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貫穿史書的黑眚

嘉靖十二年時,紫禁城中出現黑眚作亂,嘉靖皇帝的第一個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在一個連續大雨的十月,遇到黑眚而死去了,追封哀衝太子。

黑眚這種東西不屬於神靈、修行者,而是不詳的氣息,故而國威以及鬥姥的星光,是沒有辦法作用於這種連鬼魂都不算的東西上的。

“眚氣”,即災禍、妖氛之氣。

眚氣出現,必生妖邪,它的形狀如同朦朧的霧氣,以五行爲根本進行變化,沒有固定的屬性,常常出現的是“黑眚”。

黑眚出現過很多次,它貫穿史書,上出於兩漢,中亂於唐宋,下行至元明,如整個歷史背後浮動的黑影,詭異非常。

大明近代最有名的是正德十年時發生的“十日血雨”,此事兩級反轉,有騙子僞裝黑眚,藉助十日血雨的怪異現象騙取錢財,結果遇到了真正的化成人形的黑眚,騙子自然被黑眚殺死,百姓們以爲黑眚是除魔衛道的好人,當黑眚離開那片鄉鎮時,當天晚上整個大鎮化爲一片火海,沒有一個人活下來。

緊跟着,黑眚似乎在紫禁城中紮根,時時遊蕩,天曹陰司捉拿不住,不懼刀劍,無視水火,使宮中一時人心惶惶,而嘉靖皇帝的第二個太子,莊敬太子,後來也染上了重病。

當時龍虎山高功法師邵元節年老,難以鎮壓驅逐宮中怪異,邵元節治無效,便向皇上推薦陶仲文。

陶仲文,如今的明庭,稱他爲天下第一大妖道,當時他自稱道門神霄派傳人。

陶仲文用符水噴劍,絕了宮中的黑眚之氣,使原本患了水痘病症的莊敬太子病症痊癒。

然而這件事情,卻是嘉靖得知魔咒的開端。

陶仲文得知過去嘉靖皇帝的長子,哀衝太子在嘉靖十二年時,出生沒有幾個月就死了,再結合這次莊敬太子的事情,陶仲文觀察莊敬太子之後,告訴嘉靖皇帝,你們已經中了一種魔咒,這魔咒就是黑眚帶來的。

二龍不相見,見則必有死者。

只要嘉靖活着,太子就會死,莊敬太子看似是好了,事實上咒法根源未曾斷絕。

果是好景不長,陶仲文追蹤宮內妖氛之氣的來源無果,是嘉靖十八年,大妖道陶仲文和嘉靖皇帝商討之後,認爲莊敬太子已經必死無疑,無法可救,於是讓太監們將太子的冊寶送到那當時還不是太子的,隆慶皇帝的宮中。

後來,果然,在莊敬太子出閣讀書講學的當天,他就得病就死了,太子的位置就輪到了後來的隆慶皇帝。

而爲了防止那時候的隆慶皇帝也暴斃,陶仲文用了一種邪術,不能說破解魔咒,只能說用極端的手段來對付極端的魔咒!

隆慶皇帝的弟弟,後來想要和他爭太子的位置,也暴斃死了。

這就是陶仲文用的對付魔咒的方法。

“子嗣延法。”

除去隆慶皇帝之外,他的兄弟全都死了,只有他作爲真龍活了下來。陶仲文把其他人的命按在隆慶皇帝身上,使陽極生陰,而後再逆反陰陽,這樣魔咒再衝,就是衝皇室女子,以陰命代替陽命。

然而這個魔咒無法解除,隆慶皇帝后來和妃子做多人運動,陰氣反衝,導致他身體發生不適,最後就嗝屁了。

由於逆反陰陽的結果,導致隆慶之後繼位的萬曆皇帝,他的女兒生下來就幾乎都死了,只有兩個女兒活着,這就是逆反陰陽帶來的後果,陽者活而陰者頂替,當然,由於女子不是真龍,所以也有活下來的個例。

但陶仲文告訴嘉靖皇帝,你那些子孫,雖然是借了他們的命,然而在超度時,卻發現,這些人的名字,在陰司三法簿上都不見了,既沒有被勾去,也彷彿沒有存在過。

不用說,這種怪異現象,還是魔咒的問題。

這個魔咒,在攝取陽世的“皇帝之命”,當然這個皇帝之命,不是皇帝本人,嘉靖皇帝也有此疑惑,陶仲文迴應,在位的皇帝不會被害,因爲真龍如極陽,魔咒乃極陰,極陰與極陽是平衡,要打破平衡,只能從“潛龍”這些“弱陽”下手。

嘉靖皇帝詢問陶仲文,收取天家魂魄,甚至陰司除名,這需要多大的本領?

陶仲文只是說,他自己遠遠沒有這種本事,既不知道對方的目的,也不知道如何反擊。後來,在追查線索之中,陶仲文測算到了黑眚源頭,居然是東嶽廟。

廟下有東西,然而這座廟宇是元代時期,玄教大宗師張留孫所建,嘉靖帝第一反應就是拆,但是陶仲文坦言,這座廟既拆不動,也不可拆。

而且這廟落在這裡,陶仲文發現古怪,即東嶽廟本來似乎是一個接引某物用的“據點”,但是在原本的佈置上,重新加蓋了一層佈置,這一層佈置就是鎮封之術,能讓前一個陣法失效。

於是這東嶽廟就成了普通的祭祀廟。

這兩個陣法,都出自玄教大宗師之手,說明是他先放的接引,再放的封禁。

但現在,下面的陣法居然生效了,上面的陣法卻沒有被破壞,這種詭異的現象,陶仲文表示,是接引的對象找到了這個陣法,從遙遠的某個地方,試圖建立聯繫,所以是反向啓陣。

尋常的掘地之術,當然挖不出什麼,炸燬又怕出問題,陶仲文坦言,他的能力當然是不及玄教大宗師的,於是陶仲文想了個辦法,請嘉靖皇帝從真武山搬來了白麪真武的塑像,以“洪武迎神之術”,壓制了這裡的問題。

然而白麪真武也不是簡單的東西,陶仲文當時直言不諱,此白麪真武之形拿來堵東嶽廟,是拆東牆補西牆,這東西似乎有更大的用處,原本也並非在真武山中。

但拿來了就是拿來了,管它是鎮壓什麼的,既然能被真武山拿走,我大明皇帝拿不得?

道士摸得,皇帝摸不得?

可皇帝也是個道士。

陶仲文又和嘉靖皇帝一起,建設了一個“大高玄殿”,內部設置九天萬法雷壇,這是神霄法樞機之所,紫禁城是極陽,而東嶽廟是極陰,陰陽碰撞,生育雷霆,雷霆再反過來蕩壓邪祟,所以時時齋醮祈禱,以運轉雷霆樞機,庇護紫禁宮城。

但這還是不夠。

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第九章 太陰生光,普照聖火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惡養善第三百零九章 景靈宮再現第二百七十三章 登仙前刻第二百七十六章 聖人打人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下共討之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日如來第三百九十章 吞食天地第一百三十章 欲立一千三百善第六十四章 喜聞樂見的撿漏環節第三百四十三章 物理超拔第二百八十三章 浮黎是我家第二章 道友請留步!第二百四十八章 魔封波第三百一十四章 方士的蒙汗藥第四百三十二章 拔起地獄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入地獄大家一起入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無二上書第四百三十五章 武帝密信第二百八十一章 遵天侍主者第五十九章 師兄我進來了哦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時代降妖守則第五十四章 頭上的危字如影隨形第二百七十二章 聶政刺韓傀第二百六十三章 造化衆神第四百七十六章 元皇的幫助第一百四十章 勇者成魔第三百三十五章 漢倭奴國王金印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路而逃第三百九十章 吞食天地第三百四十五章 扭轉乾坤第四百七十一章 青羅之緣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誓言破滅第三章 燃不起來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軟弱的有錢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廣渡沉淪天尊!第一百八十六章 茅山封山第三百零一十章 天羅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卒爲天下笑第一百三十六章 “夷虜所最畏於中國者,火器也”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道無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白嫖黨無處不在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時代超度法(火)器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意?第二十四章 高人不走尋常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道無親第四十八章 真武大帝再就業第一百四十三章 迷龍賭場第四百零七章 聖人與天魔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第二百四十八章 魔封波第九十一章 天帝見天帝,飛昇見飛昇第三百三十五章 漢倭奴國王金印第四百零三章 不在關原的大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吾好夢中殺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決戰平安京?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解仙第三百二十章 現在它是我的了第九十六章 爺要的就是繼續訪問第一百六十三章 於如來滅後,誓度羣生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官大帝第三百三十五章 漢倭奴國王金印第二百七十六章 聖人打人了第三百零五章 迅雷銃左移五米第三百零二章 元嬰逆生第八十一章 順天大亂第四百二十章 戾主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引浮黎第四百六十八章 太虛劍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義結金蘭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元遺老第三百三十四章 有內鬼,中止攻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儒教神國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是....巧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種胎得鬼第一百八十三章 五雷轟頂第二百一十三章 掌中地獄第一百七十三章 義結金蘭第四十九章 白麪真武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魔虛相第一百二十二章 卒爲天下笑第九十章 收手吧,外面全都是老張第三百四十二章 神魔一體第七章 三香一命,其道光明第一百零二章 暴力執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把握住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州王第377章 敢在天魔眼前行兇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迴歸元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詳之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不合適第三百零一章 消滅之章第四十三章 天兵天將總會遲到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刑十字架第三百八十四章 失道羣魔第二百一十九章 無陣之陣第四百二十五章 魔與魔第一百六十六章 金山水府第一百五十章 豬羊入屠戶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