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羞,不欲爲汝友!”
元載口中義正言辭地說出這一句,衆人耳邊頓時隆隆作響!
這響起來的,全是聲望啊!
大唐雖是開科取士,以科舉考試選拔人才,但此時科舉制尚不完善,有沒有名聲,對於能否中進士,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故此,進京的文人,幾乎個個都要想法子在權貴門前“干謁”。若是這條路走不通,便要想其餘法子給自己邀名造聲勢。
如陳子昂,摔千金之琴以傳自己詩文,方能在長安城中聲名鵲起,乃於二十四歲便中進士!
元載這批評葉暢之語,就是在給他自己造聲勢刷聲望,而且因爲葉暢是賀知章薦與李適之的,葉暢雖然自己是無名小卒,賀知章卻名動天下,這一刷,既踩了賀知章的腦袋,卻又不至於結成死仇。
至於葉暢……誰會在意墊腳石的感受?
那邊盧杞斜着眼睛看元載,心裡滿是恨恨。
這種實力弱聲望多的對手,應該給他刷纔對!
但是盧杞此時年輕,還不是那個讓郭子儀都畏懼的盧杞,而且他拿葉暢兄長之事說事,容易反被人詬:他自己父親在外爲官,他不隨父上任以盡孝道,卻留在長安城中。
此時他便只有想着,葉暢既是被賀知章所重,多少有些才華,當能自辯,免得讓元載一人將所有聲望都刷了去纔是。
顏真卿有些無奈,方纔他想先與葉暢勾通,便是怕發生這樣的口舌之爭,葉暢沒有準備的話,容易吃大虧。
他看了看葉暢,葉暢神情仍然是愕然的模樣,顯然對元載一見面就發難,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再看了看元載,元載倒沒有露出太多得意,只是雙目炯炯。
顏真卿判斷,元載意猶未盡!
果然,元載頓了片刻,然後又道:“不教而誅,非聖賢之道,葉暢,你有何話可解?”
這是準備再接下去踩了,看來這元載元公輔,是那種趕盡殺絕的狠人,要讓葉暢徹底成爲他的聲望!
葉暢此際回過神來,他微微凝眉,雙眼也因此閉合了一些。
“方纔聽得介紹,你元公輔是鳳翔歧山人,所學爲何,又何故入京?”葉暢不緊不慢地反問。
“某精通老莊道家,聞天子欲開科制舉道家諸子之說,故來長安,卻不是假借迎接兄長靈柩來京城嬉玩之輩!”果然,抓着這個機會,元載開始繼續發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且慢,你說你精通老莊道家,是來長安備考的?”葉暢擺手打斷了他:“我以爲,你可以回老鄉繼續苦讀了。”
“狂徒,你敢咒我?”元載大怒。
“我沒有咒你,只是實話實說。”葉暢想到支教時曾組織過那些孩子們開辯論賽,便露出微微的溫和的笑,看在別人眼中,他此時當真是雲淡風輕,彷彿是在說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惠施斥責南華真人‘不亦甚乎’,便是你此時了。不通乎命者,豈能中舉?”
此語一出,盧杞還有些茫然,但凡是知道葉暢所言典故者,無不驚愕然後謔笑起來,唯一例外者,大約就是元載了。
元載的臉色,已經變得比盧杞的藍臉還要醒目,因爲完全漲成了紫色。
葉暢所說南華真人,便是莊子,今年二月,才爲當今天子李隆基欽封爲南華真人。莊子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惠施斥責他太過份,莊子以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痛哭不休乃是“不通乎命”。
若元載沒有自詡精擅道家學說倒還好,可他爲了替自己揚名,專門強調自己精修道家,結果在他最擅長的地方,被葉暢狠狠抽了耳光!
此時衆人耳中,仍然是隆隆的刷聲望的聲音。只不過,方纔衆人以爲葉暢是被刷的對象,現在看來,元載纔是被刷的對象啊。
元載默然不語,只能向後縮去,希望衆人都不要注意他爲好。他向後縮,那邊盧杞便覺得,似乎自己的機會來了。
“葉郎君,聽聞你在鄉間,曾經組織百姓挖渠引水,想必精擅計算之道……”
“五郎,蕭五郎!”葉暢聞絃歌而知雅意,直接將蕭白朗喚了過來。
蕭白朗此時對葉暢,可謂崇拜得五體投地,那些許報復之心,早已經蕩然無存了。原因無它,今日上午時,葉暢被他糾纏不過,又與他玩了幾回取銅錢的遊戲,再度令他輸得落花流水之後,將其中奧妙合盤托出。
這種計算之法,讓蕭白朗瞠目結舌,這才明白,自己爲何總是輸。
“十一郎,可是有何吩咐?”
葉暢笑着向盧杞道:“我今日方授這蕭五郎一計算之術,二位可以在一旁去玩一玩。”
盧杞眼中頓時寒光四溢:“葉郎君是瞧不起我?”
“非也,你之才能,不可限量,但在此時,算數之道,你差我太遠。”葉暢稍稍安撫他道:“你與蕭五郎試試便知,勝了他,纔有資格來挑戰我。”
蕭白朗聽到要與盧杞比取銅錢,頓時咧開嘴笑了,目光中滿是惡趣味:他被葉暢虐久了,現在有人來找他求虐,豈有不願意之理!也不等盧杞反對,他便拉着盧杞到了一邊,將規則說與他聽。
不過盧杞卻是窮,他身上的衣裳都是舊的,還打了補丁,身上掏了半天也沒有摸出幾文銅錢來。還是李霅的家奴,取出一把銅錢,這二人才到了一邊去玩了。
葉暢看着衆人,坐正軀:“諸位來此,不知有何見教?”
直到這個時候,衆人才想起,他們原是來與葉暢結交的,但現在似乎變成了他們難爲葉暢。而且元載丟臉得太快,讓他們這些同行者都有些掛不住顏面,特別是李霅,更是隱隱有些瞧葉暢不順眼。
見衆人都不出聲,他只能咳了一聲,上前道:“賀公盛讚葉郎君,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只是,葉郎君平身之志在何,莫非只是這鬥雞走狗球賽之類,或只是以鬥雞走狗球賽爲進身之階,以博一弄臣身份?”
此時正是盛唐,稍有才能之人,便都想着出仕,好建功立業,博一個封妻廕子。但是各人出仕的手段不同,有皓首窮經走科舉之途的,有隱居邀名走終南捷徑的,也有佯狂裝顛想引人注意的。
但無論哪種方法,都瞧不起賈昌,這市井小兒靠着鬥雞得以受李隆基恩寵,可在世人心中,終究還只是一個弄臣。
李霅言語之中,便是擠兌葉暢。
葉暢仍然是微笑,然後開口道:“曾點之志,即某之志也,豈不聞吾與點也!”
這又是一個典故,只不過這一次,葉暢拿出來的是正統的儒家典故。孔子問諸弟子志向,曾點說是在暮春時節換了新衣與成人、少年們去沂水中嬉戲,且歌且舞,興盡高唱而歸。孔子當時長嘆贊同:“吾與點也”。
“這個……”李霅頓時也啞口無言,孔子的志向都不過是如此,那麼葉暢與一些成人少年踢踢球,算得了什麼?
雖然明知道葉暢有意曲解了孔子、曾點之志,但若要強辯,也可以將踢球與游泳歌舞扯上干係。李霅乃世家子弟,自己又是朝廷官員,而葉暢不過是一介布衣,名聲亦不顯,李霅不是急着出名的元載與盧杞,一見葉暢無機可乘,他自然不會去與之辯論,自取其辱,因此哈哈笑了一下:“葉郎君果真高士也!”
他開口緩和氣氛,衆人紛紛上來,與葉暢寒喧。別人沒有敵意的時候,葉暢還是很隨和的,一一應對,偶爾開個玩笑,有時自嘲一句,大夥談笑風生,倒也其樂融融。
唯一一個沒有加入的,恐怕就是元載了。
元載此時縮在人中,目光裡含着嫉妒與羞惱,他原想在葉暢身上刷聲望,結果反被刷了回去,此時當然不會主動跳出來。不過,葉暢感受到他的目光,笑嘻嘻地望過來:“這位元公輔,不是羞於與我結交的麼,怎麼還在此處?”
此語一出,衆人對葉暢的感觀再變:這廝不能得罪,也是個小心眼的!
“你!”
“我倒與你不同,無論何等人物,不學無術也好,心懷鬼胎也好,我都樂意與之結交。”葉暢慢悠悠地道。
元載此時哪裡還有顏面在這裡呆着,以袖遮臉,轉身便走。顏真卿見了,拉了葉暢一把:“何必如此?”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這話讓衆人更是暗生警惕,不要鬧得如同元載一般無顏見人才是。今日在場的人這麼多,葉暢反嘲元載的事情,肯定會傳出去,元載此次進京參與科舉,想要再及第幾乎就不可能了。
哪個主考官敢錄這樣的學生,必然會受到言官攻訐。
“方纔看葉十一郎與人玩球,不知這是何種球戲?”在稍稍尷尬了一會兒之後,有人開口問道。
葉暢乘機介紹了一番足球,末了補充道:“市井之民,馬球之戲玩不起,蹴鞠之戲又太繁複,倒不如這足球之戲來得痛快。雙方比誰攻入對方球門次數多就是,有先鋒有中軍和後衛,暗合兵法戰陣之道。”
“哈哈,此時天下太平,兵法無用武之地,也唯有用在這些上面了。”有人笑着道。
這還是有譏嘲之意,但不明顯,葉暢便沒有回擊。那人也點到爲止,不敢繼續,畢竟葉暢已經給了衆人沉刻的綿裡藏針的印象,誰也不相被他盯上。
一柱香功夫此時已到,葉暢起身向衆人告罪:“某要充當裁判,先失陪一會兒,諸位既然對這足球戲有興趣,且看這些兒郎們好生踢個半場。”
蕭白朗沒有上場,仍陪着盧杞在那兒玩呢,葉暢便乘機將那些無賴子們打亂重新分過,再次重申了各種規則之後,他讓雙方上場。見雙方果然按着前、中、後布成陣型,圍觀的顏真卿等人想到葉暢說的暗合兵法戰陣之道,看來果非虛言。
比賽很快開始,因爲方纔葉暢解釋過一些規則,所以衆人這下看得更明白。這些在場上踢球的都是蕭白朗尋來的,此前都踢過蹴鞠,因此球感與球技相當不錯,停球、過人、傳球、攔截、搶斷,都做得有模有樣。雙方你來我往,攻防轉換得甚爲迅速,葉暢也儘可能不打斷他們,使得練習賽保持流暢。
這樣一來,足球高對抗性的特點便展露無疑。而旁觀的諸人也從最初的只是好奇,漸漸覺得有趣,甚至開始爲一個漂亮的過人動作或一次乾淨的搶斷喝采歡呼了。除他們之外,在這附近看熱鬧的人也漸漸聚攏,場邊有百餘人紛紛叫好,若不是葉暢安排好人手在場邊維持,只怕不少人也要湊入場中自己去踢兩腳了。
兩柱香的功夫,轉眼便過去,這其間,雙方共踢進了九球,這也是足球戲初起時必然結果。就算他們的蹴鞠底子再好,可是也不可能在剛接觸足球的情形下就完美地演練出好的戰術來。
不過進球多有進球多的好處,每個進球都瞧得衆人心花怒放,因此當葉暢帶着一身汗下來時,顏真卿迎上去道:“當請張公來看,張公見公孫大娘舞劍器,便能悟到書法奧妙,今日看球,想必亦能有所得!”
“清臣兄,你如此好書藝,日後在書法之道上的成就,必然不在張公之下。”葉暢笑了:“這些時日,多幫我寫些字,等清臣兄你大名傳於四海之時,我就每年賣一幅,以此爲生了。”
這是開玩笑,顏真卿絲毫沒有覺得被冒犯而生氣,反而撫額笑了起來。
此時他心中的芥蒂已經全消,取而代之的,是對葉暢的暗暗歉意:自己方纔還誤以爲葉暢全無心肺,原來他不是不哀悼兄長之亡,而是已經看透生死,遠不是他們這樣的世俗之人所能瞭解的境界。
無怪乎他能遇仙,單這心境,便幾近於仙了。
“我們也試試?”顏真卿自覺體會到葉暢本意真心,心懷歉疚之下,便有意爲他捧場。葉暢想要將足球戲的聲勢造起來,那麼他就幫着捧場,而李霅的身份,顯然對於推廣足球有很大的幫助。
他一起頭,隨李霅來的少年郎也都躍躍欲試,便是李霅,自覺自己踢得好蹴鞠,玩這個應當也不成問題,便真下場去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