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爲,這只是微觀粒子的特性,在大尺度宏觀物質上,粒子相互作用會抵消,因此形態不會改變。
但薛定諤的貓這個思想實驗,已經打破了思維的藩籬,微觀粒子的特性是可以作用於宏觀物質上的。
推此即彼,可以將思維向更多維度延展。
空間中的物質與能量,尤其是接近精神力層面的,他們也具有微觀粒子疊加態的特性。
當你看不到,也就是觀察不到的時候,他是以概率雲方式存在的,而其所處空間範圍是非常巨大的。
你想要在巨大空間範圍內去觸碰到他,這樣的概率是非常小。
可是,一旦你能觀察到他的存在,於是他便會塌縮,形成穩固的形態,這樣你就能觀察甚至觸碰到了。
就像現在,蕭毅看不到,感受不到,因此生物智能靈體就彌散在廣闊的空間當中,蕭毅當然觸碰不到。
你、我都能看到感受到,因此他們塌縮爲我們能看到和觸碰到的實體形態,讓我們看到和感受到。”
趙紅塵一番長篇大論,根本沒有給陳風喘息思考時間。
陳風就猶如牛聽彈琴,鴨子聽雷一般,不知所云。
不過看趙紅塵誇誇其談,顯得極爲有理。以陳風對趙紅塵瞭解,他所暢談之事,往往難以左右。
自己在知識積累廣博方面差距太多,趙紅塵自認已講清明晰之事,陳風仍舊一頭霧水。
如不斷追問,雖不至招來嘲笑,但言語間不免有輕視之意,陳風在此方面雖無自尊心,但久而久之,也難免有羞惱之氣。
陳風於是權當過耳之風,道:“嗯,你說得很有理,那蕭毅又是什麼情況呢?”
趙紅塵道:“蕭毅就應是這種情況,就如我們先前那般。
視而不見,進而感受不到。因爲他理解不了,或者說,他思維中有一道牆。
就如光是粒子還是波的爭論。
有一部分科學家堅信光是粒子,而另外一部分則堅信光是波,他們爲此爭來吵去幾十年。
正是這種堅實的思想壁壘,讓他們固執的認爲光只能存在一種形態。
也正是因爲思維壁壘,科學未能取得進步。
還是後來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打破了思維的壁壘,光既是粒子也是波。
人類文明對世界的認知才能更深一步,於是纔有了後來對量子的認知。”
陳風感覺自己頭腦發暈,不由撓撓頭髮。自己只想幫蕭毅解決問題,並沒有想聽趙紅塵講座。
“嗯,聽你的意思是蕭毅腦袋裡面有道牆,那你有辦法能給拆了嗎?”陳風問道。
趙紅塵一番大論是說給陳風與蕭毅的。但二人受知識所限,又何嘗能夠聽懂。
二人雖然不明,但另有一人卻有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之效。
這人就是劉素雪。
劉素雪一直對其他人能夠看到自己所不能見之物,還心有存疑。
雖然衆人形態舉止不斷證明他們確實看到了一些事物。
但劉素雪也相信一種說法,那就是三人成虎,衆口鑠金。
她自認,自己並不獨特,怎能有如此巨大差異。
這樣的自信很是堅韌,雖然也漸漸動搖,但並沒有丟失。
現如今聽聞到趙紅塵一番宏論,那堅韌的自信,真彷如思維中的藩籬或是牆,讓她難以逾越而過。
趙紅塵量子理論,劉素雪也有涉獵,不過量子理論對微觀世界的描述,與宏觀世界所見所聞所想,實在是差異巨大。
古有指鹿爲馬,現有量子理論。
對於量子疊加態、測不準等與現實固有形態,可預測等特性簡直相悖。
就如人們早已預知太陽會按固有頻率,每天會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
可是有一天有人告訴你,太陽明天不一定會從東方升起,因爲測不準,太陽會按照概率,從他可能會出現的任一個地方出現。
那豈不是要出現大問題,人類豈不是要瘋了嗎?
還好,科學家說這種情況只在量子微觀尺度發生作用,不影響宏觀的確定性。
但就如趙紅塵所言,薛定諤的貓思想實驗,在思維上打破了微觀不影響宏觀的思維。於是出現了即生即死的貓。
劉素雪的思維是理性的,她的知識積累不如趙紅塵,對量子力學中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描述,她也是難以理解的。
雖然量子力學是現代科學的基石,但她並不認可,她認爲這個世界就應是理性的。所以她更加喜歡的是牛頓等科學家。
跟隨劉文淵以來,劉素雪一開始排斥,但漸漸發現,劉文淵所授知識也有其理性的一面,於是漸漸喜愛。
而後,趙紅塵等,更將現代一些科學理念也引入其中,就連鬼、精等很是玄妙之說,也予科學理性化。
於是,劉素雪便欣然接受,系統學習。
來至三清山後,胖胖人形所講雖然聽起來看起來,更加的玄之又玄。
但仔細想來,仍舊在理性的框架之內,雖然言及精神力、幽體等似乎背離理性之理,但仍非空中樓閣,也是有其脈理可循。
再說,那些精神力、幽界內怪異之物,畢竟未曾得見,於是,在劉素雪思維中,理性的框架仍然屹立不倒。
在平日裡,這或許是一種優勢,但面對幽界,面對幽界內的存在,理性的框架便成爲了趙紅塵口中的那道牆,那道束縛了思維的牆,那道縮窄了視線的牆。
儘管趙紅塵的舉例說明,還存在理解不深之由,但無疑像一把鋒利的錐子,深深刺入了劉素雪思維中的牆裡。
光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學,這些並不離經叛道,他們也是理性的。
只不過這個理性與思維中原有的理性存在相悖。就如趙紅塵所言,需要打破舊有的思維理性之牆,用新的更加能夠解釋世界之理的理性,來構築更加貼近真實的世界。
劉素雪閉上眼睛,表情平靜而自然。
但在平靜的外表下,內心深處卻是波濤起伏。那道禁錮思維的牆,如神樹一般橫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