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

皇子出任殖民地總督,本該是一個大新聞,可惜最近的熱點實在是有些猛,直接把這個消息蓋了過去。

1896年5月18日,尼古拉二世在莫斯科郊外賀登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遊園活動。按照慣例,沙皇將給羣衆發放禮物。

本該是與民同樂慶祝活動,但尼古拉二世卻被人給坑得非常慘。不知道是誰走了風聲,慶典活動還沒開始就鬧得舉國皆知。

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民衆,紛紛擁到賀登廣場。在不到九平方公里的活動現場,居然聚集超過五十萬人。

更坑的是廣場地面居然沒有硬化,依舊凹凸不平,還有不少坑窪、溝渠,負責舉辦慶典的官僚又沒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

活動剛剛開始,現場就亂套了。在有心人的帶動下,後面的人不斷向前擁擠,當場造成千人死亡、萬人受傷。

一場慶典活動,硬生生的被玩兒成了史詩級災難。

更悲劇的還在後面,官僚們瞞報了損失,被瞞在鼓裡的尼古拉二世沒有采取任何應急措施,當晚依舊舉行了慶祝宴會。

消息傳開後,歐洲輿論的火力全部集中到了尼古拉二世身上,“殘暴”、“野蠻”、“暴君”……所有的罪名,一股腦的都扣在了尼古拉二世身上。

等尼古拉二世反應過來,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負責籌劃慶典的官員畏罪自殺,相關人員不知所蹤。

線索斷了,幕後黑手沒找到,僅僅只是抓到了幾個不知情的小卒子。沒得說,這口黑鍋尼古拉二世背定了。

即便是事後進行了撫卹,但是惡劣影響已經造成。想要消除影響,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尼古拉二世光榮的成爲了歐洲世界第一“暴君”,媒體都忙着報道“賀登災難”,民衆的視線都被吸引了過去。

皇子出任總督這種小新聞,除了政客們關注一下外,普通人根本就沒有興趣。

被人搶了熱搜,事先準備的預案都沒有用上,弗朗茨卻沒有絲毫不滿。

某種意義上來說,全歐洲的君主都應該給尼古拉二世發勳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了沙皇的反面例子在,歐洲民衆突然之間發現自家的君主真的真的很不錯。

就連局勢動盪的西班牙,國內形勢都出現好轉。在短短一夜之間,西班牙民衆發現放個奶娃娃在國王寶座上其實也不錯。

至少破壞力小,最多也就扔幾個奶瓶。西班牙雖然不富裕,但是這點兒小錢還是能夠負擔得起的。

看笑話的看笑話,吃瓜的吃瓜ꓹ 歐洲民衆都高興了,尼古拉二世卻到了暴走的邊緣。

爲了給民衆一個交代ꓹ 首相已經引咎辭職了。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幕後黑手沒有被抓到,事情就結束不了。

“廢物!”

“通通都是廢物!”

“一個個平常……”

……

面對沙皇的怒罵ꓹ 衆人紛紛低下了頭顱。沒有辦法,尼古拉二世罵得確實沒錯。

就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ꓹ 發生了這麼大的醜聞,居然連誰幹的都不知道ꓹ 不是“廢物”是什麼?

當然ꓹ 大臣們是廢物,被人玩弄於鼓掌中的沙皇,顯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不管是否被人算計,“無能”的帽子,尼古拉二世也是摘不掉的。

可以說在未來的歲月裡,他要是不幹點兒大事出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那麼歷史蓋棺定論上一定少不了一句:“無能的沙皇”。

見氣氛不對ꓹ 剛剛被任命爲首相的謝爾蓋·維特,硬着頭皮勸說道:“陛下ꓹ 現在事已至此。當務之急ꓹ 還是要儘快善後。

光撫卹還不夠ꓹ 我們還要採取更多的措施。儘快恢復您的名譽ꓹ 免得被野心家們有機可趁。”

自從“賀登災難”爆發後,尼古拉二世的聲望就跌到了谷底。要不是前幾任沙皇幹得不錯ꓹ 留下來的遺澤豐厚ꓹ 現在就要動搖沙皇政府的統治基礎了。

不過也正是因爲前幾任幹得太出色ꓹ 被拿出來做對比的尼古拉二世才悲劇。

曾祖,尼古拉一世雖然在內政方面毫無建樹ꓹ 但是架不住他能打。擊敗了英法奧斯曼聯軍,奪回了東正聖地君士坦丁堡,實現了俄羅斯人數百年的夢想。

僅憑這一項功績,尼古拉一世就成爲俄羅斯帝國最偉大的沙皇。現在俄羅斯民衆稱呼尼古拉一世,那都是尼古拉大帝。

祖父,亞歷山大二世同樣也是牛逼哄哄。雖然繼位之初就迎來了一場大敗,但是人家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後面又連本帶利的報復了回去。

軍事上的成就不算圓滿,可是亞歷山大二世在政治上的建樹卓越啊!完成了農奴制改革,將衰落中的俄羅斯帝國從懸崖邊拉了回來。

到了父親亞歷山大三世時代,總算是正常了很多,不再像前面兩個開掛的,完全無法追趕。

政治上表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沒有做出什麼大貢獻,也沒有惹出什麼亂子,總體上保持了國家穩定發展。

軍事上的表現勉強算得上優秀,和奧地利聯手滅了奧斯曼帝國,欺負了一下中亞土著,和英國人幹了一仗可惜未盡全功。

總得來說,還是俄羅斯帝國的好沙皇。在俄羅斯帝國的歷史評價中,絕對不會低。

相比之下,尼古拉二世就悲劇了。繼位以來什麼大事都沒幹,一口黑鍋先從天而降,直接將他砸得兩眼發昏。

現在啥也不用想了,再恢復個人聲譽前,尼古拉二世是什麼也幹不了。

尼古拉二世反問道:“怎麼恢復?我們已經向外交解釋了,告訴了民衆這是敵人的陰謀,難道還不夠麼?”

沒有辦法,怒火會燃燒一個人的智商,時常會讓人做出不理智的舉動。

沒有從怒氣中緩過來的尼古拉二世,想當然的就開口問了,語言根本就沒有經過大腦。

謝爾蓋·維特眉頭一皺,無奈的解釋道:“陛下,民衆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隱藏暗處的敵人,既然策劃了這麼大的陰謀,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如果我們不做好相關工作,就會被敵人有機可趁。光解釋顯然是不夠的,您還需要展現親民的一面,證明……”

看得出來,謝爾蓋·維特現在也是心裡真的苦。

如果敵人不善罷甘休,趁機出來搞事情反倒是一件好事。沙皇政府已經行動了起來,只要敵人動了就會留下蛛絲馬跡。

怕就怕敵人就此沉寂了下去,繼續藏在陰暗的角落裡等待新的時機。讓他們查無可查,那就麻煩大了。

……

尼古拉二世在爲恢復聲譽而頭疼,歐洲各國君主同樣也被嚇得膽戰心驚。

如果不是尼古拉二世先踩雷,類似的一幕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後果簡直是不敢想象。

維也納宮中,弗朗茨也是暗自慶幸不已。幸好自己足夠低調,沒有去搞亂七八糟的慶祝活動,要不然在繼位之初被敵人給來這麼一波,不死也要脫層皮啊!

當然,僅限於繼位之初。到了現在弗朗茨經營出來的偉岸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些許髒水就算是潑了上來,也不會有人信。

何況,類似的一幕在神羅也沒有發生的空間。維也納政府每次搞慶典,武警軍隊滿大街都是,想要頂風作案搞事情,估計還沒來得及採取行動人就先進去了。

畢竟,神羅從義務教育階段開始,就在培養民衆的秩序意識。

不能保證一定不會發生擁擠踩踏事件,但是在有軍警維持秩序的時候,那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大家都遵守秩序了,個別人不遵守秩序那就非常現眼了,很容易就會被揪出來。

吾日三省吾身,不管怎麼說教訓經驗還是要吸取的。

維也納宮,弗朗茨一邊用手敲擊着太師椅,一邊看着腓特烈問道:“對尼古拉二世這次的遭遇,你有什麼想法?”

不得不承認,時間過得就是快。一轉眼間,俄羅斯帝國就換了三任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經是第四任了。

這真不是弗朗茨能熬,事實上俄羅斯帝國的前三任沙皇,年齡都要比弗朗茨大,又經常發生意外,早點兒見上帝也是正常的。

要知道,沙皇也是高危職業。據弗朗茨所知,無論是尼古拉一世,還是亞歷山大二世,又或者是亞歷山大三世都沒有少被人刺殺。

這幾位沙皇,平均下來每人遭遇的刺殺事件,都超過了三位數。心態不強大的人,根本就幹不下來。

也不知道沙皇家族是否受到了詛咒,反正從尼古拉一世開始到現在,每一任沙皇都在刺殺中掛過彩,像亞歷山大二世那樣的倒黴蛋,更是直接在刺殺中去見了上帝。

略加思索過後,腓特烈緩緩說道:“被人算計的這麼慘,居然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

看來沙皇政府真的是腐朽了,曾經那個不可一世俄羅斯帝國已經不復存在,現在就像是一個老人,身體正在一天天衰敗。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不需要擔心東線問題。”

語氣中除了濃濃的鄙視意味,還夾雜着一絲喜悅的情緒,顯然在腓特烈看來,俄羅斯帝國衰敗是一件好事。

弗朗茨微微一笑,沒有直接做出點評:“沙皇政府查不到是正常的,估計幕後黑手都不知道事情會搞得這麼大。

從明面上的資料來看,最初這些人釋放消息,只是想要製造混亂,攪亂這次慶典,給尼古拉二世一個下馬威。

誰也沒有想到,現場會發生大規模踩踏事件。事情超出了控制,這個時候當然要拼命隱藏了。

沒準幕後黑手,就在沙皇政府高層中。讓他們自己去查自己,自然不可能有結果了。

如果尼古拉二世夠果決的話,直接對莫斯科的官僚們、貴族、資本家進行全面清洗,肯定會有意外收穫的。

其他人都可以不知道,但是絕對瞞不過這些地頭蛇。要是沒有這些傢伙配合,要聚集五十萬人到現場,可不是一件輕鬆事。

如果易位而處,你是尼古拉二世,現在你會幹什麼?”

沉默了一會兒功夫後,腓特烈狠狠的回答道:“以此爲藉口,調集軍隊進入莫斯科地區,挑選不安分的傢伙殺雞儆猴,震懾人心樹立威望。

如果進展順利的話,就以此爲切入口,爲改革撕開一絲門縫,繼續推進亞歷山大二世未能完成社會改革。”

大清洗,不存在的。這不是魄力的問題,關鍵是剛剛繼承沙皇之位的尼古拉二世,還沒有那份兒威望。

軍隊聽沙皇的命令不假,但是在執行命令的時候,會不會打折扣就沒有人知道了。

莫斯科可是俄羅斯帝國僅次於聖彼得堡的大都市,當地得實力派在沙皇政府同樣擁有莫大的影響力。

挑選幾個活躍的出來殺雞儆猴沒有問題,想要全面清洗根本就做不到。

作爲沙皇,什麼都可以沒有,唯獨威望不能丟。不能獲得所有人的尊重,那麼就讓大家懼怕好了。

和君主的權威相比,追查幕後黑手反而不那麼重要。因爲查不查都是一樣,政治從來都不需要證據,只要懷疑就足夠了。

凡是沙皇政府的敵人,凡是和沙皇不對付的,都可以是嫌疑犯,後面慢慢秋後算賬就是了。

即便是搞錯了對象,那也沒有關係,反正打壓的都是自己的敵人,不存在誤傷的說法。

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八十二章、棋子的無奈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導權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五十章、發展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一百章、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啓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九十章、大麻煩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五十四章、俄國民衆的好爸爸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十四章、金礦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二十八章、頭疼的戰略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八十四章、賣隊友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三十二章、失控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一百零八章、都靈陷落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