬,王忠嗣也不敢。

事實上,因爲高原生存環境嚴苛,吐蕃自贊普到奴隸,壽命普遍低於大唐的對應階層。大名鼎鼎的松贊干布,也不過只活了34歲而已。吐蕃歷史上年紀輕輕,身強力壯就殞命的贊普,更是數都數不過來。

貴族如此,底層的農奴就更別提了。

生如夏花,死如秋葉,或許正是吐蕃人一生的真實寫照。

“還是說說河西的事情吧,吐蕃的事,那是朝廷相公們該操心的。”

牛仙客溫和笑道,那張老臉上的皺紋都擠在一起。

“牛尚書說得是。”

王忠嗣微微點頭。

吐蕃這個敵人……在他的認知中,是無法被大唐所消滅的。所謂邊防,很多時候都是在盡人事而已。

“河西五州,唯有涼州甘州二州可以糧草自給,其餘三州,都需要這兩州輸入。因此河西走廊一定不能被吐蕃截斷。

你們若是要去河西,請務必常駐涼州以備不測。”

“沙州(敦煌)的豆盧軍,瓜州的墨離軍,肅州的玉門軍,甘州的建康軍,皆非河西節度府管轄下的主力,四軍加在一起也不如赤水軍。如果有可能,儘量不要在這四軍中任職,風險非常大。”

“河西易攻難守,困守一地,則一地也守不住,只有禦敵於河西之外,方爲上策。”

牛仙客一條條的說,方重勇甚至拿出筆來一條條的記下。

就這樣一直到宵禁的鼓聲響起的時候,他和王忠嗣才戀戀不捨的離開了這位工部尚書的宅院。

回家的路上,王忠嗣若有所思,忽然開口問道:“明日你有沒有時間,我們出長安玩玩,我教伱一點保命的手段。”

“誒?”

方重勇一愣,完全沒料到王忠嗣來這麼一招。

(本章完)

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第321章 基哥大破防第383章 色厲內荏的方大使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338章 刁民輩出249.第218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419章 鐵公雞一毛不拔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299.第259章 以戰止戰第315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72章 不自量力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第326章 人在做,天在看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376章 恍若神之寵兒第399章 加冕爲王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第386章 向着勝利衝刺(本卷完)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第83章 宰相之才第410章 夕陽無限好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節帥五月總結,兼部分背景介紹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第81章 連續高燒了兩天272.第238章 run away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第308章 一魚二吃第278章 五年平遼第34章 變局將至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第102章 純潔的婚禮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462章 攻心爲上258.第225章 梨園射姬(上)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第410章 夕陽無限好169.第153章 狗衙內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278.與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222.第195章 夢醒時分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第370章 劍指碎葉第460章 後知而後覺第94章 白亭海度假村149.再拋一個深度測試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157.第143章 沒那麼簡單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124.第119章 目的決定手段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110.第107章 白亭軍副軍使的悠閒生活第446章 兩面三刀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172.第156章 重拳出擊(下)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363章 But I like it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第353章 基哥的鐵拳第8章 我就說我是神童吧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291.第252章 去,就是九死一生220.第193章 外行?不,我纔是專家。217.第190章 基哥的壽辰(下)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444章 變生肘腋268.第234章 募兵一時爽,軍費火葬場第386章 向着勝利衝刺(本卷完)259.第226章 梨園射姬(下)155.第141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444章 變生肘腋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