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命運

洛陽。

司徒楊彪和荀彧一起,匆匆走進了太傅皇甫嵩的府第。兩個青衣小奴跟在後面,一臉惶急,連連向皇甫嵩請罪。

皇甫嵩坐在堂上,案上鋪着一張軍用地圖,正在教兩個幼孫看地理形勢。見楊彪和荀彧不請而入,不免有些詫異。他揮了揮手,示意青衣小奴下去,又慢吞吞的捲起了地圖,收入青囊,這才輕笑了一聲。

“虧得你們沒帶甲士來,要不然,我還以爲是陛下有詔要收我呢。”

楊彪沒好氣的說道:“義真,我沒時間和你說笑。”

皇甫嵩哈哈一笑,撫着一個幼孫的腦袋說道:“你看,楊公又急了。他火氣可不小呢。去,將大父的好茶拿來,煮給楊公嚐嚐,讓他消消火。”

楊彪見狀,更是惱火。“義真,我也沒時間喝茶,司徒府大門都快被人擠破了。”

“文先,這不就是你希望的嗎?”皇甫嵩不緊不慢的說道:“儒門一心要與朝廷共治天下,爲此不惜一切代價。如今陛下放手,你又有怨言了?這要是傳到陛下耳中,陛下改弦易張,重新收回大權,你就滿意了?”

楊彪一時語噎。

荀彧見狀,只好接了上去。他如今是待罪立功,沒有輔政大臣的身份,卻擔着不亞於輔政大臣的責任——與楊彪共駐洛陽,負責處理相關事務,特別是各地賢良在蘭臺召開的會議,每天忙得焦頭爛額,還要輔助楊彪處理一些司徒府的事務。今天楊彪找皇甫嵩來討論山東戰事,他不得不跟着來,以免楊彪這個火爆脾氣和皇甫嵩吵起來。

和他相反,皇甫嵩是洛陽最清閒的一個人。他也沒有輔政大臣的責任。可是誰都知道,他就是輔政大臣,所有的重大決策都會有他參與。但是他不問雜事,只問軍事,而且只問大略,具體的執行都交給徐晃、張燕和高順等人。實在是清閒得讓人嫉妒。

在洛陽所有重臣都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皇甫嵩卻不動如山。然而也正是因爲他的不動如山,洛陽才能夠在外有戰事,內有議政的情況下保持穩定。

荀彧非常羨慕皇甫嵩的處事哲學,可是他學不來。

“太傅,如今外有戰事,內有議政,千頭萬緒,入不敷出。雖然陛下已經收復了益州,可是益州的賦稅尚未解到,司徒府調撥不出足夠的糧草供應平叛大軍。太傅能否……”

皇甫嵩對荀彧沒什麼好印象,也不需要像對楊彪一樣客氣。他直截了當的問道:“你們還能供應幾個月的糧草?”

楊彪和荀彧互相看了一眼。“三個月。”

“三個月?夠了。”皇甫一擺手:“你將三個月的糧草給我,以後就不用你操心了。”

“太傅,三個月時間就能平定山東的戰事?”

“就算無法攻克冀州,豫州也沒有問題。”皇甫嵩胸有成竹的笑了笑:“不過,我們可說好了。兗豫青徐四州尚在戰時,所有的賦稅都要由當地鎮守的將領控制。直到徹底平定袁氏的叛亂,相關駐軍撤離,這幾個州纔會交給朝廷。你們……沒意見吧?”

荀彧的臉色一黯。他明白了皇甫嵩的用意,也許就是劉辯的用意。他們並不急着徹底結束山東的戰事,他們要利用戰時這個最合適不過的理由,對山東進行清洗。進行壓榨。山東人搞出這麼大的事,朝廷不可能不對他們進行報復。

荀彧企求的看着楊彪。皇甫嵩是涼州人,對山東人一向沒好感,和儒門也沒什麼真正的交情。當年黨錮時,皇甫嵩也自稱黨人。想借機加入儒門陣營,結果被儒門人有意無意的排斥了。現在情況不同了,皇甫嵩沒落井下石就不錯了,指望他對儒門施以援手,無疑是癡心妄想。

他只能指望楊彪,希望楊彪顧全大局,不要讓事態擴大。

“義真,陛下有意西征,你也是知道的。西征萬里,需要大量的糧賦,就需要儘快平定山東。如果山東受創嚴重,我怕會延誤陛下的西征大計啊。”

皇甫嵩笑了,指指楊彪。“文先,西征戰事能否成行,陛下尚未有定論。你現在拿出來做理由,是不是有些太急了?再者,司徒府插手戰事安排,是不是有越權的嫌疑?”

“我雖然不負責戰事,可是西征這麼重要的事,我豈能不預聞?”

“你放心,如果西征,不會從洛陽調撥糧草,這件事會由長公主和賈詡負責。”皇甫嵩收起了笑容,言語中有股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漠。“陛下從來沒有指望過山東的世家能夠支持他的西征大業。”

楊彪啞口無言,只得長嘆一聲。荀彧心頭也飄過一朵烏雲,沉甸甸的。劉辯不指望山東的世家能夠支持他的西征大業,有兩種解釋:一是劉辯要從荊益涼並四州籌集物資,一是劉辯要將山東的世家連根拔起。在他看來,顯然是後一種解釋可能性更大。

如此一來,山東儒門將遭受重創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事。要想保住最後的元氣,就只能指望那些從各地趕來參加議政的賢良文學了。他忽然在想,天子召開這個會議,會不會就是爲了甄別山東儒門中人,願意來參加議政,與朝廷合作的,尚有一線生機,拒絕參加會議,不肯與朝廷合作的,自然是殺無赦?

果然是一舉兩得的妙計。

……

龍亢。

袁術站在營前,看着隨風飄拂的戰旗,心情低落到了極點。

睢陽一戰,他和袁紹聯手,不僅未能攻克睢陽,反被徐晃、曹操擊敗。袁紹已經退回冀州,而他卻無處可去。陸康在壽春,曹操在銍縣,陶謙在準陰,徐晃步步緊逼,正從西面追來,四路大軍即將合圍,他無路可去。

再向東,就是垓下。他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徐晃等人的陰謀,要把他逼到垓下,讓他步項羽的後塵。

項羽曾經是劉邦的勁敵,而且也是汝南人——項家的祖籍就是汝南郡的項縣。

橋蕤走了過來,靜靜的站在袁術身後。

“我們怎麼會走到這一步?”袁術突然問道:“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登高一呼,天下響應。眼看着只要攻進洛陽,江山就可以易姓,爲什麼反倒落得如此下場?”

橋蕤不吭聲。他知道這裡面的原因,但是他無法解釋給袁術聽。袁術是個豪傑,但是他先入爲主,個人意氣太濃,根本不是逐鹿天下的最佳人選。連自家兄弟都無法相容,又怎麼可能容得下其他人呢。

見橋蕤不吭聲,袁術又自言自語道:“我知道,你們都覺得是劉辯太強悍。可是,他有龍,我袁家何嘗沒有鳳?只是那個庶生子不爭氣,只知沽名釣譽,卻不思進取。鳳卵在他手中這麼久,還是看不到鳳鳥出世的一點徵兆。如果鳳鳥現世,劉辯的龍尚且不足懼,又怎麼會被曹操的龍打得落花流水。”

他長嘆一聲:“說一千,道一萬,我們還是被自己騙了。什麼仁義道德,什麼詩書文章,都是空的,只有實力纔是真的。只可惜,叔父將袁家的希望寄託在那個庶子的身上,卻從來沒有想過我。我纔是袁家的嫡子啊。”

橋蕤皺起了眉頭,不知如何解釋。他覺得袁術說得不對。袁隗不將希望寄託在袁術身上,不是對袁術有什麼歧視,恰恰是因爲袁術自己不爭氣。細想起來,從洛陽的兵權爭權開始,最初的失誤不就是在袁術身上嗎?如果他不輕視呂布,天子又怎麼可能控制洛陽,又怎麼能力挽狂瀾?

可見,袁術根本不明白他爲什麼會敗,他只會埋怨別人。如今走投無路,也是他應得的下場。

橋家要跟着袁術一條道走到黑嗎?爲這樣一個蠢人陪葬,是不是值得?

爲什麼四世三公的袁家居然生出這樣的敗家子,難道也是命中註定?

橋蕤一時思緒萬千。

……

益州,廣漢郡,雒縣西北。

劉辯緩步走上了一個大土堆,看着不遠處的河水,又看看四周金黃金黃的油菜花,心情很不錯。

“阿琰,這裡也許就藏着你想知道的秘密。”劉辯笑眯眯的對蔡琰說道:“不過,我並不希望你將時間浪費在這上面。畢竟,這裡只是一箇中轉,絕不會是源頭。”

蔡琰笑嘻嘻的說道:“那陛下又何必帶我來這裡,還告訴我那個帶有預示的夢境?”

劉辯無奈的笑了笑。“是的,我也很矛盾,我希望你能直接找到源頭,可是我又知道,如果不逐級追溯,最後得出的結果很可能南轅北轍,似是而非。這條路也許是一條正確的路,卻不是一代人兩代人能夠完成的,也許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的積累。”

劉協走了過來,神情疑惑:“皇兄說的路,究竟是什麼路?”

“追求大道的路。”劉辯扶着劉協的肩膀,輕輕捏了捏。“就和你的修行一樣,這是一個民族的修行,不能急。欲速則不達,更不可能指望別人代勞。自己的命運,終究還是應該抓在自己的手裡。”(未完待續。。)

第335章 破境第394章 人心渙散第312章 家法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394章 人心渙散第316章 選婿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60章 君擇臣,臣亦擇君第93章 所見略同第265章 夜驚第295章 百騎破陣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453章 歸根覆命第78章 復古之陣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189章 登高望遠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454章 玉鼎之體第45章 廣陵散第378章 好人第260章 雙刃劍第340章 陷阱第4章 龍之夢第142章 鄉音第17章 危機第119章 棋子與棋手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195章 狼與鷹第406章 能量爲王第63章 楊修第368章 對手第108章 以靜制動和242章痛飲胡虜血第三更求月票第333章 天子駕臨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177章 應龍現身第7章 挖人第144章 故事第251章 起點第25章 道與術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62章 如淵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381章 三重卦第96章 佛骨舍利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33章 經濟危機第186章 人牲第408章 破綻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340章 陷阱第90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3章 棟樑第343章 特種戰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347章 一夫當關第109章 當世陳平第74章 道士于吉第203章 貂蟬的本命獸第45章 廣陵散第435章 縱橫第391章 闖宮第357章 捨得第221章 駁獸第213章 右耳軍第399章 華雄第26章 荀攸第108章 以靜制動第301章 文武不均第73章 差之毫釐第306章 吃人肉的程昱第399章 華雄第413章 天行健第335章 破境第290章 孫策戰馬超第73章 差之毫釐第301章 文武不均第166章 默契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369章 冥冥天意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448章 立功心切第397章 卻之不恭第227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第315章 囚牛命第114章 推心置腹第45章 廣陵散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144章 故事第438章 試陣第185章 江東猘虎第46章 蘿莉蔡琰第154章 龍淵第280章 玄冥之海第213章 右耳軍第72章 馳援第445章 儒道並重第437章 被鄙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