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

李林甫咳嗽了兩聲,擺手示意侍女將銅鏡移開。

照鏡子是他覺得最不快的事情之一,每每看到鏡子裡自己日益白髮蒼蒼的臉,他就覺得惱火。

他想起如今在京城中大紅的翰林學士李白的詩句來:白髮三千丈,緣愁是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李太白尚另有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李林甫自己寫詩水準一般,賀知章致仕時,奉三郎皇帝之命,他也寫了送別詩,但那其實是家中幕僚捉筆。他甚至連字都認不正確,把慶賀別人生孩子的“弄璋之喜”寫成了“弄獐之喜”。不過欣賞詩的水準,他還是有的,每每讀起李太白的詩句,便覺口齒生香。

所以這個李太白,不能久留於京中。

如同那個葉暢一般,不爲己用,又有才,那麼早些將之打發了爲好。

使女悄悄退了下去,李林甫閉着眼,開始養神。直到他的三個兒子一起進入了書房,他才睜開眼,淡淡地掃了三子一圈。

三個傢伙,沒有一個成器的,也就是李岫稍好一些,其餘二子,坐享富貴罷了。

“洛陽令楊慎名轉來的一個摺子,你們看看。”他示意了一下。

摺子乃是東都下屬偃師令所上,倒沒有什麼太多的廢話,就是關係黃河漫堤救災之事的。只不過摺子最後,卻附了一本小冊子,真正有用的東西,便在這數千言的小冊子上。

李林甫一直沒有出聲,只是任由自己三子輪流翻看小冊子。

名爲《災後救急方略問對》的小冊子,乃是模仿本朝《李衛公問對》的兵法書模式寫的,不過是二問一答。問者乃是偃師令白銓與縣丞蔣清,答者則是葉暢。

李林甫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們能看懂其中多少,若是能學得上面一半的本領,那麼他百年之後,也不必擔憂了。

“葉暢?莫非是修武葉暢,前些時日,與韓朝宗走得非常近的?”

李儒看到這個名字,訝然而問,他可是知道,自己父親對韓朝宗沒有多少好感。

因爲韓朝宗與李適之走得太近,而李適之與父親的矛盾日益顯現。

“應當就是他,鬧得沸沸揚揚的球市,便也是他弄出來的,一年一二十萬貫的收益……嘖嘖。”李嶼眼睛亮閃閃地道。

因爲李林甫的約束,他雖然對球市垂涎,卻沒有伸出手,不過現在看來,幸好沒有伸出手。若是真去搶,必然要與玉真長公主交惡。

李岫卻好一會兒沒有出聲,李林甫向他示意了一下,讓他開口,他慢慢地道:“玉真長公主若見了此冊,定然後悔。”

這是回到那問對本身的價值上來,而不是想着葉暢能賺錢。李林甫點了點頭,表示認可,然後打發這三子出去。

三個兒子有些莫明其妙,出了門之後,李儒道:“大人這是何意?”

“不知道,讓我們學一學?”

“不會如此簡單,而且我們是宰相之子,向來擔任清貴之職,學這些東西能有何用?”李岫搖了搖頭,他心中隱約有個想法,只不過一時間,拿捏得不是太準。

或許,大人是想要乘着這個機會,拉攏一下葉暢?

然後李岫就笑了起來,葉暢雖然有些虛名,不過是個市井之徒,連李太白都比不上,又這麼年輕,哪值得他父親堂堂當朝宰相去拉攏。或許,父親就只是讓他們注意一下吧。

一個區區的偃師令,還不放在李林甫的眼中,至於洛陽令楊慎名,李林甫也不是太在意。

楊慎名的兄長楊慎矜,如今是李林甫最重要的盟友之一——自然,有着“口蜜腹劍”之稱的他,也不會對楊慎矜絕對放心。

他留有後手。

“葉暢……”這個名字,算是正式入了他的腦中,他將之記了下來。

“送上去,讓三郎歡喜歡喜。”猶豫許久之後,李林甫做出了這個決定。

就算他不送上去,這小冊子還是會輾轉交到李隆基手中的,與其到時被李隆基責問,倒不如自己來辦此事。

如李林甫所料,李隆基看到這份小冊時,確實甚爲滿意,不過當發現這小冊的作者是葉暢時,他神情多少有些複雜。

“這葉十一,前些時日在市賽上大鬧了一場,害得王元寶既丟了顏面又失了重寶,沒有想到離開長安才十餘日,便又弄出這一套來”

將小冊子丟到了案几之上,李隆基小聲地嘟囔了兩句。

一聽得他這樣說,李林甫便知道,這位天子並沒生葉暢的氣,相反,對葉暢很滿意。

可旁邊卻還有別人。

張培在揣摩上意上,與李林甫還有差距,他自覺一向得李隆基信重,而且又是翁婿之親,既然李隆基批評葉暢,那麼這個難得的機會,他當然要遞小話。

“聖人說的是,葉暢此人,慣會譁衆取寵,聖人令他還鄉,他卻視聖旨如不在,竟然混入京城之中,也不知懷藏何等禍心。如今天下太平,他卻弄出這個什麼《災後救急方略問對》來,分明是怨望”

這一番帽子扣下來,讓旁邊的李林甫都訝然望了一眼,心道旁人說老夫“口蜜腹劍”,卻不曾想你張培也不遜色,這背後的惡狀告得。

這可不僅僅是要讓葉暢倒楣,簡直就是要葉暢性命

李林甫心中暗暗回憶,他把執朝政時間不短,在朝野當中自有耳目,但耳目傳來的消息中,張培雖然與葉暢有些矛盾,卻並沒有要斬盡殺絕的仇恨啊。

這讓李林甫心生警惕,這個張培,是典型的翻臉不認人者,他又是三郎愛婿,不可不慎之。

“李卿如何說?”李隆基看了張培一眼,也不知道自己女婿爲何會對葉暢如此不滿,他瞧着李林甫。

“臣以爲,有備無患。”

李林甫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一句話,李隆基點了點頭:“說得是,有備無患,大唐疆域廣大,難免有地方受災……令人抄錄分發下去,天下知縣以上,人手須有一冊。”

張培臉色不免有些難看。

他爲翰林學士,故此纔在此時隨侍於側,聽得要讓葉暢大出風頭,他心中歪膩,雖然明知是李隆基的意思,卻還是忍不住又多了一句嘴。

“聖人,怕是紙上談兵……”

“賢婿,你這幾日未看朝報?東都豪雨,孟津、偃師、鞏縣,盡數受災。前段時日連旱一月,故此堤防頗有不整之處。”李隆基有些不滿地道:“此問對,乃是偃師令在災後與葉十一的問對”

張培自然是知道此事的,他叩首道:“臣知此事,但頒發全國,何等大事,豈可不慎重?萬一其應對有誤,害的可不是一人二人”

這話說出來之後,李林甫冷笑起來。

他低着頭,將自己冷笑藏住,沒有給李隆基與張培看到。莫看張培說得冠冕堂皇,但他的私怨,李隆基豈有看不出來之理

李隆基眉頭先是一皺,但旋即鬆開。

葉暢是外人,張培是女婿,葉暢是庶民,張培是學士。

而且隨着年紀增長,李隆基如今沉湎於色犬聲馬之中,已經倦於政事,爲了一個此前惹過他不快的臭小子,和自己的女婿又是大學士的張培爭執,李隆基覺得沒有必要。

他揮了揮手:“賢婿所言,也有道理……那麼,便看看偃師之效吧。”

李林甫垂着的頭突然擡起,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但彷彿知道他的反應一樣,李隆基恰恰這時回過臉,看了他一眼

李林甫身體幾乎顫了一下,又垂下頭去。

這位天子雖然已經露出昏聵之象,可是……當年英姿勃發,除韋后與太平公主,先後兩次宮庭大變,都是他一手謀劃掌控。

李林甫從來不覺得,自己的那些小心思,能夠瞞得住李隆基。只不過他對李隆基有用,故此才能位居相位罷了。

還要再等,等李隆基更老一些,更昏聵一些。

張培成功勸止了李隆基,心中甚爲得意,卻沒有注意到,李隆基與李林甫看着他多少有些輕蔑的眼神。李隆基雖然未將《災後應急方略問對》抄發天下,但是還是有不少有心人,將這份數千言的小冊子抄寫下來。

所以僅僅是二日之後,玉真長公主在自己的別業當中,便看到了這一份小冊子。

爲他帶來小冊子的是王維。

原本隨着王維成家生女,兩人間的來往漸少,王維還曾經外任爲官,但後來他吃不得外任的清苦,雙方又年紀大了,都顧念舊情,往來又開始多了起來。

也是靠着玉真長公主的幫助,他才從外任又調回京城。

“是被張培壓制,未曾抄發天下?”放下小冊,玉真長公主又問道。

“聽聞確實如此。”王維臉上是苦笑:“某行事不慎,誤了法師。這等奇才,原爲法師所用……”

“呵呵,摩詰,你太見外了,再天下奇才,與我有何用?他便是有孔明之才,張良之智,也比不得摩詰你啊。”玉真長公主笑着道。

兩人目光相對,玉真長公主眼波似水。

王維心中嘆了一聲,然後長拜:“話是如此,但如此人才,原是能成爲法師左膀右臂的,只因維私心……”

“與你何於,你兄弟情深,不過是引夏卿來見我,是夏卿說服了我,壓了葉十一的球市。”玉真長公主說到這,昂然舉首:“奪了便奪了,莫非還要我,堂堂大唐長公主,去向那少年郎賠小心說不是?”

頓了頓,她笑道:“夏卿看了此冊?”

“看了。”

“有何表現?”

“大慚愧,說是不敢出門了。”

玉真點了點頭,王縉知道慚愧,那倒就好。原先以爲葉暢只會些奇計,故此對他下手毫不留情,現在才知道,此人有應急處急之能。自己等雖然已經高看了他一眼,沒有想到,還是遠遠不夠啊。

見王維還有些鬱郁,玉真笑道:“何至於此,說起葉十一,他明大勢識進退,倒不是那種小心眼的人物。球市上雖然我佔了他便宜,但卻也不是沒有代價。且不說替他要的那八萬貫,便是許他造船之事,少不得要到天子哥哥身邊去討人情。而且,我與他還有新的合作……說來也奇了,他明知我吞了球市的好處,爲何還敢與我合作?”

原本玉真長公主以爲葉暢別無選擇,但現在仔細想,有關棉布的合作,葉暢仍然是找她,其間只怕還有更深遠的考慮。

她沒有細想,只要她這個長公主身份在,就不怕葉暢玩出什麼花樣來,唯一覺得遺憾的,就是葉暢這小冊子,未能發行天下。

可惜了。

葉暢並不知道,自己險些就名揚天下了,若真如此,他雖然面上不在意,心中還是會挺得意的。

這個時代,聲望也是一種實力,若真名揚天下,真正成爲名士,莫說元載,就是王縉,再想動手奪他的利益,也要三思而後行。

因爲得了玉真長公主的承諾,所以在武陟他建的船坊也可以大張旗鼓地招募人手。造船工匠目前是以新羅人崔秀景爲首,但管理上,卻是葉暢的族叔葉檉——這位不成功的木匠,實在沒有什麼天賦,但管理十幾個人卻是問題不大

爲此,葉暢留在了武陟足有十天,待得一切都按他的設想步入正軌,他纔回到修武。

吳澤陂與他離開時比,多了一家逆旅,那是往來的客人多了,總尋民家投宿,結果便有頭腦靈活的,在路旁搭起了家逆旅。此時主人正在門口迎客,見着葉暢,頓時歡喜地迎上來:“十一郎,你可回來了”

“原來是槭叔,槭叔這逆旅開張了啊?”

如今在吳澤陂,人們要做什麼,都會徵詢葉暢的意見,包括葉槭開這家逆旅。當初他問葉暢時,葉暢說只管開,生意定然不會差,有了這判斷,他纔敢將自家宅子騰出半邊院子來。

“原是想請十一郎來吃酒的,可是十一郎你回來晚了……啊喲,瞧我,忘了正事,十一郎,你家姐姐已經生了,一個大胖小子,他們老劉家,可是老早就來報喜了”

聽得此語,葉暢大喜。

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337章 催促鳳台近鏡臺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12章 反是添花上華錦第326章 擬立櫃坊匯錢河第225章 封樁豈可滅虜賊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491章 長安大道終不孤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23章 口舌妒忌恩情絕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20章 翻雲覆雨巧借力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483章 棋遇對手將對將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374章 千萬軍中千萬膽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183章 失意門庭羅傻雀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