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多士兵衝殺的震撼,特別是站在戰地中央一個個士兵的死去,殺戮一直沒有停止,兩方的旗幟,一個寫着曹,一個寫着袁,蘇易明白這就是傳說中的官渡之戰,曹操vs袁紹,這一戰曹操以少勝多,不但擊敗了袁紹,而且一鼓作氣徹底消滅了這個對自己北方統治構成最大威脅的鄰居。
此戰下來,曹操得到了黃河以北的大片土地,自己的兵力也從抵抗袁紹的十幾萬,迅速擴充到百萬之衆。使曹操成爲北方不敗的霸主。而且此戰之後,曹操收袁紹文臣武將幾十員,如名將張郃,高覽,文臣辛毗,陳琳等人。曹操得到北方穩固的根基全賴此戰。從此曹操開始徹底的崛起!
隨着袁紹的敗北,蘇易的周邊的畫面再次破碎。
這次是火焰瀰漫,依舊是殺戮,此時的蘇易則平淡的看着這永無止境的殺戮嘆了一口氣,一個個死於火焰,亦或者溺水,再或者被弓箭,等等擊殺,隨着看的越多,蘇易也有些麻木了,他曾經也看到過在書中也經歷了不少殺戮,但是那是代入主人公,因此雖然也有感受到,但是這次卻有所不同,他是自己本身觀看殺戮,雖然有些感慨,但是蘇易的心也已經有些習以爲常了,或許這就是習慣的可怕吧。
同樣的蘇易明白這一戰曹操敗了,他觀看了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的火攻等等,在看到這些以後他就知道這是那一場戰役了。
沒錯這一戰赫然是傳說中的赤壁之戰,孫劉聯軍vs曹操,正值巔峰時期的曹操想一股作氣取得江東,滅掉劉備以及孫權。卻受到孫劉聯軍的頑強抵抗,並招致史無前例的慘敗。
縱觀此戰,周瑜水兵5萬,劉備得江夏之兵兩萬。外加孫權接應的幾萬兵馬加起來不過十幾萬,大敗了曹操的83萬大軍實在是空前的勝利。這場戰爭之所以著名還有一個決定性的原因,就是它確立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剛剛滅掉袁紹的曹操正值巔峰時期,實力已經遠遠超過其他諸侯,如果他能妥善利用手中的優勢,取得天下真的不難了。
但是驕兵必敗在其身上應驗。狠狠地扼制了他發展的勢頭,使其從急速發展減慢到穩步發展。
雖然此場戰役曹操損失慘重,但是並未傷及元氣。北方大片的土地尚存。也讓他能安下心來治理國家。對於孫權來說,不但守住了自己的土地,而且增強了自己的軍事實力。赤壁一戰,孫權不可能不是出傾國之兵。但這傾國之兵才只有十幾萬。
而之後取荊州,假途滅虢動輒就幾十萬兵馬。不能不說孫權在這場戰役中受益匪淺。但是此仗的最大收益者還是一直飄泊全國的劉備,這場戰役之後,劉備不單兵力有了明顯變化,之後取了荊襄,進而取得了整個荊州爲家,爲之後打益州奠定了根基。劉備在新野的時候兵馬能有1萬就不錯了。就算逃到了江夏也只有2萬兵馬。赤壁之戰之後他成了當之無愧的暴發戶。纔有與孫權抗衡的實力。
彝陵之戰,蘇易淡然的看着這一切,這場戰役對贏得了漢中勝利發展勢頭正盛的劉備來說無疑是傷筋動骨的打擊。
剛剛建立的蜀國,剛剛有幾十萬兵,一場火萬事皆空。損失將領幾十員,其中包括五虎將中的三位。劉備自己也在這場戰役之後命損白帝城。但是東吳雖然贏得了這場仗但是也並沒好到哪兒去。損失也是相當的慘重,畢竟彝陵一戰之前一場沒贏過,折兵幾萬,損失了甘寧,潘漳,馬忠,朱然等十幾員武將!但是比劉備強的是,東吳取得了荊州全境。但是從實力上比劉備強了些。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場戰役註定了兩家數十年之後被吞沒的命運。
隨着蘇易經歷了不知道多少戰役,多少的經典故事,他看過桃園三結義,也看過溫酒斬華雄,還看過三英戰呂布,千里走單騎,官渡之戰,三顧茅廬,火燒新野,長阪坡,草船借箭,赤壁之戰,火燒連營......空城計,可以說一幕幕的出現在自己的腦海之中,雖然自己沒有去感受,去體會,但是他可以看!
而且他還是如此近距離的觀看,他看到了劉關張的兄弟之情,也看到了曹操梟雄的氣質,還有孫權的城府,趙子龍的一身是膽,呂布的勇猛,貂蟬的絕豔,大喬小喬的美貌,以及董卓的殘暴,還有那一個個諸侯的沒落,他都看到了。
雖然不是帶入一個個人的體會,但是他還是感受到了這一羣鮮活的人心中的信念,因此蘇易也發覺自己不知不覺和這些人更近了!
隨着蘇易睜開雙眼,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書籍以後,嘴角微微上翹,因爲《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代入感更高了,雖然和其他書籍比起來差遠了,但是至少《三國演義》如此高的匹配度,自並沒有讓自己失望。
【書名】《三國演義》
【類別】歷史演義
【等級】五級
【匹配度】67%
【代入感】12%
沒錯雖然是十二要知道這是這可是第一次,果然不愧是足足有着67%匹配度的書,當然了這也不能和《活着》《福爾摩斯探案集》相比。
因爲世界構架上三國演義卻要特殊不少,而蘇易代入這本書也更加的費力,能有這樣的代入感確實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雖然蘇易也還是現在笑着,但是他卻沒有太過興奮,畢竟越到後面想要帶入也難上不少,特別是像《三國演義》這樣英雄無數的書,無疑要費力不少。
因此蘇易可沒有高興的太早,雖然這一次收穫確實很不錯,但是距離自己的目標還是有着不小的距離,如果連這個都開心的要死,那豈不是等以後代入仙俠之類的小說,或者世界構架很高級的小說豈不是要興奮到死了?
這也是爲何蘇易雖然笑,但是沒有太過興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