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冠軍侯的兵鋒【求票】

第139章 冠軍侯的兵鋒【求票】

巨石轟然落地,周圍數裡都爲之震盪。

劉徹伸手一壓,巨石的一部分沉入地下,且有一股地脈之力和巨石相接。令其宛若入土生根,再不可撼動。

皇帝又伸手平削。

那巨石上石屑紛飛,頃刻間便成了一尊石劍般的立碑,直指蒼穹,高度達到十九丈。

其中的‘十丈’對應天地十方,剩下九丈蘊含數之極。

連這石碑的尺寸,也有陰陽家批註,映合天數。

石碑入地,和地脈相連,高巍凌霄,宛若一座神山。

劉徹神色肅穆,緩步上前,探手凌空書寫。

“以軍拓土開疆,戍邊安國!漢軍戰魂不滅!”

那十餘氏族家主,竟也分別祭出不同器物,配合劉徹開啓兵府。

簡書裡如同兩軍征戰,氣息激盪。

“沒錯,亞聖吳起,可是兵家少有幾個邁入半聖領域的人。

“百世先聖,兵學之師,著兵家聖典傳世,兵家至聖——孫武!”

當其連續遇到數座軍陣轉合的變化後,李廣額頭見汗,自行收了兵鋒,停止了衝擊。

這些器物,皆是他們各自家中傳承之物,是千年氏族的底蘊。

戰國名將李牧用其做過佩劍,傳自李氏先祖,亦爲千年神物。

隴西李氏家主,祭出一卷帛書。

此時,按祭天禮的步驟,太常周平上前,讓劉徹繼續誦讀祭文,擺放祭品。

平陽侯曹參,是她第一任夫婿曹壽的曾祖,有大功於漢,居然只勉強位列兵府邊緣。

千年以後,劍刃仍亮如秋水,凜冽刺骨。

接下來便是請兵家入府。

“這氣象……是得了天地氣機灌注?

此時此刻,長安以北,天地氣息沸反盈天。

天上醞釀已久的驚雷終於劈落,目標便是兵府簡,彷彿在淬鍊這座兵府,以天地之威爲爐火。

後續的兵府大殿將以兵府簡爲中心建造,供人祭拜。

現場有精通兵事的,邊看邊訝然道:

“這兵府簡自成神異,內部怕是蘊含着兵家大賢的兵理烙印。

“春秋名將,用兵謀而後動,司馬兵書傳世——兵宗田穰苴(司馬穰苴)!”

“兵府自行運轉,推選兵家入列。唯大將軍衛青,冠軍侯霍去病是當代將領,無法給他們的功績做結,故而難以具體排位。”

董仲舒垂首道:

董仲舒也往上一指,沉聲道:“兵府落!”

這幾個名字位列兵府簡邊緣,勉強列入,難近中間區域。

但能和兵府演化的戰陣對壘這麼久,已顯示出不俗的兵才。

後方羣臣也有各自的站位,法家,農家,氣機交匯!

其他幾家氏族,分別祭出一柄大戟,青銅小鼎,聖人手卷等物。

此劍一出,劍氣沖霄。

“西岐首席智聖,爲周立國興邦,傳世六韜武略,兵家先祖——姜尚!”

後又有亞聖吳起,兵仙神帥韓信,孫臏,張良!

引動天象,如此異狀,確是始料未及。

但因爲兩人是當代將領,並未給出具體排位。

這些器物的出現,皆有氣運加持融入兵府簡。

包含着開疆守土,與世長存之意。

十六個大字,在虛空浮現,帶着濃重的紫氣,攜國運,最終鐫刻烙印在石碑表面,流轉生輝。

這些人陸續浮現,各有定語,分別代表着不同的兵家流派:

戰國殺神白起,秦武成侯王翦,趙大將軍李牧,趙信平君廉頗,燕國大將樂毅,馬服君趙奢……

其他人則隨着定語的浮現,位置序列也在變化。

他以自身修行,推送神念,和兵府的氣機爭鋒,嘗試破陣繼續攀升。

“李將軍倒是不虧爲我大漢名將,能和亞聖吳起的兵鋒軍陣,對壘良久,不分勝負。”

恰如其分。

這是兵法序章的兵家真諦,以其爲兵府簡定語。

請萬千兵魂同聚,歷代名將共存!開府!”

這裡真的成了天地認可的漢軍忠魂埋骨之地!

那兵府簡,經過祭告天地,才真正可稱爲兵府,兵家的聖殿宗祠。

這是兩個足以讓所有兵家動容的名字,所有兵家的先驅。

另一枚簡面上也在同時浮現:

這些名字,一個接一個出現,璀璨奪目。

匯聚他們各自掌持的器物,融天下各方之力,共啓兵府,纔有資格請歷代神將入府配享。

“嗯……”

董仲舒負責誦讀簡上浮現的字跡。

劉徹也希望當朝將領,有更多人進入兵府,欣然道:“將軍請便。”

姜尚和孫武開兵家先河,是兵家至聖,位置最尊,排在最上方。

稍遠處有些看熱鬧的民衆面色煞白,感受着兵魂石碑處濃重的陰氣,又是害怕,又是激動。

劉徹以皇帝之尊,說出這番祭詞,口含天憲,一字一頓,彷彿牽動着一種氣運。

究其背後原因,是兵事若過盛,耗費必重。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們這些氏族高門也要跟着掏取一部分費用。

此時在場不論是外圍人頭攢動的羣衆,還是氏族高門,全體安靜,氣氛莫名的肅殺悲壯起來。

這兵府融入的是他的兵理……”

這時,一旁的隴西李氏之主李兆,頭懸帛書,寶光籠罩下,掃了眼兵府內閃爍刺目的兩位當代將領的名諱:“陛下。”

一些氏族之人,亦是神色驚異。

“李將軍一生護我漢土,是有大功的。”

那碑文下怎麼會自行浮現戰場景象?”

周邊觀禮的宗室人員當中,平陽公主也在,見到兵府的排列方式,暗感不悅。

李廣深吸了口氣,跨步靠近兵府簡。

到了韓信的時候,本有一股氣機遮蔽。

身爲兵家主祭的衛青也上前一步,推動兵家之力和董仲舒,和陰陽家姜堰相合。

這帛書發玄黃光暈,相傳是來自黃帝之孫顓頊,乃其家中傳承至寶,護其家道不衰。

其他原本躍躍欲試的人,相繼止了心思,沒敢再上前嘗試。

整個兵府簡的簡片,雖然是並列的,但浮現在不同簡片上的名字,高度卻是不同,對比清晰。

轟隆隆!

天上雷電交錯,有九霄天外的雷霆殺伐之氣,化作電芒閃爍,呈樹根樁覆蓋了蒼穹。

李廣雖然沒能成功將名字送入兵府。

她已看出這些氏族無形中和董仲舒站在同一陣營,都有壓一壓兵家鋒芒的打算。

“兵府開!”

吾以爲董夫子所言在理。”

兵府簡上,最核心的兩枚竹簡,旋即映現出字跡名諱:

此劍劍脊之上,篆刻春秋錯金紋。

敢稱兵者,弱可勝強,寡可敵衆!亦可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稱兵家!”

最終,有一股氣機往那巨大的碑文下方匯聚。

而且,幾人是共用一枚簡片,名列其上,並無單獨撰寫的定語。

然後是吳起,大司馬田穰苴,武安君白起,神帥韓信,王翦,漢太子少傅張良等人排名都較高。

一旁的衛尉程不識見李廣罷手,思忖片刻,也出列靠近兵府簡,進行嘗試。

其後方的大地,變得漆黑如墨。陰風呼嘯,似有無數陰魂,戰魄從天地冥冥中匯聚,涌向兵府。

此時的兵府簡,每個簡面都如同巨壁,又如一座座古碑,矗立在長安以北,蔚爲壯觀。

當然,皇帝纔是這次祭告天地的主角,爲兵府加註國運。

各氏族之人,作爲主祭的董仲舒,衛青,姜堰都是精神一振。

天上風雲匯聚,雲層遮蔽驕陽,天色驟暗。

大將軍長平侯衛青,冠軍侯霍去病的名字,亦是輝耀其上。

這就是皇帝親自傳詔,讓這些氏族來觀禮的原因之一。

碑文基座位置,慢慢浮現出戰場上千軍萬馬交鋒的景象,形如浮雕。

“箇中名將,能戰場擒王,亦可料敵如神,決勝千里,是爲兵家大成!”

一共仍不足二十名兵家,被兵府自行運轉浮現。

三人聯合爲主祭,以兵家爲鋒芒核心,以儒家爲撰筆先驅,控制氣運融入兵府簡,又以陰陽家溝通天地來配合,共同開啓這兵府。

那空中的兵府簡緩緩豎立,落進了地面上初步完成基建的兵府正殿。

“陛下,臣亦想試試,衝擊這兵府排序,位列其上。”

皇帝那幾個字確實寫的極好,既秀美雋永,又不失剛勁雄渾,有高屋建瓴,一瀉千里的筆力氣概。

但就在這時,旁觀民衆倏地出現了稍許躁動。

周圍的十餘個高門氏族,也站出來,各自對應不同方位,和中央的帝王,兵家,儒家,陰陽家相合。

見劉徹的目光看過來,李兆遂道:“當朝將領,一生功績未定,確不該和先賢同列。

劉徹親自伸手虛拂,遮蔽韓信名字的力量,被他抹掉,繼而清晰呈現!

如果有後世熟悉武廟配享將領的人在,會發現,這份兵府名單,比後世的武廟要更嚴格,能登上來的都是戰績驚豔之輩,稍弱者便難以列名其上。

但他也在茶盞時間後,落下陣來,同樣沒能登上兵府簡。

但兵府簡上光斑交錯,出現了兵家陣列般的變化,和李廣推動的戰意烙印碰撞,恰如兩軍交戰。

當九道天雷劈落,兵府簡上神光流轉,泛起無數的文字符號。

這些氏族之主皆是人精,不用串聯,便能相互配合。

當世只此兩人有這種殊榮,引來豔羨無數。

忽然間,兵府內傳出戰場廝殺的聲音,有戰場的虛影若隱若現。

千年以後,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爲我大漢而戰,而亡者,仍將爲萬民所牢記,這山河亦不相忘,朕——永不敢忘!

兵魂埋忠骨!”

“李將軍不需氣餒,你是當代將領,功過此時還不能定,以後尚有機會。”董仲舒安撫道。

餘衆次之。

“兵府化出來的,好像是兵家半聖吳起,傳世兵書中的治兵之道,軍陣之法。”

而後,其他兵簡上,也輪替出現字跡,呈現出一個個名諱:

頓了頓,續道:“老臣建議,不妨讓二人暫列原處,以待後續立功,看兵府有無位列上的變化。”

各家氏族大多同氣連枝,另外幾家也陸續出言,附和李氏所說。

兵府簡矗立如碑的表面,光暈千變萬化,匯聚時如盾,散逸是如繁星,交錯間對應的正是戰場上的兵陣變化,輕而易舉的攔住了李廣推送的氣機。

就見兵府簡在他們的共同推動下,已開始浮現字跡:

“兵者,詭道也!

古之用兵,不以勇武當首,也非以衆取勝!韜略爲先,戰計相輔!

咔嚓!

陰陽家姜堰,伸手一託,五行之氣流轉,天地氣象再變,地面竟浮現出五行交錯的陣紋。

“百年以來,爲我大漢守疆拓土者,將被朕,被我大漢無數百姓所牢記!

霍去病勾了下嘴角。

那兵府簡上,衛青,霍去病的名字卻是一人佔據一個獨立的簡面,各有定語。

“由此上溯千年,在歷次戰爭中,陣亡的戰士英魂,永垂天地,不朽不滅!

那兩股氣機時而分化,時而對衝,就像是在展示攻守之道,對壘征戰。

轟!

那矗立的簡片,立即浮現出李廣送入的氣機,像是射向空中的利箭,扶搖上衝,想化作烙印,簡上留名。

衛子夫在後方對身畔的霍去病低聲道:“陛下昨晚在寢殿半夜不睡,就爲了反覆練習這幾個字。”

平陽公主在稍遠處旁觀,微微翹起嘴角。

其氣機變化,分明是兵家戰陣之術,在阻擋李廣將軍的神念兵意。”

“以陰氣化出古戰場,祭告天地,得英靈兵魂匯聚所成……”

在旁觀者的觀望中,李廣在簡內烙印的兵理神念,持續了大概一刻鐘。

他事先已問過董仲舒該怎麼做,靠近後便推動一股兵鋒,融合自家神念烙印,從眉心化出氣機,如流星般送入兵府簡的一枚簡片上。

每個名字對應的都是一段傳奇,鐵血兵鋒,沙場決勝!

那兵府簡矗立如豐碑,萬衆矚目下,一個個名字顯化,而後烙印形成,豐功偉績留千古。

“董夫子,歷代將帥入兵府,位列自行變化,爲何去病和衛卿對應的簡面始終不動?”皇帝問。

還有趙郡李氏家主,一個消瘦的中年人,也祭出一柄春秋青銅劍。

就在一個個名字顯化的同時,李廣慨然上前:

兩人雙雙失敗,足見這兵府的難度。

兵府簡外圍最下方,最後映現出漢相國平陽侯曹參,太尉條侯周亞夫,左丞相絳侯周勃的名字。

卻是衆人看見一股兵鋒,驀然攀升,璀璨如驕陽,衝進了兵府簡。

霍去病直接將一道兵家氣息,送入兵府。

霎時,那氣機在兵府內上升,過程和李廣,程不識的情況相似,卻是果斷犀利至極,勢不可擋!

“冠軍侯的兵鋒!”

(本章完)

第227章 果然大吉【求票】第273章 望長安,馬如龍【求票】第503章 ‘三聖’同出【求票】第246章 戰書!撼城之威【求票】第408章 生辰,用兵【求票】第360章 二進宮【求票】第661章 強大的天賦美人計【求票】第477章 舒坦,嘎嘎亂殺【求票】第199章 意外暴露,大尊【求票】第127章 戰神破敵【求票】第109章 爲戰而生【求票】第378章 國之雙壁,將令兵印【求票】第433章 空前高漲【求票】第326章 吸納國運紫符【月初求票】第317章 覆盤子的身份【求票】第22章 漢軍驃騎【求票】第82章 一戰封侯【求訂求票】第463章 兵勢歸一,佛國崩塌【求票】第610章 初VS仙主!【求票】第106章 平淮策【求票】第18章 美人計試用【求票】第21章 反其道而行,出擊!【求票】第249章 被連環暴擊的大單于【求票】第672章 國運之戰!第452章 大戲,女俠降臨【求票】第585章 雙上上策【求票】第485章 神乎其技!【求票】第353章 佛VS龍【求票】第366章 皇陵深處,青銅門後【求票】第635章 興兵,巨幕【求票】第336章 那還客氣什麼,吞【求票】第48章 暗中已經發生第396章 斬落星辰!【求票】第624章 大勝!【求票】第648章 金戈鐵馬,暗度陳倉【求票】第439章 完美【求票】第188章 破縱橫,軍威盡顯【求票】第414章 兵潮,破甲!【求票】第340章 連升兩級,又一上策【求票】第205章 完爆大尊【月初求票】第327章 風雲暗涌,質的提升【求票】第331章 擡棺破王城,葬!【求票】第105章 尾巴,爆發【求票】第596章 衆神史詩終章,兵禍【求票】第135章 國運兵鋒【求票】第42章 剽姚校尉第393章 將令之威【求票】第495章 強勢,真正目的【求票】第188章 破縱橫,軍威盡顯【求票】第362章 秦時重樓出世【月票】第3章 還魂計第428章 君臣配合,打翻半聖!【求票】第693章 冠軍兵聖!第616章 吾以吾輩之兵鋒,護衛盛世之大漢【第644章 千年未有,觀火之威【求票】第59章 風雲聚北關第294章 登泰山,封禪地【求票】第106章 平淮策【求票】第44章 兵蛇吸水,古井丹氣【週一求票】第425章 反殺!【求票】第338章 打完收工【求票】第443章 彈指鎮壓【求票】第417章 成聖的契機【求票】第79章 石破天驚【求訂閱】第131章 破國,氣運加身【求票】第49章 我!第50章 他回來了第52章 兵者心慈,國威何在第89章 發動,捉個正着【求訂求票】第55章 寶馬寶馬【春節快樂】第372章 殺上王庭!【求票】第631章 覆盤秦皇佈置【求票】第597章 最後一根稻草,大功告成【求票】第257章 漢匈河西之戰【求票】第355章 一路破國,殖民【求票】第377章 突破將令,雙月同天!【求票】第509章 突破半聖【求票】第274章 兵主兵權,進化【求票】第222章 急了,他們急壞了【求票】第415章 破敵,武運攀升【求票】第382章 飲馬瀚海終【求票】第598章 無上的權威!【求票】第585章 雙上上策【求票】第75章 上架感言,內容乾貨和更新第633章 大漢雙璧雙半聖【求票】第632章 歸漢或者死!【月初求票】第266章 歸朝盛況,國之大禮【月初求票】月初求票第480章 傳奇之戰終【求票】第202章 霍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求票】第421章 天人境大成【求票】第61章 驍勇,勝蹟第559章 形勢大好【求票】第544章 潛行詐營,一夜之間【求票】第248章 冠軍侯VS匈奴神將【求票】第326章 吸納國運紫符【月初求票】第236章 蓋棺定論,死了【求票】第131章 破國,氣運加身【求票】第115章 陰身加掛【求訂求票】第93章 兵陣,生擒【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