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爭議

史子妙宣佈:慈航靜齋自此封山,那唯一的一個弟子出山的條件是什麼?是大漢面臨顛覆危機之時!

乍一聽,這好像只關係到慈航靜齋今後的方針,跟目前無關,畢竟目前的天下,怎麼看都該是大漢面臨顛覆危機之時。

現場,只有孫權,第一時間明白了史子妙的真實想法。

難怪,難怪了。先前,孫權始終不明白史子妙的動機,他覺得史子妙的所作所爲,並沒有讓天下重歸一統,反而讓天下局勢變得更加複雜起來。此時此刻,聽了史子妙的話,如同醍醐灌頂,孫權瞬間融會貫通。史子妙既然說自今天起封山,就很明顯代表這不是屬於未來的方針,那麼史子妙的意思只能是,慈航靜齋將不再介入諸侯之間的戰爭,慈航靜齋將變得徹底中立,她們不會繼續支持劉表,當然也不會再專門去支持其他人。

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之前的泰山之戰,最後的結果會是各方獲利,史子妙並沒有刻意把所有利益全部帶給荊州劉表,因爲在她眼裡,所有諸侯都已經一視同仁了。剿滅了黃巾,天下再無反漢之人,誠然,諸侯之間的局面是更加複雜了,但換個角度,沒人謀反,剩下全是支持漢室的諸侯在內鬥,這天下反而好像單純了許多。這也同樣解釋了,史子妙爲什麼會出動所有的力量,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剿滅黃巾!

所以,史子妙所謂的唯一出山條件,所謂的大漢顛覆之危時,實際上,只有兩種可能:一、有人自立稱帝或者謀朝篡位;二、有外族入侵。

齋主之命不容質疑,史子妙看似民主,實則獨斷。不論別人說什麼,史子妙都絲毫不改變自己的決定,甚至放出話來,不支持的人,可以立刻離山,從此再不算慈航靜齋之人,留下來的,就必須堅決封山,與外界斷絕來往。可以說,史子妙的這個條件,已經直接把整個外門徹底砍掉了!就算是內門弟子,可能有一半都在動搖。

下面的弟子,或是震驚,或是迷茫,或是不解,或是大哭,所有人都接受不了這突如其來的命令。可惜,留給大家考慮的時間不多,十天之內,要走的人必須搬走,十天之後,再想離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會畢,

弟子們三五成羣,相繼散去,大家都找上自己平日相近的姐妹,商量起今後的去向。而慈航殿內,最終只剩下核心的四大長老,恩,還有孫權。

“齋主,你是已經看不清這天下的動向了嗎?”靜長老第一個開口。

史子妙閉着眼睛,沒有回答。靜長老繼續問道,

“誠然,此舉從長遠來看,或許能成爲我靜齋立足千年之本。但以前的你,爲何遲遲沒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爲以前的你,認爲這天下還在你掌控當中,而現在,這天下脫離了你的掌控?”

對此質疑,史子妙還是沒有作答,緩緩說道,

“還有什麼疑問,可以一併提出來。”

底下幾人,皆低垂雙眼,目不斜視,如同入定老僧一般,對外界不聞不問,只有守長老,猶豫一陣,開口說道,

“其他弟子不好說,這次各大世家的優秀子弟,必定都會選擇離開。最終能留下來的,或許只有耐得住寂寞的孤兒寡母。今後,少了無數跟外界的聯繫,我們真的還能保留對天下大勢的足夠掌控嗎?”

守長老的問題很現實,慈航靜齋封山,脫離了跟各大世家的直接聯繫,哪怕剩下的弟子都很優秀,最終也不過就是個很強大的江湖門派而已,這樣一個江湖門派,也能影響天下大勢?等大漢真面臨了顛覆危機之時,慈航靜齋不會已經起不到什麼作用了吧?

“還有嗎?”

史子妙面色不變,這些問題,她事先又怎麼可能沒有詳細斟酌過。

見現場的四大長老,再無任何開口的打算,站在外圍的孫權完全沒把自己當成外人般,忍不住出聲質問起來,

“史齋主,你現在的想法,不外乎就是一旦有諸侯敢稱帝,你就帶慈航靜齋弟子出山,以絕對的姿態,瓦解對方的政權,讓其死無葬身之地,如此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只要有你慈航靜齋在幕後震懾,沒有諸侯會傻到再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稱帝。那麼不管最終誰統一了天下,只要對方不去觸碰你們的底線,哪怕他成爲了外姓王,只要這天下還是大漢的天下,那麼就無傷大雅,是不是?”

前一刻還彷彿入定老僧般的四大長老,相繼詫異的回頭望了孫權一眼,她們相信,孫權已經猜透了史子妙的真實想法。這個小傢伙,竟如此不簡單,他纔多大?!

“繼續。”史子妙的神色也微微有了些許變化,她知道,孫權的話肯定還沒說完。

“史齋主,如果我剛剛的設想是真的話,你有沒有想過,中原地區經過長時間的內耗,百年之後,如果有外族趁機入侵的話,你慈航靜齋這點人,真的能抵擋得過來嗎?”孫權大聲問道。正是心裡始終放不下五胡亂華這段歷史,當初孫權才浮起了儘快結束亂世的想法。

史子妙緩緩搖頭,臉上浮現了一絲失望之色,

“你看似聰明,實際也沒能看穿。強者爲王,最終能一統天下的,必定是諸侯當中的最強者!而其手下精銳,經歷無數場戰爭洗禮,又豈是幾個蠻夷能輕易攻破的?”

孫權非常不服,縱然你說的很有道理,但他可是知道真正的歷史!

“史齋主,我說的是百年之後,百年之後,你口中所謂的最強者,跟他所謂的精銳,早就已經化爲塵土。你能保證,那強者的子孫,也能那麼爭氣?也能抵抗住外敵?”孫權看似已經在強扯,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說的是真的。

至於史子妙,已然變得更加失望,

“百年之後的事,確實說不準。但就如你所言,不管我現在支持誰,我也不能保證他的子孫會如何。孫權,如果讓你去統一了天下,你能保證百年之後,你的子孫也跟你一樣爭氣?能成功抵抗你臆想當中的外敵?”史子妙反問。

孫權脹紅了臉,不管內心如何篤定,最後也只能如同鬥敗的公雞般,啞口無言。

孫權:“總有一天,你會知道你錯了的!”

史子妙:“我期待見證那一天的到來。”

此時,包括孫權在內,沒有人聽出史子妙話裡的真意。史子妙自信,但不自大,她不是堅信自己不會出錯,百年時間的不確定性,再是聰慧,也無法揣測,史子妙是真的希望能見證那一天的到來,見證那百年之後,乃至未來更長時間外的不確定性。

第786章 脫困第334章 聖女的信心第418章 商船第613章 孫翊第759章 舉棋不落第456章 奪妻之恨第266章 綁了大喬第480章 袁術的應對第341章 爭議第157章 孫權請戰第267章 恐嚇第344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73章 董卓第30章 懷疑與決定第154章 監軍第550章 反撲第527章 圖謀廣陵第488章 洞房第145章 先驅第87章 帶我一起走第622章 我陪你第456章 奪妻之恨第170章 是親爹第170章 是親爹第559章 收留第439章 天兵計劃第774章 去留第7章 聽說喬家有兩個女兒第46章 帝王表率第481章 第一次結婚第292章 左慈到此一遊第290章 忽悠得逞第64章 阻力第250章 真情第587章 反客爲主第164章 生死追逐第359章 最壞的可能第326章 劉備的人設第601章 戰後第385章 激鬥兇獸第621章 逼宮第559章 收留第104章 心思轉變第563章 巧勝第453章 勝者爲王第147章 到底是不是在使詐第256章 關愛傻子的眼神第751章 亂局第70章 帝王之相第560章 刀下亡魂第66章 破而後立第625章 命數第387章 戰神圖錄第30章 懷疑與決定第86章 保重第452章 透露第522章 齊人第709章 雙喜臨門第99章 夜間的試探第436章 改變道心第601章 戰後第442章 第一個天兵第258章 柴桑第395章 棄其心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555章 準備暗手第373章 九筒入口第390章 不要!停!第487章 第二道聖旨第424章 孫權之怒第649章 有喜有憂第340章 史子妙的決定第498章 互相拖延第597章 伏擊與救援第688章 好心第587章 反客爲主第363章 所謂道心第22章 唐玉小哥第132章 不能信第13章 皇位之爭第420章 參謀第434章 夜談第728章 所想所思第366章 三十年第189章 四英戰呂布第138章 夜襲第451章 攜屍第581章 佛勸第435章 說服第288章 清奇的腦回路第574章 空城第571章 內部陣營第760章 幫手第586章 路途第628章 阻礙第128章 瀕死的貂蟬第297章 詭異的時間點第3章 于吉第302章 你要能當皇帝第687章 丹楊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